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

倫敦

“首相閣下,帝國準備向神聖羅馬帝國發起戰爭,經過議會批准了麼?”

“首相閣下,爲什麼要挑起這場戰爭?我們能夠獲得什麼?”

“首相閣下,帝國準備好了麼?我們的勝算有多高?”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

一覺醒來,還迷迷糊糊的坎貝爾首相,剛出門就遭到了記者圍堵。

鋪天蓋地的問題,瘋狂的向他席捲而來。其中隱藏的陷阱更是多不勝數,憑藉老辣的經驗,坎貝爾知道這幫記者又要搞事情了。

對這幫無良媒體來說,只要有大新聞能夠提高報紙銷量就行了,至於不列顛會不會和神羅打起來,其實並不重要。

早已習慣了媒體的套路,略微停頓之後,坎貝爾首相擺了擺手說道:“這些問題,接下來政府會召開專門的新聞發佈會進行解答。

現在我只能告訴大家,政府並沒有準備向神聖羅馬帝國發起戰爭,但是我們也不懼怕戰爭。

請大家不要輕信市面上流傳的謠言,大不列顛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們願意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一起維護世界和平。”

擺脫了記者之後,坎貝爾的臉色一下子陰沉了起來。記者來的這麼快,明顯是有人在背後組織策劃。

若不是他反應快,及時糊弄了過去,搞不好現在就已經深陷重圍了。

不列顛的制度已經非常完善了,政府在未經議會批准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有權力對一個大國發動戰爭。

在維護自身權力的問題上,議員們從來都沒有放鬆過。但凡是傳出點兒風聲,坎貝爾都別想有好日子過。

對競爭對手的無恥行徑,坎貝爾已經沒有精力去譴責了。眼下最大的問題是窗戶紙被捅破,不列顛被逼到懸崖邊上。

“偷襲”、“誘敵”,那是想都不用想了。記者都知道不列顛和神羅之間要爆發戰爭,那就等於全世界都知道了。

……

在滿腔怒火之下,坎貝爾召開了緊急內閣會議。

“消息已經泄露出去了,輿論對我們非常不利。前段時間,我們提出的加強戰略物資儲備,現在也被外界認爲是證據。

反對黨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按照固有的套路,一般都先是記者,接着就是議員質詢。

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接下來我們的日子會很難過。爲了避免局勢繼續惡化,今天我們必須拿出一套方案來。”

內鬥是不列顛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局勢危急只是他們的體會,在野黨可感受不到。

不同於神羅政府高層,一步一個腳印往上爬,英國政府高層都是從選舉中一步登天。

就算是有過度,那也只是在議會中當了幾天噴子。在政府中有任職經歷的只是少數。

即便是有過履任經歷,那也是鍍金意義,高於實際意義。大多數時候都是隻掛名,不履行具體職責。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政府高層就是白癡了。能夠在複雜政治鬥爭中獲勝,一路從選舉中脫穎而出,沒有過人的能力是辦不到的。

大家差的只是施政經驗,一般來說當選後會有專業團隊幫忙普及相關知識,處理政務也有顧問團輔助。

效果怎麼樣,看在任期間的奇葩政策多不多就知道了。一般來說,首相的個人能力越差,利益集團的胃口就越大,推出的亂七八糟政策就越多。

要是學習能力強,或者是提前就接觸過相關知識,甩開這些充斥着利益集團的顧問團,同樣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凡是想要有所作爲的,都必須擺脫對顧問團的依賴,跳出利益集團畫下的圈子。

不過,這些都是當選後的事情。普通政客在野的時候,根本就接觸不到相關知識,自然不需要考慮那麼多。

這也是政治世家,更容易成功的原因。大家在先天見識上,就不在一個層面上。

現在也不例外,在大多數英國人眼中,皇家海軍還是縱橫四海所向無敵,大英帝國依舊如日中天。

神聖羅馬帝國的崛起確實是一個麻煩,但也僅僅只是麻煩。有皇家海軍在,不列顛不怕任何敵人。

至於更深層次的國力差距、工業差距、人口差距……通通都不在大家的知識範圍之內。

不是沒有“有識之士”出來做科普,怎奈現在是不列顛最輝煌的時代,大家沉浸在日不落帝國的榮光中,對危機根本就視而不見。

無知者無畏。不清楚雙方的國力差距,依舊認爲不列顛是曾經那個牛逼哄哄的日不落帝國,拖起後腿來自然沒壓力了。

外交大臣亞當:“我們籌備戰爭的消息,應該沒有泄露出去,要不然反對黨已經發難了,外面根本就不會這麼太平。

從目前的事態來看,多半是有人根據目前的國際局勢,推斷出我們要同神羅開戰。

或者是維也納政府覺察到了我們的意圖,故意放出了消息,企圖打亂我們的戰略佈局。

反對黨只是利用這個契機,藉助媒體的力量在後面推波助瀾。真要是掌握了我們策劃戰爭的證據,他們早就去議會彈劾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這種局面,對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直接將帝國同神羅之間的矛盾明面化,我們也可以趁機宣揚神羅威脅論,爲接下來的戰爭做準備。

