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進擊的唐太宗!

玉璧城連續數次擋住了鴉兒軍的進攻,然而,在這一次慘烈的河東大戰,屹立不倒的玉璧城在唐軍恐怖的攻勢之下,變成了一片廢墟。

李靖、李世民兩員大唐絕世名帥,發動八十萬唐軍,以四倍的兵力優勢, 攻破了這座由兵家亞聖吳起鎮守的堅固城池,破了吳起的不敗戰績。

玉璧城盡是斷壁殘垣,依然有燒焦的木頭在冒着滾滾黑煙。

坍塌的城牆、箭塔、高閣隨處可見,碎石遍地,橫屍遍野,散發着惡臭。

夏軍的旌旗在熊熊燃燒,唐軍在清掃玉璧城戰場,掩埋屍體, 收繳俘虜和兵器。

李世民的戰靴踏在一面倒在地上的夏軍軍旗上,冷漠地掃視滿目瘡痍的玉璧城遺址。

玉璧城經歷數次大戰,這一次直接變成了遺址。

因爲大戰過於慘烈,玉璧城各座工事都被唐軍摧毀,吳起在撤離玉璧城之前,還焚燬了玉璧城積攢的二十萬石糧食。

玉璧城直接作廢,也不再重建,成爲了歷史。

“吳起、信陵君逃走了?”

“正是,他們應該是利用玉璧城下方四通八達的地下坑道,帶着少量親兵逃離玉璧城。玉璧城此前經歷多次大戰,想必夏軍已經提前設想好各種預案,地道不但可以逃走, 還可以在必要時出城發動奇襲……”

李靖帶兵搜捕吳起、信陵君, 發現了城內的坑道, 已經推測出吳起、信陵君逃離玉璧城的方法。

李世民微微皺眉,雖然唐軍攻破了玉璧城, 完全拿下河東郡,但讓吳起、信陵君這兩個名將逃走,唐軍的戰果顯得不那麼十全十美。

“他們逃離河東,多半是回關中了。等朕的大軍攻破長安,這些人,定會望風而降。”

“請陛下率領騎兵,直取關中,兵貴神速,事不宜遲,明日就出發。”

李靖幫助李世民拿下玉璧城,因爲動用了六軍鏡天賦,李靖短時間內精神疲倦,所以請李世民親自統帥騎兵,速取長安。

李世民對騎兵的運用,也不差李靖多少。

何況,李世民麾下的名將蘇烈、李愬、薛萬徹、尉遲敬德、李存孝等人,也是擅長使用騎兵的將領。

關中平原,一馬平川,正是使用騎兵的好地形。

因此,李靖建議李世民趁虛而入, 攻破長安,迫使張華勢力臣服。

擒賊擒王、兵貴神速,李靖的提議,直取要害!

“好!”

李世民認可李靖的提議,立即整頓唐軍的騎兵部隊,準備渡河,攻取關中。

至於唐軍步卒,由李靖統帥,隨後跟進。

李世民、李靖等大唐武將,對騎兵偏愛,講究用兵如神、兵貴神速,所以李世民連克上黨、河東兩郡,奪取張華所有在黃河以北的土地,其疾如風,侵掠如火!

“大唐,太強了。”

李存勖、李嗣源、李存審等後唐十三太保,對李世民、李靖等大唐名將更加畏懼。

他們鴉兒軍始終無法攻破的玉璧城,在李靖與李世民合兵之後,被唐軍夷爲平地。

由此可見,盛唐的強大。

大唐,名將如雲。

如果不是李績、秦瓊、薛仁貴、契苾何力、程咬金等大唐武將,被張華捷足先登,那麼唐軍會更加強盛,即使是光武帝劉秀,也未必可以擋住盛唐的軍隊。

盛唐時期,大唐吊打四方各國,動不動就奔襲千里,滅亡其他國家。

風陵渡,孫堅的上萬江東水師逆流而上,抵達潼關附近,聽聞河東失守,於是在南岸登陸,在潼關一帶集結。

“這個名爲李世民的後人,也未免過於可怕了。居然在這麼快的時間內,連下上黨、河東兩郡之地。”

孫堅自告奮勇打頭陣,馳援河東,河東卻提前被李世民的唐軍攻克,李世民的速度,讓孫堅都歎爲觀止。

張華在東征之前,在上黨郡、河東郡合計留下40萬大軍,然而40萬大軍沒能抵擋多久,就幾乎全軍覆沒。

堯雄軍團折兵十萬,堯雄被唐軍俘虜。

吳起軍團因爲死守玉璧城,損失更加慘重,雖然身爲主將的吳起和信陵君逃脫,但就連吳起,都只能帶着數千親兵逃離玉璧城,其餘兵馬,不是戰死,就是被唐軍俘虜。

四十萬大軍的防線在唐軍強盛的攻勢下,迅速土崩瓦解。

李世民、李靖對戰機的捕捉能力,也極其可怕,恰好選擇在合適的時機,發起攻勢,勢如破竹,大有拿下長安的趨勢。

繼續按照這般趨勢下去,一旦李世民攻破長安,佔據關中,切斷張華勢力的涼州與中原的聯繫,那麼張華勢力很有可能會因此衰落,而李世民會一躍成爲天下間最強盛的大諸侯!

