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

維也納宮,把給馬西米連諾的信發出去過後,弗朗茨就不在關注墨西哥的問題了。

最近的事情很多,普俄戰爭牽制了太多的精力,約翰牛也不在安分,在非洲大陸上搞起了事情。

看到法奧兩國大肆擴張,他們也按耐不住了。前幾年被印度叛亂拖住了,倫敦政府沒有精力跑來搞事情。

光靠民間殖民團隊,顯然是競爭不過法奧兩國的。一個幾百人的殖民團隊在非洲大陸全軍覆沒,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佔據了先手優勢的法奧兩國,都培養了各自的打手。前不久在津巴布韋地區,英奧發生了武裝衝突,然後數萬黑人殺入了南非殖民地,攪的當地天翻地覆。

倫敦政府向維也納提出了強烈抗議。好在殖民政府還知道分寸,只是操縱當地的土著部落打擊英國人,沒有親自上陣。

英國人沒有證據是奧地利乾的,兩國政府只能慢慢扯皮了。至於損失慘重的南非殖民公司,那就不在弗朗茨的考慮範圍內。

非洲殖民可是高風險的業務,要是承擔不起損失,最好早點兒離開。爲了開闢非洲殖民地,幾乎每年奧地利都要承受四位數的傷亡。

這些人都是在開闢過程中戰死、或者是病死的,承擔不起傷亡那麼最好留在沿海地區就可以了,深入內陸是要付出代價的。

民間殖民團隊有人爆發,更多的團隊則是損失慘重,能夠做到收支平衡,那就非常的不容易了。

說句不客氣的話,這個年代在非洲大陸殖民,除非發現了貴金屬礦,其它的都不可能一夜暴富。

大部分民間殖民團隊開闢殖民地,發現沒有金銀礦後,就幹起了勞務輸出的買賣,把地方清理的差不多了就賣給殖民政府。

長期經營,這不是普通團隊能夠承受的。活錢搞完了,就換地方。很多人都期待着發現金礦,然後一夜暴富。

老老實實的開闢種植園,慢慢經營獲利,這隻適合財大氣粗的團隊幹。

想想看,一個千人殖民團隊都可以佔據數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他們靠什麼去開發?

煤礦、鐵礦、銅礦……這些後世價值連城的礦產,這個年代完全沒有開採價值。

不能夠就地提煉,運回歐洲這個成本都高到天上去了。

要在殖民地建設這些工廠,開發這些資源,獲利前景不明朗姑且不論,光是這筆鉅額投資也沒人受得了。

殖民地的人工成本比國內還高,到處都缺少勞動力。移民過來後,通常都是努力工作幾年,賺到錢過後就跑去投資農場。

這是德意志民族的習慣,後世美國的農場主都變成了德意志人,就是這種傳統造成的。

在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解決前,殖民地工業就不可能發展起來。當然,弗朗茨也不準備在殖民地發展工業。

反正,奧地利這些殖民地的資源基本上都有先天限制,比如說:煤礦多的地方少鐵礦,鐵礦多的地區又缺煤。

在交通問題沒有解決前,在殖民地發展工業沒有任何前途。除非是奧地利出現了嚴重的資本過剩,必須要對外輸出,不然這些問題不可能解決。

短期內最適合發展的經濟就是農業,沿着河流兩邊開闢種植園即可,維也納政府一直鼓勵大家種植經濟作物。

尤其是奧地利國內沒有,需要進口的工業原材料。比如說:橡膠園、棉花、棕桐油……

(備註:橡膠不僅僅是做汽車輪胎,在汽車發明前就已經廣爲運用了,比如說:雨傘、雨衣、雨靴、塑料水管、武器裝備的部件……

用途非常廣,在合成橡膠誕生前,基本上不用擔心銷路問題。)

……

情報頭子泰倫彙報道:“陛下,根據我們蒐集到的情報,流亡美國的很多革命組織成員,都在近期返回了歐洲。

包括匈牙利獨立組織、意大利獨立組織、波蘭獨立組織,這些有可能給我們帶來麻煩的革命團體。

目前,我們只是查到了波蘭獨立組織的蹤跡,他們幾乎是公開出現的,在歐洲大陸募集資金支援波蘭起義軍。”

