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

拿破崙四世搖了搖頭,拿起一份報紙說道:“這些報紙相比你們都看過,全部都是說法蘭西沒落的。

包括我們國內的報紙,同樣持悲觀態度。這意味着什麼,想必你們都很清楚。

再不採取反擊措施的話,後面我們就算是想要反擊,都做不到了。”

儘管不願意承認,但是大家心裡都很清楚,法蘭西確實在走下坡路了。

尤其是在經濟上,平息國內叛亂後,法國經濟直接後退到了1860年。

最近兩年雖然有所恢復,但也只是趕上1870年的水平。想要恢復到1881年的巔峰時期,至少還需要三四年時間。

一步慢,後面就是步步慢。本身在經濟上就落後於英奧的法蘭西,被兩個競爭對手甩的更遠了。

現在又出了埃及這檔子事,法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威名,也折騰沒了大半。

不管阿道夫總督的戰敗有多麼充分的理由,輸了就是輸了,民衆是不會關心具體原因的。

經濟-軍事-政治三重打擊同時降臨,一旦處理不好,政府的根基就要被動搖了。

爲了鞏固統治,拿破崙四世現在必須要拿出強硬姿態,重塑法蘭西的威嚴。

想和做從來都是兩個概念,報復英奧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必須要深思熟慮了。

海軍大臣哈姆迪·哈爾鮑維:“陛下,英奧兩國雖然實力雄厚,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破綻。

英國人的殖民體系核心就是印度,只要從這上面下功夫,隨便折騰點兒事情,都足夠令他們難受的了。

我們已經控制了半個中南半島,完全可以繼續向緬甸擴張勢力,讓英國人投鼠忌器。

奧地利的核心殖民地我們雖然動不了,但是給他們製造一些麻煩還可以的,比如說:扶持哥倫比亞共和國。”

聽起來都不錯,實際上這些不痛不癢的反擊,最多隻能給英奧兩國添點兒小麻煩。

不過這正好說明了哈姆迪·哈爾鮑維有政治頭腦,既反擊了英奧兩國,又不用完全撕破臉皮,將矛盾控制在可控範圍之內。

拿破崙四世搖了搖頭:“這還遠遠不夠。向緬甸擴張還能令英國人感到威脅,我們把動靜搞大點兒,勉強也能夠湊合。

扶持哥倫比亞共和國就差得遠了,或許早些時候,還能夠發揮一點兒作用。但是現在哥倫比亞已經被嚇迫膽了,根本就不敢和奧地利對抗。

況且,以他們那點兒實力,真要是和奧地利爆發了衝突,沒準還給維也納政府提供了一個吞併他們的藉口。”

不是拿破崙四世要求高,關鍵是現在他們必須要拿出有分量的反擊手段,做給歐洲各國和國內民衆看。

被人家欺負了,不反擊回來,那還是牛逼哄哄的法蘭西麼?

列強之所以是列強,靠得還是實力。現在法蘭西就需要證明自家實力的機會,選擇和英奧摩擦一次,就是爲了重新奠定他們三大國的地位。

成果並不重要,但是氣勢一定拿夠,讓大家看到法蘭西的大國風範。

片刻功夫後,經濟大臣艾爾莎有些忐忑的說道:“陛下,要報復奧地利不一定要從軍事上下手,從經濟上動手同樣也可以。

只不過這麼幹了,後果有些嚴重。我們可能會同時對上俄奧兩個國家,還是解不開的那種。”

法蘭西不是英格蘭,一石二鳥的戰略計劃,並不是他們的最高追求。

吃一塹,長一智。

法國政府已經清楚感受到了仇恨值太高的後遺症,單獨給奧地利添麻煩,小小的報復一下沒問題。

直接和俄奧兩國結下死仇,一直對立下去,並不符合法蘭西的利益。

聽了經濟大臣的話,衆人都是一臉懵逼。不就是經濟上給奧地利下一次黑手,至於和俄奧兩國變成不死不休的敵人麼?

拿破崙四世好奇的問道:“說吧,什麼計劃有這麼恐怖?”

