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

出了王宮,特倫斯·布爾金首相的後背已經溼透了,他明白自己被人給陰了。

巧合?

政治上沒有巧合,就真的是巧合也要讓皇帝信才行。

遊說皇帝開戰沒有問題,這也是首相的本職工作,不算逾越。

可是恰好趕上了士兵遇襲,被皇帝誤認爲是逼宮,那就問題大了。

略加思索過後,特倫斯·布爾金將嫌疑鎖定在農業次長“拉法埃爾”身上,只是他實在不明白自己的親信爲什麼要坑他。

要知道拉法埃爾能夠拿下管理農場的肥差,還是他一手推上去的,怎麼說也是知遇之恩。

官僚集團也是講人際關係的,叛徒走到哪裡都會受人鄙視,就算是跳槽,那也是等特倫斯·布爾金首相大勢已去後。

這個時候刺背,完全就是在找死,以特倫斯·布爾金首相的權勢,完全有能力在自己倒臺前,把拉法埃爾打落塵埃。

事情已經發生,現在糾結這個問題已經沒必要了。

或許拉法埃爾那個蠢貨,也被人給利用了,至少特倫斯·布爾金首相不認爲拉法埃爾有膽子策劃這次事件。

看似風平浪靜,讓比利時人背了鍋,可不等於事情就這麼結束了。

這次被坑的可是法國政府和皇帝,這麼明顯的挑撥君臣關係,不處理怎麼可能?

特倫斯·布爾金首相已經決定追查到底,無論是什麼人乾的,都要準備迎接法蘭西最有權勢一波人的報復,前提是能查出來。

冷靜下來後,特倫斯·布爾金首相迅速拋開了這些雜念,戰爭一觸即發還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處理,這個時候可沒功夫計較那麼多。

……

1890年9月24日,法國政府向比利發出通碟,責令比利時政府:在48小時內交出被綁架的士兵,以及襲擊法軍士兵兇手,並且支付賠償十億法郎。

收到這個噩耗,還在爲聯合封鎖取得顯著成果而慶祝的利奧波德二世,直接傻眼了。

不待這樣玩兒的。按照慣例,法國人遭遇封鎖後,應該是先和反法同盟打嘴仗,然後再進行談判,實在是談不攏才進行戰爭的。

怎奈法國人一上來就製造戰爭藉口,下達戰爭通碟,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法國人制造藉口挑起戰爭也就罷了,問題是德奧兩國他們不去打,偏偏挑比利時做了椽子,利奧波德二世是心裡真的苦。

要知道,爲了避免這場戰爭,比利時政府已經做了很多努力,包括積極進行外交斡旋。

原本寄希望於英奧調停的,怎奈英國老大不靠譜,轉手把他們賣了;奧地利又看熱鬧不嫌事大,介入調停後不僅沒有想辦法緩解矛盾,反而進一步把法國人逼到了牆角。

即便是被迫加入反法同盟,利奧波德二世就開始努力降低存在感,出風頭的事情全部推給了德奧兩國。

可惜該來的還是要來,比利時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他們捱揍的特性,根本就躲不掉。

緩過神來後,利奧波德二世問道:“德奧兩國公使怎麼說?”

讓步是不可能的,且不說鉅額的賠償,根本就不存在的兇手和失蹤士兵,比利時政府就交不出來。

外交大臣朱爾苦澀的回答道:“德國公使沒有明確給出答案,要等待國內的決定。

奧地利公使表示,無論我們做出什麼決定都會支持,包括和法蘭西開戰。”

開戰說起來容易,真要是打起來了,比利時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稍微有點兒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除非反法同盟主動出擊,要不然比利時就是聯盟和法軍交戰的主戰場。

主動出擊是不可能的,包括比利時在內的反法同盟,都沒做好戰爭準備。

奧地利的軍隊還在國內,就算是以最快的速度趕來,那也是半個月後的事情了。

事實上,奧地利軍隊能夠在一個月之內能夠投入戰場,就算是全力以赴了。

或許普通人從維也納乘坐火車抵達布魯塞爾,只需要兩天時間,可是軍隊行動不一樣。

部隊集結需要時間,調動需要時間,裝備、後勤物資運輸也需要時間。

鐵路的運力也不是無限的,普通火車一次最多運送一個營的部隊,加上武器裝備、後勤物資後,很多時候一個連的部隊都運送不了。

比利時沒有能力,自己解決援軍的後勤問題,奧地利軍隊必須要自行攜帶。

因爲軌道標準不一樣,中途還需要進行多次轉車。每一次中轉,都需要進行搬卸物資,沿途會浪費大量的時間。

最樂觀的估計,從奧地利發車抵達比利時,也需要四五天時間。

加上前期的準備時間,和抵達後的休整時間,最快也要十天後,才能夠投入戰鬥。

看似時間不算多,問題是增援部隊不是一個連、兩個連,而是成千上萬個連。

一火車皮運送一個連,半個小時發一次車,鐵路每天最多也就運送48次,相當於運送了48個連,差不多也就兩個團的兵力。

不能快了,這年頭跨國鐵路運輸,能夠實現半個小時發一次車,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奧地利通往比利時的鐵路一共就那麼幾條,全部都計算上,一天運輸兩個師就頂天了。

事實上,能夠保證每天運送一個師,那都是奇蹟。

鐵路運輸不可能按照極限進行,半個小時發一輛火車,以這年頭的技術,協調、調度的難度太大,萬一中途發生意外,搞不好就撞上了。

不能保證所有的官僚,都是百分百的投入;也不能保證所有列車司機,都勻速駕駛。

兩列火車間隔時間太短,遇到緊急情況,踩剎車都來不及。

況且,就算是一輛列車停了下來,也不能保證後面的火車不追尾上來。

這還是步兵,要是運輸炮兵、裝甲部隊,車廂能不能放得下大傢伙,都是一個問號。

某種意義上來說,在鐵路運輸上,反法同盟還處於劣勢。

德奧兩國還好,就算是軌道不完全一致,站點還是連接在了一起,人工搬運的距離不算遠。

比德兩國的鐵路大都是各行其是,站點之間可能還要中轉十幾里路,這就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在奧地利援兵抵達前,比利時只能和德意志聯邦並肩作戰,反法同盟在短期內處於絕對劣勢。

略加思索過後,利奧波德二世嚴肅的說道:“法國人是有備而來,戰爭已經無法避免,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做好戰爭準備。

給維也納政府發電,告訴奧地利人我們不準備讓步了,催促他們儘快出兵。

外交部儘可能和法國人交涉,我們需要時間……”

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軍部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殺機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二十四章、攤牌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一章、美國內戰爆發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十四章、誤中副車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二十四章、希望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十八章、詐捐門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十章、扯後腿第八十八章、水淹七軍第五十八章、收網第十一章、不夜城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八十九章、風波起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五十五章、比爛的時代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戲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十五章、改革派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六十一章、南北談判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一百三十章、英俄戰爭爆發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九十二章、殺人誅心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七章、黑暗時代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八十九章、風波起第八十八章、寒冬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十八章、操碎了心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三十四章、慌亂的大公們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十章、最廉價的情報組織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兩百四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