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

如果不是因爲政治上的對立,要解決農業危機還是非常簡單,幾個糧食出口國一串聯,統一提高糧食價格,劃分各自的糧食出口份額,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後世的歐佩克就是這麼玩兒的,爲了避免惡性競爭,大家都有意控制石油產量,保證了所有成員國的利益。

很遺憾,普波兩國和俄羅斯帝國已經結成了死仇,沙皇政府是不可能答應和解的。

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就算是等亞歷山大三世這位和平主義者上位,也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妥協。

俄國民衆能夠容忍失敗,卻無法容忍認慫。俄羅斯帝國能夠發展壯大,靠得就是這股不服輸的韌勁兒。要是心氣泄了,俄羅斯帝國也就完了。

要走到這一步,不連續經歷多次失敗是不可能的。這就導致了沙皇政府不可能向普波兩國認慫,要是他們敢妥協,國內非得爆發革命不可。

第一次普俄戰爭失敗,沙皇政府沒有崩潰,除了奧地利的支持外,還有尼古拉一世留下來的政治遺產,一支忠於沙皇的軍隊保障了政權的穩定性。

亞歷山大二世不是等閒之輩,戰爭失敗後果斷出手,藉機清洗了一幫政府中的蛀蟲,打擊了保守派的囂張氣焰,爲改革奠定了基礎。

農業危機爆發後,明面上損失最大的是奧地利,實際上最大的輸家還是俄羅斯帝國。

奧地利是第一糧食出口國不假,但出口的多是成品糧,有工業附加值抵消了部分損失。

還有一些零食生產商,在這次農業危機中不僅沒有虧損,反而增加了不少利潤。

隨便原材料價格怎麼降,市場上的零食價格都沒怎麼變化。看似不起眼的小商品,實際上帶來的利潤一點兒也不低。

如果有人調查奧地利出口的農產品詳情,就會發現奧地利出口的罐頭、餅乾、薯條、巧克力等副食品銷售總額已經超過了糧食銷售總額。

目前註冊在奧地利的食品品牌高達數千個,如果把這些零食種類進行細分,那也是幾百種產品。

爲了利潤,資本家們投入了巨資進行研究,幾乎每天都有新式食品出現。只有經受住了市場考驗的食品才能夠生存下來,要不然很快就會消失在人們視線中。

時常還有資本家舉辦美食節,專門找人試吃新式零食蒐集數據,如果廣受好評,就推廣上市銷售;要是遭到了民衆厭棄,自然是馬上下架。

除了自主研發外,資本家們還派人去世界各地收集美食,在利益面前大家沒有抵抗力,異國風味照樣生產。

只要是市場上賣得好的零食,奧地利都有生產。這些不起眼的小東西,實際上纔是奧地利農產品出口的真正支柱。

相比之下,成品糧出口已經退居次要地位,主要是靠走量獲利,利潤率遠遠無法和這些副食品比。

或許在後世,這些不起眼的小商品,一個家庭作坊都可以生產出來,但是在這個年代,還是高科技產品。

別的不說,光食品包裝袋,就沒有幾個國家能夠生產出來。防腐技術也是一個難題,這個年頭拿水銀當防腐劑用的資本家都大有人在。

這種大規模的食品出口,肯定不能這麼玩兒。萬一發生了意外,那就是幾萬、乃至於幾十萬人一起食物中毒,這麼大的事情誰都兜不起。

這需要考驗化工技術,總得來說還是比較亂,除了最常用的食鹽外,亂七八糟的防腐劑還有一大堆,只能說危害比水銀小點兒。

唯一可以保證的是不會立即食物中毒,要不然過不了奧地利海關安檢。關係到了整個農產品出口產業,維也納政府抓的還是比較嚴。

