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

採取行動的,不僅僅只有奧地利政府,歐洲各國政府都加入到了這場盛宴中。

猶太資本拉仇恨不假,不過這只是次要因素,畢竟這年頭的資本家都是一丘之貉,誰也不比誰高尚到哪裡去。

反猶運動的本質亙古不變都是那麼幾點:

其一是社會矛盾加劇,統治者爲了鞏固統治,採取的轉移矛盾法;

其二是兜裡沒錢了,還不起猶太資本的高利貸,統治者又不想背上賴賬的惡名,就打着反猶的旗號賴賬,順便還可以發上一筆。

宗教因素和猶太資本家拉仇恨,也是反猶運動爆發的原因之一,不過到了近代之後大都成了次要因素。

當然,也有例外的。有時候猶太資本真的很作死,在利益面前常常沒有底線,也引發了不少反猶運動,不過這大都是局部的。

這次反猶運動的本質非常簡單,就是法國政府沒錢了,其他歐洲國家都是跟風。

以沙皇政府爲例,在歐洲反猶運動爆發後,亞歷山大三世就沒收了大量猶太資本家的產業,尤其是銀行業,凡是有猶太資本背景的全部國有化。

好吧,後面那一條是官僚們加上去的。

主要是十幾年前,俄羅斯帝國剛進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反猶運動,現在俄國境內的猶太資本家們還沒有來得及恢復元氣,家底根本就不夠大家瓜分。

萬般無奈之下,大家就只能玩兒擴大化了。

別的產業不好動,牽扯到了工人就業問題,處理不好容易惹出大亂子,官僚們除了貪婪之外,同時也怕麻煩。

唯獨銀行例外,本身就握着大量的現金。藉着國有化的機會,大家完全私吞一部分現金,然後甩鍋給猶太資本家。

如果手段高明一點兒,過一段時間還可以再找個藉口,把國有化的銀行低價甩賣給民間資本,再從中撈一筆好處費。

至於牽扯進去的其他資本家,那就要看他們的後臺夠不夠硬了。

後臺硬的自然是發還產業,賄賂一筆過後,甚至有可能加入瓜分隊伍中,藉機吞併猶太人遺留下來的股份。

後臺不夠硬的,那就只能遺憾了,保住自己的利益算是運氣,運氣不好直接就給沒收了。

沙皇政府吃相就是沒有吃相,不光是國內的民族資本家受到了波及損失慘重,就連英法這些外資都沒有例外。

這場盛宴一直持續到奧地利資本遭受損失後,維也納政府向沙皇政府提出抗議,亞歷山大三世纔出面干涉。

不過那已經是半年後的事情,前期的倒黴蛋,很多人墳頭都長草了。

相比之下,奧地利還算是有吃相的。倒黴的都是違法犯罪的猶太資本家,安分守己的還是逃過了一劫。

儘管安分守己的數量很少,不過這都不重要。沒有一竿子全部打死,沒有故意擴大化,牽扯更多無辜的人,這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

冬去春來,大地開始復甦,樹木開始發芽。

維也納宮中的一排排椿樹,此刻已經抽出了新的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吐出了芬芳的紅芽,預示着奧地利的國運昌隆。

這美好的時光,正如弗朗茨此刻心情。

看着首相遞過來了收益報表,弗朗茨總算是明白歐洲各國爲什麼愛反猶,又爲什麼沒有把猶太人都咔擦掉了。

不是大家不想,完全是捨不得。這可是上好的韭菜,每隔幾十年都可以收割一次,並且每一次都能夠獲得豐厚的收益。

要是一次性弄完了,子孫後代缺錢了怎麼辦?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養豬模式。

沒收的現金不算太多,只有不到兩億神盾,可是查封的企業工廠、土地房屋之類的不動產、債券、股票等一系列的資產,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按照維也納政府的初步估計,這些資產的價值加起來,超過了三十五億神盾。

當然,這其中很多都是理論上存在的虛擬資產。

比如說:某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是三千萬神盾,可它的實際資產可能只有一千萬神盾,甚至只有幾百萬神盾。

