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錦帆賊甘寧!(4000字)

“陳慶之和你說了什麼?”

“不過是家長裡短,一些往事而已。”

“你下去吧。”

劉裕盯着蕭衍離開的身影,眼神依然有幾分狐疑。

但劉裕還需要利用蕭衍手底下的武將,也沒有因此拿蕭衍怎麼樣。

蕭衍最近一直在修行佛道,追求長生不老,失去雄心壯志,對劉裕沒有什麼威脅。

蕭衍在荊南打下一片地盤之後, 就開始大興土木,修建寺廟,無心征伐,所以被劉裕輕鬆打敗。

“不論底下人心如何,他們只會屈服於強者,所以只要攻克宛城,戰無不勝,人心就不會思變。”

劉裕知道蕭衍、黃祖、馬殷、陳霸先這些諸侯, 忠誠度不見得有多高,只有不斷獲勝,直到征服天下,最終纔會臣服。到時候,劉裕想要收拾這些人,輕而易舉。

正如劉邦一樣,統一天下之前,許諾給韓信、韓王信、彭越、英布等人封王,等到統一天下,就開始一一算賬了。

“令蕭衍、陳霸先、黃祖、韓玄、馬殷等諸侯軍合兵一處, 以王鎮惡爲主將,文聘爲副將,統帥20萬兵馬,沿着西河進軍。”

“令檀道濟、高敖曹、沈田子等武將, 統帥20萬兵馬,沿着東河進軍。”

“我親率10萬水師, 居中策應東西二軍。”

劉裕任命王猛之孫——名將王鎮惡,總督荊南的諸侯們,作爲西路兵馬, 又任命檀道濟統帥東路兵馬,三路並進。

劉穆之鎮守後方襄陽城,而軍師龐統,與劉裕在同一艘樓船上,爲劉裕出謀劃策。

“孔明,只要我輔佐劉裕,拿下南陽郡,到時候,我們將不可避免會有一戰,讓世人看一看,到底是臥龍厲害,還是鳳雛厲害。”

龐統望着水光粼粼的河面,不免胸懷天下,要與諸葛亮一爭高下。

諸葛亮因爲活得更久,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的才華,而被同列爲臥龍鳳雛的龐統,名氣卻小的多了。

只有提起臥龍鳳雛、落鳳坡的時候,後人纔會想到龐統……

五十萬宋軍逆流而上, 東西兩岸,四千輛兵車分爲兩翼, 兵車並行,張開布幔,無數精銳宋軍手持長槊,方陣森嚴,輕騎兵在四周戒備。

宋軍軍令嚴肅,行伍齊整,黑壓壓的宋國大軍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劉裕親自擔任五十萬宋軍的主帥,問鼎中原!

周瑜登上樓船,俯視下方忙碌的碼頭。

孫策的江東兵馬移駐宛城,在淯水也打造了一支水師,用於抗衡劉裕的荊州水師。

劉裕水陸並進,氣吞山河,謝玄、孫策兩支兵馬,不得不全力應戰。

“公瑾,後生可畏,劉裕固然強大,我們也不能落後啊。”

魯肅來到甲板上,在開戰前,與周瑜議事。

周瑜苦笑:“只是這個後生,也未免過於強勢。這次水戰,我也沒有十成的把握。”

周泰帶着一隊精通水性的東吳輕步兵登船,豪邁地對周瑜說道:“大都督,再帶弟兄們衝一次吧!”

“縱使敵人再多,我凌公績也一往無前!”

淩統豪情壯志。

周瑜帶着江東武將們打贏了赤壁之戰,以少勝多,創造奇蹟,所以東吳武將都信任周瑜,可以再次力挽狂瀾。

孫策也帶着一隊江東子弟兵出現,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公瑾,這次全權委託給你了,就連我,都會聽從你的指揮,不必客氣。”

孫策、太史慈、魯肅、周泰、淩統、凌操、董襲、蔣欽、呂範、呂據、朱治等江東將領,不約而同,看向周瑜,眼神之中,充滿了信任。

周瑜相信只要自己一聲令下,這些武將就會赴湯蹈火。

周瑜嘆道:“有諸位生死之交,周公瑾死而無憾,必將傾盡全力,儘量取勝。”

一個偏將小步登上樓船,對周瑜說道:“公瑾大人,您要末將找的人,末將已經找到了。”

周瑜露出欣喜的表情:“他看了我的書信,是否同意前來?”