遠在萬里之外的美國,情報組織自然不可能掌握這些人的蹤跡,畢竟信息傳遞太慢了。

雖然1858年第一條跨洋電報都鋪設了,真正實現連通歐美,還要等1866年第二條海底電纜鋪設完成。

(技術原因,不能保證隨時暢通,有一定的機率出現錯誤)

況且這條電報線還掌握在美國人手中,只要聯邦政府想要封鎖消息,根本就傳遞不了,甚至有可能改的面目全非。

不過進入歐洲情況就不一樣了,只要不是各國政府有意封鎖的消息,都可以使用電報傳遞。

這些活躍的革命組織,一個個恨不得自己的知名度不夠,領導人都快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只要一露面,就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弗朗茨不屑一顧道:“美國人這是狗急跳牆了,就憑這些烏合之衆能有什麼作用。把消息通報給警務部,讓他們搞定這幫雜魚好了。”

這個年代有戰鬥力的革命團體不多,大部分都是嘴炮黨,其中法國革命黨更是佼佼者,他們靠嘴炮贏得過勝利。

法國二月革命充滿了戲劇性,大家一起遊行喊口號,稀裡糊塗的就推翻了奧爾良王朝,革命黨根本就沒有做好接收政權的準備。

突如其來的勝利果實砸暈了很多人,革命黨內部陷入了權利鬥爭中無法自拔,給拿破崙三世崛起創造了機會。

這麼多革命團體,最有戰鬥力的還是波蘭人。不是他們有多麼努力,主要是支持者太多了。

歐洲各國你贊助一點兒,我贊助一點兒,一支武裝團隊就誕生了。比如說打醬油的奧地利,就貢獻了八百多名武裝人員參加了波蘭起義。

當然,這主要是維也納政府爲了清除不安定因素。把傾向於波蘭獨立組織的波蘭人送出去,借俄國人的手幹掉。

不想親自動手引發民族矛盾,破壞現在國內的穩定。相比之下,給俄國人添麻煩,那只是其次。

弗朗茨還不至於這麼小家子氣,就算是要給俄國人捅刀子,也要換把大刀才行。

除了波蘭人外,別的革命團體基本上都沒有多少武裝力量。

加波里組織的意大利民族救國軍,弗朗茨聽都沒聽說過,自然不知道他們要在南意大利地區進行武裝爆動。

一個從來沒有冒過泡的獨立組織,被忽略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就算是一直打醬油狀態的匈牙利獨立組織,因爲能吹牛,都進入弗朗茨的視線,只能說明這個年代不吹就不行啊!

這個疏忽,直接導致了那不勒斯的悲劇。不然維也納政府提醒他們一下,沒準可以第一時間就幹掉了加波里的救國軍。

……

黑山公國,匈牙利獨立組織高層齊聚一堂,商議對策。氣氛有些壓抑,顯然他們收到的不是什麼好消息。

斯蒂芬開口說道:“情況大家都知道了,大家有什麼建議就說吧?”

布基亞斯一臉憤怒的說:“能有什麼建議?現在匈牙利只是一個地理名詞,我們馬札爾人已經變成了少數民族,還是受到當地人敵視的少數民族。

奧地利族,上帝啊!誰能夠告訴我,偉大的匈牙利還有這麼一個民族?”

遠在萬里之外遙控,和親臨其境感受那是完全不一樣的。這麼遠的距離,傳遞一次消息都不容易。

匈牙利獨立組織本來就是騙經費的鹹魚組織,被派出來執行任務的人,都要被再三叮囑安全第一。

不是他們戰友情深厚,一方面是怕落入維也納政府手中,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了;另一方方面是他們人少,根本就損失不起。

大多數時間,他們都把據點放在了撒丁王國。因爲奧撒關係的緣故,就算是身份暴露,撒丁政府也會第一時間通知他們跑路。

反正都是貼貼小廣告,宣傳一下革命思想。在撒丁王國忽悠中二少年去幹就行了,有奧撒仇恨在,又有金錢刺激,不怕找不到人。

這種事情,只要小心謹慎被抓住的機率非常低。後世監控滿大街,都杜絕不了小廣告,更何況是這個年代呢?

