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

事實證明,效率都是逼出來的。普通的國際會議,往往十天半個月都達不成一項共識。

歐陸經濟峰會不一樣,眼瞅着革命浪潮連綿不絕,各國政府都慌了。繼續拖下去,誰也不知道局勢會惡化到什麼地步。

1848年留下的恐怖印記,至今都在統治者的心中迴盪。雖然最終撲滅了革命,可是造成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歐洲局勢就是1848大革命造就的。

若不是革命浪潮帶走了奧爾良王朝,就沒有波拿巴的大法蘭西帝國;若不是大革命爲改革提供了契機,哈布斯堡王朝也不會這麼快復興;若不是大革命刺激民族主義勃發,神羅也不會這麼容易統一……

一連串的巧合下來,國際局勢發展到現在這一步,就成爲了必然。

革命意味着利益分配重新洗牌,既得利益者自然不願意重新來過。重新洗牌對國家是好是壞,在洗牌完成前誰都不知道;但是對統治階級,絕對是一場災難。

爲了避免局勢繼續惡化,各國代表都帶着滿滿的誠意參加會議。在短短的三天時間內,各國就在聯合“救市”問題上達成了一致。

1894年9月1日,歐陸聯盟經濟委員會發布了救市公告,由歐陸聯盟十八國聯合出資十二億神盾,用以振興歐洲經濟。

按照計劃,經濟振興計劃所需資金,均由“聯合出資”各國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分攤經費。換句話說就是:錢花在哪個國家,就由哪個國家的政府負責出錢。

充分的體現了公平性原則,考慮到了各方利益,誰也佔不了便宜,誰也不吃虧。

至於所需的經費來源,自然是“印”鈔票了。弗朗茨還是很注意吃相的,這次可沒有坑人。雖然神盾是維也納政府發行的,但是增發貨幣帶來的收益,卻是拿出來和各國一起分享的。

無論是無息貸款,還是物資援助,都是變相的一種補償。經濟體量越大拿得越多,體量越小補償自然就越小。與之相匹配的就是:風險也要大家一起承擔。

在歐陸經濟振興計劃通過的同時,各國也紛紛將本國貨幣同神盾進行掛鉤。弗朗茨的“歐洲經濟一體化”戰略,終於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救市計劃”對政治的影響一時半會兒還看不出來,不過經濟危機上的影響立馬就開始發酵。沒有任何意外,最先受到影響就是資本市場。

股市開始緩慢爬升,資本已經悄然進場開始抄底。一潭死水的市場,終於開始濺起浪花。

在市場回暖的同時,各國政府也陸續採取措施,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政府大規模干涉經濟開始了。

這個時候,再也沒人指責政府不能干涉經濟。各行各業都不好過,嘴炮黨們同樣面臨着失業危機。民衆們都在爲生計忙碌,根本就沒有心思聽他們瞎比比。

甭管政府幹涉市場對不對,至少就業崗位出來了。儘管工作不是那麼順心如意,但是這個時候有份工作能夠養家餬口,比什麼都重要。

最受萬衆矚目的還是三年期非洲之旅,要求低、待遇高,只要身強力壯就能幹,想不受關注都難。

當然,這個“待遇高”也是相對而言的。如果在經濟危機之前,這樣的待遇在大多數國家都只能算普通,可現在是經濟危機時期,能拿到六七折的薪水都是企業良心。

在這種背景下,能夠拿到平常時期普通待遇的薪水,那絕對是能夠令人羨慕的工作,尤其是這份工作的要求還特低。

唯一令人遺憾的是工作地點在非洲,具體在哪個疙瘩都沒有一個準信,分到什麼地方全靠上帝保佑。

這點兒困境,絲毫不影響大家的熱情。畢竟,人總是要吃飯的。雖然政府也在發救濟糧,但那黑乎乎的棍子明顯當武器比當食物更合適。

如果不是餓得沒辦法,絕對沒有人去領那難吃要命的救濟糧。從這方面來看,官僚們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保證了這些食物能夠真正進入到需要的人手中。

歐洲世界忙着救市,菲律賓戰爭也到了拐點。原本日西兩國就在拼韌性,賭對方先撐不住。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隨着歐洲十八國宣佈聯合救市,再指望西班牙國內的經濟崩潰明顯不現實。

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歐洲各國現在也不會讓西班牙局勢失控,畢竟革命是會傳染的。好不容易纔平息了革命浪潮,要是西班牙崩潰那就前功盡棄了。

爲了避免局勢再次惡化,現在不僅不能讓西班牙崩潰,就連菲律賓戰爭歐陸聯盟都必須要干涉。

要不然西班牙戰敗,刺激了國內的民族主義者,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局勢失控,誰來負責?