經濟大臣艾爾莎解釋道:“立即啓動非洲農業開發計劃,和前面的計劃不一樣,這一次我們不考慮收益。

民間沒人投資,就由政府出資建立國有農場,擴大糧食種植面積。

在短期內催生大量的糧食出來,投放到國際糧食市場,把糧食價格打下來。

農業一直都是奧地利最重要的產業之一,農產品出口佔據了奧地利出口總額的近四成,爲維也納政府貢獻了大筆的稅收。

其中成品糧出口,又佔據了農產品出口的最大份額,估計佔到了53%左右。

如果我們的計劃成功,國際糧食價格暴跌,奧地利必定會損失慘重。

奧地利出口的成品糧,其中百分之七十的原糧都是從俄國進口的,國際糧食價格暴跌,俄國人將是僅次於奧地利的受害者。”

毫無疑問,這是俄奧兩國共同的軟肋。一旦有第三國大量傾銷糧食,國際糧食價格崩盤,從事農產品加工的企業和種植糧食的農民,都會成爲損失慘重。

企業面臨的只是價格突然暴跌的陣痛,大不了壓低原糧收購價格,把損失轉嫁出去,種植糧食的農民纔是真正的血本無歸。

這麼明顯的漏洞,自然不是什麼秘密。

對殖民地國家來說,在海外種植糧食傾銷到歐洲大陸,自然沒有技術難度。

問題是糧食產量增加,勢必會導致國際糧食價格下跌。

倖幸苦苦種植出來的糧食,不僅賺不到錢,甚至還要賠上運費,更不用說收回開荒成本了。

財政大臣羅伊·弗農急忙反對道:“不行!非洲地區都是沒有開發的荒地,俄奧則是已經開發出來的熟地,我們的糧食種植成本肯定會比他們更高。

這意味着在未來的競爭中,我們在先天上就處於不利地位。爲了保證糧食不滯銷,只有低價傾銷一條路可以走。

到時候大家拼得就是財力,看誰先撐不住倒下,這完全是以本傷人。

更何況,國際糧食價格暴跌,還會波及到國內,讓國內的農民跟着一起賠錢。”

不急都不行,這項計劃一旦開啓,就會花錢如流水,財政部那乾癟的腰包根本就撐不住。

拿破崙四世:“羅伊說得不錯,衝擊糧食價格不可取。這隻會讓我們和奧地利兩敗俱傷,白白便宜一旁的英國人。”

誤傷了俄國人拿破崙四世不在乎,反正兩國的關係都沒好過,得罪也就得罪了。

關係到了法蘭西農民的利益,那就不一樣了。法國農民可是波拿巴家族最堅定的支持者,拿破崙三世就是靠廣大農民支持,才登上了皇位的。

就算是對奧地利的打擊再大,這種自毀長城的事情,拿破崙四世也不能幹。

政治人物話已經出口,自然不能輕易收回去了。艾爾莎既然提出了這個建議,那就只能硬着頭皮走下去。

“就算是不爲了打擊奧地利,我們也有必要啓動非洲農場計劃。

自從兼併意大利地區後,法蘭西就成了歐洲大陸主要的糧食進口國之一,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外匯進口農產品。

假如某一天我們和奧地利翻臉,國內很快就會爆發糧食危機。爲了國家戰略安全,也必須要實現糧食自給自足。

反正我們都退出自由貿易體系了,完全可以採取關稅壁壘,保障國內糧食價格不受國際市場干擾,以保護農民階級的利益。

甚至我們還可以後退一步,不去爭奪國際農產品市場,只是實現國內糧食的自給自足,減輕俄奧的敵意。”

聽到“保護市場”,拿破崙四世心中一亮。在保證國內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前提下,打擊奧地利的經濟,他還是很樂意做的。

雖然這年頭經濟還不等於國家實力,但是經濟發展好,政府兜裡就有錢,有錢就有兵。

或許中下層還沒有感受到奧地利的威脅,但是在巴黎革命後,法國政府上層就意識到跟前的鄰居和原來不一樣了。

打壓奧地利已經成爲了法國高層的共識,一直沒有采取行動,那是法國政府很忙。鎮壓國內叛亂過後,還有一大堆爛攤子等着收拾。

眼看國內問題要解決了,埃及叛亂又爆發了。如果不是被逼無奈,法國政府也不會在這個時候選擇反擊。

時至今日,大法蘭西帝國已經是僅次於英國人的糧食進口大國。一旦喪失了這片市場,歐洲勢必會出現農業產能過剩。

到時候俄奧兩個糧食出口大國都不要想有好日子過了,甚至還有可能引發新一輪的經濟危機。

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十一章、宮廷衛隊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五十一章、有錢好辦事第二十五章、分果果第六章、教育改革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九十四章、人情世故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四十章、逼宮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五十七章、立憲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一章、美國內戰爆發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八十五章、希臘參戰第一章、教子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五章、大婚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九十三章、謊報軍情第十六章、淘金熱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兩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槍聲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五十八章、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五十一章、有錢好辦事第六章、賭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兩百六十六章、巔峰對決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第七十八章、標題黨誕生第一百五十三章、解決不了問題,就……第一百八十三章、核心第五十五章、雙標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兩百二十五章、停不下來的戰爭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五十二章、菸酒專賣制度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六章、神盾第二十六章、黃雀在後第兩百零二章、給得太多了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五十三章、愛國者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