“他已經到碼頭了。”

“太好了,他來得正是時候,這次又添一分把握。快請此人登船。”

周瑜這段時間並非全無作爲,而是一直在緊鑼密鼓地設法提升孫策軍團的實力。

真正的超一流謀士、統帥,會主動爲主公分憂,孫策基本不用操心,周瑜已經在爲孫策招攬人才。

雖說孫策已經放棄諸侯的身份,但也需要戰功,才能封侯,甚至憑藉外戚的身份,成爲郡公。

孫策、魯肅不解:“公瑾,到底是什麼人?”

周瑜笑道:“伯符你不認識,但子敬你卻是熟悉的。”

孫策、魯肅與衆多東吳武將面面相覷,不知道周瑜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很快,一員虎背狼腰、凶神惡煞的猛將來到甲板上,這一員猛將臉上有不少疤痕,目露兇光,就像是一頭……蛟龍!

這員猛將揹着一把與人齊高的大刀,僅僅皮革刀鞘就有十斤,可以想象大刀到底有多重。

“是伱,甘興霸!”

魯肅看到這員猛將,驚呼出聲。

此人不是別人,而是江表十二虎臣之中,武力最高的錦帆賊甘興霸!

“甘寧!”

凌操、淩統父子則咬牙切齒。

歷史上,正是甘寧射殺了東吳猛將凌操,與淩統結仇。

“哼,原來是你們。”

甘寧蔑視凌操、淩統父子,因爲後者的武力,不如他甘寧。

“甘興霸,找死!”

凌操、淩統父子劍拔弩張,與甘寧對峙。

甘寧依然一副不屑:“你們還沒有能力讓我甘興霸受死。”

周瑜阻止甘寧與凌操、淩統父子:“大敵當前,此時應當齊心協力,不應同室操戈。甘興霸精通水性,勇猛非常,正是破敵的關鍵,望諸君同心協力,擊敗強敵。”

凌操強忍怒意,攔住淩統:“大都督說的對,現在不是與甘寧計較私人恩怨的時候,宋軍極其強勢,我們必須團結對敵。”

“凌將軍真乃國士也。”

魯肅不禁稱讚凌操、淩統父子的大義。

“你就是甘興霸?”

孫策上下打量甘寧。

甘寧是孫策死後,才加入東吳陣營的猛將,所以孫策理所當然不認識甘寧。

但孫策也聽說過了甘寧百騎劫曹營的勇猛事蹟。

甘寧的勇猛,不下於孫策、太史慈。

“正是!甘興霸拜見伯符大人!”甘寧仰慕孫策多時,可惜未能與孫策一會,如今卻終於有機會見到孫策,“還有公瑾大人,許久未見!”

“真乃一員猛將!”

孫策感受到甘寧強大的氣息,知道甘寧的武力不下於自己,如今大敵當前,正是欠缺這種猛將的時候。

甘寧在江夏一帶的水域當起了水匪,見到周瑜的書信,立即帶着士兵前來投奔。

甘寧與周瑜多次攜手作戰,對周瑜頗爲信任,知道現在是立功之時,所以二話不說,與周瑜匯合。

“甘興霸到來,我有勝算了。”

周瑜不吝讚賞。

甘寧雖然粗猛好殺,但輕財敬士,是一員鬥將,周瑜知道甘寧的勇猛,所以周瑜極其重視甘寧。

“我的弟兄們也隨我從江夏趕來了。”

甘寧指着碼頭上的一羣兇悍水匪。

魯肅、凌操、董襲、朱治等武將不約而同順着甘寧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見碼頭上,一羣水匪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不時傳來鈴鐺的響聲。

“錦帆兵!”

周瑜和魯肅都認出了這一支精兵,正是甘寧的精銳兵種——錦帆賊!

“已經許久沒有看到錦帆兵了,還真是令人懷念。”

魯肅再看到甘寧的錦帆賊,多少有些感慨。

周瑜問道:“你有多少精兵?”

