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

保守派貴族豪威爾憤怒質問道:“科蘇特,你的解釋並不能夠令人信服,類似的事情發生也不是一兩起了,你統帥的國民自衛軍,爲什麼不加以約束?

伊斯特凡伯爵和你是政敵,他也反對匈牙利獨立,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否認他的偉大,你更不應該因爲個人恩怨,就殘忍的殺害他。”

貝姆立即反駁道:“不,你這是在玩火胡說八道,科蘇特先生怎麼可能是殺人兇手呢!”

謝米爾冷笑道:“貝姆將軍,現在科蘇特先生是政府元首,還是國民自衛軍的最高統帥,多次阻擾陸軍部整肅軍紀,現在發生了這種事情,難道他不該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麼?”

國民自衛軍發展到了現在,已經徹底的墮落了,作奸犯科時有發生,內部管理混亂不堪,科蘇特這個最高領袖難辭其咎。

至於阻礙陸軍部整肅軍紀,那就是權利之爭了,革命黨不想看到陸軍部藉機把手深入到國民自衛軍中。

可是現在,這就成了攻擊他們最佳的藉口,無論伊斯特凡伯爵的死和科蘇特有沒有關係,他都必須要爲此負責。

裴多菲想了想說:“現在最重要的是抓住兇手,那名失蹤的連長就是這次事件中的關鍵人物,在沒有抓到他前,就給這次事件定性是不負責任的!”

說這話的時候,他的眼睛裡面含着濃濃的擔憂。沒有辦法,科蘇特的節操實在是令人懷疑,誰知道這件事和他有沒有關係?

陸軍大臣戈爾蓋譏諷道:“可是在案發的第一時間,國民自衛軍阻止了警方抓捕兇手。

這件事情,科蘇特先生必須要負責,縱容國民自衛軍胡作非爲的,讓他們獨立於司法之外,不受法律約束,可以私自行動,這些都是造成這次慘案的主要因素。

在查清事情的真相前,當事人有必要避嫌,我提議暫停科蘇特、貝姆……等人在國民自衛軍中職務!”

戈爾蓋這是窮圖匕見了,直接將放走兇手的罪名扣到了國民自衛軍頭上,藉機把國民自衛軍納入陸軍部的指揮中。

這讓科蘇特的支持者們很受傷,偏偏他們還找不出反駁的理由。總不能說他們都是君子,不會阻礙查案吧?

被逼到了牆角的科蘇特,無奈的說:“好,我辭職!”

這是沒有辦法的選擇,政府內部反對派齊齊發難,就連自己手下的小弟,這個時候都選擇了沉默,他已經是衆叛親離了。

……

歷史發生了驚人的巧合,在內外壓力下,科蘇特還是被趕了下臺,只不過這次比歷史上更加狼狽。

謝米爾爲首的反對派掌權過後,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查案,而是立即組織人馬突圍。

他們的做法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懷疑,畢竟布達佩斯是坐困愁城,繼續守下去就是等死,衝出去纔有一線生機。

城外,奧地利軍隊指揮部。

“司令官,這是城內傳來的消息,敵人正在準備突圍,這是他們的作戰計劃!”作戰參謀低聲說道

接過了情報,朱利葉斯中將露出了笑容,匈牙利共和政府居然在這個時候發生了權利變局,投降派堂而皇之的掌控了政權。

賣隊友也是有技巧的,直接宣佈投降肯定不行,已經沒有退路的革命黨人不可能答應。

不過,國民自衛軍都是一羣烏合之衆,守城還有幾分戰鬥力,主動進攻就是在送人頭。

打着突圍的名義,讓他們去送死,同樣可以達到目的。

……

1848年6月12日,布達佩斯城的匈牙利國民自衛軍發起突圍作戰,被早有準備的奧地利軍隊打的四散而逃。

在突圍失敗過後,奧地利軍隊一路尾隨入城,匈牙利共和政府在謝米爾的帶領下向奧地利軍隊投降。

不甘心失敗的革命黨人,在貝姆將軍的指揮下在城南負隅頑抗,抵抗了兩天過後全軍覆沒。

截止到了6月15日,這場持續了兩個多月的匈牙利叛亂,在布達佩斯落下了帷幕。

戰爭結束了,但是戰爭造成的後遺症卻纔剛剛開起,布達佩斯在這場叛亂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全城三分之一的建築淪爲了廢墟,經濟損失更是無法統計。

