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回疏意添香袖何苦亂折枝上

神遊

104回??疏意添香袖,何苦亂折枝(上)

我沒有在家裡過年,但是我家過年的時候很熱鬧,因爲有一個人自稱是我的女朋友,跑到了我家,說石野不在,她來陪我父母過年。她進村的時候穿的是警服,開口就問石野家在哪裡,開始把我父母嚇了一跳,以爲是我犯了什麼事,把警察給招來了。沒想到她一進我家,就叔叔阿姨的喊的很親熱,自稱是我的女朋友。這個人是誰?不用說大家也能猜到,就是女警官曲靈。

在我父母眼裡,或者在石柱村村民眼裡,像曲靈這樣的城裡女子應該是很不錯的對象了。人長的漂亮,又是國家幹部,對老人的態度又很尊敬。我父母雖然不知道怎麼回事,但還是很客氣的接待了她,疑惑不解的問她和我到底是什麼關係?曲靈說她是我的朋友,我曾經救過她。而且她也是知味樓的股東之一,是我生意上的夥伴,也是我現在的對象。

這丫頭做事情夠利索的,想追我直接追到我家去了,當地的風俗女子到男方家過年,就是事情定下來的意思。我父母雖然對曲靈很有好感,但也不至於太糊塗,留她住了兩天,我妹妹也陪着她在鄉下逛了兩天,但沒有留她過除夕。委婉的勸她應該回家陪父母過年,而且我不在家,他們也不好做主。

年前去過我家的不僅是曲靈,紫英也去了。她知道我不在家,想接我父母和妹妹到城裡過年,住的地方都已經準備好了,就是柳老師在濱江路的那套新房子,是柳老師陪她一起去的。她們到的時候曲靈前腳剛走,搞得我父母有點不知所措,甚至是受寵若驚。他們雖然是淳樸的鄉民,但畢竟活了幾十年,有些事情還是能看出一、二的。他們沒有留曲靈過年,也沒有隨韓紫英進城過年。

結果柳老師那套房子過年也沒空着,柳老師把自己的父母接到了蕪城過年,說是看一看柳家的新房,嘗一嘗新開業的知味樓的酒菜。柳老師留在蕪城沒有回青泉鎮過年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她每天還要到綠雪茗間去飲茶。

終南派的七花,也就是宣花齋的老闆宣花居士,是俗家弟子,也是有家室的人,過年的時候自然和家人在一起。七心沒有回終南派,紫英姐不想讓她一個人孤單,過年的時候也把七心請到的知味樓一起吃年夜飯。韓紫英、阿秀、依依還有七心四個人在一起過的年,她們還學會了打撲克。人人都不孤單了,除夕之夜只有我一個人是坐在黃山玉屏峰頂上度過的。

……

在學校開學的前一天,我回家了,對父母慌稱我從北京回來了。我還捎了一隻假冒的北京烤鴨,就說是從北京帶回來的,其實是紫英替我烤的。兒子回來了當然要好吃好喝的慰問,我只能推說剛剛在城裡吃過吃不下就不吃了。我在家裡不吃東西父母當然不幹,但很快就被另外兩件事轉移了注意力。

第一件事情是錢,我給了他們一筆錢,就說是開酒樓的分紅。我沒敢拿太多,怕嚇着他們,只給了一萬,這已經是我們家以往好幾年的收入了,我擔心父母的反應過於激動。不料他們雖然很激動,但卻不是很激烈,原因嘛,他們已經讓曲靈嚇到一次了。原來韓紫英也沒想到曲靈會跑到我們家,沒有叮囑過她什麼,所以曲靈把知味樓的情況幾乎都告訴我父母了。她告訴我父母知味樓的生意能賺多少錢,我又有多少股份等等,當時差點沒把我父母驚呆了。

母親把錢接了過去,就說幫我攢起來,將來給我娶媳婦用,接着就說到了第二件事情。首先是曲靈,他問我和曲靈到底是什麼關係?我說只是普通朋友,結果二老不太相信,誰家大姑娘能這樣上杆子找到我們村來?後來他們又說我想交女朋友他們也沒法干涉太多,但是提醒我不要忘了我現還在上中學,將來還要考大學,有些事情不能太着急。如果關係能定下來就定下來,至於結婚嘛將來再說。