截止到目前爲止,外交部已經收到了歐洲多國的詢問函,還有荷蘭政府牽頭髮出的和平倡議書。

表面上來看,這是歐洲各國都不想這場戰爭爆發,更深層次的原因又何嘗不是對神聖羅馬帝國的忌憚呢?

要知道在歐陸戰爭時期,維也納政府可是一呼百應,沒有花多大代價就組建了反法同盟。”

別看亞當分析得頭頭是道,實際上他內心也是慌得不行。不管消息是誰放出去的,敵人都會產生防備。

本來就在爲怎麼忽悠神羅海軍主力出來發愁,現在敵人有了防備,那就更難以實現了。

無法在開戰第一時間重創神羅海軍,他們的速戰速決計劃,就宣告破產了。

戰爭一旦持續下去,不列顛的好日子就結束了。別的不說,歐洲市場算是徹底沒了。

看看歐洲各國的反應就知道了。大家反對兩國開戰,除了擔心站錯隊外,更重要的還是擔心戰爭持續下去。

在外界看來,神聖羅馬帝國擁有陸權優勢,不列顛則擁有海權優勢,真要是打了起來,一時半會兒誰也奈何不了誰。

荷蘭反應最爲激烈,除了地理位置坑外,最重要的還是他們嚴重依賴海上貿易。

一旦不列顛和神羅的戰爭陷入焦灼狀態,互相封鎖是必然的,海上貿易中斷是必然的。

要是短暫性的三五個月友誼賽,那還沒有關係,大家忍忍也就過去了。

要是戰爭持續個三年五載,不用懷疑荷蘭、葡萄牙這種嚴重依賴海外貿易的國家,想不崩潰都難。

在這種背景下,大家都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幫助一方贏得戰爭,儘快結束貿易封鎖。

要麼歐洲各國一起跟着不列顛混,聯合將神羅拉下馬;要麼大家跟隨神羅的腳步,一起拼命爆軍艦,幹翻皇家海軍。

毫無疑問,不管是跟誰混,大家都會損失慘重。尤其是荷蘭這個極有可能淪爲戰場的苦逼,就算是跟對了人一樣要虧本。

別指望靠戰利品彌補損失,那就是一個畫餅。前面的反法戰爭就是一個例子,名義上大家都拿到了鉅額賠款,現實卻是法蘭西政府沒錢支付。

沒錢就是沒錢,甭管你有千般能耐、萬般手段,法國政府還是變不出錢來。

像比利時這個苦逼,若不是戰後從法蘭西割回了一塊土地,那簡直就是血本無歸。

小國的體量有限,實力支撐不起野心。估摸着想要在英奧戰爭中漁翁得利的,除了沙皇政府之外,也就萬里之外的合衆國了。

其它國家有沒有野心都一樣,自家的腸胃不好,不能吃油膩的食物,肉送到了嘴邊,也只能聞聞味。

作爲不列顛的外交大臣,亞當的個人能力還是非常強悍的。可惜現實擺在眼前,任他多能忽悠,也沒有把握把人都拉到自己這邊。

當然,他們也可以效仿原時空的靈活外交策略,允許各國保持中立,並且從事海外貿易。

只是這需要對手配合,要是維也納政府不買賬,硬是要拉人入夥,大家還是要必須選擇陣營。

歐洲各國能夠扛下神聖羅馬帝國的外交壓力麼?