收復了布達佩斯過後,朱利葉斯中將還沒有來得及慶祝,又頭疼了起來。

看着手中龐大的俘虜對伍他很受傷,屠殺是不可能的。連同家屬在內這可是十五萬人,怎麼殺?

放過?那就更加不用考慮了,爲了匈牙利的長治久安,這些隱患也必須要排除。

“司令,不如以瘟疫的名義把他們給……”一名仇視革命的青年軍官提議道

朱利葉斯搖了搖頭說:“不行,現在有這麼多媒體看着,我們把革命黨高層拿出去讓民衆審判,就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質疑。

要是捏造一場瘟疫,很容易穿幫的。總不能真的製造瘟疫吧?那玩意兒又不可控,要是蔓延開了,我們哭都來不及!”

約西普·耶拉契奇總督提議道:“其實,沒有必要斬盡殺絕。只要清洗掉頑固分子就可以了,剩下的人全部判個十年二十年,讓他們服勞役贖罪好了。

據說,維也納叛亂就是那麼幹的,我們也可以效仿一下,這些人只要不被放出去,造成的威脅都在可控範圍之內!”

朱利葉斯中將徘徊了一下,最後下令道:“將所有的軍官、政府官員、已經加入革命黨的成員、知識分子全部找藉口處決掉。

找不到藉口,就製造罪名,讓法院判他們死刑。實在不行讓憤怒的難民動手打死他們,或者是讓他們病死、畏罪自殺都可以,其餘人都判勞役好了。”

聽了朱利葉斯中將的命令,衆人臉色鉅變,這意味在不久的未來,將會有數萬人要人頭落地。

不過大家都沒有反對,這也是維也納政府的意思。除了及時倒向奧地利政府的聰明人,剩下的都屬於被清洗的對象。

革命黨的首腦人物,都已經“被負隅頑抗”給擊斃了,包括科蘇特這位元首,都在戰爭中見了上帝。

爲了收攏民心,朱利葉斯還爲伊斯特凡伯爵舉行了葬禮,順便給出了蓋棺定論:伊斯特凡伯爵是匈牙利保皇派的領袖,因爲拒絕和革命黨人同流合污,被科蘇特殘忍的殺害。

沒有辦法,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伊斯特凡伯爵是匈牙利實幹派的領袖,雖然是保皇黨的一員,但是他也是堅持匈牙利主義者。

爲奧匈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包括推廣匈牙利語言文字,發展匈牙利文化等等。歷史上匈牙利被拆分後,能夠再次重聚,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這種和奧地利政府背道而馳的政治理念,顯然是不容許存在的,包括伊斯特凡伯爵在內,很多匈牙利的大人物都一起見了上帝。

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殺機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十二章、列強的節操第八十三章、戰地求生手冊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一百一章、論緩衝的必須性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九十八章、搞事情啦第八章、禍不單行第三十四章、轉移危機第八十一章、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十四章、誤中副車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三十七章、處心積慮的起義第一百二十五章、造勢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門藝術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第十九章、風波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軍部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四十一章、閱兵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八十七章、分裂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六章、教育改革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六十一章、刺背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一百章、發飆的……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兩百三十章、高風險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四十八章、準備決戰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九十一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九章、美國版鴻門宴第一百一十五章、狠辣戰略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三十四章、慌亂的大公們第一百一十三章、沒有底線的操作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三十六章、尋找對手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兩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十五章、逼宮第十五章、改革派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一百零八章、巴爾幹風雲起第一百章、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啓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