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亞歷山大二世繼位過後,沙皇政府再次拉開了改革的序幕。

不過,亞歷山大二世沒有尼古拉大帝的威望,壓制不住國內的貴族,場面上有些尷尬。

這是尼古拉一世改革失敗的後遺症了,大家都非常警惕沙皇玩兒新花樣,面對抱團的貴族亞歷山大二世還真的就無能爲力。

當然,俄國人的歷史書上肯定不會說尼古拉大帝改革失敗,只會說他死得太早,沒有能夠完成改革。

奪取了君士坦丁堡,已經把尼古拉一世送上了神壇,成爲了俄羅斯帝國最偉大的沙皇。

成功者不受指責,大家會找理由替他辯護,改革的壓力全部落到了亞歷山大二世肩上。

沙皇政府內鬥加劇,俄國人沒有精力繼續尋找英國人的晦氣了。

1860年3月26日,英俄兩國簽訂了《印度備忘錄》。英國人以1500萬英鎊低息貸款爲代價,換取了俄國人承認他在印度地區的主權。

換句話說,印度起義軍被沙皇政府給賣掉了。儘管這算不上一個好價錢,可是亞歷山大二世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改革也是需要資金的,除非是採用暴力手段改革,不然利益受損集團的補償金是少不了的。

看着苦逼的亞歷山大二世和國內貴族集團鬥得天昏地暗,弗朗茨不由的鬆了一口氣。

內鬥的俄羅斯帝國需要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俄奧同盟就變得至關重要。

這恰恰也是弗朗茨需要的,在完成工業革命的最後關頭,奧地利需要一個穩定的國際局勢。

英國人還忙着鎮壓印度叛亂,沒空搞事情;法國人也在工業革命的最後關頭,需要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

四大列強都需要穩定,自然不會有人在歐洲大陸搞事情。其它地區就不一定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已經爆發,美國內戰也出現了矛頭。

海外的事情和維也納政府沒有多少關係,至今爲止奧地利的勢力範圍,也就是地中海和非洲大陸,更遠的地區還夠不着。

不過很快就有關係了,看着殖民部遞交的《奧地利世界戰略計劃書》,弗朗茨只能感慨野心是個好東西。

不管最後能不能夠實現,計劃書先必須要做的漂亮。幾乎每個殖民帝國都有世界戰略,奧地利殖民部現在纔拿出計劃書,已經算是晚得了。

仔細研究了一遍,弗朗茨不得不承認編制計劃書的人戰略眼光還是不錯的,理論上這上面的戰略都可以實現。

完全按照弗朗茨的戰略思想,在殖民地瓜分完之前,儘量避免和各大殖民帝國爆發激烈衝突。

“非洲大陸的擴張計劃,沒有問題,將我們的殖民地連在一起難度不大,主要困難是惡劣的自然條件。

向阿拉伯半島滲透,逐步掌控這一地區也沒有多少難度,蘇伊士運河一通航,我們就可以控制這些地區。

不過,亞洲戰略和美洲戰略問題就大了。

亞洲地區的馬來西亞、新幾內亞島和加裡曼丹島距離我們太遠了,我們能夠投入的力量有多大?

就算是沒有被各國重視,可週邊地區都是荷蘭、西班牙和英國人的勢力範圍。我們佔領這些地區不難,可是未來統治這些地區呢?

美洲地區問題更大,不要看這些獨立國家實力弱小,在歐洲大陸連生存下去的資格都沒有,可是萬里之外的美洲,我們還未必能夠是他們的對手。

戰爭是需要成本的,我們必須要考慮收支問題。至於在中美洲挖運河的計劃立即打住,守不住的東西沒有必要替別人做嫁衣。

在巴塔哥尼亞高原建立殖民據點問題不大,那邊都沒有幾個人。”

