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7章.故設難堪.

……

……

因爲戰事期間糧草消耗數量巨大,所以停戰協議達成之後,建州女真可謂是毫無遲疑,立刻就開始着手安排退兵事宜,清河堡附近的建州女真軍隊更是在一夜之間就撤的乾乾淨淨。

這樣一來,趙俊臣離開清河堡之際,自然是不必過於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

再加上趙俊臣急切想要結束遼東行程、儘快返回京城中樞,所以他離開清河堡之際,也就不再強行要求高得捷麾下的炮軍將士相伴隨行,甚至還把所有輜重部隊皆是甩在了身後,只是帶着一衆騎兵部隊率先奔往了撫順方向。

短程行軍之際,不再有炮軍與輜重的拖累,趙俊臣的行程速度自然是加快了許多。

僅是耗時不到兩天,趙俊臣就已經趕至撫順境內。

這個時候,撫順境內的建州女真軍隊也已經出現了退兵跡象,吳應熊與遼東衆將所面臨的戰場壓力也是驟減,所以當他們收到消息之後,也是集體現身率軍相迎。

只不過,當雙方碰面之際,氛圍卻是不算是特別愉快。

*

這個時代,撫順、本溪兩城依然是屬於明朝的勢力範圍,但兩城以東的大部分地區皆已是被建州女真所佔。

所以,當戰事開啓之後,撫順關轄下防區毫無戰略緩衝空間,各鄉各莊受到建州女真頻頻劫掠,可謂是一片狼藉,人間慘劇處處可見。

其中,位於撫順南部的救兵鎮尤其是損失慘重,讓建州女真破鎮而入,鎮內百姓死傷慘重,錢糧財物更是被劫掠一空。

因爲建州女真還需要集中兵力攻打撫順關,所以並沒有佔領救兵鎮,劫掠殺淫之後就直接離開了,只留下了一地屍骸、以及倖存百姓們的絕望哭喊。

而吳應熊率軍迎接趙俊臣之際,就選定了救兵鎮作爲迎接地點。

當吳應熊率領各軍將領趕到救兵鎮之後,看着眼前讓人不忍直視的諸般慘狀之後,卻不由是滿意點頭。

徐郃並不清楚吳應熊的想法,看到救兵鎮的狼藉景象之後,當即是提議道:“吳總兵,咱們專程趕到救兵鎮迎接趙閣臣,現在趙閣臣尚未抵達,咱們是否應該先行把這裡收拾一下?這處鎮子遍目皆是血跡殘骸,百姓們或是哭喊不停,或是麻木冷澹,若是讓趙閣臣看到這般景象……恐怕會讓他心中不快。”

吳應熊冷冷一笑,道:“爲何要收拾?只是爲了讓趙閣臣心情愉快、眼前乾淨?徐代總兵你以爲,本督爲何要特意選在救兵鎮迎接趙閣臣?就是因爲這處鎮子讓建洲女真攻破了,百姓們皆是損失慘重、悲慘至極!

徐代總兵你是一個聰明人,現在也應該想明白了,這場戰事很大程度上就是趙閣臣他爲了一己私利,暗中推波助瀾、蓄意挑起來的!救兵鎮的種種慘狀,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他而起,所以本督就是想讓趙閣臣親眼看一看,他親手釀成的這場災禍!”

說到這裡,吳應熊的表情愈發陰鬱,語氣也愈發冷肅:“近段時間以來,咱們這位趙閣臣可謂是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算計各方佔盡好處,如今更是一言斥退萬軍,獨力促成了停戰之事,而咱們這些前線將士的浴血奮戰,也皆是爲他作了嫁衣,只能眼睜睜看着他竊取全功卻又無可奈何……

但既然趙閣臣他選擇獨吃自痾,那咱們又何必顧忌他的心情?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趙閣臣難道就這般金貴,獨佔大功之餘,卻連腳下枯骨也見不得?”

聽到吳應熊的這般評述,周圍的衆位將領皆是感同身受、連連點頭。

不僅是吳世霖、吳應麟這些山海關吳家之人表態支持,甚至就連甘成、李世傑等等這些遼東鎮高層武官也皆是認同了吳應熊的說法。

此時此刻,山海關吳家對趙俊臣可謂是滿腹怨憤。

畢竟,這場戰事若是可以再持續一段時間,吳應熊的軍中威望就會越來越高,強行吞併遼東鎮的勝算也會越來越大,山海關吳家醞釀多年的心中野望也即將就要實現。

但趙俊臣連招呼也不打一聲,就擅自與建州女真達成了停戰協議,這般做法不僅是直接打斷了吳應熊進一步提升軍中威望的趨勢,也徹底澆滅了山海關吳家的野心。

與此同時,遼東鎮衆將也是極爲不滿趙俊臣的擅自行動,雖然趙俊臣的這種做法很大程度上就是爲了幫助遼東鎮抵抗山海關吳家的吞併,但遼東鎮衆將這個時候卻皆是選擇性的忽略了這一點。

遼東鎮衆將大多是自私自利的小人,而小人的最大特點就是既要且要、忘恩記仇。

更何況,自己在戰場上舍生忘死,原本還盼着受到朝廷嘉獎,轉頭卻發現自己的浴血拼命全是給別人做了嫁衣,這種事情任誰也接受不了。

再加上吳應熊的屢屢挑撥,總是講“咱們前線將士”如何如何,所以遼東鎮衆將也就紛紛認爲,趙俊臣無論如何也不應該竊取自己的前線戰功,就算是想要協助遼東鎮抵抗山海關吳家,難道就不能換一種皆大歡喜、利益均沾的方式嗎?

