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分而化之.

……

……

對於趙俊臣的這項條件,吳應熊思索片刻後,還是答應了。

遼東鎮衆將相互低聲商議幾句之後,也沒有任何異議。

趙俊臣雖然擁有赫赫戰功,還是位高權重的內閣閣老,但他在遼東境內終究是毫無根基,想要降住錦州大營的那些驕兵悍將,也確實是需要他們這些人的背書。

更何況,所有人皆是認爲,趙俊臣絕對不敢在錦州大營的監軍太監眼皮子底下胡來亂搞。

官場之中,隨着地位身份的不同,所顧忌的事物也就不同,有些東西反而是地位越高之人越是心存顧忌。

在遼東鎮衆將眼裡,所謂的監軍太監就是一個擺設,完全不會放在眼裡,若是監軍太監敢與他們爲難,讓這個監軍太監不明不白的戰死於亂軍之中、又或是命喪於莫名其妙的突發疾病,都不算是什麼新鮮事,他們畢竟是天高皇帝遠,又是擁兵自重,也就料定了德慶皇帝絕不會因爲區區一個監軍太監就與他們大動干戈。

但對於趙俊臣而言,監軍太監的存在就是德慶皇帝緊緊盯着自己的耳目,反而是忌憚不已。

很快的,吳應熊就親筆寫下了一封手令,也與遼東鎮衆將一同簽署了名字,內容是趙俊臣坐鎮錦州大營期間,可以全權負責與軍需後勤、物資調配有關的所有事情,任何人都不能出面阻撓,否則就交由監軍太監以軍法懲辦!

收到這封手令之後,趙俊臣心中暗暗冷笑不已。

吳應熊認爲趙俊臣前往錦州大營之後,就註定是再也翻不起任何浪花,再也無法對他產生威脅。

但就像是趙俊臣此前小覷了吳應熊一般,吳應熊的這般想法也小覷了趙俊臣。

趙俊臣很快就會讓他知道,自己哪怕是身處於遠離前線的錦州大營、僅僅是負責後勤補給之事、還在監軍太監的嚴密監視之下,也依然是可以玩出各種花樣,而吳應熊最終也必然是隻能向自己低頭求饒、再次求到自己面前!

暗暗下定決心之餘,趙俊臣表面上則是不動神色,一邊把這封手令收進懷中,一邊是輕輕點頭道:“既然如此,本閣一定會全力以赴,爲各位將軍管好後勤補給的事情,讓前線將士們絕無後顧之憂。”

說完,趙俊臣就不再說話了,只是靜靜旁觀着吳應熊的後續佈置。

吳應熊見自己順利刨除了趙俊臣這個最大變數之後,心中也是輕鬆了許多,也很快就講出了自己的後續安排。

吳應熊的下一項議題,乃是針對於遼東境內的各地豪族與各級文官。

“說起來,因爲遼東鎮的封鎖與控制,遼東境內的縉紳代表與各級文官皆是被困在胡家莊境內,至今已有半月之久……

遼東鎮當初之所以是決定封鎖全境、限制所有人行動,乃是想要控制何總兵遇害的消息,但現在已是時移勢遷,何總兵遇害之事已經不再需要保密,而且建州女真南下侵犯之際,也必然會派出分兵、前往各地騷擾劫掠,需要各地的縉紳與文官們協助防務!

所以,本督認爲,各位縉紳與文官就不必是繼續滯留於胡家莊境內,也不必是隨同援軍北上馳援,等到這場聚議結束之後,就可以自行返回自己的家鄉與衙門了!”

面對遼東鎮的時候,遼東境內的各地豪族與各級文官皆只是一些敢怒不敢言的小人物,但他們在各自的家族與衙門之中,卻都是肩負重任、說一不二,這些天被困在胡家莊境內遲遲無法離開,自然是耽擱了許多事情,所有人皆是心急如焚。

於是,聽到吳應熊的這般表態,各地豪族與各級文官皆是大喜過望,對吳應熊好感大增,只覺得吳應熊相較於遼東鎮更講道理,所以就紛紛起身表態感激。

見到這般情況,遼東鎮衆將皆是心中不滿,認爲吳應熊做了順水人情,趁機竊取了各地豪族與各級文官的好感。

實際上,就算吳應熊不說,遼東鎮高層也很快就會放歸各地豪族與各級文官。

見到遼東鎮衆將的表情變化之後,吳應熊眼中閃過了一絲冷笑,繼續說道:“接下來,則是軍務相關之事!本督已經決定,向全軍將士公開展示那些‘建州女真’刺客的頭顱,也讓全軍將士皆是明白,就是建州女真害死了何宇總兵,以此來激勵全軍將士的同仇敵愾之心!