甘寧答道:“800精兵,其餘兵馬2000。”

“兵貴精不貴多,足夠了。”

周瑜得到甘寧的800錦帆賊,已經心滿意足。

不說別的,僅是甘寧明知此地危險重重,依然率領錦帆賊前來投奔,重情重義,就值得周瑜欽佩了。

魯肅在一旁說道:“如果興霸你能在此戰立功,將來封侯,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哈哈哈,此戰就交給我甘興霸!”

甘寧豪情萬丈,也是爲了功名而來。

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

“我們凌家,不能輸給甘寧。”

凌操、淩統父子被甘寧刺激,想要與甘寧一較高下,相互爭功。

甘寧召集八百錦帆賊,進行誓師:“諸位弟兄,建功立業,就在今日,當奮勇殺敵!”

八百錦帆賊齊聲答道:“是!”

孫策雙手叉腰,見甘寧的錦帆賊殺氣騰騰,對周瑜說道:“沒想到我死後,還有這等人物投靠仲謀,那時真是天佑我江東孫氏。”

周瑜在一旁附和:“甘興霸確實是不可多得的鬥將。”

“公瑾,如果此戰能夠取勝,我孫伯符還能活下來,我必定擺慶功宴,與你一同慶祝。”

孫策在與劉裕的大戰開始前,與摯友周瑜道別,有生死訣別的意味。

將軍百戰死。

即使以孫策這種級別的猛將,都有可能會戰死沙場。

“儘量擊破敵軍,再把酒言歡!”

周瑜與孫策擊掌爲誓,約定擊破敵軍。

“江東騎兵,集結!”

孫策持槍躍馬,召集江東子弟兵。

“伯符,我們攜手陷陣,同生共死!”

“好!”

太史慈追隨孫策,選擇在平地上與宋軍大戰。

孫策號稱江東小霸王,但孫策與項羽一樣,最喜歡統帥的不是水師,而是騎兵!

太史慈是青州出身的名將,擅長騎射,同樣擅長使用騎兵。

至於周瑜、甘寧、凌操、淩統、蔣欽等江東名將,統帥水師,進攻劉裕的宋國水師。

“北府軍,集合!”

謝玄召集他的北府軍主力,劉牢之、孫無終、謝石、嶽雷、陳伯之等武將,在謝玄麾下集結。

謝玄要與孫策相互配合,設法擊敗南朝第一帝劉裕。

雙方投入幾十萬兵馬,在淯水東西兩岸展開大規模會戰,旌旗延綿幾十裡,河面鋪滿了大大小小的樓船、艨艟、走舸等戰船。

謝玄、周瑜、劉裕、陳霸先,這些都是擅長使用水師的名將,部分武將使用步兵、騎兵,也不見得比北方名將差勁。

劉裕、檀道濟就經常使用步兵擊敗北方的鐵騎。

孫策、陳慶之這些武將,更是擅長使用騎兵決勝。

兩方陣營,名將如雲,水陸同時交戰。

戰鼓迴響,淯水水面震盪,樓船、艨艟在水面浮動,推開一層層浪花。

甘寧揹着與人齊高的斬馬大刀,率領八百錦帆賊,分乘二十艘艨艟戰船,充當先鋒。

孫策、太史慈、甘寧、周泰、淩統,五員東吳最兇猛的勇將,全部參與此戰。

江東四大都督之中的周瑜、魯肅兩位大都督,也參與此戰。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陳慶之集結七千白袍軍,打着陳字將旗以及大夏勢力軍旗,殺氣騰騰。

陳慶之的白袍軍被部署在西岸,迎戰宋國大將王鎮惡統帥的荊南諸侯大軍。

梁武帝蕭衍的南樑軍,就在王鎮惡的西路軍之中。

“沒想到有朝一日,會與陛下交鋒。”

陳慶之即將與故主蕭衍交戰,不禁感慨造化弄人。

陳慶之的副將馬佛念、蘭欽,也是南樑將領:“陛下一心念佛,再加上年邁,已經無法平定天下。我們設法擊敗陛下,才能保住他的性命了。”

“正是如此。”

“白袍軍,聽令!”

陳慶之拔出佩劍,率領七千白袍軍,向西路宋軍移動。

這次不只是北府軍的內戰,還是南樑君臣之間的內戰。

……

河東、上黨、宛城各處戰場陷入困境時,齊國戰場,張華統帥的夏軍主力,集中兵力,攻打朱由檢的明軍,將實力最弱小的崇禎皇帝朱由檢當成了六國合縱軍的突破口!

