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黨爭(四)二更.

工部左侍郎唐拯,在閣老黃有容的一衆朋黨當中,並不是如何的顯眼重要,畢竟工部是趙俊臣的地盤,而唐拯身爲黃有容的門人,在工部當中總是不免會受壓制。黃有容顯然也不打算通過唐拯能夠獲取多少好處,所以一直以來也不重視。

但趙俊臣這次首先拿唐拯開刀,卻也是有着深遠考慮的,甚至是接下來計劃成敗的關鍵一步!

如今,趙俊臣在朝廷中樞的權勢影響,主要集中在戶部與工部兩大衙門,此外,在刑部、禮部與都察院,也是略有經營。

其中,戶部已是被趙俊臣經營多年,如同鐵桶一般,如今戶部又在趙俊臣的主持下修改了做賬的手法,讓人根本抓不住把柄,已是水潑不進,說是趙俊臣的自家後花園也不爲過。雖然有周尚景的門人馬森擔任戶部左侍郎,卻也掀不起什麼波浪來。

而工部,則是因爲工部尚書左蘭山與工部右侍郎陳東祥的緣故,這兩人身爲工部的一把手與三把手,在工部當中舉足輕重影響甚大,只要有這兩人在,工部衙門自然就會趙俊臣的掌控之中。

再加上,戶部與工部兩個衙門,一個負責出銀子,一個負責花銀子,關係緊密而又相輔相成,可以說只要這兩個衙門不出意外,那麼趙俊臣在朝中,任是怎樣的黨爭,也不會傷了元氣根基!

不過,相比較戶部的穩固,工部卻是有着一個隱患,那就是工部的左侍郎唐拯,他並非是趙俊臣的朋黨,而是黃有容的門人!在工部當中,也有不少郎中與員外郎與他共進同退,看着頗是礙眼,想要做些什麼,有唐拯在一旁盯着。也總是束手束腳。

而如今,趙俊臣正打算對黃有容發動一場全面的黨爭,黃有容若是想要反擊,這位工部左侍郎唐拯身在趙俊臣的地盤當中,又位置緊要,馬上就會成爲黃有容的馬前卒!

可以說,只要有了唐拯的存在。再加上黃有容的權勢影響,但凡稍稍動些手段,工部就會迎來一場大麻煩!到了那個時候,即使是趙俊臣也難以平息!說不定連戶部都會受到牽連!

所以,趙俊臣向黃有容發動攻勢的第一步,就是趁着黃有容沒有準備措不及防的時候。先一步將唐拯整垮,順便把左蘭山、陳東祥他們這些年來貪贓枉法的罪責把柄,全都轉嫁到唐拯的頭上!

如今一來,既能打擊黃有容的勢力影響,掀開這場風波的序幕;又能消除趙俊臣地盤裡的隱患,穩定根基;還能順帶着把工部上下的罪責給摘脫乾淨,不怕日後黃有容的彈劾反擊!正是一箭三雕的好事!

可以說。只要趙俊臣趁着今天早朝,先一步整垮了唐拯,那麼這場與黃有容的黨爭,趙俊臣就已是先勝了一半了!

…………

然而,趙俊臣的如意心思,卻是因爲事發突然,黃有容還完全沒有想到。

此時,黃有容驚怒之餘。尚還在驚訝——趙俊臣昨天才剛剛上摺子支持他在德慶皇帝南巡期間留京輔政,怎麼今天就突然彈劾他的門人了?趙俊臣對他,究竟是怎樣的態度?

只是,容不得黃有容驚訝遲疑,德慶皇帝聽到顧全與金多德的稟報後,已是眉頭一揚,沉聲問道:“事關重大。這般大案,你們可有證據?”

顧全與金多德早就料到德慶皇帝會有此問,皆是不慌不忙的把從袖中掏出了罪證摺子。

有西廠的暗查,又有工部上下的全力配合。這人證物證,自然是早已是準備妥當,根本容不得辯駁。

另一邊,德慶皇帝接過兩份罪證摺子展開一看,卻看到條條件件,時間地點,人證物證,皆是俱在,不容辯駁。

所以,看完了摺子之後,德慶皇帝已是面現怒容,把兩份摺子丟在御案之上,目光轉向了唐拯,冷聲問道:“唐拯,他們這麼說了,也把你的罪證都在摺子裡條條框框的列了出來,你可有什麼話要說?”

聽到德慶皇帝的詢問後,被彈劾的唐拯,在這突然而來的異變下,才終於反應了過來。

唐拯身形富態,白白胖胖,這個時候突然被人彈劾,更是不由的面色蒼白冷汗直流,連忙出列,下跪後大聲呼喚道:“陛下!臣這是被冤枉的!臣……這是有人在誣陷於臣,還望陛下明察啊!”