這個時候一名中年男子不滿的說:“布基亞斯先生,關於奧地利族的問題,我前面已經向組織彙報過了。”

確實彙報過了,可是他們並沒有重視。在很多人看來,這只是維也納政府在自欺欺人。

正常情況下是這樣,可惜他們忽略了義務教育的存在。成年人不好忽悠,小孩子就不一樣了。

從小封閉式教育,幾年過後他們的人生觀中,自己就是奧地利族,德意志民族分支南奧地利人。

老一輩連自己是啥民族都沒概念,加上維也納政府給分地了,他們對奧地利的認同度正是最高的時候,當奧地利人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

這種背景下,馬札爾民族充當了拉仇恨的角色。

因爲家中有人蔘加過匈牙利獨立運動,被剝奪了爵位、封地、產業,成爲了普通民衆;本身又是原來奴役當地民衆的統治者,天然上受到了排擠。

十幾年過去了,往日的風光傲氣早就不在了,可是作爲亂黨的家屬,嚴密監視還是少不了的。

有人脈關係的紛紛轉換民族、搬家離開當地,反正他們又不是真的馬札爾人,只是爲了利益才加入的,現在換個身份也沒有壓力。

然後,在奧地利人口增長迅速的年代,馬札爾人數量卻在急劇減少中,不足巔峰時期的三分之一。

數量少也就算了,還被打散了安置。一個村就那麼一兩戶,敢搞事情不怕被鄰居給鎮壓了麼?

這對匈牙利獨立組織來說,非常的不利。本來這些在權利鬥爭中的失敗者,最有可能成爲他們當中的一員。可惜以現在的情況,這些人根本就翻不起浪花。

甚至要不了多少年,這個民族只能在歷史書上看到。

一名老者打斷道:“好了,這個問題不用糾結。奧地利國內對維也納政府不滿的人或許不少,可是願意和我們一起發動起義的人,絕對是鳳毛麟角。

願意看到匈牙利獨立的人,不用想我們也知道,除了馬札爾族外,估計就只剩下部分意大利人了。

我提議放棄在匈牙利地區的行動,將革命陣地轉移到意大利地區,美國人只需要看到結果,他們不會在乎是匈牙利地區爆發起義,還是意大利地區爆發起義。”

斯蒂芬反對道:“馬裡烏特先生,你覺得我們有能力在意大利地區發動起義麼?

大家在國內或許有一些關係,可這些人都是大家的親朋好友,我知道你們是不想把他們牽扯進來,我也不想牽連到他們。

可是行動還是要繼續,那怕是做一個樣子。這麼多年,我們可拿了美國人不少錢,要是沒有一點兒動靜,肯定是說不過去的。”

馬裡烏特搖了搖頭說:“自從奧地利吞併塞爾維亞地區過後,匈牙利已經變成了腹地,要在當地發動起義我沒有辦法。

可是在他們的邊界地區就不一樣了,這些年組織在撒丁王國的經營,多少有點兒根基,可以利用奧撒矛盾做文章。

比如說:忽悠一幫撒丁人衝擊倫巴第王國,或許是去酒館找一幫酒鬼搞破壞。

只要折騰出動靜,拍攝幾張照片,我就可以告訴美國人,這是在挑起法奧矛盾。

大家還可以演一出苦肉計,故意受點兒傷,證明我們確實是損失慘重,沒有辦法繼續發動起義了。

不管怎麼說,我已經老了折騰不起了。這次的事情過後,我就退休,再不過問組織的事情。”

吹牛逼他們是專業的,造假那也是大師級的。馬裡烏特本來就沒準備要挑起法奧衝突,真要是挑起來了,美國就回不去了。

現在的聯邦政府,可沒有庇護他們的底氣。法奧兩國一施壓,賣掉他們的機率那是九層九。

斯蒂芬厲聲呵斥道:“馬裡烏特先生,不要忘了曾經的誓言,在匈牙利獨立前,任何人也不能夠退出組織。”

