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

維也納,經過長時間的政治博弈過後,1866年8月21日,非洲本土化戰略終於以正式議案提交新神聖羅馬帝國議會討論,決定帝國命運的時刻到了。

如果在帝國議會獲得通過,那麼非洲將成爲神羅帝國的百年戰略,甚至國家重心都有可能偏移。

歐皇變非酋這麼喜劇的事情,就要在19世紀上演了。

弗朗茨沒有變態,他做得已經夠多了。非洲本土化戰略一旦通過,給未來造成的影響太大,好的壞的都有,甚至這項戰略還有可能失敗。

在這種情況下,弗朗茨自然不會強行通過議案,這種事情最適合背鍋的還是帝國議會。留下這麼長時間就是讓殖民地利益集團施展神通,說服各大邦國政府的。

按照神羅憲法規定,這種重大國策,必須獲得百分之八十的議員支持,這項提案才能夠通過。

毫無疑問,符騰堡、巴伐利亞、倫巴第三國肯定是支持的,只要他們還想要非洲大陸的棉花,就無法阻止非洲本土化進程。

阻力主要來自於奧地利內部,非洲本土化最有可能受到衝擊的就是匈牙利地區和羅馬尼亞地區,這是奧地利的兩大糧倉。

帕克倫莊園內,推動非洲殖民地本土化的各方代表齊聚一堂,商業對策。爲了換取反對派的支持,菲克尼男爵提出:

“諸位,現在最大的反對派就是國內的農民,這個羣體人數衆多,帝國不得不考慮他們的意見。

我提議在帝國議會上做出承諾,奧屬非洲放棄向歐洲出口糧食的權利,換取國內農民階級的支持。”

不衝擊本土的農業,這是菲克尼男爵冥思苦想出來的對策。目前奧屬非洲糧食產量並不高,基本上也就自給自足,每年的出口額不足五十萬神盾。

這不是政府限制,主要是由經濟效益決定的。種植經濟作物明顯更加有錢途,看在錢的份兒上大家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男爵閣下,現在奧屬非洲勞動力缺乏,種植糧食的人不多,我們可以做出這個承諾。

可是隨着移民的增加,開發出來的土地也在日漸增加,如果放棄糧食這個產業,未來大家的競爭會非常激烈。”

提出反對意見的是丹尼爾伯爵,他就是非洲大陸爲數不多的糧食生產大戶。不要看糧食利潤低,可是勝在有保障。

經濟作物的價格波動很大,利潤雖然比較大,可是一個不好就要滯銷,反倒是糧食價格比較穩定。

因爲波蘭地區淪爲戰場,俄國人少了一個糧倉,最近兩年國際糧食價格還增長了八個百分點。

漲價過後,糧食的利潤已經趕得上經濟作物了。丹尼爾伯爵正在擴充產能的,自然不想失去歐洲這個大市場。

菲克尼男爵耐心的解釋道:“這是未來的問題,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改變殖民地的地位,讓非洲本土化法案通過。

國內的人口增長很快,爲了開發非洲大陸,維也納政府還準備出臺一部刺激人口增長的法案。

人口的不斷增長,對糧食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假如本土人口增長一倍,那麼不用我們推動,帝國政府會主動讓我們輸送糧食的。”

如果化肥沒有被髮明出來,菲克尼男爵的預言要不了多久就變成現實。以目前國內的人口增長速度,三十多年後帝國人口就會增加一倍。

直接後果就是奧地利將由糧食出口國變成糧食進口國,到時候除了俄國人外,全歐洲都要缺糧。

這美好的前景,就是刺激他們投資農場、種植園的動力。或許在利潤上比不上工業,可是他們這是一項長期買賣,而一家工廠的生命週期不到十年。

在德意志地區一直都是地狹人稠,這種背景下大家非常重視土地,很多人都堅信土地是不會貶值的。

殖民地開闢過後,這一觀念受到了一定衝擊,不過大部分人還是認爲土地是最有價值的產業。

這也是爲什麼奧屬非洲上面農場、種植園遍地,而其它歐洲各國的非洲殖民地大都是一片蠻荒。

不是各國政府不努力,問題是移民不願意去種地,爲之奈何?