至於日本人的利益,這重要麼?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遠東小國,聽從安排也就罷了;要是不識時務,帝國主義的鐵拳會讓他們明白什麼是社會殘酷。

在西班牙政府的努力公關之下,1894年9月9日,歐陸聯盟做出了干涉菲律賓戰爭的決議。

坦率的說,經濟峰會上做出這樣的決定,明顯是不合時宜,怎麼看都不協調。

沒辦法,誰讓歐洲各國都不當一回事呢?

專門爲此展開一次國際會議?

抱歉,大家現在都很忙,沒有功夫去顧忌日本人的感受。加上西班牙的公關影響,乾脆就快刀斬亂麻算了。

誰讓日本人運氣不好,得罪的人多呢?

就在幾年前,尼古拉環球旅行的時候,在東京被日本隨從刺殺,雖然撿了一條命,可是那兩刀還是給少年皇儲留下了陰影。

如果只是這也就罷了,偏偏日本政府敷衍了事,抓到刺客之後僅僅判了一個終身監禁。更令人難看的還在後面,頂着“愛國者”頭銜的刺客,明爲監禁,實際上並沒有受到制裁。

受此影響,日俄關係直接下降到了冰點。不光尼古拉皇儲想要報復,就連涵養最好的亞歷山大三世也多次叫囂着要給日本人“億”點兒顏色瞧瞧。

如果不是俄國財政不允許,日本本身也沒有多少油水,沙皇政府早就派兵去給西班牙人幫場子了。

雖然沒有出兵,不過沙皇政府還是提供了方便,允許西班牙政府從俄羅斯帝國招募僱傭兵參戰。

或許是出於對俄國人的警惕,又或許爲了波旁王朝自身的利益,最後西班牙政府還是選擇了法蘭西僱傭兵。

同樣看日本人不爽的還有荷蘭人,作爲小國的荷蘭能夠擁佔據南洋最富庶的爪哇島,靠得就是政治手腕。

偏偏不懂規矩的日本人突然闖了進來,讓原本歐洲各國遵守的政治規則變得支離破碎,荷屬南洋一下子變得岌岌可危。

沒人領頭的情況下,震懾於英國人的立場,荷蘭政府只能暗地裡搞點兒小動作。現在有人帶頭,那必須要投支持票。

再加上早已站隊的神羅,和正在和日本人血戰的西班牙,歐陸聯盟中的有份量的國家差不多都參與了進來。

反正干涉菲律賓戰爭,有這幾家就夠了。剩下的國家想出力,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需要跟着搖旗吶喊施加政治壓力就足夠了,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在這種背景下,一份措辭嚴厲的外交照會,就以歐陸聯盟的名義遞交到了日本駐維也納公使山本秀久手中。

……

“這不可能!”

“你們不能這麼幹,這對大日本帝國不公平!”

……

儘管在歐洲受到了不少白眼,但是這麼欺負人的事情,山本秀久還是第一遇到。

沒有辦法,歐陸聯盟的工作人員都是各國派駐,在聯盟做出決議後,一名來自西班牙人的工作人員主動攬下了起草照會文書的工作。

基本意思確實沒變,但是語氣措辭就發生了一點點改變,完全把日本人的臉往地上摩擦。

看在大家“神盾”的份兒上,負責審覈的官員沒有絲毫刁難的意思,直接無視了這一點點區別。

旁觀者眼中的“一點點區別”,落入了山本秀久眼中,那就是在要人命了。

前面大道理的廢話,可以直接略過;指責非法日本政府入侵破壞世界和平的大帽子,也可以先無視,畢竟被報紙罵得多了,山本秀久已經習慣了。

最最不能接受的是:歐陸聯盟責令日軍在年內撤出菲律賓羣島,並且交出戰爭犯,由歐陸聯盟組建的國際法庭進行審判。

否則,聯盟將出兵干涉菲律賓戰爭,並且保留進一步追究日本政府責任的權利。

這麼霸道露骨的調停照會,世界歷史上都不多見。顯然,不是正常外交活動中會出現的。

不過對被逼急了的西班牙政府來說,這都不是事兒。如果能夠激怒日本政府,讓事態擴大化,估計馬德里政府的慶祝宴會能夠連擺一個月。

或許是山本秀久公使的表情太過誇張,又或許是西班牙人的努力發揮了作用,負責遞交照會的道爾頓打斷道:“公使閣下,冷靜一點兒。

這是歐陸聯盟十八國共同的決議,你最好還是早點兒傳回國內。如果貴國有什麼疑問,可以在後續的調停會議上提出來。

但是在調停會議正式召開前,請貴國先按照照會內容執行。從下個月開始,聯盟將正式對貴國實施經濟制裁。

凡聯盟控制的勢力範圍,都將暫時中止同貴國的一切貿易往來,各國的海域也是貴國船舶的禁區。”

如果有參加會議的官員在這裡,馬上就會發出疑問,聯盟會議有說經濟制裁麼?