想要脫身,不要做夢了。斯蒂芬早就做出了決定,要麼大家一起平安着陸,安享下半生;要不大家一起完蛋,他可不會當替死鬼。

作爲匈牙利獨立組織的老大,斯蒂芬可沒有辦法退休。除了後面加入的中二少年,高層都在思考後路了。

如果馬札爾是一個大民族,他們或許還能夠堅持下去。非常遺憾那怕是匈牙利共和國時期,他們的巔峰人口也就六十萬。

剩下的匈牙利人,都被他們主動排除在外。如果像歷史上一樣,他們沒有被一網打盡,還可以慢慢吸收底層民衆加入壯大馬札爾民族。

現在已經不可能了,參與、支持匈牙利獨立的人直接完蛋,同情者也被排除了權利中心。

分裂後的匈牙利王國,維也納政府都直接派出了公務員管理,嚴格執行民族融合政策,根本就不給當地貴族插手的機會。

就算是東山再起,也不讓他們在本地做官。再想做暗度陳倉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

馬裡烏特一拍桌子,進入了嘴炮模式:“斯蒂芬,少說這些廢話,現在哪裡還有什麼匈牙利?

匈牙利獨立這些鬼話,你拿去糊弄傻子吧!別人不清楚怎麼回事,我們還不清楚麼?

從頭到尾,都是爲了和維也納政府爭奪權利搞出來的。本來大家說好的慢慢談,免得刺激到維也納鬧得局面不可收拾。

結果看到奧地利虛弱了,科蘇特那傢伙盡情的給大家吹噓獨立的好處,一個個被利益矇蔽了雙眼,腦袋抽風就跑去革命了。

最後確實獨立了,共和國也建立了。只不過不等匈牙利復興,奧地利的軍隊就殺過來了。

這些年在美國,你也撈了不少錢,差不多就收手吧!再折騰下去早晚有穿幫的一天,到時候你覺得美國人會放過你?”

氣的斯蒂芬差點兒衝上去揍這個倚老賣老的傢伙一頓。難道他就不想收手麼?問題是美國人不答應啊!

拿錢不辦事,世界上哪裡有這種好事?這些年雖然沒有搞出大動靜,輿論宣傳工作他們一直都沒有放棄。

有多少作用姑且不論,至少也有點兒苦勞。給美國人帶來了政治上的收益,可以證明美國體制的優越性。

真要是沒有了匈牙利獨立組織罩着,在坐的憑什麼在美國過着富裕的生活?要知道,最初流亡過去的時候,一個個都窮的叮噹響。

大家的第一桶金就是聯邦政府的資助,大家靠這筆資金度過了第一關,纔開始了嘴炮養成之路。

四處演講、忽悠籌集資金,這些錢並沒有投入到匈牙利獨立事業中,而是變成了大家的私產,在美國投資置業。

這個時候覺察到了危險,想要退出去,別人都可以退,斯蒂芬這個匈牙利獨立組織領導人沒有辦法退。

他已經被包裝成爲了革命家,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不然的話,斯蒂芬早就想解散匈牙利獨立組織,過着富家翁的腐朽生活。

斯蒂芬冷笑着問:“馬裡烏特先生,我知道你胸中有丘壑,那麼告訴我現在該怎麼退?”

“這就要看你夠不夠狠了!”

馬裡烏特的話音剛落,室內的溫度彷彿到了零下十度,衆人的臉色都變得蒼白了起來。

狠,肯定不是讓在場的人去死,不然馬裡烏特也不會大張旗鼓的說出來。那麼被犧牲掉的就只能是底層的組織成員。

什麼情況下“一個革命家”會放棄?

……

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九十五章、時機成熟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九章、1867眼球效應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三十六章、顛倒黑白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五章、躺贏戰術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十章、鑄幣稅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二十章、這樣做,我也很爲難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兩百三十四章、發現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三十一章、甲午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十四章、金礦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四十八、地獄副本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三十五章、慶典第四十七章、風波第十五章、逼宮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七十二章、不能挖埋自己的坑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軍部第一百零八章、巴爾幹風雲起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一百零九章、福禍相依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一百三十四章、穩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六十章、代價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兩百六十六章、巔峰對決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七十七章、體制改革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十九章、良心銀行第四十八、地獄副本第十章、鑄幣稅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三章、新的麻煩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七十八章、標題黨誕生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一百二十九章、貴族第五十一章、不願意接受的現實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