與此同時,本督還會向全軍將士承諾,接下來與建州女真交戰之際,所有將士只要奮勇殺敵、立下戰功,皆是加倍封賞!對於軍功靠前的將士,本督也會親自出面,爲他們向朝廷請功!”

隨着吳應熊的話聲落下,遼東鎮衆將又紛紛是表情一變!

吳應熊的這般決定,無疑是會極大激發遼東鎮邊軍將士們的戰意,與建州女真交戰之際也一定會奮勇爭先。

但這樣一來,就意味着吳應熊今後傳令遼東鎮軍隊衝鋒陷陣之際,遼東鎮衆將無法是隨意的陽奉陰違、出工不出力,否則就等於是阻礙了麾下將士們的報仇與立功之路。

然而,吳應熊乃是藉着爲何宇報仇雪恨的名義頒佈了這項決定,所以遼東鎮衆將也根本尋不到理由反對。

而吳應熊的手段,還遠遠不止於此。

不等遼東鎮衆將反應過來,吳應熊又說道:“兵法有云:軍爭爲利,軍爭爲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兵法又有云: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

說完,吳應熊的目光再次轉向了趙俊臣,擺出一臉請教之意,問道:“趙閣臣,您雖然是文臣出身,但也曾在陝甘三邊全殲蒙古聯軍,可謂是戰功赫赫,可謂是兵法大家……可知道這兩段文字的意思?”

對於趙俊臣而言,這是送分題,但這道題背後所蘊含的深意,卻是值得深究。

然而,趙俊臣仔細思索片刻後,很快就察覺到了吳應熊的真實想法,但還是緩緩道:“前一段文字乃是出自《孫子兵法》之中的《軍爭篇》,意思是兩軍作戰之際,爭奪先機有利有害,如果全軍將士皆是疾行奔往戰場、爭奪先機之利,反而會影響行軍速度,無法及時到達;行軍之際若是讓精銳將士在前、疲弱將士在後,最後只會有十分之一的將士可以準時奔赴戰場,餘下將士皆是會走散失控;

至於後一段文字,則是出自於《孫子兵法》之中的《虛實篇》,意思是率軍出征之際需要提前知曉交戰地點與交戰時間,所以需要提前派遣精兵打探戰場情況,否則就不可以千里作戰!”

吳應熊點頭讚道:“趙閣臣果然是學究天人,簡直是把《孫子兵法》研究透了,難怪能在陝甘三邊全殲蒙古聯軍!”

然後,吳應熊目光轉向了遼東鎮衆將,問道:“遼東鎮的衆位也皆是經驗豐富的軍中老將,你們認爲……我軍馳援北路防區之際,應該是由哪支軍隊作爲先鋒探明敵情?應該是由哪支軍隊部署中間位置呼應前後?又應該是由哪支軍隊行於後軍壓陣?”

聽到吳應熊的詢問,遼東鎮衆將皆是面色難看。

吳應熊所提的這兩段《孫子兵法》皆是用兵至理,根本就沒有任何反駁的餘地。

但這些用兵至理,卻是對遼東鎮極爲不利。

按照這兩段《孫子兵法》的說法,遼東鐵騎不僅是行軍速度最快,也最熟悉遼東境內的地形,自然是應該擔任先鋒、負責探明敵情,關寧鐵騎則是作爲後軍壓陣,防止實力較弱的各路軍隊走散失控,至於遼東鎮的各路援軍、以及遼東境內的各路雜軍,則是應該位於中軍位置,受到先鋒與後軍的庇護。