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夠回答。理論上來說,只要歐洲各國一起抱團中立,維也納政府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可是這種機率太低了,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份勇氣。人心不齊,只要有幾個國家帶頭站了隊,剩下的都只能跟着站隊。

局勢對不列顛已經非常危險。一旦操作失誤,那麼站在不列顛對面就不僅僅只是神聖羅馬帝國,而是整個歐洲世界。

財政大臣阿斯奎斯:“爵士,歐洲各國都是牆頭草,他們的立場從來都不曾堅定過。

因爲地緣政治的緣故,我們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根本就沒有辦法和神聖羅馬帝國比。

純粹依靠政治手段,我們未必會落入下風;可是維也納政府一旦採取軍事手段,直接進行武力威脅,我們就很難同他們競爭了。

除非我們能夠拉攏俄國和西班牙,只有他們兩國一起牽頭,歐洲各國纔有可能頂住維也納政府的壓力。

考慮到我們同俄西兩國的關係,我不認爲現在能夠把他們拉過來。若是能夠讓他們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那就是上帝保佑了。”

不是阿斯奎斯悲觀,實在是前面幾屆政府太坑了。只顧自己逍遙了,給他們留下的爛攤子太大。

沒有辦法,不列顛的世界霸權就是踩着西班牙上位的。十年前的菲律賓戰役中,西班牙又被不列顛的小弟禍害不輕。

新仇舊恨加在一起,中間還有一個直布羅陀海峽主權之爭,西班牙政府除非集體腦子進水,纔有可能跟着他們混。

英俄關係更不用說了,印度問題是雙方解不開的死結。現在的日俄戰爭,也是舊仇之上添的新恨。

即便是沙皇政府對神羅忌憚萬分,可要是讓他們砸鍋賣鐵援英,那仍然是不可能的。

沒有人領頭,做慣了牆頭草的歐洲各國,自然不可能跳出來和神羅對着幹。

當然,還有一個北歐聯邦可以忽悠,這位也有實力保持中立。

可惜這位在政治上的號召力有限,當不了帶頭大哥,更不敢去當這個大哥。

歐洲世界指望不上,沒有人願意在這種時候當打手,想要贏得同神羅之間戰爭,自然是難上加上。

……

戰爭終歸還是要靠軍方打的,對文官們的抱怨,坎貝爾只能假裝聽不見。

現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戰爭有困難、不好打,難道就能夠不打了?

真要是現在停下戰爭腳步,估摸着維也納政府就要樂瘋了。啥都不要幹,拖上個十年八年,霸權自己就送上門來了。

“海軍部有什麼計劃?”

戰略不夠,戰術來湊。既然綜合國力拼不過,那就只能讓皇家海軍爆發,繼續爲不列顛創造奇蹟。

只見海軍大臣斯溫丁拿起一根指揮棒,走到懸掛的世界地圖跟前說道:“神聖羅馬帝國的海軍主力雖然龜縮在地中海,但是海外仍然有幾支分艦隊。

雖然這些艦隊中主力艦很少,但是艦隊的噸位數量卻不低,差不多佔據了神羅海軍總噸位的百分之四十。

在無法誘使敵軍主力決戰的情況下,海軍部計劃先解決這些海外的麻煩。

其它幾支艦隊都不值得一提,主要是奧屬南洋艦隊和中美洲艦隊。不但有無畏艦充當旗艦,其它附屬軍艦也是新式軍艦居多。

這些軍艦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跑得快。

顯然,敵人這是早有準備。企圖在戰爭爆發後,利用這些高速軍艦襲擊我們的商船。

我們計劃在戰爭爆發後,立即動手襲擊敵人這兩支分艦隊,提前消除貿易線上的威脅。

在這方面日本人就乾的不錯,先後偷襲成功了西班牙、遠東帝國、以及俄羅斯,我們完全可以效仿。”

節操是不存在的,只要能夠贏得戰爭勝利,斯溫丁不介意打破慣例一次。

反正史書是由勝利者寫下的,只要擊敗了神聖羅馬帝國,所有壞規矩的行爲,都可以被洗白。

先動手幹掉敵人的分艦隊,總好過等戰爭爆發後,被敵人襲擊商船的好。

作爲海盜起家的皇家海軍,對這些業務太熟悉不過了。以至於粗略一看,斯溫丁就明白了維也納政府的打算。

若是放任不管,恐怕戰爭剛剛爆發,不列顛的海上貿易線就要遭受重創。

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七十五章、危機第十八章、缺人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兩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一百三十章、戰爭通碟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六章、暗流涌動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八十一章、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十九章、自治省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兩百四十三章、修修補補第兩百零九章、腦洞大開的沙皇政府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一百六十五章、爲了生存而戰鬥第五章、躺贏戰術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三十七章、處心積慮的起義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三章、鴻門宴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兩百三十八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一百零八章、巴爾幹風雲起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國的無奈第九十二章、特倫託之戰——反擊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九十一章、成熟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二十一章、套牢經濟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五十四章、釣魚執法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十一章、奧地利經濟圈計劃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五章、戰爭契機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兩百一十一章、搞破壞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十五章、強國夢第一百章、日俄斷交第四十七章、風波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兩百六十二章、急眼了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