這其中的水分有多少,沒有人能夠說清楚。維也納政府的估值,究竟是怎麼計算的,弗朗茨也不清楚。

真要是拿出去變賣,短時間內肯定賣不了這麼多錢,甚至連一半都不一定能夠賣到。

這麼多錢,全世界沒有任何財團能夠拿出來,即便是弗朗茨一手締造的皇室財團,都沒有這份兒實力。

畢竟財富和現金是兩個概念,真要是論起理論上的資產來說,弗朗茨、維多利亞女王、亞歷山大三世絕對是世界前三甲,每一個人都是100億神盾+。

然而這些財富只是名義上的。理論上來說,弗朗茨最大的財富是一堆皇室直屬領,面積高達上千萬平方公里,和這些相比,皇室財團真不算啥。

不列顛那一堆殖民地,理論上都是女王的產業,這個價值根本估算不出來。

亞歷山大三世也是如此,俄羅斯帝國足夠大,沙皇名義上的土地多達上千萬平方公里,即使這些土地大都是凍土,那也價值不菲。

這些理論上的財富,要是能夠變現,全世界所有的財團加起來都弱爆了。

前前後後共有五千餘名猶太資本家涉案,佔據了全部猶太資本家的百分之六十八點五。

毫無疑問,這五千多人大都是中小資本家,真正處於資本世界頂層的仍然只是少數,而掌握財富最多的又恰恰是這些少數人。

按照統計出來的資料,排名前十的富豪,資產都超過一億神盾,最前面的一百人掌握了超過二十五億神盾的財富,資產最少的也超過百萬。

沒得說,被單獨列出來的這些傢伙死定了。雖然是按照法律處置,可是他們豐厚的家底就是維也納政府掀他們黑歷史的動力。

這麼多錢都是合法所得,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弗朗茨是不信。

具體可以參考哈布斯堡家族,一個傳承幾百年的皇室家族,在弗朗茨接手前全部資產加起來,折算現在的神盾幣值都不到一個億。

這和努力沒有關係,更多的還是時代生產力限制。社會上的總財富就那麼多,你做生意再厲害上限也在那裡卡着。

後面的案卷太多了,弗朗茨都懶得往後翻了,反正他又不是法官,審判罪犯不是他的工作。

放下了手中文件,弗朗茨好奇的問道:“按照現行的法律法規,這些人會怎麼判?”

卡爾首相苦笑着回答道:“事實上,涉嫌犯罪的人遠遠不只這麼多,這份名單已經是政府從輕發落的結果。

犯罪情節較輕的,我們只是給予了罰款處理,並沒有納入其中。

按照目前的法律,名單上這些傢伙,最少都是十年起步。超過一半的人,都可以判出絞刑。

這還只是根據舉報者提供的信息調查,沒有過度深入追究其它犯罪行爲的結果,要不然我很懷疑這些人有沒有可以活命的。”

聽到這個答案,弗朗茨也驚呆了,這不是現實版的“十個資本家殺九個,還有一個漏網的”麼?

弗朗茨有理由相信,逃過一劫的傢伙,不是因爲他們底子有多幹淨,也不是他們有多幸運,更多的恐怕是牽扯的人數太多。

爲了降低政治影響,維也納政府不可能一次性處決上萬人,只能逮着“肥羊”和“罪大惡極”的傢伙處理。

至於爲什麼會如此,那就要問奧地利的法律了。相對後世而言,這年頭的法律懲罰力度要大得多。

畢竟現在是貴族掌權,對可能威脅自身地位的資產階級,自然不會手軟了。

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奧地利囤積居奇,情節嚴重的就可以沒收全部財產,並且還會掉腦袋。

賄賂政府官員,不管情節輕重,受賄官員和行賄者都是同罪,兩者入獄年限都是一樣的。

行賄多名官員,那就悲催了,入獄年限是可以累加的,並且是上不封頂。

要是運氣不好,行賄過的官員在未來被判了死刑,那麼沒得說直接喜提入獄一百年。

這公平麼?

