第四百零一章.初始(中).

……

……

質問之後,不待周尚景回答,德慶皇帝已是繼續說道:“你可知道,欺君之罪究竟有多重?即使你是當朝首輔、三朝老臣,這般罪名也不是你一人可以承擔的!”

言語神態之間,威嚇之意十分明顯。

然而,周尚景的神色依然保持着淡定沉穩,面對德慶皇帝的嚴厲質問,也只是緩緩答道:“陛下,自從瘦西湖之行後,針對蘇州倭寇的傳言,老臣也特意的反覆詢問過周素海,也專門派人暗中查探過,確實是絕無此事!畢竟,倭寇肆虐蘇州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必然是波及甚廣,即使是周素海懷着僥倖心思欺瞞了老臣,老臣暗中派人查訪之後,也絕不應該查不到任何端倪。”

在周尚景回答之際,趙俊臣偷偷觀察着德慶皇帝的神色。卻發現周尚景死扛着不承認之後,德慶皇帝的眼中竟是隱約閃過了一絲喜色。

按理說,在如此明顯的證據面前,像是周尚景這般死扛着不承認,不僅是欺君之罪,更還是藐視皇權,德慶皇帝此時按理應該怒不可遏纔對。

所以,發現德慶皇帝的神色變化之後,趙俊臣的心中不免有些奇怪,也不知德慶皇帝心中究竟打着怎樣的主意。

不過,德慶皇帝神色間的喜色也只是一閃而過,短短一瞬間之後,德慶皇帝的表情已是換成了理所當然的憤怒,眼神冷厲、緊緊盯着周尚景,冷聲說道:“查不到任何端倪?就在剛纔,就在那處偏殿之中,百姓們的哭訴皆是你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難道那些都不是端倪嗎?”

頓了頓後。德慶皇帝繼續冷笑道:“前些日子,在瘦西湖畔,那位小姑娘的歌聲所傾訴之事。也同樣是蘇州發生了倭寇之亂,你當時的說法是這些只是乞丐們乞討裝可憐的手段。朕想你是三朝老臣,斷不會行欺君之事,也就信了你,然而類似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在朕眼前,你又讓朕如何相信你的說辭?偏殿裡那些受了倭寇禍害、如今正在哭訴的百姓,你又打算如何解釋?!”

面對德慶皇帝愈加嚴厲的質問,周尚景依舊是一副不動神色的模樣,說道:“陛下。老臣以爲,此事十分蹊蹺,內中恐怕有許多隱情,不可輕信,應當在詳查之後再做定論。”

“還要詳查?好!朕就讓你去詳查!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裡,三司人員、伴駕百官、以及南直隸的本地官府,你皆可以隨意調動!這般龐大的力量,足夠你查明詳細了吧?看在你是三朝老臣的份上,朕就再信你一次,看你究竟能查出些什麼!若是你最終無法給朕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別怪朕治你欺君之罪了!”

說完,德慶皇帝甩袖而去,而趙俊臣也連忙跟上。口中寬慰與討好的話語說個不停,唯獨留下了沉默不語的周尚景。

在表面上,此時的趙俊臣一臉的茫然與失措,似乎是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又似乎是對德慶皇帝與周尚景之間的衝突感到恐慌,但實際上,趙俊臣的心中卻是在暗暗震驚着,只覺得德慶皇帝的手段實在是太狠太絕——德慶皇帝的這次計劃,不僅僅只是針對周尚景。竟還打算將整個周黨都一網打盡!