長期食用,有什麼後果那就不知道了。反正這些包裝食品,弗朗茨是從來不碰的,整個維也納宮廷都不會出現這些垃圾食品。

這都是小問題,本來大家的壽命就短,或許不等後遺症爆發,就提前見了上帝,目前還沒有人出來控訴這些垃圾食品的危害性。

甭管危害有多大,至少味道還是不錯的。這些可以長期存放的垃圾食品是船員們的最愛,成爲航海的必備物資,伴隨着大航海時代遠銷世界各地。

有這些產業做支撐,在成品糧出口市場出現萎縮後,弗朗茨才能夠坐的住。

不過有人急了,奧地利成品糧出口市場萎縮,國內的加工企業自然也紛紛減產,首當其衝的波蘭和俄羅斯帝國。

波蘭政府要搞事情,也是被逼出來的。維也納政府把關稅一加,波蘭的農場品直接被堵在了外面。

農產品大量滯銷,不光是農民受不了,貴族和資本家們同樣撐不住。政府爲了度過危機,故意挑起奧波矛盾,吸引注意力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挑釁”不在波蘭政府的計劃中,他們只是準備在國內喊口號的,沒有準備硬頂。

在搞清楚各國的立場後,波蘭政府雖然沒有全盤接受奧地利的條件,但第一時間還是進行了解釋、並且賠禮道歉。

作爲幕後黑手,普魯士人自然不可能看着波蘭政府這麼輕易過關。消息很快泄露了出去,波蘭國內的輿論爆炸了。

“被自殺”的倒黴蛋一躍變成了民族英雄,愛國青年高舉旗幟跑到奧地利駐華沙使館抗議。

波蘭政府還是知道嚴重性的,再刺激奧地利人,沒準人家就要打過來了。東布羅夫斯基首相第一時間派出了警察封鎖街道,遊行對伍和警察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本來波蘭政府只是爲了轉移危機,沒有想到事情超出了控制,反而引發了一場政治危機。

除了無知無畏的中二少年外,所有的政治人物都知道,這個時候刺激奧地利那是在找死。

列強喜歡利用戰爭轉移內部危機,又不是什麼秘密。奧地利爆發了農業危機,波蘭這個時候找刺激,那不是送上門去捱揍麼?

波蘭也是農業大國,歐洲糧食出口市場上,波蘭人還是佔據了13%的市場份額。

維也納政府要是想減少一個競爭對手,趁機借題發揮揍他們一頓,那是一點兒都不難。只要不進行擴張,歐洲各國都不會干涉。

波蘭政府被迫強行壓制住了國內的反奧浪潮,維也納政府自然是勉強接受了他們的道歉,奧波衝突似乎是告一段落。

當然,這只是普通人的看法。看奧地利外交部的頻繁活動,就知道有事情要發生。歐洲的氣氛一下子緊張了起來,火藥味變得濃厚了起來。

柏林,維也納政府沒有立即對波蘭動手,普魯士政府高層非常的失望。

作爲農業危機的受害者之一,普魯士政府自然想要早日度過危機。挑起奧波衝突,就是一舉多得的計劃。

不僅可以緩解農業危機,還有機會吞併波蘭王國。國際局勢很明顯,英法不想看到奧地利繼續在歐洲大陸擴張,奧地利同樣不想看到普俄兩國壯大。

在普魯士政府看來,維也納政府對俄國人忌憚之心應該在他們之上,要不然上一次普俄戰爭中奧地利也不會划水了。

要是奧地利全力支持沙皇政府,別的問題不敢說,至少沙皇政府的軍隊不會缺戰略物資。

無非是改變一下進軍路線,沿着奧地利的邊界出兵就行了。把物資放在奧地利境內,需要的時候在運輸,俄國人連駐守的軍隊都可以省了。

按照那種打法,不管普魯士軍隊多麼善戰,都會倒在灰色牲口的人海戰術之下。

威廉一世神色複雜的擺了擺手:“弗朗茨那個老狐狸還真能忍,我們都把藉口給他們送上門去了,他都沒有對波蘭人動手。

看樣子奧地利的戰略重心真的不在歐洲大陸了,莫非他們的非洲本土化戰略不是煙霧彈?”

