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功成身退(七).

……

……

聞言之後,西門盛當即是心中閃過了一絲警惕。

他並不是蠢人,隱隱已經發現了趙俊臣的意圖。

但最終,西門盛還是緩緩道:“請趙閣臣賜教。”

見到西門盛的這般迴應,趙俊臣滿意點頭。

這也算是趙俊臣最爲“欣賞”西門盛的一點,這個人看似是堅定強硬,面對弱小人物的時候也是說一不二的性子,但實際上他並沒有多少屬於自己的立場與追求,乃是外因驅動的性子,總是會下意識的尋找一個更強大、更堅定的人物作爲自己的主心骨。

從前,何宇就是西門盛的主心骨,但今後……趙俊臣卻沒有多少自信,可以讓自己可以代替何宇,成爲西門盛的主心骨。

畢竟,像是西門盛這樣的人物,就算是存在極爲明顯的性格缺陷,想要徹底降服也不是一件易事。

趙俊臣當然是比西門盛更爲強大堅定,若是趙俊臣有時間長期留在遼東境內,不斷爲西門盛洗腦灌輸、施加影響,倒是很有信心可以讓西門盛徹底臣服自己、對自己馬首是瞻。

只可惜,趙俊臣很快就要離開遼東境內了,今後與西門盛的接觸機會也不會很多,所以他想要代替何宇成爲西門盛的主心骨,雖然不能說是毫無機會,但確實是機會不大。

所以在趙俊臣的心目之中,西門盛就只是遼東鎮總兵的過渡人選罷了。

但此時此刻,隨着何宇的遇害身亡,西門盛已經失去了曾經的主心骨,又因爲趙俊臣的暗中扶持而極有機會接任遼東鎮總兵之位,所以趙俊臣也就暫時變成了對西門盛影響最大的人。

西門盛對趙俊臣的看法也是極爲複雜,既有感激,也有猜疑,既想要親近,又暗自戒備……但無論如何,西門盛還是會忍不住認真考慮趙俊臣的意見。

*

趙俊臣一邊是再次爲西門盛續了一杯茶水,一邊是不緊不慢的說道:“其實,西門參將現在還沒有理清思緒、想不明白自己的未來方向,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畢竟你也是最近這幾天才發現自己有機會接任總兵之位,自然是不可能把所有事情皆是考慮清楚,但……

在我朝九大邊鎮之中,遼東鎮的實力最強、邊防任務也最重,未來隨着遼餉改革的逐步落實,又即將要迎來諸多巨大變化,所以你接任總兵位置之後,就絕不能像是無頭蒼蠅一般到處亂撞,否則遼東局勢就會遲遲無法穩定,還會陷入無窮無盡的內耗與混亂之中,對所有人皆是沒有任何好處。”

聞言之後,西門盛點頭表示同意,但他看向趙俊臣的目光則是愈發戒備,認爲趙俊臣經過這一番話的鋪墊之後,就該要趁機向自己灌輸某些想法、爲自己指明“正確”方向了。

西門盛認爲,自己接下來必須要謹慎篩選與甄別,絕不能輕易讓趙俊臣誤導了思路。

注意到西門盛的戒備之意後,趙俊臣則不由是微微一笑,突然問道:“西門參將是不是認爲,本閣講到這裡之後,就會向你灌輸某些想法、爲你指明未來方向,趁機引導你的思路與決策,所以你纔會忍不住面現戒備?

哈哈,無需是這般多疑,本閣也不是那種無時無刻都在玩弄人心、算計他人的狡詐之輩……實際上,本閣對你的建議,並沒有夾雜任何私貨,它只有四個字——以穩待定!”

“以穩待定?何意?”西門盛微微一愣後,疑惑問道。

趙俊臣似是漫不經心、又似是推心置腹,繼續笑道:“本閣並不打算向你灌輸任何想法,也不想要爲你指引未來方向,你未來想要如何駕馭遼東鎮、又想要帶領遼東鎮走向何方,本閣並不準備干涉,你現在雖然還沒有理清思路、尋到方向,但你並不是一個笨人,相信你遲早都會理清思路、尋到方向,到了那個時候,究竟要怎樣做事,一切皆是由你做主!

但本閣希望,在你理清思路、尋到方向之前,絕對不要盲動,既不要去做任何沒把握的事情,也不要隨意與人衝突樹立政敵,一切皆是以維穩局勢優先,只要遼東局勢得以穩定,你就可以坐穩總兵之位,然後就能有更多時間思考觀察,慢慢理清思路、尋找方向,遲早都可以實現自身抱負,完全不必急於一時!