上一次,在瘦西湖畔。那個通過歌聲講訴蘇州倭寇之亂的小姑娘明顯是德慶皇帝派人刻意安排的,就是爲了套住周尚景。讓蘇州的種種隱情與周尚景扯上聯繫,讓周尚景無法以犧牲周素海的手段來保全自己,等到事發之後周尚景也就免不了欺君、包庇的罪名了。

而這一次,滄浪亭的大雄寶殿之中,那些突然出現、哭聲悽慘的百姓們,顯然也同樣是德慶皇帝所刻意安排的,然後德慶皇帝就可以借題發揮,以“朕再信你一次”的名義,讓周尚景帶人徹查蘇州倭寇的事情了,這樣一來,等到東窗事發之後,不僅是周尚景會被問罪,那些幫助周尚景遮掩此事的周黨官員們也紛紛會受到牽連!再然後,瓜連蔓引之下,所有的周黨官員都會受到波及,最終,整個“周黨”被德慶皇帝一舉摧毀之餘,周尚景也會多了一項“結黨營私”的罪名!

德慶皇帝的連環計,既是陰謀、也是陽謀,並不算是多麼巧妙,但一環扣一環之餘,更是攻周尚景之必守,只要周尚景還想要保住自己的長孫周素海,那麼周尚景就不得不跳入德慶皇帝的陷阱之中,並且賭上所有!

“周素海雖然是周尚景的長孫,但僅僅只是爲了他,就讓自己幾十年的幸苦經營都陷入了險境,值得嗎?周尚景做出這樣的選擇,究竟是他信心滿滿可以化解此劫,還是他真的已經老糊塗了?”

想到這裡,趙俊臣忍不住轉頭看了周尚景一眼,卻發現周尚景的神色依舊淡定,看似昏花的老眼也是充滿了深邃。

“我倒要看看,周尚景接下來究竟要怎麼做!”

趙俊臣又想道。

……

暗思之間,趙俊臣已是隨着德慶皇帝來到了走廊拐角處,離開了周尚景的視線範圍。

然後,德慶皇帝神色間原本的憤怒突然消失不見了,卻是換上了深思的表情。

這一次,德慶皇帝爲了讓周尚景順利上套,讓整個“周黨”都陷入局中,自然是準備了許多後手,卻沒想到諸多後手竟是一個都沒用上,周尚景就主動上鉤了!

計劃固然很順利,但太順利了也讓德慶皇帝的心中隱隱感到不安,只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

畢竟,以周尚景的眼光,不可能看不出德慶皇帝的算計,但即使如此周尚景還是義無反顧的跳入了陷阱之中,只能說明周尚景擁有某些足以反敗爲勝的底牌。

然而,這些底牌究竟是什麼,德慶皇帝卻是一時間也想不出來。

雖然,德慶皇帝的計劃纔剛剛開始,也同樣擁有自己的底牌,但這種捉摸不透的感覺,依然讓德慶皇帝感到不快。

所以,對於德慶皇帝來說,當務之急就是派廠衛嚴查周尚景這段時間以來的所有動作,尋找自己所疏漏的地方。

於是,沉思片刻後,德慶皇帝轉頭向趙俊臣說道:“俊臣,朕接下來想要獨自靜靜,你就不要伴駕了,去做自己的事情吧。”

趙俊臣知道,德慶皇帝接下來有許多安排不方便自己知道,所以自己也不能留在德慶皇帝身邊,於是也沒有糾纏,答應一聲之後後,也就轉身離去了。

而德慶皇帝則依舊是一副沉思表情,緩緩向着臨時官寓走去。

……

卻說趙俊臣離開了德慶皇帝之後,也沒有走遠,只是來到滄浪亭的花園之中,暗暗思索着接下來的局勢變化。

然而,就在趙俊臣思索之際,就在趙俊臣的不遠處,一顆時隱時現的光頭引起了趙俊臣的注意,也打斷了趙俊臣的思路。

原來,南禪寺的主持慧寶大師此時正是一副心慌意亂的樣子,並且不斷探頭探腦的窺視着趙俊臣,一副想要找趙俊臣說話,卻又害怕打擾到趙俊臣的樣子。

見到慧寶的模樣,趙俊臣微微一笑,也猜到了慧寶此時的大約想法,於是衝着慧寶一招手,然後慧寶就一路小跑着來到了趙俊臣的身前。

……

ps:人生之大無奈,就是你傾盡全力、付出所有,也無法改變任何人的想法,“理解”二字,知易行難!“誤解”二字,卻又總是知難行易!然後,我們人生中的某一時刻,就會突然成爲死結,無論如何也化解不開!