能夠活躍到現在的諸侯,無不是天下間一等一的梟雄,手段狠辣,行動果決,絕不是泛泛之輩。

李世民對騎兵的運用,就連孫堅都自嘆不如。

“守住潼關,同時策應關中,以免李世民拿下潼關,切斷援軍返回關中。”

孫堅雖然是東吳的奠基人,但不意味着,孫堅不熟悉關中的地形,東漢末年,孫堅一度來到關中,與張溫、董卓等人討伐西涼叛亂的北宮伯玉、韓遂等人,所以孫堅反而很熟悉關中,立即做出部署。

果不其然,正如孫堅的判斷,李世民一邊率領騎兵突襲長安,一邊分兵攻打潼關,試圖拿下潼關,切斷張華從關東返回關中的必經之地。

潼關是從關東返回關中最快的路線。

以李世民、李靖的用兵能力,肯定會第一時間派兵佔領各處要隘,想方設法阻止張華的主力回來,將關中納入囊中。

一旦拿下關中這處富庶之地,再加上民風剽悍的幷州,李世民勢力將會達到巔峰。

黃河河道,夏軍的船隻延綿不絕,張華動用了上萬艘船隻運兵,進行史上規模最龐大的運兵行動,浩浩蕩蕩。

從潼關到汴州的河面,隨處可見夏軍的船隻。

爲了加快運兵速度,張華甚至強徵了漁民的舢板船,強行運兵。

上黨、河東二郡失守的消息傳來,張華不免焦慮,多次催促船隊儘快返回關中。

李世民的進軍速度太快,關中震動,長安城人心惶惶,張華必須儘快回到關中,主持防務。

“輕騎兵下船,攜帶數日干糧,晝夜兼程,提前返回關中!”

張華嫌棄逆流的水師的速度還是太慢了,於是親自與花木蘭、楊妙真、王彥章、關羽、趙雲等騎兵將領,統帥騎騎兵,在洛陽一帶下船,進行長途奔襲,與進擊的李世民爭分奪秒,就看誰更快一步,兵臨長安城下!

這樣還不夠快,張華乾脆將騎兵分爲兩半,一半騎兵人均兩匹戰馬,星夜趕路,另外一半騎兵變爲步兵,徒步前進……

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無敵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第七百一十七章 回回炮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騎兵南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鐵浮屠,極致陷陣!第三百五十五章 鹽商張士誠的能力第二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VS羅士信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安夜未央第三百四十一章 鮮卑名將,慕容紹宗第三百七十六章 活捉堯雄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刀,大夏龍雀!第一百七十二章 八階白袍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呂布敗北!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唐名將林虎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武人當道的朝代第二百九十章 秦瓊歸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儒王守仁(大章)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營VS鐵鷹銳士!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生神力,秦武王!第四百八十三章 女史官班昭(二更)第五十六章 收穫糧食第二十四章 鐵浮屠第一百八十七章 黃金火騎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落榜考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三千白袍(加更4/5)第七百一十一章 決戰玉門關!(4000字)第四百三十章 寧平公主第六百五十四章 鬼谷的宿命對決!第一百四十二章 唐玄宗的聯姻請求第三百三十一章 杜牧與李白第六百一十八章 秦將章邯!第二百六十一章 諸葛恪第一百二十一章 閻象的占卜術第七百一十一章 決戰玉門關!(4000字)第三百八十六章 秦瓊、羅士信VS英布、王彥章(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六國合縱失敗第五百二十七章 三將大戰王彥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出兵第三百三十八章 白蓮聖女歸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決勝,大秦之殤!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五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4000字)第三百一十六章 呂布敗北!第八十八章 有女柳如是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朝鉅富沈萬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將的窩囊死法第二百零一章 郭淮一桃殺三士第三百八十三章 臥龍示警第二百零三章 北府軍投奔第九十章 你讓我興奮起來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崇禎勢力的巾幗女將第三百四十四章 解圍第三百一十七章 信陵君投靠第五百零三章 蒙家軍第五百一十章 樑將王彥章第十五章 舉大義之旗第七十章 遇險第六百九十四章 今後的部署第四百零四章 絕世天才,宋武帝劉裕!第三百零九章 田橫臣服第四十四章 入駐夏村的皇帝第二百一十九章 安西軍西征第七十三章 招攬趙破奴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與鄒忌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軍VS唐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禽滑釐的墨家機關術第五百零九章 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第四百六十六章 西夏皇后第三百五十四章 蟠龍棍法!第六百三十五章 十萬鐵騎出玉門!第三百九十九章 北宋狄青第五百二十二章 生擒彭越第四百四十八章 高仙芝與塞琉古第一百零一章 斬殺叛臣【求訂閱】第六十五章 鑄銅幣,放牛郎第四十五章 南唐後主李煜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飛虎軍!(4000字)第一百二十八章 長安聚會,唐玄宗第一百零三章 血戰鐵浮屠【求訂閱】第一百零四章 勵精圖治袁公路【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九章 北宋狄青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踏連營!第二百八十八章 隋軍歸降,水淹大梁第六百五十三章 關羽戰龍且!第四百零八章 北宋車神趙光義第四百五十四章 司馬師的三千死士第五百八十三章 燕然山第五百三十章 銀槍效節軍譁變第三十四章 金兀朮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見雲臺二十八將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宋禁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白袍來投第五百五十二章 唐軍蘇烈!(4000字)第三百五十八章 謝家聯姻:天真的謝道韞第三百八十六章 秦瓊、羅士信VS英布、王彥章(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秦將章邯!第四百五十九章 大破秦國戰車!第八十八章 有女柳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