而所謂‘以穩待定’,意思也很簡單,就是優先穩住遼東局勢、穩住自身權位,耐心等待自己理清思路、尋到方向,然後再做決定!雖然本閣也很希望,西門參將的未來想法會與本閣相符,但本閣剛纔也說過了,並不會干涉你的想法,一切由你決定。”

頓了頓後,趙俊臣表情間閃過了一絲譏諷:“世人很容易陷入一種思維誤區,馬有四條腿,羊也有四條腿,所以馬就是羊;我需要做點事情證明自己,如今又正好有這樣一件事情擺在眼前,所以我就必須要做這件事情……本閣希望,西門參將你千萬不要陷入這樣的思維誤區之中!”

聞言之後,西門盛不由是再次愣住了。

他萬萬沒有想到,趙俊臣只是提出了這樣一箇中庸持穩的建議,完全沒有趁機向自己灌輸任何想法,也完全不打算趁機引導自己的思路。

但仔細思考之後,西門盛又不得不承認,趙俊臣的這項建議確實是沒有任何害處,甚至可以算是自己未來一段時間的最佳應對之策,可謂是一片誠心。

所以,西門盛沉思許久之後,終於是點頭答應道:“趙閣臣所言有理,卑職一定會謹記閣臣的教誨,以穩待定、絕不盲動!”

聞言之後,趙俊臣則是心中暗暗得計。

*

趙俊臣所建議的“以穩待定”之策,看似是中庸尋常,全盤爲西門盛考量,似乎也沒有夾雜任何私貨,但實際上西門盛還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就被趙俊臣引導了思路方向。

只要西門盛願意依計而行,趙俊臣對遼東鎮的佈局與設想就算是徹底成型了。

要知道,等到遼餉改革逐步落實之後,遼東鎮總兵就會失去大部分財政權力,各路參將與各地守備也不再像是從前一般只能依賴遼東鎮總兵爲他們分配糧餉物資,自主權力皆是大幅增強。

但在最開始的時候,遼東鎮總兵的權勢地位並不會迅速衰落。

這一方面是因爲何宇的餘威尚存,各路參將與守備早就習慣了對遼東鎮總兵惟命是從,無法輕易下定決心對抗下一任的遼東鎮總兵,另一方面也是因爲西門盛原本就是威望最高、根基最深、實力最強的遼東鎮高層武將,當他順利接任成爲遼東鎮總兵之後,依然有能力輕易壓制絕大多數的反對意見。

所以,若是西門盛接任遼東鎮總兵之後,就迅速出手製造事端、壓制異己,全力爲自己樹立威信、不折手段的增強權勢,那就算是遼餉改革順利落實,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遼東鎮總兵依然會是說一不二、唯我獨尊。

西門盛雖然存在性格缺陷,總是下意識的想要爲自己尋找一個主心骨,但他面對弱小之輩的時候依然是態度強硬、咄咄逼人,而遼東鎮的其餘幾位參將顯然是不會被他放在眼裡,所以若是沒有趙俊臣的暗中干涉,西門盛很容易就可以維持遼東鎮總兵的權威。

正是出於這般考量,趙俊臣纔會向西門盛提出這樣一個“以穩待定”的建議。

這般建議看似穩妥,但西門盛依計而行之後,就不會隨意出手打壓異己,也不會擅自制造各種事端,反而是會爲了穩定局勢而更多主動徵詢他人意見。

但李澤荷、甘成、徐郃等人,卻皆不是安分守己之輩,甚至可以說是一身賤骨,若是西門盛上位之初就迅速出手敲打他們、強迫他們做事,他們必然是會心存敬畏、不敢輕易違抗軍令,但若是他們發現西門盛接任上位之後,不僅沒有敲打他們樹立威信,反而是毫無動靜,還經常向他們徵詢意見,這幾人的敬畏之意就會迅速消解,膽子也會越來越大,很快就敢與西門盛爭鋒相對了!

這樣一來,遼東鎮就會逐漸變成全體高層武官的共治格局,也是趙俊臣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雖然趙俊臣經常在心中暗暗嘲諷所謂“分權共治”的種種弊端,也曾經利用這一招徹底瓦解了遼東鎮的團結一心,但實際上趙俊臣對於“分權共治”的政治制度並沒有任何偏見。

這世間萬物,總是有利也有弊,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際上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很多東西都是自成體系的,好處與壞處也是相伴而生,不可能佔盡好處卻又杜絕壞處,只能是儘量揚長避短,不同體系也只有合適與否之分,並無高低之別。

“分權共治”的弊處是更容易被外部勢力尋到抓手、分而治之,行政效率也會更爲緩慢,但好處是所有人都可以表達意見、尋到自己的代言人,決策考慮之際也會更爲全面,不敢明着“抓大放小”;

