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善後(求票票)

政治和軍事哪一個更重要?

這個問題沒有準確的答案。

在軍事上,拉德基斯元帥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在政治上就是大錯特錯。

他這一退兵,在外界看來就是奧地利在戰場上輸了,或者是說奧地利帝國已經腐朽了。

這會給國內的野心家們增添信心,讓國內的局勢變得更加複雜;同時,在國際上奧地利的國際地位也會受到動搖。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外交部先和英法進行溝通,不能讓他們給撒丁王國實質上的支持,重點是法國人,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放法國人進入北意大利地區。”弗朗茨毫不猶豫的說

在內心深處,他也是支持拉德基斯元帥做法的,只要能夠贏得戰爭,付出一點兒代價又未嘗不可呢?

政治上的不利影響,大不了讓內閣背黑鍋,反正他這個攝政皇儲還年輕,又是五好青年,民衆是不會罵他的。

費利克斯首相的臉色陰沉的可怕,可惜拉德基斯元帥遠在威尼斯,他就算是有再大的火氣也沒有地方發啊?

總不能現在下令,讓拉德基斯元帥馬上奪回倫巴第地區吧?戰爭又不是兒戲,怎麼可能想當然呢?

要不要換人?這個想法在他心中一閃而逝,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不要說皇儲肯定不會答應,就是他自己也不敢冒這個風險啊?

弗朗茨已經表明了態度,先解決善後問題再說。這次戰爭要是打贏了,那麼拉德基斯元帥就是英雄,是奧地利的功臣,反之就不用說了,後果很嚴重的。

“殿下,法國人不足爲慮。自從反法戰爭結束後,法國陸軍的實力就受到了限制,巴黎二月革命過後他們才擺脫了限制。

現在法國內部鬥爭嚴重,不甘心失敗的保守派正在進行反撲,法國人自顧不暇,他們最多也就支援一部分物資。

反倒是英國人很麻煩,他們受革命影響較小,有餘力干預意大利戰場,我們和英國人的關係不錯,這個時候應該爭取他們的支持!”

從表面上來看確實如此,從梅特涅時代開始,奧地利和英國的外交關係就一直都不錯,大家都想要維持歐洲大陸的平衡。

政治目的一樣,雙方的關係自然就好了,在維護歐洲大陸平衡上,奧地利一直都是英國人的盟友。

梅特涅搖了搖頭說:“首相閣下,站在英國人的立場上,建立一個統一的意大利王國,同時制衡奧地利和法國,才更加符合他們的利益。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想要獲得他們的支持幾乎不可能,能夠讓英國人保持中立就不錯了。”

對英國人梅特涅還是研究的很透徹的,什麼關係都是虛的,只有利益纔是最可靠的。

在維護歐洲平衡上大家是盟友,但是英國人不需要一個強大的奧地利,他們只需要能一個能夠擋住俄國人擴張的奧地利就行了。

他們都沒有把法國放在心上,維也納體系雖然崩潰了,但是各國對法國的警惕之心還沒有消失。

巴黎二月革命的消息傳到了聖彼得堡,沙皇尼古拉一世就想要進行武裝干涉,只不過受限於財政不得不放棄這個打算。

不過沙皇政府還是宣佈和法國斷絕了外交關係,俄國駐法大使基謝廖夫撤離巴黎前,還警告巴黎政府,要求法國人遵守維也納會議和巴黎和約確定的領土邊界。

英國人同樣在這個問題上表示了擔心,至今還在觀望巴黎政府的對外政策,沒有承認他們的合法性。

在這種背景下,法國政府要是敢出兵意大利,就很有可能掀起新的一輪反法戰爭,顯然巴黎政府是沒有這個勇氣的。

財政大臣卡爾突然開口說:“殿下,我們同撒丁王國的戰爭纔剛剛開始,就算英國人要支持撒丁王國,他們的效率也沒有這麼高。

這個時候我們最大的問題還在國內,意大利戰場上的失利,會刺激某些人的野心。”

要靠撒丁王國幹翻奧地利,這不是口頭支持就可以做到的。要麼英國人直接出兵,要麼支持大量的錢糧物資。

英國人直接出兵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們想要奧地利倒向俄羅斯;支持錢糧那也不是一筆小數字,至少也是百萬英鎊起步。

這個決定可不好做,萬一錢糧給了,撒丁王國還是輸了,他們的投資就打水漂了。

奧地利也是列強,同樣是有脾氣的,搞不好法奧妥協直接瓜分了意大利,英國人就只能坐臘了。

卡爾的最後一句話,把衆人的視線再次拉回到了國內。相比意大利問題,實際上國內的叛亂纔是真正的心腹之患。

別的地方不敢確定,匈牙利王國是肯定會發生叛亂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嗯,意大利戰場上的失利肯定會引起連鎖反應,不過我們也不是沒有準備。

命令部隊加強戒備,如果發生了叛亂,立即進行鎮壓。”弗朗茨殺氣騰騰的說

在平定了維也納叛亂過後,弗朗茨就立即開始整兵備戰,很多預備役都應徵入伍,奧地利的總兵力已經擴充到了57.8萬。

如果不是新兵還需要時間磨合,弗朗茨都懶得和匈牙利人扯皮了,用武力解決匈牙利問題,纔是正確的操作。

弗朗茨可沒有準備打持久戰,鎮壓叛亂必須要快刀斬亂麻。像歷史上那樣拖上一兩年,那就要人命了。

戰爭打的就是錢,歷史上因爲國內的叛亂遲遲不能平定,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爲此奧地利政府還揹負了鉅額的外債。

以至於在後面的發展中,奧地利慢了一步,這一步就讓奧地利墜入了深淵。

“殿下,要不要再給拉德基斯元帥派出一支援兵?”財政大臣卡爾有些擔心的問

“不用,放棄了倫巴第地區過後,拉德基斯元帥手中的兵力已經很充足了,防守住威尼斯不成問題!”弗朗茨想了想說

既然是誘敵深入,如果兵力太多,意大利人不敢來怎麼辦?

撒丁王國的家底有限,頂多也就投入十萬八萬大軍,雙方的兵力相當,弗朗茨不相信奧地利軍隊連意大利人都打不贏!

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八十五章、飛來橫禍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一百零一章、丁口稅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一百零三章、作死遇到坑隊友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八十五章、暗度陳倉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軍事的區別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九十九章、招生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五十二章、菸酒專賣制度第兩百五十章、倒黴蛋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十五章、人性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兩百九十八章、弱國無外交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四章、裁軍第五十一章、不願意接受的現實第九章、僱傭兵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一百四十章、戰後影響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六十一章、刺背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四十二章、大法蘭西帝國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二十四章、希望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四十七章、風波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一百九十二章、運河風波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兩百零三章、不合邏輯第十五章、改革派第一百章、發飆的……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三十六章、尋找對手第四十三章、拿破崙三世的想法第三十四章、慌亂的大公們第兩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三百零二章、法蘭克福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九十八章、英國人的陰謀第九十七章、誅國賊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兩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