這段時間以來,受家事所累,蟲子實在是身心俱疲,也影響了寫作思路,上個月僅僅只更新了一章,質量也十分差勁,實在抱歉。雖然事情還未解決,但接下來蟲子會恢復正常更新的!因爲蟲子突然發現,寫作竟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可行方法!苦笑!

許多時候,當現實無論如何也無法扭轉之後,逃避並不代表軟弱,而是唯一的選擇了。

以上。

……

第1397章.周王相見.第1306章.在握(十五).第1180章.遼東百態(一).第五百八十九章.黃有容(下).第1203章.虛與實.第1244章.撲朔迷離(一).第1268章.遼東劇變(十八).第八百零一章.趙俊臣的佈局(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鄉”(中).第1230章. 必須是,也只能是(三).第五百八十八章.黃有容(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送給你,還請收下.第二百六十三章.隱藏的危機.第九十四章.春闈臨近.第二百六十七章.獎勵與懲罰.第七百四十章.計成?.第四百五十六章.當初的承諾.第一百三十三章.德慶皇帝的心思.第一百七十三章.趙家來人(中)第四百五十七章.馬車之中(上).第八百八十六章.影響.第五百四十四章.合縱連橫(中).第六百九十七章.計劃進行中(七).第1189章.風雲際會(六).第1289章.手腕(十六).第八百二十五章.圍堵(三).第五百四十七章.寸步不讓(中).第六百四十七章.陳芷容的決絕手段(中).第1168章.南京民變(一).第九十七章.左右爲難.第六百四十二章.預兆.第1051章.相同的招數.第五百六十一章.第六百八十二章.王保仁的決定.第1127章.誰是漁翁?.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二十九章.廟堂爭鋒(中)二更第三百零八章.人才?.第八百一十二章.戰鞏昌(一).第三百八十六章.另一個誘惑.第一百五十一章.攻訐(上).第五百七十五章.朱和堅的動作.第六百九十章.惡人樑輔臣.第三百七十二章.合作的方向(下).第1266章.遼東劇變(十六).第八百零一章.趙俊臣的佈局(二).第九百六十章.啓程.第四百零八章.敗局?(下).第一百零三章 .趙黨預備軍(上).第九百八十四章.巴根的甦醒.第五百二十五章.博弈(一).第三十二章.三大死罪(中)二更第八章改變命運中第九百九十六章.把戲(二).第1343章.下定決心.第1432章.皆爲正義(一).第四百九十七章.交涉(下).第1156章.事端開啓(一).第一百四十七章.承諾.第九百四十九章.本閣有疾.第九百八十八章.尾聲與開始(二).第六百四十五章.方茹與陳芷容(下).第1147章.逼迫(七).第六百一十章.小人.第1436章.皆爲正義(五).第1198.明與暗.第五百四十三章.合縱連橫(上).第1018章.河套戰事的結束.第二百九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九百六十五章.回京.第1240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三).第十九章.勢力初成(上).二合一第一百七十四章.趙家來人(下)第六百七十二章.密謀.第1341章.授人以柄.第十一章蝗蟲與貪官中第1368章.語言藝術.第七百零九章.餘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深遠謀劃(中).第1099章.德慶再微服(二).第1050章.各方的表演(完).第六百三十章.抄家狂潮(五).第四百一十章 .周尚景的底牌(上).第一百三十三章.德慶皇帝的心思.第五百四十九章.廟堂大亂(上).第1390章.離開興州.第1210章.趙俊臣的惡趣味!.第1295章.在握(四).第1347章.故設難堪.第1296章.在握(五).第1141章.逼迫(一).第1173章.南京民變(完).第八百七十一章.勢(九).第九百八十九章.深談(一).第八百二十一章.戰鞏昌(完).第一百四十八章.這是理所當然的.第一百五十五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中).第七百九十五章.戰前(六).第1015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二).第1040章.德慶壽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