猶豫了一會兒,丹尼爾伯爵點了點頭表示默認。大不了削減糧食產量,改種經濟作物,這個損失並不大。

爲了非洲殖民地本土化,這點兒代價他還是願意付出的。爲了把終身制貴族變成世襲封地貴族,他已經投入太多了,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夠出亂子。

……

1866年9月1日,就在帝國議會爭執不休的時候,奧屬非洲代表在帝國議會中做出承諾:非洲殖民地本土化過後,不向歐洲大陸出口糧食,衝擊國際糧食價格。

轉折點出現了,即便是最反對非洲本土化的議員,這個時候也沒意見了。

只要能夠保住國內的糧食價格不受衝擊,那麼一切都好商量了。至於別的產業,非洲殖民地還沒有衝擊奧地利的資格。

在維也納的大移民戰略下,奧屬非洲可沒有那麼多廉價勞動力,人工成本比本土都高,基礎設施纔剛剛起步,根本就沒有工業可言。

未來那就更加不用擔心了。能夠把非洲大陸發展到趕上本土的地步,弗朗茨估計做夢都會笑。

大不了歐皇變非酋,有那麼大一片基業,足以支撐帝國的百年霸業,再往後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世界變化那麼快,誰知道人類哪天就衝出了太陽系,又或者是運氣不好文明提前夭折了呢?

最大的障礙不存在了,1866年9月1日,奧屬非洲殖民地本土化議案在帝國議會全票通過。

代表團們的承諾,也被寫入了法律中,成爲了本土化的前提條件之一。

從此掃清了奧地利海外殖民地本土化的法律障礙,當然這只是第一步,殖民地本土化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不可能隨便什麼偏僻角落,都擁有本土化的資格。具體限制條件,這就需要政府仔細研究了。

帝國議會的決定通過報紙擴散了出去,從維也納向歐洲、乃至全世界擴散。心情大好的弗朗茨提筆寫了一篇《相忍爲國》,高度讚揚了奧屬非洲代表團的做法。

這是他的真實想法,這不是弗朗茨在幕後遙控,而是他們自己做出的決定。

這一讓步,或許付出的代價不算大,帶來的效果卻非常明顯,打消了國內農民階級的擔心。這個羣體或許在政治上的發言權不高,可是他們人數衆多。

現在奧地利的農業人口依然有近三千萬人,只有這個羣體穩定了,帝國纔會穩定。

現在問題都解決了,只要不衝擊糧食價格,廣大農民自然不會反對帝國本土再擴大一些。

《相忍爲國》的誕生,迅速受到了各界人士的追捧,風靡整個歐洲大陸,成爲了很多國家的宣傳口號。

這不是弗朗茨文章水平有多高,也不是在拍馬屁。主要還是政治正確,有助於消除地域矛盾。

當然,這是建立在弗朗茨提出的前提下,如果是普通人提出來的,估計浪花都濺不起來。

這是成功者的特權,看看奧地利的地圖就知道了,現在他已經是當代最偉大的君主之一。

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三十章、加入——拆分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五章、瑞士僱傭兵第十章、扯後腿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七十九章、春秋大夢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兩百三十章、高風險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記錄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七十章、籌備完成第三十八章、風起第十四章、金礦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六十三章、法蘭西危機第兩百一十五章、專業的黑手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一百一十四章、誤入的卡車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十五章、強國夢第一百零九章、福禍相依第八十六章、殊途同歸第兩百三十一章、融資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一百七十二章、戰爭轉折第九十章、大麻煩第一百五十三章、解決不了問題,就……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二十六章、反思第八十三章、戰地求生手冊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五章、大婚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五十二章、驚呆了的數字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十四章、誤中副車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一百零七章、不斷下降的預期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