遼東鎮衆將並不敢直接向趙俊臣表達不滿情緒,但他們看到吳應熊主動挑頭、故意給趙俊臣難堪之後,卻也是樂見其成、順水推舟。

見到遼東鎮衆將的這般表現,徐郃無奈搖頭,但也不再多說什麼了。

徐郃這個人並不算精明,但性格稍稍厚道一些,所以纔會屢屢受人利用,他倒是還記得趙俊臣對於遼東鎮的幫助,但他終究只是一個代任總兵罷了,近段時間以來與吳應熊競奪全軍威望屢屢落於下風,讓他的領導地位愈發不穩,所以也不敢違背衆意。

就這樣,在吳應熊的離間與拉攏之下,衆位將領現在可謂是羣威羣膽、同仇敵愾。

而吳應熊看到徐郃不再提出異議之後,卻還是猶不滿足,再次揚聲傳令道:“傳本督軍令,從救兵鎮內挑選一些苦大仇深、哭嚎聲最大的倖存百姓,待趙閣臣現身之後,咱們就把這些百姓送到趙閣臣面前,本督倒是要看一看,咱們這位趙閣臣一向是自詡秉公謀國,總是宣揚自己體恤百姓,到時候會是怎樣的反應!”

聽到這個軍令之後,在場衆將皆是面現笑意,似乎已經看到了趙俊臣在一衆哭嚎訴苦的百姓面前手足無措、面色鐵青的難堪模樣。

而吳應熊見到衆位將領的這般反應之後,目光深處則是閃過了一絲無奈。

*

吳應熊很清楚,遼東局勢發展到這一步,絕大多數事情皆已是蓋棺定論了,山海關吳家想要吞併遼東鎮的機會已經極爲渺茫,與建州女真的戰爭也難以持續下去,只剩下一些細節問題需要商議解決,也就是各方勢力的戰後利益分配之事。

想要挑撥前線將士暫時仇視趙俊臣並不難,畢竟前線將士皆是重視自己拼命換來的戰功,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趙俊臣的竊功行徑,但想要扭轉趙俊臣所塑造的既定局勢卻是絕無可能,想要在戰後利益分配之際多分一杯羹,也不是一件易事。

吳應熊是一個很實際的人,當他發現自己無法順利吞併遼東鎮之後,就當即是退而求其次,現在只想要爲山海關吳家爭取更多利益。

譬如是讓趙俊臣在戰後的請功奏疏之中,重點多提幾句山海關吳家的功勞,讓山海關吳家收穫更多的朝廷賞賜;

又譬如是與趙俊臣達成默契,等到遼餉改革之事落實之後,讓山海關吳家可以穩定獲取更多數量的糧餉配額;

再譬如是趙俊臣聯合建州女真出兵遠渡日本取糧的計劃,山海關吳家也希望發揮更大作用、分取更多好處;

總而言之,在吳應熊的眼裡,山海關吳家還有許多利益可以爭取。

已經付出了這般多的心血與代價,吳應熊是絕對不願意無功而返的。

而吳應熊現在的這般做法,看似是態度強勢、故意給趙俊臣難堪,但實際上則是一種以進爲退的策略,無論是刻意挑起前線將士們的同仇敵愾,還是故意安排受害百姓現身說法,從道義上譴責趙俊臣,皆是一種討價還價的手段罷了。

只要趙俊臣接下來願意分給吳家更多好處,吳應熊就會迅速改變立場,全力幫助趙俊臣平息軍隊與民間的各種麻煩;

反之,若是趙俊臣不願意分給吳家更多好處,那吳應熊就會設法激化與擴大這些麻煩,引爆各種矛盾,讓趙俊臣無法順利脫身!

吳應熊也知道興州境內最近正在鬧民變的事情,更知道這場民變的源頭乃是趙俊臣正在全力推行的農務改革,所以趙俊臣現在必然是急着想要返回京城中樞坐鎮穩定局勢,而吳應熊所製造的這些麻煩,就算是無法損及趙俊臣的核心利益,也一定能把趙俊臣拖延在遼東境內遲遲無法離開,進而是讓趙俊臣顧此失彼、因小失大!

