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三章、驚天計劃

弗朗茨決定意味着英奧兩國蜜月期結束,未來的歲月裡,兩國之間的衝突勢必會增加。

這個世界很大,大到能夠養活數十億人;這個世界又很小,小的容不下兩個霸主。

世界都容納不下,何況是歐洲大陸呢?

隨着奧地利的復興,和英國人發生利益衝突是早晚的事情。就算是沒有普俄戰爭,在別的地方兩國還是會走向對立面。

如果在蘇伊士運河沒開通之前,弗朗茨還會忌憚英國人。現在不一樣了,奧地利海軍可以直接進入阿拉伯海,沿途有殖民地可以依託。

英奧兩國真要是翻了臉,奧地利完全可以採取兩敗俱傷打法。把英國人趕出非洲大陸,順便將戰火燒到印度洋。

印度對不列顛的意義,看生產力就知道,幾乎和英倫三島持平。

毫無疑問,這個持平僅限於經濟總量上,一個是農業、一個是工業,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這顆“英帝國皇冠上最耀眼的寶石”,奧地利是搶不到手的,不過掀翻棋盤的能力還是有的。

當然“掀翻棋盤”只是最後的手段,真要是幹了,奧地利也會悽悽慘慘慼戚。

美洲殖民不用想了,南洋地區的殖民地也不一定能保得住,海外市場丟失大半,數十年難以恢復元氣。

這還是樂觀的。萬一英國人發了瘋,皇家海軍主力不管不顧的殺了出來,追着奧地利海軍狠揍,弗朗茨就要哭了。

從理性上來說,發生這種事情的機率非常低。英國人擔心法國人會偷襲他們的本土;奧地利同樣擔心法國人釜底抽薪,切斷本土和奧屬非洲的聯繫。

奧地利的強大也是建立在本土和殖民地連爲一體的前提下,要是被切斷了聯繫,比原時空被封鎖的德二帝國也好不了多少。

……

參謀長阿爾布雷希特提議道:“諸位,鑑於目前的複雜形勢,我們有必要擴充海軍了。

如果英國人在普俄戰爭中吃了虧,倫敦政府肯定要從別的地方找回來,未來的國際衝突必然會加劇,海軍的壓力會大大增加。

還有法國人也令人擔憂,自從拿破崙四世繼位過後,巴黎政府就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就下降了一個檔次。

前幾年還可以說是巴黎政府內鬥,沒有功夫顧及國際事務,現在拿破崙四世掌權,巴黎政府穩定了下來,還沒有動靜就不正常了。”

沒有法國人的日子,還真令人不習慣。原本有法國人擋在前面吸引注意力,“地中海帝國”威震歐洲大陸,奧地利被掩蓋了鋒芒。

隨着巴黎政府的沉寂,奧地利就不得不親自站出來和英國人打擂臺。無論是南美的“鳥糞戰爭”,還是歐洲的普俄戰爭,都是英奧在博弈,法國人只是跟着打醬油。

在這個用弱肉強食的年代,沒有什麼是武力解決不了的。壓力大就擴軍,實力到位了問題就解決了。

財政大臣卡爾反對道:“不行,至少在三國盟約到期前不行,我們必須要有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這是一個笑話,估計英法奧三國都沒把這當成一回事,最多隻能當心裡安慰。

正是因爲沒有,才格外珍貴,大家這麼重視,時常掛在嘴邊。

沒有違約不是因爲大家有“契約精神”,主要是不值得違約。只要三國的共同利益大過矛盾,就不存在違約。

“英法奧三國盟約”已經續過一次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難再有第三次結盟。

不過這很難說,國際形勢千變萬化,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冒然撕毀盟約,肯定是不明智的,這會讓外交越來越窄。

弗朗茨點了點頭:“盟約還有半年時間到期,如果要續約的話,到時候重新修訂三國海軍比例。

擴充海軍是早晚的事情,不過沒必要這麼着急。讓海軍部先做好計劃,暫且放在後年的年度預算中。”

擴軍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擴充海軍,要綜合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

除非是軍備競賽時期,平常時期海軍擴軍,通常都要討論好幾年。不是政府效率,主要是等預算。

政府每年的財政預算都是提前確定下來的,突然說要擴軍,錢從哪兒來?又不是戰爭年代,當然要按規矩走了。

……

如果知道一次試探,就加速了奧地利擴軍,引發了後面的軍備競賽,估計倫敦政府說什麼也不會幹。

未來的事情還沒發生,本傑明首相暫時不需要操心,不過眼下的普俄戰爭就令他犯愁了。

“怎麼才能讓普波聯邦贏得這場戰爭”,這是一個大難題。陸戰不同於海戰,倫敦政府就算是想幫忙也插不上手。

英國陸軍的體量,還沒有普俄戰爭中一個月的傷亡大。

出兵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倫敦政府再一次發現:在沒有打手的情況下,干涉歐洲大陸太難了。

外交大臣愛德華:“首相閣下,普波聯邦現在不缺物資,也不缺軍隊,局勢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糟糕。

至少年內,普波聯邦不會戰敗。冬天馬上就要來了,後面的戰事必然會放緩。

這就是機會,策劃第二次反俄同盟已經勢在必行。奧地利在支持俄國人,僅憑普波聯邦的實力,很難贏得這場戰爭。”

本傑明疑惑不解的問:“外交部不是已經在做了麼?”