與之相對應的集權主義,也同樣有着與生俱來的好處與壞處,好處是決策效率更快,更容易動員自身力量、挖掘全部潛力,但壞處則是行政者的所有權力皆是源於更高層的權力,所以也只會向更高層的權力效忠負責。

在趙俊臣的心目之中,未來的遼東鎮就更爲適合分權共治的情況,這種格局一旦成型之後,遼東鎮的任何一方勢力若是還想要讓己方佔據優勢,就只能前往朝廷中樞尋找靠山,而掌握着財政大權的趙俊臣無疑就是最佳選擇之一。

但無論如何,朝廷中樞對於遼東鎮的掌控力度,必然是會迅速提升,遼東鎮就再也無法像是從前一般尾大不掉、擁兵自重。

與此同時,只要朝廷中樞提前爲遼東鎮制定好一系列框架,就可以牢牢禁錮住遼東鎮各方勢力,無論是誰都難以擅自突破框架、獨走自決,遼東地區的未來局勢也就可以徹底鞏固了。

*

諸般想法,在趙俊臣的心中只是一閃而過。

表面上,趙俊臣只是微笑點頭,道:“既然西門參將願意採納本閣的建議,那本閣也就可以放心向你交代一些事情了。”

……

……

第1328章.宿命冤家.第三百四十三章 .“歸鄉”(下).第一百五十四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思極恐.第九百四十三章.請命與交易.第六百五十章.方茹的提議.第一百四十九章.事前.第八百二十七章.圍堵(五).第四百零八章.敗局?(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一次第三十三章.三大死罪(下)三更第六百六十二章.各方.第八百三十章.這口黑鍋給你.第三百二十五章 .知味軒內第1275章.手腕(二).閒聊幾句。第九百八十一章.霍正源傳訊.第八百一十四章.戰鞏昌(三).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九百九十四章.問與答(三).第七百一十七章.重返潞安府.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思極恐.第二百七十三章.風驟起!.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六十八章.除夕瑣事.第四百二十六章.此時的趙府.第七百七十章.鎮守總兵方振山.第九百一十六章.民族英雄趙俊臣.第1333章.機關算盡.第六百五十八章.風波頻(三).第1280章.手腕(七).第七百八十六章.戰兵新軍(六).第七百三十章.排除隱患.第1311章.在握(完).第七百二十七章.審訊.第一百一十九章.“破案”.第二百五十一章.相見第五百九十一章.同行.第1361章.見吳三桂.第三百零五章.陰差陽錯(上).第九十章.同濟廟(祝大家中秋快樂).第一百八十四章 .黨爭(七)二更第一章.貪官回京(上)二更.第三百八十七章.周尚景的謀劃.第二百零九章.權謀與治國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學問(中).第1141章.逼迫(一).第八百零四章.狼煙起(二).第1421章.兩把刀子.第一百四十章.搶人!(中).第五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提議.第二百零三章 .無可奈何.第1102章.君入甕中.第八百五十一章.戰(六).第二百零九章.權謀與治國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學問(中).第三百一十八章.陳芷容的“長遠眼光”.第1346章.五本奏疏.第1158章.事端開啓(三).第九百六十五章.回京.第八十八章.德慶私訪(下).第八百九十章.決戰.第五百四十一章.德慶皇帝的鄙夷.第1066章.各有所謀(四).第八百九十四章.最終的戰果.第1122章.顛倒黑白.第八百四十五章.大軍出動(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約見第六百七十一章.迎接.第1215章.接觸.第1069章.各有所謀(七).第1281章.手腕(八).第五百九十四章.人之初.第一百五十章.盲女蝦兒.第五百八十二章.熱鬧的朝議(五).第1382章.興州東部.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城此時(中)第六百四十九章.德慶皇帝的賞賜.第1435章.皆爲正義(四).第七百八十一章.戰兵新軍(一).第八百九十七章.戰後(一).第1102章.君入甕中.第九百一十八章.轉變.第六百二十七章.抄家狂潮(二).第1241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三).第1262章.遼東劇變(十二).第1008章.重返廟堂(二).第1156章.事端開啓(一).第三百八十一章.考覈(下).第六百一十二章.出手.第1029章.此子必爲大患.第1081章.拆屋別砸樑.閒聊幾句。第1212章.離心.第七百五十七章.戰前(八).第1389章.諄諄教誨.第123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六).第九百三十一章.召見.第四百八十九章.你一定要考慮清楚了!.第四百一十七.疑點重重.第四百七十一章.暗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