但這樣一來,就等同於讓關寧鐵騎掌握了軍需輜重,也就進一步化解了遼東鎮想要限制關寧鐵騎後勤補給的計劃。

遼東鎮衆將自然是不願意同意此事,但吳應熊已經把兵聖孫子給搬了出來,他們一時間也尋不到反對理由。

於是,遼東鎮衆將忍不住把目光投向了趙俊臣,希望趙俊臣可以站出來爲他們解圍。

以趙俊臣的學識與急智,也確實有能力爲他們解圍。

但對於遼東鎮衆將的目光求助,趙俊臣則是表情不變的繼續旁觀,直接選擇了無視。

畢竟,剛纔吳應熊引導局勢逼着趙俊臣前往錦州大營主持後勤的時候,遼東鎮衆將就選擇了無視旁觀,所以趙俊臣這個時候自然是要“投桃報李”。

很顯然,吳應熊主持眼下這場聚議之際,頗是使用了一些手段。

他率先逼着趙俊臣前往錦州大營主持後勤之事,就是料定了遼東鎮衆將皆是自私自利之輩,絕對不會犧牲自己的利益爲趙俊臣解圍,趁機是離間了趙俊臣與遼東鎮衆將的關係;隨後又解除了各地豪族與各級文官的受困,進而是爲自己爭取了更多支持者;最後當吳應熊把矛頭指向遼東鎮衆將的時候,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爲他們解圍了。

趙俊臣當然是看出了吳應熊的手段,但他也樂意順水推舟,給遼東鎮衆將一個教訓,讓他們明白背棄自己必然會付出代價。

就這樣,遼東衆將沉默良久之後,最終還是李澤荷率先想到了辦法,只見他附在徐郃耳邊輕語了幾句,徐郃則是眼睛一亮,向吳應熊答覆道:“兵聖他老人家的說法,自然都是至理名言,所以卑職認爲……理應是由遼東鐵騎分出五百兵馬作爲先鋒,遼東鎮的各路援軍以及其他友軍則是作爲中軍,至於關寧鐵騎與大部分遼東鐵騎,則是作爲後軍壓陣!”

吳應熊皺眉道:“與建州女真交戰之際,僅僅是五百名遼東鐵騎作爲先鋒,恐怕是太少了吧?建州女真的本部兵力至少是有四五萬之衆,若是再加上各族僕軍……一旦是傾巢而出的情況下,我軍並不佔有兵力優勢!就算是建州女真到時候集中兵力攻打沉陽或者撫順二城,也一定會趁機分出一部分兵力劫掠騷擾各地,這些分兵恐怕也不是小數目啊!”

徐郃咬牙道:“既然如此,那就派出一千遼東鐵騎作爲先鋒好了!哪怕是建州女真傾巢而出,以遼東鐵騎的機動性,一千兵馬足以是勝任先鋒任務!”

吳應熊倒也沒有強求,直接點頭道:“既然如此,就按照徐代總兵的說法來辦!”

當遼東鐵騎分出一千兵馬擔任先鋒之後,雖然大部分遼東鐵騎依然是留在後軍壓陣,但兵力已經稍弱於同樣位於後軍壓陣的關寧鐵騎,自然是很難阻擋關寧鐵騎控制輜重了。

對於這個啞巴虧,遼東鎮衆將只能是咬牙吞下。

與此同時,趙俊臣則是心中微微一動,暗暗想道:“這樣一來,關寧鐵騎就控制了一部分後勤輜重,但這些輜重的數量必然是相當有限,很快就會耗盡,只要戰事持續時間稍長一些,遼東鎮依然有辦法限制關寧鐵騎的後勤補給……看樣子,吳應熊率軍北援之後,是想要速戰速決了!

嗯……吳應熊顯然是認爲,建州女真無法在短時間內攻下沉陽或者撫順兩處重鎮之一,又見到大規模精銳援軍的提前出現,所以就會直接退兵休戰!”