愛德華解釋道:“法國人在安南搞事情,遠東帝國南疆不穩,根本無力牽制俄國人。

奧斯曼帝國雖然有心向俄國人復仇,只是他們忌憚奧地利的反應,需要我們提供安全保護,這也需要法國參與。

外交部只是說動了中亞三國,不過他們的實力有限,見普波聯邦在戰場上處於劣勢,不敢這麼早下注。

我們已經試探過巴黎政府,想要說服他們非常困難,現在最好的辦法是在歐洲給普波聯邦找一個盟友。”

本傑明首相有些詫異的問:“你是說德意志聯邦帝國?”

緊接着又否定道:“不行。德國人的實力確實不錯,可是內部邦國太多,漢諾威只能勉強控制局面。

如果讓他們爲了普波聯邦和俄國人開戰,國內那幫小邦國還不鬧翻天?

你應該知道,奧地利在這裡面扮演着什麼角色。不要到時候忙沒幫到,德意志聯邦就自己先亂了,那就麻煩了。”

德意志聯邦帝國是不列顛在歐洲大陸上的重要棋子,主要的作用是阻攔奧地利統一德意志地區,爲此倫敦政府還推動了萊茵蘭交易案,可不能隨隨便便就廢了。

愛德華笑道:“直接讓德國人蔘戰當然不行,可是普波聯邦加入德意志聯邦帝國呢?”

這個消息要是傳了出去,整個歐洲大陸都會大地震,簡直就是在顛覆目前的國際秩序。

德意志聯邦帝國和普波聯邦合併,可不是1+1=2這麼簡單,兩者優勢互補,彌補了自身最後的短板,這意味着繼英法奧三國之後又一頂尖大國崛起。

儘管這個新生帝國要略遜色於三大國,綜合國力也超過了俄羅斯帝國,贏得這場戰爭自然不成問題。

關鍵是戰後歐洲格局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奧地利的德意志統一戰略破滅,法國人東進戰略同樣破產。

本傑明首相搖了搖頭:“這不可能,奧地利人是不會答應的。維也納政府肯定會出兵干涉,除非你能夠令法國人牽制住他們。

這對法國人來說,同樣是損人不利己。到了那一步,巴黎政府多半會選擇和奧地利聯手,共同瓜分中歐地區。”

在利益面前,競爭對手和盟友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法奧兩國也是有前科的,誰也不能保證他們不會合作第二次。

愛德華語氣堅定的說道:“事在人爲,法奧兩國的實力壯大太快,再這麼下去,他們其中一家都會擁有威脅我們的能力。

真要是法奧聯手瓜分中歐地區,法奧戰爭爆發就不遠了,德意志民族主義者是不會放任法國人統治德意志地區的。

如果操作的好,法奧兩國都會元氣大傷,歐洲局勢再次被拉回正軌。”

這是陰謀,也是陽謀。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能夠殺敵,也會傷己。

本傑明再次問道:“普德合併後,主從問題怎麼解決?”

這是最現實的問題。普波聯邦實力更強,肯定不願意做附庸;德意志聯邦帝國也一樣,皇帝都有了怎麼退?

愛德華:“當然是沒有主從,繼續神聖羅馬帝國的帝選候制度。考慮到現在的特殊情況,普波聯邦有必要做出讓步,比如說:放棄皇帝競選。

我們不需要中歐出現一個強大的帝國,合併後的德意志聯邦帝國,最好是擁有一定實力的鬆散聯盟。

中央勢弱、邦國做大,本身實力不弱卻無法整合起來,這樣的政治體制,更加有助於歐洲穩定。

只有這樣的國家,纔有可能被法奧兩國所接受。不用擔心柏林政府會拒絕,他們根本就沒得選擇。”

……

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經擁有的鐵路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十一章、宮廷衛隊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八十五章、暗度陳倉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還是向東?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壓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五十二章、服老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五十二章、超低的心裡預期第六十章、代價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六十九章、考驗的時刻到了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一百八十三章、遏制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兩百四十三章、復辟的前奏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四十六章、禍水東引第九章、列強本色第九十五章、六六條約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七章、菜鳥初鳴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國的無奈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戰略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二十章、逼出來的歐洲經濟峰會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二十五章、分果果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一百八十二章、愈演愈烈第二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一章、美國內戰爆發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十三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二十六章、黃雀在後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一章、不再是主角第二十七章、不同的世界第十一章、反土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