*

而就在吳應熊這般暗思之際,麾下將士們已經從救兵鎮內挑選了十餘名倖存百姓。

根據吳應熊的要求,這些倖存百姓皆是苦大仇深、哭鬧不斷。

而這些倖存百姓見到吳應熊之後,哭嚎之聲也就更爲響亮了,紛紛是大聲呼喊、希望吳應熊爲他們做主。

“老朽的老伴與三個兒女全部慘死了,老朽現在孤苦無依,自己也不想活了……”

“總督大人,草民家中的錢糧積蓄,皆是被韃子給劫走了,您可一定要爲草民主持公道啊!”

“小人命苦,被韃子砍斷了手掌,再也無法操持農務,接下來必然是死路一條!小人不怕死,只希望各位將軍在戰場上多殺一些韃子、爲小人報仇雪恨……”

或是哭喊,或是泄怨,或是訴苦,場面混亂不堪。

但吳應熊卻完全不覺得心煩意亂,反而是擺出一副親民姿態,親自下馬出面安撫這些百姓,順便是爲這些百姓“指點迷津”,表示很快就會有一位大人物抵達救兵鎮,提醒他們現在稍稍留點力氣,待那位大人物現身之後再哭嚎與訴苦也不遲。

與此同時,吳應熊又隱晦暗示,表示各軍將士原本還想要繼續留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爲百姓們報仇雪恨,但因爲這位大人物擅自與建州女真達成了停戰協議,所以就只能無奈收兵云云。

就這樣,吳應熊很快就轉移了這些倖存百姓的注意力,讓他們尋到了宣泄情緒的新目標。

而就在吳應熊親自向百姓們面授機宜的時候,一匹快馬匆匆趕到,大聲稟報道:“啓稟總督大人,趙閣臣已經率軍抵達救兵鎮以南五里之外!”

聽到稟報之後,吳應熊再次面現冷笑,當即是不再理會那些倖存百姓,翻身上馬之後揚聲道:“全軍聽令,隨同本督前去‘迎接’趙閣臣!”

……

……

第九百九十五章.把戲(一).第1034章.好像跑偏了.第六十二章.初雪遲來.第1314章.分而化之.第七十八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上).第八百七十八章.朝廷中樞的決定.第1116章. 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三).第1107章.狗咬狗(一).第七百一十一章.攬責.第五百七十五章.朱和堅的動作.第一百五十六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下).第七章.南巡之論(上)一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黨爭(十一).第二百零三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四十四章.大朝議(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巡之前(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思極恐.第1189章.風雲際會(六).第1017章.上秤.第1263章.遼東劇變(十三).第三百九十六章.競標.第八百九十三章.爭功百相.第三百二十四章.疑惑.第八百四十六章.戰(一).第1244章.撲朔迷離(一).第五百七十四章.太子朱和堉的體恤.第二百九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四百六十章.接觸(中).第六百七十六章.好運連連.第六百八十章.家族.第一百七十五章.一個蠢問題.第六百五十二章.陰影.第九百四十九章.本閣有疾.第三百九十九章.推動(下).第1121章.味道對了.第四百七十九章.自己投對人了!.第九百六十四章.趙俊臣的考慮.第九十二章.好意與惡意.第三百一十三章.相邀.第一百九十一章 .黨爭(十四)三更!第1388章.再來一次.第六百六十七章.統一陣線.第七百七十九章.整合(五).第1275章.手腕(二).第1401章.幾處變數.第五章 未來的路中第八百六十二章.緣由.第1289章.手腕(十六).第二十八章.廟堂爭鋒(上)一更第四百五十八章.馬車之中(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深遠謀劃(中).第七十三章.目的.第六百五十三章.德慶皇帝的警惕.第九百四十五章.你剛纔說誰?.第1417章.必然巧合.第1329章.傳話玄燁.第九百四十一章.最終的決定.第八百九十五章.戚斌新軍的消息.第九百九十章.深談(二).第八十三章.君與臣.第五百五十五章.特簡!.第二百二十六章.你想辦大事?還是混日子?.第五百六十五章.第八百七十三章.勢(完).第六百五十九章.舌辯百官.第一百七十一章.五百年前是一家.第1436章.皆爲正義(五).第四十九章.豆花攤旁(上).二合一第八百九十六章.衛國軍.第1272章.遼東劇變(二十二).第一百五十六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下).第五百七十一章.第二百三十三章.“兩敗俱傷”(中).第1360章.驚天變局.第八百零五章.狼煙起(三).第六百一十五章.命運.第六百一十八章.書房內(下).第六百三十九章.趙俊臣與周尚景(中).第1218章.審問.第1095章.內廠.第五百九十一章.同行.第三百四十一章 .“歸鄉”(上).第1315章.烽火狼煙.第一百二十四章 .會試之前.第1392章.進退維谷.第1234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七).第四百二十三章.收服(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策反與收買.第八百九十章.決戰.第1068章.各有所謀(六).第1307章.在握(十六).第七百六十六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三).第八百二十六章.圍堵(四).第1001章.告急.第八百一十九章.戰鞏昌(八).第二百九十四章.“窮”與“達”.第三十八章.被拋棄(中)三更第六百一十章.小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養心殿內第1262章.遼東劇變(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