想到這裡,趙俊臣有些猶豫,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暗中給吳應熊使絆子,想辦法強化建州女真的戰意與決心。

最終,吳應熊又陸續安排了許多事情,譬如是傳令黃申明繼續留在西路防區穩定混亂局勢,又譬如是讓遼東督撫同知方振山隨軍北上,再譬如是交代遼東團練總兵宋大禾與遼東分練總兵令狐光皆是返回各自駐地備戰。

而這些安排,皆是有理有據,讓人無法尋到理由反對,但又皆是進一步強化了吳應熊對遼東局勢的控制力。

就這樣,這場聚議就是以吳應熊的大獲全勝而告終了。

等到這場聚議結束之後,這一天所剩下的時間,所有人皆是忙着不停,或者是加緊時間相互串聯、磋商後續計劃,又或是抓緊時間調動軍隊、協調整合。

時間飛速流逝,很快就已是第二天清晨,胡家莊境內的各軍將士終於是初步整合完畢,迅速拔營北上。

……

……

第三百七十七章.微瀾.第七百四十五章.李如安的堅持.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1059章.拱火.第七百九十八章.戰前(九).第四百三十一章.後手.第二百九十三章.尾行.第八百二十三章.圍堵(一).第1112章.狗咬狗(六).第1377章.李和登場.第1359章.功成身退(完).第1288章.手腕(十五).第三百九十章 .京城裡的變故(下).第六百四十七章.陳芷容的決絕手段(中).第1333章.機關算盡.第八百八十一章.驚夢.第四百二十四章.德慶收權.第九百零四章.捷報傳天下(三).第四百八十三章.大軍出動(三).說一下近況。第四百五十七章.馬車之中(上).第五百七十七章.送君一程(下).第五百一十七章.開始了(中).第1411章.虛情假意.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一百三十章 .佳宜?嘉怡?(上).第九百一十四章.兄友弟恭.第五百九十六章.預兆(上).第九百八十八章.尾聲與開始(二).第四百二十五章.朱和堅的野望.第三百三十九章 .深遠謀劃(下).第1207章.亂與定.第1011章.漕運.第四百三十七章.德慶回京(一).第九百五十二章.暗流.第五百九十八章.預兆(下).第九百零八章.京城震動(一).第五百四十三章.合縱連橫(上).第1225章.我趙俊臣武勇無雙.第三百五十六章.顧慮(上).第六百五十七章.風波頻(二).第1210章.趙俊臣的惡趣味!.第九百一十一章.京城震動(四).第二十七章在路上下第五百一十五章.成立(下).第1235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九).第八百四十七章.戰(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思與猶豫第六百五十二章.陰影.第八百三十章.這口黑鍋給你.第七百零八章.成婚(下).第一百五十五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中).第八百四十四章.大軍出動(四).第五百五十一章.廟堂大亂(下).第十八章利誘威逼下第五百九十六章.預兆(上).第六百九十四章.計劃進行中(四).第五百零二章.趙俊臣的計劃.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打算(下).第四百七十九章.自己投對人了!.第五百二十九章.博弈(五).第一百零五章 .趙黨預備軍(下).第二百二十章 .機遇(上).第1422章.赴宴途中.第三百一十一章.攤牌!(上).第十五章.秋闈弊案(下).第九百章.樑輔臣脫困.第八百八十六章.影響.第九百二十章.密信.第1128章.會館談話.第四百二十六章.此時的趙府.第二百二十九章.裹着**的美味糖果.第1182章.遼東百態(三).第1357章.功成身退(六).第1352章.功成身退(一).第1440章.衆望所歸.第1407章.變數之一.第三百七十二章.合作的方向(下).第四百七十章.格局變動(下).第二百九十七章.南巡開始.第七百三十六章.遇襲(三).第七百一十九章.皆是雙面人.第五百七十章.狼與狗!第一章 轉世貪官上第三百二十三章.蕭條的徐州.第1048章.各方的表演(一).第九百三十五章.計劃的真相.第六百三十一章.抄家狂潮(六).第五百一十六章.開始了(上).第六百一十章.小人.第七百九十二章.戰前(三).五月總結與六月更新計劃!第1089章.謠言惡毒.第七百三十八章.菜雞互啄?.第一百章.反派角色(上).【第一更】第二百九十三章.尾行.第一百三十章 .佳宜?嘉怡?(上).第九百七十九章.回府.第七百五十九章.夜談(完).第二十一章造勢與作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