肯定是不公平的,不過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

涉及到權力鬥爭,以及爲了遏制腐敗氾濫,弗朗茨還是選擇了默認。

況且還有後門,想要逃過懲罰,那就進行舉報。

舉報自己行賄過的官員,就可以給自己減刑。理論上來說多舉報幾個,抵消了罪行,繳納一筆罰款後就可以出獄了。

受此影響,基本上每一次反腐大案,都會牽扯一大幫子出來。

在奧地利,無論是行賄,還是受賄都是高風險活動。迄今爲止,被判入獄年限的最高紀錄是三千四百一十六年,

弗朗茨有些忐忑的問:“牽扯到了多少官員?”

現在他是真的怕了,萬一再爆一個驚雷出來,儈子手今年的業績就要爆棚了。

沒有辦法,法律的尊嚴必須要維護。查出來了就必須要處理,弗朗茨可不會爲了這些人渣使用特赦。

卡爾首相低着頭回答道:“截止到目前爲止,已經陸續有四千八百六十四名公職人員到反貪局自首,提交髒款一千三百四十七萬神盾。

具體有多少官員涉案,目前仍在調查之中。已經有不少犯罪分子向政府舉報,只是苦於缺少證據,沒有辦法直接立案。”

聽到這個答案,弗朗茨反而鬆了一口氣。

涉案人數多,涉案金額也大,可是人均受賄金額不大,再加上自首減罪,這些傢伙大都可以內部處理。

沒收髒款,開除公職,再懲罰時間不等的義務勞動,事情也就過去了,總算是不需要大開殺戒。

至於正在查出的頑固分子,那麼沒得說,正好拿出來殺雞儆猴。

弗朗茨有預感,這些不肯認罪的傢伙,多半都是罪大惡極之輩,一般人見事發了,根本就不會負隅頑抗。

“查!不管牽連到了誰,都給我一查到底,這次絕不用姑息任何犯罪分子。”

拿下了這麼多猶太資本家,沒有政府官員跟着倒黴,說出去都沒人會信。

自首的小蝦米不算,後面的大魚可都沒有浮出水面。弗朗茨可不信猶太資本,在奧地利一點兒根基都沒有。

這次維也納政府的行動能夠成功,那是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誰也不知道政府會拿法律當武器。

畢竟反猶運動的兩大核心要素,奧地利是一條都不具備,維也納政府既不需要轉移社會矛盾,又沒有遭遇財政困境。

按照以往的經驗,歐洲反猶運動都是暴力開局,維也納政府在行動之前一點兒先兆都沒有。

尤其政府還加強警力,制止民間極端分子的反猶行動,更是令很多人安心。

這種經驗上的錯覺,誤導了猶太資本家的判斷,維也納政府沒有進行任何預告,突然就下達抓捕令,根本就沒有給他們留下反應時間。

金錢的力量強大不假,可是再多的錢,在國家機器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往日裡經營出來的關係、人脈網,此刻都都變得只零破碎,至少到現在爲止,弗朗茨都沒有遇到替猶太資本家求情的。

沒有發動,不等於就不存在了。牽扯輕的可以趁機踹開猶太資本家脫身,早就捆綁在一起的傢伙,這個時候想要脫身就難了。

不拔掉這些猶太資本埋在政府中釘子,弗朗茨可睡不着覺。

“是,陛下!”

……

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一百五十七章、戰略vs戰術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五十章、發展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三十七章、看不懂的資本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九十二章、殺人誅心第四十一章、閱兵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兩百三十六章、扣留軍艦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戲第六十七章、權謀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五十四章、蘿莉養成計劃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五十三章、解決不了問題,就……第四十六章、廢除地方關稅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十章、鑄幣稅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潔的部門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五十八章、國葬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訓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兩百八十六章、維也納和會和天坑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五十二章、服老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的食譜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第六章、神盾第一百九十三章、主導權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擇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九十三章、謊報軍情第四十一章、處理戰俘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節操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四十六章、比爛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