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造地球

無論是超導也好,超合金也好,大量新材料的出現給飛船的改造工程帶來了許多便利,也引發了一股發明潮。x23us.com更新最快

別的不說,光是那些五花八門的發明創造,就讓政府高層們撓破了頭皮。

特別是常溫超導,帶來了太多的想象空間。

磁懸浮列車是早就有的東西,還有磁懸浮汽車、磁懸浮電梯、磁懸浮揹包、磁懸浮滑板……大量亂七八糟的小發明,無論有用沒用全都出來了。

好吧,如果真的想要靠超導飄在天空,還不如去諾亞號上層的低重力區……

超導材料畢竟不是鋼材,沒法一天就能煉出成千上萬噸。它的製造流程非常複雜,需要大量的能源以及資源才能生產,產能是非常有限的。

現在每個研究室都迫切需要,有人想研究具體理論,有人在想還能不能再改造,這也造成了一個問題:供不應求。

好吧,以目前諾亞號的生產水平,再加一條超導材料的生產線也不過是數天時間的事請,這些絲毫沒有什麼可以值得擔心的。

對於完全實現了自動化的基諾夫工業工廠而言,製造相關的儀器根本沒有任何難度。只要輸入相關的設定模式,然後就可以製造出相關機械,精度在0.1微米以內,可以說毫無偏差了。

真正讓新政府爲難的是,人手不足,資源不足,生產線也不是說加就能加的,涉及到許多方面的調整。

但超導材料的需求量真的太大了。大量的特殊工程要用上,各個實驗室也要。

而且這一個個大科學家語氣不善,如果不立馬給他們,彷彿就要搶劫似的……

“造這東西畢竟需要大量的物資能源,卻拿來發明小孩的玩具,是不是有點問題?”

資源部的官員不停地發牢騷,同時不停地撥打電話,與科學家們溝通等等。

……

這點小問題不是於易峰要勞心的,他把握的,向來都是全局問題。如果屁大點事也得靠他來扯皮,那麼政府其他人員乾脆撤了算了……

目前來說,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飛船大改上面。

這次由生物學家提出來的生態改造計劃,真是讓於易峰等人無語得很,任何人都覺得這簡直是一種大躍進。但後來在羅曼等大科學家的強力支持下,還是被逐步實施了下去。

到目前爲止,諾亞號小規模的改造不計其數,但是大規模的改造只有三次,這是第四次。

第一次大改,是將月球基地搬家到諾亞號,第二次在火星上的大幅改造,而第三次,是面對超新星,將整體居住區遷移到諾亞號中心。

前面幾次都是局部改造,現在的第四次,纔是真正的全方位的大改。

這一次的改造結束後,人類將有一個更加安全、穩定、舒適的生存環境。

按照規劃,人們的居住區依舊是重力比較合適的中間層、中低重力層以及中高重力層這三層。

目前的住宅區以及工業區位於中心地帶。新政府並不打算大幅移動,因爲中心地帶永遠是最安全的地方。

當初將住宅區設立在邊緣,其實是欠妥當的,那樣固然上下飛船比較方便,但是缺少了安全性。

除此以外,人們根據上、中、下幾層的重力分佈情況,劃定了各種作用不同的區塊。

最上方的無重力區,依舊是少量實驗室的放置地點。部分不需要重力的實驗室將被安置在此處。

下邊一點的低重力區將成爲**區、儲水區以及材料儲存區域。

因爲蜂巢結構被大幅破壞的關係,有部分地區,上中下已經相互聯通。科學家們打算在低重力區製造一個低溫環境。在這個低溫環境內,水蒸氣上浮後,容易凝結成雲朵以及雨水,產生人類夢寐以求的自然降雨!

中間兩層是人們的居住區以及工業區,以及一些自然公園等等。

人類的居住區是不會淋到雨的,但這些自然公園與上方的**區是聯通的,雨水會降落到這裡,形成自然的湖泊、溪流等等,模擬地球的生態環境。

再下邊是儲存區、發電區、實驗區、以及成片的自然公園區。

再下邊已經兩倍以上重力的地方了,這一層也會利用起來,科學家們雄心勃勃地想要打造一個海洋生態系統!

這個區域將儲備海量的水資源,同時與上方的自然公園區、**區相互聯通。這裡蒸發的水蒸氣,將上升到**區,同時人造海洋也是河流的最終聚集地,這樣,水循環就建立起來了。

然後是最下方的高重力區,這裡是岩漿層,用來發電,供暖。

如果岩漿的溫度降下來了,還可以抽出來補充資源。

“計劃很宏偉啊!”於易峰不停地感嘆,這樣的分層結構,真正構成了一個大型的生態圈。雖然還不能像地球那樣完美,至少有了不錯的調節能力。

不錯,真的很不錯。

當然,現在的人類根本沒有這麼多資源,也打造不出一個海洋。

這一切都只是計劃,但只要人類真的得到一顆富饒的行星,計劃將成爲現實!