好像是有的,不過那是建立在日本政府拒絕之後。現在這種不管不管就要制裁的做法,明顯是添油加醋的結果。

可惜這些都不是山本秀久能夠知道的。縱使知道了也沒用,西班牙人已經做好了公關,聯盟不會受理他們的投訴。眼下他只能將照會內容原封不動的傳回去,剩下的事情就看國內怎麼選擇了。

……

問題是日本政府有得選擇麼?

甭管照會內容是否存在修改,一旦遞交了出去,那就代表着歐陸聯盟的立場。

誰都是要面子的,作爲全世界最大的組織,歐陸聯盟也不能例外。發出去的照會收回來,那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日本人明顯沒這份量。

何況,西班牙人的做法,看似篡改了照會內容,實質上要是沒有某些人的默許,也不可能成功。

……

日本政府還沒有收到消息,英國人已經先一步收到了情報。倫敦政府直接被驚呆了,羅伯特·塞西爾做夢也沒有想到某人會如此沒有節操。

本來歐洲經濟復興計劃就已經夠刺激的了,沒想到後面還有更刺激“干涉計劃”。

從表面上看,這只是歐洲各國爲了挽留國內經濟,單純的一次國際合作,日本人只是遭遇了無妄之災。

然而,政治從來都不能只看表面。今天歐陸聯盟能夠爲了西班牙的利益,插手菲律賓戰爭;那麼明天歐陸聯盟就能爲了xxx國的利益,再次插手海外事務。

多來這麼幾次,歐洲各國就會發現聯盟的好處。藉着歐陸聯盟的虎皮,哪怕一個小國也能夠在海外擁有列強地位。

長此以往下去,在利益的驅動下,這個鬆散的國際組織,就會變成一個真正的聯盟。

到時候,莫說日本那樣的小國,就算是作爲世界霸主的不列顛,遇到了歐洲世界的聯合,也必須要靠邊站。

自認爲洞悉了維也納陰謀的羅伯特·塞西爾首相,當即驚出了一身冷汗。

要知道不列顛最持久的國策就是歐陸平衡戰略,雖然在歐陸戰爭結束後失利,但是倫敦政府上下都認爲這只是暫時的。

當年,拿破崙不也曾一度橫掃歐洲,鎮壓了各種不服,後面還不是涼涼。

包括羅伯特·塞西爾本人在內,英國政府中很多人都在等神羅犯錯,隨時準備着在關鍵時候再上去捅一刀。

怎奈計劃沒有變化快,神羅的天怒人怨沒有等來,一個叫做歐陸聯盟的怪胎先出現了。

原本還以爲歐洲各國之間矛盾重重,這個鬆散的聯盟早晚都會因爲利益分歧四分五裂。作爲老大的神羅,因爲無法調和各方矛盾,最後搞得裡外不是人。

可惜一場規模空前的經濟危機,打破了這一切的幻想。爲了自救,歐洲各國不得不暫時放棄矛盾,聯合起來共度危機。

作爲一貫奉行利益第一的主,羅伯特·塞西爾非常清楚只要利益足夠大,就沒有什麼矛盾不能調和。

一旦讓各國體會了聯合的好處,再想要瓦解歐陸聯盟就難了。有這樣的怪胎在,還讓不列顛怎麼活?

猛得一拍桌子,羅伯特·塞西爾狠狠的說道:“必須要瓦解歐陸聯盟!從現在開始,外交部的工作重心只有一個——挑起歐洲各國之間的矛盾,瓦解歐陸聯盟。

我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也不管你們從什麼地方下手。總之,歐陸聯盟這樣的怪胎,絕對不能存在這個世界上。”

“不惜一切代價,瓦解歐陸聯盟。”這是此刻羅伯特·塞西爾腦海中的唯一念頭。至於作爲當事人的日本,已經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中。

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三十二章、失控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十六章、戰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三十一章、預算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一百零九章、俄國人的戰略抉擇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兩百四十六章、都是贏家VS沒有贏家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一百三十一章、戰爭爆發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軍部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一百二十五章、屠城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七十二章、戰爭轉折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一百五十三章、解決不了問題,就……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五十一章、不願意接受的現實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一百一十六章、添堵第八十二章、棋子的無奈第五十二章、超低的心裡預期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三十一章、甲午第三十五章、又見交易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二十章、英法協約第一百三十六章、法蘭西的計劃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兩百三十九章、不能閒着第一百一十五章、越發猖狂第五十五章、雙標第五章、豬隊友第一百六十七章、聖誕百態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十三章、將星雲集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一百零三章、干涉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七章、黑暗時代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四十一章、閱兵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