朱由檢的明軍遭到前所未有的恐怖攻勢,明軍將領盧象升浴血奮戰,將一把砍到捲刃的大刀隨手扔掉,又抄起一把剛剛開刃的大刀,繼續上陣廝殺。

齊國的大戰持續數日,盧象升已經砍廢了六把大刀!

魏延的貪狼營、楊師厚的銀槍效節軍、冉良的乞活軍、柴榮的後周禁衛軍、葛從周的廳子都等精銳兵種,持續不斷進攻明軍,明軍面對的是比建州八旗還要強大的敵人,猶如驚濤駭浪之中的礁石,不斷被巨浪拍打……

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將軍竇憲第四十章 蜀漢鐵匠蒲元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第七百零六章 各方驚動第二百零六章 重建北府軍第四百七十五章 蒙古帝國怯薛軍!第五百八十三章 燕然山第五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四十二章 劉秀與李世民第十八章 少女與騎砍第一百一十章 血色樑家堡第六百四十八章 孫堅投奔!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宋禁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銀錘猛將!第七百零二章 五員名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李績與魏徵第四百四十九章 常山趙子龍第九十七章 我在等鄧艾,你在等什麼?第五十七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騎第五百六十五章 奇葩的大隋雙璧第五百零四章 王之軍勢VS絕對防禦!第四百八十章 後三國第一猛將第二百三十章 白袍史敬思第五百九十章 漢高祖、秦始皇!第二百九十六章 墨子首徒第一百五十三章 科舉與水利工程第六十五章 鑄銅幣,放牛郎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軍VS唐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乞活軍,冉良!第二百六十九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百六十九章 韓擒虎與賀若弼第一百八十六章 陳慶之歸來第七十五章 詩人杜牧第十三章 陳宮與馬賊第三百九十章 三顧茅廬!第三百八十章 此地名爲臥龍崗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勝的困境第六十章 虎癡第六百七十五章 天牢重犯盡出!第五十五章 鹽鐵貿易第三百一十五章 天下第二猛將!第六百八十六章 韓信,背水一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關羽的蹤跡!第七百一十八章 攻城巨獸第九十一章 雲臺二十八將,馬武第九十七章 我在等鄧艾,你在等什麼?第六百二十三章 決勝,大秦之殤!第一百八十四章 招攬白蓮聖女第三十章 李時珍後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關羽的征程第五百八十四章 鐵木真的草原大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秦國雙王第六百八十一章 王對王,大戰李世民!第一百四十八章 斬安祿山第一百五十二章 闖王李自成第五百一十五章 招攬文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秦蒙氏與王氏(4000字)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晉白起第三百二十三章 貪狼營與陷陣營第九章 射人先射馬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落榜考生第六百一十一章 霍去病效忠!第六百三十六章 霍去病VS冒頓單于!第一百五十二章 闖王李自成第六百九十一章 再召隕石!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用騎兵的天才武將!第三十八章 敗鐵浮屠第三百八十七章 生擒司馬師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騎第一百六十三章 西域,安西都護府第八十二章 鄧艾奇襲第五十章 馮異的可怕天賦第六百八十四章 涼州軍的危機第六十五章 鑄銅幣,放牛郎第六百一十七章 關羽的蹤跡!第一百五十章 縱橫家出沒第三百零四章 三英戰呂布!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隋朝三將!第三百八十三章 臥龍示警第七百一十三章 五虎將VS亞歷山大!(4000字)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四百二十八章 西夏野利兄弟第六百章 入關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湖三傑張煌言第五百五十章 李存孝十八騎!(4000字)第五百一十一章 鬥將!第二百一十二章 陸王心學第六百八十七章 大破司馬懿!第三百六十八章 漢武帝的首席財政大臣第一百零四章 勵精圖治袁公路【求訂閱】第十四章 南宋叛臣第五百零四章 王之軍勢VS絕對防禦!第四百零三章 第三代北府軍!第七十四章 鄧艾與趙破奴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魔導師劉秀!第九十五章 梁紅玉來投【求首訂】第四十章 蜀漢鐵匠蒲元第三百二十七章 吳起的蹤跡第五百五十二章 唐軍蘇烈!(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