二老很敏感的問了幾個人,比如說阿秀,還有柳依依、韓紫英,這些人究竟和我什麼關係?他們都見過,也能看出來我們關係不一般,所以讓我給搞糊塗了。這我沒法回答,就說是朋友,很好很好的朋友。他們唯一沒有問的人是柳老師,大概他們也沒有想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我還隱約聽見父母在房中議論,他們好像提到韓紫英的名子比較多,我媽還隱約說了幾句“人很好,就是年紀大了點……”云云。

我躺在牀上也覺得有點亂,我是一定要娶柳菲兒的,但這件事情現在還沒法跟父母開口說清楚。至於紫英,她現在是我的女人,也可以說是唯一真正意義上我的女人,她的身份太特殊了,我不會棄她負她,總之要想個辦法如何相處。而阿秀,這個古怪精靈的丫頭我實在不知如何是好,但我心裡知道我對她並非全無情意,只是感覺很微妙。還有柳依依,我會照顧她的,會一直照顧她的,這並不是因爲風君子的要求,而是我確實應該如此,也有責任如此。

我並非風流浪子,現在這種局面各有各的原因,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處理好的。但曲靈是例外,我沒想到她會喜歡我,而且用了這麼直接的方式,也許是因爲在繁昌鄉發生的那一切吧。我對她本無特殊的感情,所以,她和那些人不一樣,如果有機會,我應該拒絕,把話和她說清楚。既然春風無意,就不要亂惹花枝。

……

開學之後已經文理分科,高二下學期整個高中已經過去一半,學習的氣氛漸漸緊張起來。然而我關心的卻不是考試的問題,而是九轉紫金丹和一系列別的麻煩。澤中的死訊天下修行人都知道了。原因很簡單,古處長沒有想到對一具屍體保密,後來送去火化了,自然就會有人見到,於是消息就傳開了。

我親眼看見守正的背影施展神宵天雷,第二天澤中就死了。這件事我只對風君子說了,風君子說他如果是守正也會這麼做的,但不希望別人知道。沒有別人知道是誰殺的澤中,但是議論來議論去殺人者就成了我石野。因爲澤中被正一門追殺的原因天下皆知,他莫名其妙的死了,又沒人出來領這個“除害”的功勞,那十有**就是“報私怨”的石野乾的。

這件事情給我惹了一個相當大的麻煩,只是當時我還不清楚。我當時只是問風君子什麼時候能取來千年靈血。風君子告訴我最好別急,那東西還是新鮮的藥性好,封爐之前他會給我的。而現在,我要做第二件事情了,就是去九林禪院看一看那位傳說中的神僧法海。

……

我是在九林禪院後院的一間靜室中見到了大名鼎鼎的法海禪師,或者說是見到了法海的肉身。屋子裡只有一個人陪着我,就是那個老頑童法澄大師。法源方丈知道我來,也知道他師弟想幹什麼,對於我們的行爲,既不支持也不阻止,而是乾脆眼不見爲淨。

看見法海的時候我吃了一驚,倒不是因爲他很特別,而相反,他就是像一個普普通通在那裡靜坐的人,似乎是剛剛入坐。我吃驚的是眼前的法海異常的年輕,如果把他的鬍子頭髮都好好梳理一番,樣子也就是二十多歲,不會超過三十歲。九林禪院法字輩的僧人原有九人,法海是大師兄,年紀也應該算比較大的。而法澄排行最末是九師弟,法源是老四。

排行最末的法澄法師雖然一臉天真的樣子,但形容卻很老,看上去至少有八、九十歲。那法源的年紀應該不輕了,看上去卻是個氣宇軒昂的中年僧人。而這個法海,已經在此定坐六十年,聽說年紀已經是九十二歲,但看上去卻這麼年輕!他穿着一件灰白色的僧袍,沒有披袈裟。我看不清他頭上的戒疤,因爲他的頭髮黑而濃密,有半尺長,頜下的鬍鬚也有一大把。法澄解釋道:“每年到二月初二,我都會給大師兄剃一次發,剪一回手腳的指甲。還有半個月就是二月二了,我師兄已經快一年沒有理髮了。”