如果真的實現了,可以說是人造地球也不過分。雖然很迷你很小型,但至少有了類似地球的生態環境。

不僅如此,在飛船環境大改的同時,諾亞號的防禦系統也開始全面升級,其中包括電力安全、火力安全、信息安全等等。

電力安全設施中,將用超導材料大規模替換原來的電線,減少電能的流失。於此同時,人們將至少準備有兩套以上的備用電站,以保證諾亞號的電力永遠保持暢通、永不斷電。

網絡安全也是本次安全升級的重頭戲,從原先的網絡系統拆成了安全網絡、科研網絡、民用網絡三部分。

電力系統、生態循環系統、武器庫等相關安全設施,由中央計算機直接負責監管,它們自成一個局域網,對外界網絡保持物理隔絕。

從此以後,以中央計算機爲代表的安全網絡,將不會分出計算力進行科學研究。它甚至與其他的網絡是物理隔絕的,相互之間無法訪問。

無法訪問,被攻破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第二個網絡是以量子計算機爲代表的科研網絡,它聯通了各個實驗室的資料庫、數據庫,安全級別也比較高。

第三個網絡纔是民間互通的網絡,安全級別還是與往常一樣。

這一些列事請做下來,於易峰終於長長緩了一口氣,心中微微有些振奮。

現在的諾亞號,安全性終於也上來了,除了資源不太充足,其他的沒什麼好挑剔的。

如果真的能出現海洋以及森林,諾亞號完全可以改稱爲諾亞方舟了……

第三十八章 核試驗第二章 艦隊出發!第六章 探討與解惑第一百七十九章 L5的敲門磚第八十二章 霧霾防禦第二十二章 超人類上陣第三十二章 強壁壘與弱壁壘第一百六十章 追錯了方向第三十六章 生命普遍定律第三章 目標——格林3第四十二章 火星啓程第八十五章 最初的神話 4000字大腦芯片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劃第七十三章 回家第四十二章 文明範式第五章 民主第十六章 大建設時代第八十三章 僞裝計劃星星之火第五十四章 搞笑視頻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晚餐第一百九十五章 向着銀心進發第十四章 挑選科考隊第三十二章 突發襲擊第一百四十章 拯救人質第四十九章 電磁波語言第一百零八章 行星級飛船第一百二十八章 路就在腳下第九十七章 特大發現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人類泛銀河聯盟第六十一章 勸告第三十四章 第六年第一百零三章 佔便宜第一百一十八章 面壁者計劃第五十四章 腦部缺陷第二十章 危機第六十二章 局部最優與全局最優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區複賽第五十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口分割第六章 突入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明史詩第四十三章 太空飛船第一百五十章 “盤古號”戰星第一百七十三章 科學發展第九十六章 失落的古代文明第五十五章 尋找更多的人口第三章 時間膨脹效應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劫一艘行星飛船第一百零七章 文化入侵赤炎角人第十四章 外星飛船第一百五十章 全民超人類計劃 本卷終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量的軍隊第八十九章 集體冬眠方案第十六章 大建設時代第五十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敵人出現!第一百一十五章 生命的意義第六十二章 來自太陽的殖民者第二十四章 繼續前進第七章 度假第四十五章 宗教文明第九十一章 納米狂潮第二十八章 超級炸彈第八十七章 三顆螺母第九十五章 新世界我們的宇宙有多精巧第四十四章 離子引擎第六十六章 缺能源第一百零五章 我們正在被操縱?第一百二十六章 機器人入侵第一百八十三章 哲學難題第一百五十八章 42顆戰星第五十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倫理問題第一百七十章 黑洞撕裂第九十章 缸中之腦第九十三章 繼續僞裝第五十一章 文明毀滅第一百零七章 文化入侵赤炎角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道揚鑣 4800字!第三章 暗物質革命第七十九章 陷阱第一百九十五章 向着銀心進發第二十三章 約翰之死第十七章 未知瘟疫第一百一十三章 另外的希望第五十八章 監控第五十三章 土著觀察第六十八章 鐵奎文明第七十七章 挪移第一百一十六章 吊起來打第八十八章 隱藏着的消息第九十三章 震懾第一百九十四章 RSGC星域第八十二章 我當上帝那些事第三十二章 強壁壘與弱壁壘第七十二章 多球文明第七十章 拯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