還有若干島嶼,弗朗茨都沒有點評。他不知道是什麼地方,想要評價也無從下口。

這些不出名的小地方,後世地球儀上面都找不到,他自然沒有印象了。

約西普·耶拉契奇總督解釋道:“陛下,我們的這些計劃是深入分析、研究過的,都具備一定可行性。

比如說:尼科巴羣島是奧屬東印度公司遺留下來的遺產,現在由我們的民間商人在統治。

還有加裡曼丹島,已經有我們的殖民據點了。在馬來西亞地區,我們已經取得了最惠國待遇。

這些大都是民間殖民團隊取得的成果,並非政府組織。前不久英國人佔領了整個澳大利亞,引發了他們的擔心,向殖民部求助。

考慮到現在英國人還忙着鎮壓印度叛亂,短時間內沒有精力和我們搶地盤,殖民部才同意了這一計劃。

至於美洲殖民計劃,我們準備的是經濟殖民,靠經濟手段在中美洲滲透,在巴拿馬地區開闢運河那是資本家提出來的。

保留這一計劃,主要是爲未來考慮。如果我們能夠控制中美洲各國,那麼開闢這條運河就有必要了。

陛下,中美洲地區各國實力非常的弱小,幾乎沒有任何工業,武器彈藥全靠進口。

總人口不過兩百多萬,平均下來每個國家也就三十多萬人,其中五分之三是印第安人,五分之一是混血兒,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白人。”

弗朗茨無話可說了,難怪殖民部會打中美洲的注意,弱到了這個地步,不被人窺視纔怪。

先經濟殖民,然後慢慢移民,當移民數量足夠多後,就推翻當地政府。

偏偏還沒有什麼難度,這是人口少的後遺症。只要維也納政府捨得投入,殖民這些地區真的不難。

想到了這裡,弗朗茨就只能吐槽西班牙人敗家。看來哈布斯堡王朝分裂給他們留下的遺產太豐厚了,完全不知道珍惜。

但凡是政府有點兒魄力,也不會讓這些地區獨立。實在是不行,還可以搞自治領,打造經濟共同體,也好過現在一根毛都撈不到。

“好吧,你說服了我。不過運河計劃還是先擱置起來,在沒有分裂美國之前,我不希望出現一條改善美洲交通的運河。”

……

自從看了《奧地利全球戰略計劃書》後,弗朗茨都開始重視收集各國的資料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如果不是地理位置受到了限制,他都懶得去開發非洲大陸了,直接殖民南美算了。

看看南美各國人口就知道了:

秘魯領土面積12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0萬;

巴拉圭約領土面積41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0萬;

玻利維亞領土面積11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25萬;

厄瓜多爾領土面積2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0萬;

巴西領土面積851萬平方公里,人口約730萬;

……

就這麼點兒人口,國內還存在着嚴重的種族矛盾,作爲統治階級的白人只是少數,更多的還是印第安人和黑奴。

想想也是,葡萄牙、西班牙都不是什麼人口大國,偏偏殖民地又那麼多,他們上哪兒去弄那麼多移民?

沒有足夠的移民,對當地的開發自然也就不成功了。當地開發程度低,又降低了大家的移民慾望。

陷入了惡性循環後,南美各國也就慢慢錯過了發展的機遇。等美國發展起來後,他們又受到了打壓,再想發展都沒機會了。

這和南美各國政府不給力也有關係,但凡是政府做的好一點兒,一個小強完全不是問題。

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六十九章、油田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二十章、安全衛生大整頓第九十七章、交易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二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一百章、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啓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兩百三十九章、不能閒着第八章、債務延期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一百零一章、丁口稅第七十章、反作用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第五十六章、必須要跳的坑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樣煉成的》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十六章、忍痛割肉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二十七章、撤退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四十七章、風波第七章、遠洋艦隊第一百六十五章、爲了生存而戰鬥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二十四章、攤牌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節操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九十五章、時機成熟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七十六章、病急亂投醫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兩百五十四章、帶歪了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學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四十八、地獄副本第十一章、奧地利經濟圈計劃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一百三十章、戰爭通碟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三章、新的麻煩第八十三章、戰地求生手冊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六章、暗流涌動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五十四章、蘿莉養成計劃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兩百九十三章、距離霸權最近的一天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