我看着法海在沉思,法澄也在一邊託着腮幫子看着他的師兄不說話。我心中考慮的問題不是怎麼叫醒法海,而是在想風君子爲什麼要我來叫醒法海?這其中必有原因。風君子說在教我四門十二重樓的第三門丹道功夫之前,要經歷真空天劫。我不用過這個天劫,但有人劫,他猜測這個人劫就是法海,因爲他認爲法海正在真空之中。

我最近也讀了不少書,思考了不少問題,不再是一年前那個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的少年。看着法海我想起了一個傳說,於是轉頭問法澄:“法澄大師,你有沒有聽說過三車羅漢的故事?”

法澄:“佛說三車,羊車,鹿車,白牛車。羊車喻聲聞乘,鹿車喻緣覺乘,牛車喻菩薩乘。……這和我師兄有什麼關係?”

佛說三車,羊車,鹿車,白牛車,其義云何?羊車喻聲聞乘,鹿車喻緣覺乘,牛車喻菩薩乘。這本是參悟佛法的境界成就,在民間卻附會出了一個三車羅漢的傳說。看來這法澄讀書,讀的大多是三藏經典,野史筆記看的不算太多。我告訴了他這個傳說――

據說玄奘西行取經時,在喜瑪拉雅山的一個雪山谷中,遇見了一定坐千萬年的修士。唐僧用紫金鉢盂在他耳邊敲響,鳴金之聲喚醒了他。這人出定後告訴玄奘,他是在釋迦牟尼佛祖之前的比丘,自悟修行而入定,並且問玄奘佛祖出世沒有?他好去請教正法。玄奘告訴他佛祖早已圓寂,他這一入定定過頭了。玄奘還勸他不要入此空定,出神而去到人世間去修行。後來這個人的元神就走了,重新投胎,在長安出生,是大將軍尉遲恭的侄子。玄奘取經回來後對唐太宗說了這件事情,唐太宗就請求那人替他出家禮佛。但這個人卻提了個條件,要一車酒肉、一車美女、一車書籍他才肯出家。唐太宗答應了他,他後來也出了家,法號窺基。

這段傳說佛道不分,應該是一段戲言影射,也可能在暗示“空定”不是真正的大乘境界果位。我本來就不是學佛法的,對這裡面的曲折並不關心,關心的就是玄奘是怎麼喚醒那個人的?法澄聽完之後一拍光頭:“對呀,難怪別人說你有辦法,原來石真人真的比我有慧根,這麼有意思的事情我怎麼沒有聽說過?要不,我們就用紫金鉢盂試試?玄奘用的是紫金鉢盂,我師父傳我的法器也叫紫金鉢,你等等,我馬上去拿。”

法澄取來了紫金鉢,在法海面前一陣叮叮噹噹,法海坐在那裡一動不動毫無反應。法澄見自己敲鉢不好用,又將紫金鉢遞給了我。我試着在法海耳邊敲了好一陣子,法海仍閉着眼睛如泥塑木偶。這樣看來還不行,我和法澄又坐在了一邊,大眼瞪小眼發起愣來。

我們剛纔敲鉢,就是普通的敲打,沒有用什麼神通法力,也沒有施展御器的道法。那法海定功深厚,充而不聞也正常,定坐中本來就可以斷絕外緣不受打擾。如果用紫金鉢對他施法試試呢?這樣做恐怕有點不妥,行功時最怕被人施法強行打斷,所以要找僻靜之處,往往還需要有人護法。我和法澄都是修行人,明白這個道理。

沉思中聽見法澄突然叫道:“哎呀,不好了!師兄會不會象那個三車羅漢窺基法師一樣,跑出去投胎玩?那可真就不好找了!”