從某方面而言,唐拯的話也不算是錯,他雖然也做過不少貪贓枉法的事情,但所貪墨的銀兩,卻絕對沒有三十萬兩之多——這是把左蘭山陳東祥等人所貪墨的銀子,都算在他頭上了。

而黃有容雖然還不清楚趙俊臣的心思,但也清楚這個時候自己應該庇護門人,亦是連忙出列道:“陛下,老臣以爲,左大人與顧大人他們所言,細細想來着實蹊蹺,想這唐拯,不過是工部的一個侍郎,上面有尚書看管着,下面又有侍郎員外郎們緊盯着,在工部任職也不過四五年,又如何有能耐貪墨三十萬兩的巨銀?恐怕,這是有人在居心叵測的陷害,還望陛下明察。”

說話間,黃有容神色之間,少有的不見笑容,轉頭間還狠狠的盯了趙俊臣一眼,隱含警告之意。

隨着黃有容的話聲落下,朝中黃有容的朋黨們,自是紛紛跟着出列附和,暗示德慶皇帝事有蹊蹺,懇請德慶皇帝暫時先不動唐拯。

“陛下,臣以爲黃閣老之言有理,還望陛下慎重考慮,絕不可聽信一派之言,冤枉了好人。”

禮部尚書林維,與黃有容有連襟之親,隨着黃有容的話聲落下,已是搶先出列支持道。

“陛下,臣與唐拯唐大人熟識,最是瞭解唐大人的爲人作派,相信唐大人絕不會做這種貪贓枉法之事,今日之事,恐怕是有什麼誤會,還望陛下明察!”

刑部右侍郎閆鵬飛,亦是出列附和。

“陛下,老臣也認爲這事有蹊蹺。怕是有人想要誣告陷害唐拯唐大人,還望陛下明鑑!”

少傅張誠,是黃有容的鐵桿盟友,身爲朝中的從一品大員,也不懼怕趙俊臣的權勢,說話之間,也同黃有容一樣。瞪了趙俊臣一眼,似乎在說誣告陷害唐拯之人,就是趙俊臣!

而趙俊臣的門下官員,卻也是早有準備,隨着黃有容一派出列發言,也是紛紛出列進行反駁。毫不退讓,一副鐵了心就要在今天早朝上把唐拯徹底整垮的架勢。甚至言語之間,還將矛頭隱隱指向了黃有容。

“陛下,如今事實俱在,既有工部尚書左大人的彈劾,也有都察院所收集的證據,唐拯貪贓枉法之事。不容辯駁!還望陛下嚴查,以正朝綱!”

劉長安身爲吏部侍郎,雖然在吏部被架空了權柄,但在早朝之上,卻還是能說上話的。

“陛下,臣同在工部,也時常聽聞唐拯此人的一些貪贓枉法行爲,如今又有人彈劾。想來是無風不起浪,事出有因,臣建議立案審查!”

陳東祥因爲是工部右侍郎,此時所言,卻也更有說服力。

“陛下,臣也認爲,唐拯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工部侍郎。僅憑他一人之力,想來絕無可能敢貪墨三十萬兩之多,恐怕在唐拯的背後,還另有朝廷大員主使。還望陛下明察!”

刑部侍郎李立德,這般稟報的時候,還意有所指的看了黃有容一眼,言下之意,正是唐拯貪墨,乃是受了黃有容主使了。

如此一來,自然更是引起了黃有容一派的激烈反彈!

一時間,太和殿內,兩派官員吵成了一團。

…………

不過,除了黃有容與趙俊臣兩派之外,朝中其他三大派系的官員,在周尚景、沈常茂以及程遠道的示意下,卻皆是冷眼旁觀,如今事發突然,不知詳細,他們也不願意貿然的參與其中。

尤其是沈常茂及門下官員,他們這些日子以來,爲了和黃有容一派爭奪留京輔政的職位,正是在明爭暗鬥,如今看到趙俊臣的人突然向着黃有容的門下官員發難,不僅是幸災樂禍,絲毫沒有出手相助的意思,甚至還有些蠢蠢欲動想要落井下石。

不過,朝中絕大部分官員,此時卻皆是有些心驚膽戰的感覺,朝廷之上,黨派之爭,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他們看得出來,如今隨着趙俊臣的人突然彈劾了黃有容的人,又看似蓄謀已久,雙方爲此吵成了一團,卻也就是意味着,一場兩大派系的全面黨爭,或許馬上就要來臨了!

在這個時候,要如何表態,又要如何站隊,是關係到身家前程的大事,對他們而言,遠要比公務職責重要的多了。

而就在朝中百官各有心思之間,親手推動了這一切的趙俊臣,卻依舊低頭站在百官隊列當中,神色平靜的垂頭不語,好似眼前的這一切,皆是與他無關!

…………

就在兩派官員各持己見爭吵不休的同時,德慶皇帝看着眼前這一切,不由的眉頭輕皺,眼神巡視之間,也不時的在趙俊臣的身上停留。

德慶皇帝自然看的明白,今日早朝上的一切,都是趙俊臣的一手推動!

