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 登萬里長城

078、登萬里長城(加更)

長城是古代華夏國在不同時期爲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

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

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爲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平均高6至7米、寬4至5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蹟,是華夏國悠久歷史的見證。

長城與,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爲華夏國的象徵。

同時,長城於1987年12月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是華夏文明的瑰寶,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也是與埃及金字塔齊名的建築,還是人類的奇蹟。

在遙遠的兩千多年前,是勞動人民以血肉之軀修築了萬里長城。長城是華夏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華夏國民族的象徵。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爲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並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

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

長城因長達幾萬裡,故又稱作“萬里長城”。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總佔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東至鴨綠江。

從東向西行經10個省區市,長城的總長度爲8851800米,其中人工牆體長度爲6254239.662米,塹壕和天然形成長度爲25942342.265米。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達2000多年,總長度達532萬米以上。

我們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華夏國西部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華夏國東北遼寧省的鴨綠江邊,長635萬米。它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羣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

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鉅工程。

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象徵着華夏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偉大意志和力量,是華夏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昨日回到九點之後,因爲睡的早,今日東方深深便很早就醒了過來,梳洗着裝之後,便決定從今天開始,她要好好暢遊京城市所有知名的旅遊景點。

第一站,她決定先去心慕已久的萬里長城,八達嶺長城,因爲八達嶺長城位於京城市延慶,是明長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京城市的重要屏障。

迄今爲止,已有包括奧巴馬、尼克松、撒切爾夫人在內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達過八達嶺長城遊覽,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

話說,她是地地道道的華夏人,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不到長城非好漢,她雖然不是男子,可長城畢竟是華夏國最具標誌性的歷史遺產,她都來到了京城市了,怎麼也要爬上長城纔算不枉爲一位華夏人啊。

東方深深懷着無比嚮往的心情乘坐919路公共汽車直達八達嶺長城。

到了八達嶺長城之後,東方深深只見眼裡一眼望不到邊的萬里長城是那麼宏偉綿長,身臨其境的感受是那麼的強烈,她甚至彷彿看到了華夏古代人民的辛勤於智慧,這種感覺是那麼的強烈,那麼的真實,東方深深心裡跟打雞血一樣,她雖然是個修真者,可也是位愛國人士啊,延綿的萬里長城同華夏古代人民的智慧真讓她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東方深深記起萬立豐寫的臨江仙.登八達嶺長城,裡面是這樣寫的:不上長城非好漢,豈辭坡陡梯環?山河表裡燦斑斑。千秋遺勝蹟,萬國發驚歎。大隧車穿南北貫,翩躚鳳舞龍蟠,建成高速坦途寬。秋高氣爽,四野有奇觀。

身在長城中,望着遠處延綿不斷的城牆,突然,東方深深想起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古代傳說,這個傳說很有名,幾乎每個華夏國人都聽到,這個傳說還是和長城有關,名字叫孟姜女哭倒長城。

傳說是這樣的,話說古時候,有位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爲鄰居,僅一牆之隔。

一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一顆葫蘆籽,經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牆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裡結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等葫蘆熟後,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裡邊躺着個又白又胖、非常可愛的女娃娃,姜老漢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村裡人聽說後,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

那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

姜老漢卻固執地說:“這葫蘆結在我的院子裡,這女娃該是我的。”

就這樣,倆人各抒己見,吵了三天三夜,難解難分,毫無結果。

最後經過村裡人的調解爲:女娃娃屬於兩家共同的,輪流居住,共同扶養,並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兩家老人爲現已長大成人的孟姜女選了個丈夫叫範杞梁,選定良辰吉日,準備成親。

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成親當天,新郎被幾個衙役,抓走了。

原來,當時由於秦始皇在全國各地抽調大批民夫修築長城,日日夜夜拚命幹,民夫們被累死、餓死的不計其數,爲了加快工程速度,他們又到處抓民夫補充,範杞梁也被髮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

轉眼一年過去了,範杞梁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着,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後,決定去找丈夫,發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

於是,孟姜女帶上乾糧和給丈夫特製的禦寒衣服上路了。

一路上,風吹雨淋、日曬風寒、飢寒交迫、步履艱難,經過千難萬險的萬里跋涉,孟姜女終於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一打聽才知道,爲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範杞梁早就累死了,並被埋在長城下,屍骨都找不到了。

這一消息對於千辛萬苦尋找夫君的孟姜女來說,簡直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痛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着長城一段段的倒塌,哭到哪裡便塌到哪裡,足有八百里長。

這個奇怪的現象,使得工程總監急壞了,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

秦始皇聽到下面的人員來報,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

誰知那秦始皇一見到孟姜女之後,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爲“正宮娘娘”。

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

這三個條件是,一要找到丈夫範杞梁的屍體;

二要爲其丈夫舉行國葬;

三要秦始皇爲範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

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爲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着頭皮答應下來,孟姜女戴着孝拜了爲築城而死的範杞梁墳墓後,宿願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投海自盡了。

孟姜女哭倒長城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不管是不是真,東方深深都是非常欽佩孟姜女的,畢竟在哪個王權至上的年代,又是面對殘暴不仁的秦始皇,孟姜女還能不畏強權爲夫守節,實乃華夏國賢婦之典範,東方深深自認自個兒是絕對沒有勇氣這麼做的,如果換成是她處在那個艱難的年代的話,在沒有任何依仗和權勢的情況下,她也許就會屈服於秦始皇了。

東方深深一步一步的爬着,她沒用任何法術來鋪助,這麼一大段爬下來,完全靠着自個兒的身子和毅力在堅持着,她始終覺得華夏古代的人民能夠把這萬里長城建成,她只不過是爬他們幸苦的結晶而已,又怎麼能退縮。

八達嶺這一段長城真的很長,就算是東方深深這種屬於修真者強悍的體質也累的只能把自己的身體伏得更低,極力剋制自己被壓抑得幾乎透不過氣的喘息,她告訴自個兒,堅持,堅持,一定要堅持……

終於,東方深深汗流浹背的登上這一段長城之後,扶着胸口,喘着粗氣,東方深深決定停下來好好休息一下,吹吹微風,順帶欣賞一下長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