069 回玄鳥高飛盡衆生徒等閒141 回弦撥風聲暗殺意傍交河下127 回大夢浮生谷從容隴上行下095 回情到濃時盡孤月照九門下188 回出塵誰無染扶枝嘆花殘下116 回滄浪清濁兮襟袍守正一上031 回龍魂黑如意飛天紫英衣100 回相知兩不厭神刺抱仙髓下021 回神通人爲本知緣有未及140 回碎川石如鬥獵獵風亂走上120 回開扉招惡客揮手斬方圓下211 回輪迴剔骨肉果報相見仇上196 回仙撫伊人頂結髮授神絲下112 回倩兮開口笑沾襟何時休上062 回擒來真意縱欣然又相逢139 回燈下硃紅印八卦暗文章上095 回情到濃時盡孤月照九門下181 回安然來處去風清笑怨尤下085 回曾經一輪月倏然識化蝶213 回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下159 回八臂環千面茗香雨天花141 回弦撥風聲暗殺意傍交河下025 回七情隨心欲玉液洗紛塵089 回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容下123 回無名天地始空谷一聲啼上099 回結污章臺上村野亂羣心上108 回昭亭言采薇青青是子衿上033 回主客重顛倒羅衫不沾塵026 回得失權輕重空袖莫求緣024 回逆行遊周天有戒無正邪213 回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下170 回見五官端正悟相由心生上174 回洞房還情盡金榜冷翠屏上114 回洞天出苦海化龍雲中仙下195 回奉我心頭血波中取紅蓮上124 回有名萬物母抱玄結胎衣上075 回有孚不速客坦然涉大川137 回青天高十尺指桑罵始皇上145 回此去無多路談仙拄杖前上183 回超乎謂太上矯意枉修仙下157 迴應行合所願點竅隨機緣下196 回仙撫伊人頂結髮授神絲下147 回山中隱機坐俯仰懷四方上105 回般若空五蘊野狐口稱孤下163 回化身無窮妙銳意貫白虹下205 回無情絕空陣仙人不留神上088 回春風化絲雨落葉成秋泥上197 回苦空識異色歸來詣永得下091 回紫氣紅雲砂神木綠雪茶下090 回方寸容塵外青漪近蓬萊上094 回予君割歲月菁華最十年上038 回身與心合器不言人自知204 回真風流化潤誰顧盼山中下013 回奪舍神無主心動眼爲賊213 回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上151 回貪毒欺童稚紛繁欲看穿上106 回蒼生螻蟻命空憑謝鬼神下203 回煩惱問菩提生殺考須彌下049 迴天地風雲變孤魂野鬼哭192 回常德不離昧聖人處上卑上109 回雲雨夫如何天人對干戈上169 回真心即道場去留兩崑崙上169 回真心即道場去留兩崑崙下165 回用人心自古受何命於天035 回一粒真種子妙味圓陀陀003 回談通論神異於夢觀中陰093 回仙鄉無何有玄關此處尋上025 回七情隨心欲玉液洗紛塵192 回常德不離昧聖人處上卑上160 回微言闡廣義大音希有聲212 回開光重照徹誅心鎖何脫下095 回情到濃時盡孤月照九門下148 回來去圓缺日誰言不多時上198 回舍筏登彼岸了悟長生訣下199 回識江湖舊客疏足下山川上111 回懷中珠玉碎回淚向空酬上180 回三夢倚人世相忘於江湖下044 回卯酉山河轉渾天兩璇璣143 回朝都稱天邑古道識人途下192 回常德不離昧聖人處上卑下200 回浮雲曾蔽日恩仇掩古丘上183 回超乎謂太上矯意枉修仙下129 回二桃殺三士神器失與執下056 回可憐凌雲志錯路忘春秋171 回忘情含味綠漫落花是雪下185 回舒雲斂灩水一氣化三清下199 回識江湖舊客疏足下山川上059 回無爲因何故懷技好生非044 回卯酉山河轉渾天兩璇璣073 回見山不是山始窺玉階寒058 回知常須應物應物莫迷離157 迴應行合所願點竅隨機緣下213 回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上182 回尋他千百度燈火闌珊處上173 回十指飛亂刃分傷合一擊下138 回橫行無腸客碩碩卑人蟲下026 回得失權輕重空袖莫求緣124 回有名萬物母抱玄結胎衣下191 回知非傷何見無礙有容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