當初趙俊臣之所以能夠擊敗溫觀良,並接受了溫觀良的大部分朝中勢力,正是有着德慶皇帝暗中支持的緣故。而德慶皇帝之所以會那麼做,也是想讓趙俊臣代替溫觀良,參與到朝中黨爭之中,平衡廟堂的諸派勢力。

然而,沒曾想到,趙俊臣自成一派後,行事反而愈加的低調了,和朝中各大派系一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架勢,使得朝中的派系爭鬥反而漸漸平息了下來,讓德慶皇帝頗爲不滿。

如今,趙俊臣的人突然彈劾了黃有容的人,接下來的派系相爭,本是德慶皇帝所期望的事情,畢竟臣子相爭,獲利的總是帝王。

但是趙俊臣這般突然的風格轉變,卻也是讓德慶皇帝頗不適應,有些摸不透趙俊臣的心思了。

而這般摸不透趙俊臣的心思,也是讓德慶皇帝心中不舒服,所以猶豫良久之後,終於還是決定向趙俊臣直接詢問。

於是,在兩派官員爭吵之間,德慶皇帝突然冷哼一聲,喝道:“肅靜!你們這般爭吵,成何體統!這裡是太和殿!不是民間的菜市場!”

等到百官安靜了下來,德慶皇帝把目光轉向了趙俊臣,卻是問道:“趙愛卿,戶部與工部關係緊密,又聽聞你和工部尚書左蘭山頗有交情,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

ps:還有時間,凌晨左右,會再發一章,不過可能會是個小章節。

第1182章.遼東百態(三).第1137章.無中生有.第六百一十五章.整治(下).第2000章.進與退.第三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中).第七百二十二章.真相(二).第七百四十三章.章晟德的表態.第九百七十三章.趙俊臣病倒了(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暗棋(中).第1036章.除夕夜(二).第四百六十四章.特稟體質.第四百九十四章.風波(五).第八十九章.閒看風起雲涌.第1088章.心頭之患.第八百零三章.狼煙起(一).第八十五章.趙俊臣缺席.第三百九十七章.推動(上).第七十六章.考覈與人才收集.第九十六章.風暴伊始.第六百一十九章.文禍.第1210章.趙俊臣的惡趣味!.第一百四十八章.這是理所當然的.第五十章.豆花攤旁(中)一更第1436章.皆爲正義(五).第1351章.反客爲主.第1011章.漕運.第1188章.風雲際會(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對質.第八百五十五章.戲與餌(四).第四百零一章.初始(中).第七百零六章.八月初七.第1318章.以金抵糧.第1266章.遼東劇變(十六).第1080章.多方博弈.第八百三十章.這口黑鍋給你.第二百四十三章.聚議.第八百一十六章.戰鞏昌(五).第七百零二章.該結束了.第一百零七章 .滅門慘案(中).第九百六十章.啓程.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城此時(中)第1099章.德慶再微服(二).第三百五十二章.趙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中).第六百一十三章.整治(上).第三百九十六章.競標.第六百零六章.喜悲.第九百五十九章.功成身退.第六百二十章.心機.第1046章.大事與小事.第1127章.朱和堉返京.第1432章.皆爲正義(一).第二百二十六章.你想辦大事?還是混日子?.第九百八十九章.深談(一).第九百三十章.此子必成大患.第1348章.攬功諉過.第八百九十九章.下一步.第九百零二章.捷報傳天下(一).第九百九十七章.遺策的真相(一).第1335章.談判開始.第五百五十六章.早朝之後(上).第五百二十二章.閣老之位(二).第七十一章.德慶壽辰(下).第二百七十一章.暫住.第十一章蝗蟲與貪官中第七章改變命運上第1340章.退兵停戰.第九百一十三章.朱和堅的怒火.第一百六十五章 .閹人惡毒.第123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六).第八百七十四章.內應.第五百二十八章.博弈(四).第三百零四章.微服私訪(下).第九百七十章.爲國捨命.第七百六十三章.趙俊臣的伏筆(完).第五百九十一章.同行.第1425章.小小震撼.第二十三章回京之前中第四百一十四章.逆轉(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三十章.排除隱患.第九百二十九章.樑輔臣的到來.第八十六章.德慶私訪(上).第1055章.諜中諜中諜.第二百四十七章 .德慶說媒?.第1224章.僵持.第1342章.自掘墳墓.第六百零六章.喜悲.第1216章.各方的決心.第四百三十三章.敬畏.第二百八十一章 .殿試結果.第三百四十一章 .“歸鄉”(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德慶皇帝的態度.第1423章.陽謀相爭.第七百章.內廷疑雲.第1000章.各施手段.第1321章.掌控錦州.第三百一十八章.陳芷容的“長遠眼光”.第1319章.拔除迷思.第八十二章.國泰民安(下).第四百三十三章.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