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夠回答,不過絕大部分國家都認爲奧地利的非洲本土化戰略是虛晃一槍,主要是爲了分散大家的注意力,爲統一德意志地區創造機會。

不需要理由,這個年代的歐洲人就這麼傲氣。除了歐洲大陸之外的土地,那都是沒開化的蠻荒之地,非洲大陸更是被譽爲“毒蟲大陸”。

奧地利的非洲擴張之路,實際上也是一次人與大自然的鬥爭史。面臨的最大敵人,不是當地的土著國家,也不是其它列強,而是惡劣的自然環境。

幾乎沒有人認爲非洲大陸有本土化經營的必要,大家偏執的認爲歐洲大陸上的土地更加重要,尤其是西歐和中歐的土地,纔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

普魯士外交大臣傑弗理·弗裡德曼:“陛下,奧地利人已經釋放出了政治信號,想要我們或者是俄國人先動手。幾乎可以確定,他們是不準備先動手了。”

槍打出頭鳥,自古以來率先冒頭的都是最容易倒黴的。當然要是成功了,獲得的收益往往也是最大的。

奧地利家大業大,基業早就穩固了。能不能在歐洲大陸進行擴張,對維也納政府來說已經變得無關緊要。

這不是普魯士能夠比的,如果可能的話,威廉一世也不想在歐洲大陸繼續擴張。歐洲太複雜了,牽一髮而動全身。

普魯士王國在中南半島已經有了立足點,如果不是受到了俄羅斯帝國的威脅,他們也加入到了殖民運動中。

現實的威脅逼着他們不得不繼續增強實力,慢慢種田發展顯然是來不及了。普魯士王國現在也不過二千二百多萬人口,種田的效率顯然比不上七千四百多萬的俄國人。

最快速增加實力的辦法就是對外擴張,本來德意志聯邦帝國纔是他們最想要的,可惜現實不允許。

普魯士王國敢對德意志聯邦下手,維也納政府恐怕那是就會和法國人妥協,然後他們就要被奧法俄三國組團羣毆。

沒有辦法,他們只能退而求其次打波蘭人的注意。至少英法在這個問題上反對的不是太激烈,奧地利還想要看他們和俄國人死磕,不至於直接打上門來。

看了看牆上的歐洲地圖,威廉一世嘆了一口氣:“唉!”

徘徊了幾步過後,威廉一世指着聖彼得堡,心情好了很多:“繼續等下去!波蘭還是我們的盟友,現在我們什麼都不能做。

這次農業危機不是短時間就能夠結束的,按照奧地利農業部發布的數據,各國削減產能的計劃都失敗了,即便是他們自己都沒有能夠完成減產計劃。

這些數據他們沒有必要造假,我們就是一個例子,今年國內的糧食種植面積不減反爭。想要把《休耕法》實施下去,可沒有那麼容易。

奧地利家大業大頂得住農業危機帶來的損失,但是俄國人不行。他們的糧食產量可是歐洲最多的,這麼大的產能賣給誰?

英法都希望歐洲大陸保持穩定,現在誰挑起紛爭,誰就是他們的敵人。”

……

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四章、奧地利的名將們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二十三章、大棋盤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二十八章、變通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十五章、強國夢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殺機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一百五十一章、進擊的法國人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二十四章、陽謀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七十六章、病急亂投醫第四章、狠人利奧波德二世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七章、巴黎公社第兩百三十四章、發現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四十一章、日漸壯大的農產主階級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十九章、自治省第四十六章、廢除地方關稅第五章、躺贏戰術第兩百六十六章、巔峰對決第七十七章、大決戰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四十六章、比爛的組織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三十九章、雲涌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三十四章、慌亂的大公們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一百七十五章、紛亂的美洲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一百章、捧殺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四章、裁軍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四十一章、日漸壯大的農產主階級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