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終極毀滅 卷終

爲了解答人們心中的疑問,最接近太陽而且正常運行的偵查器,開始嘗試着放大探測到的圖像。x23us.com更新最快

其實就算不用放大,用肉眼也能看出太陽的異常,那一塊區域特別白灼亮眼,如同一塊明亮的耀斑。不過從屏幕上依舊沒有看到任何東西,彷彿這塊白斑是無中生有一般。

“再放大!”於易峰說道。

科學家們立馬進行了一連串的操作,切換望遠鏡的鏡頭模式,將觀測倍數調大,從這個倍數看,只能看到一個非常小的區域。

人們終於在屏幕上看到一個黑色小點,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它正快速地往核心飛去。

“把倍數再調大十倍!”於易峰道。

此時就算不用他發話,科學家們也在操作儀器。經過一連串的調整後,幾乎達到這個望遠鏡能夠分辨的極限。不過人類終於看到這個黑色的點到底是什麼。

一顆……中子星碎片!

它幾乎不發光,在這種明亮的背景下格外明顯。

八個金屬小球正圍繞着中子星碎片飛速旋轉。它們對太陽的高溫、高壓熟視無睹,彷彿不受影響一般。

科學家們從未見識過中子星碎片,但從周邊物質受到的萬有引力情況看,它確實是中子星碎片!

其直徑大概只有十來米,按照計算,密度在每立方厘米一億噸左右。

聽說和親眼看到完全是兩碼事,這就是……恆星碎片能源?!

於易峰雙眼火熱,感覺嗓子發乾發癢,世界上竟然有這樣的科技?!

這八個小球到底是什麼東西,竟然連太陽核心的壓力都沒法將它們摧毀?它們在幹什麼?!

大量的儀器瘋狂計算分析,科學家們很快發現了這顆中子星碎片的奧秘:

這八個金屬小球就算在這種情況下,依舊執行着自己的任務約束這顆中子星。它只會約束碎片向外釋放能量,卻不會阻止它吸收物質。

太陽內部海量的物質,在中子星碎片的引力作用下,瘋狂地向內涌進,然後化爲中子星的一部分,猛烈的強光也就是物質之間的相互擠壓才產生的。

詭異的是,中子星碎片依舊是黑色的,這八個小球依舊在阻止它向外界釋放能量,包括光能。除了引力能,其他的任何東西,都是隻進不出!

太離譜了!這是,何等的偉力?!

一衆人簡直目瞪口呆!

人們微微顫抖,心臟狂跳,有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就像一羣原始人親眼目睹核彈爆炸那樣的手足無措……

隨着吸收物質的增多,碎片的質量也越來越大,對外引力不斷增強,吸收物質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所有人都看地頭皮發麻,由衷感到了無盡的恐懼,以及……偉大!!

科學,竟然能發展到這樣的層次,這是人類難以想象的偉岸存在!

繼諾亞文明後,人類開始見證第二個難以想象的超級文明,那就是創造了這顆中子星碎片的文明。不知道它和諾亞文明哪一個更加厲害些……

人們根本搞不懂爲何物質被中子星碎片吸附後,會突然轉變成中子態。按理說,中子星碎片自身的引力根本不夠……難道這八個金屬小球,還能產生堪比真正中子星的超級壓力?

是的,唯有這樣的壓力,才能約束中子星碎片的爆炸,才能將吸入的物質轉換成中子態!

隨着海量物質的吸收,它也愈發壯大,這個過程中,中子星碎片的密度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體積增大。於此同時,受到引力的相互作用,它正往太陽的核心快速“擠去”。

越是核心,物質也就越多,吸收的速度也就越快。

很快地,中子星碎片衝進太陽核心,人類的探測器再也見不到它的影子……

但每個人都緊張地喘不過氣來:不知道……這八個金屬小球的極限在哪裡?

於易峰長嘆一口氣,目睹這樣的奇觀,他甚至產生一種死了也值了的感覺。他已經對死亡的恐懼感到麻木了,或許所有在座的人也是如此。

科技,竟然能達到這樣的地步!每個人都由衷地產生一種感覺:神靈!

由於看不到裡邊的情況,科學家們紛紛坐下,陷入更深層次的討論。只有相關的儀器將所有的數據都忠實地記錄了下來,它們將成爲人類寶貴的財產。

當然……前提是,人類能活下來。

“我們從未有過這樣的超新星模型:由中子星碎片在內部的強烈爆炸而引發的超新星,太偉大了!”

“不知道這顆中子星碎片能長到多大。”

“不知道超級造物能堅持多久?”

人們狂熱地探討着,在這種時刻紛紛忘記了死亡的威脅。見證這樣的奇蹟,有一種莫名的刺激感與快感,每個人都有一種開了眼界的感覺。

對比這樣的超級科技,行星級別的飛船就是個渣!

人們絕對不相信綠光文明會有這種科技……好吧,其實人類科技水平更差,連綠光飛船都轟不下來。

“不知道創造了中子星碎片的文明厲害,還是我們的諾亞文明厲害。”

“如果是同個等級的超級文明,那麼諾亞號絕不會被超新星摧毀!”

“說的也是……”

於易峰聽着周邊科學家的談論,這時候他倒不會多愁善感了,對諾亞號的信心也莫名足了起來……

實際上,超新星的爆發往往會生成一顆中子星。但現在的情況好像反了過來,中子星碎片促成了恆星的爆炸,人類從未見識過這種情況,因此也格外好奇、亢奮。

超新星的種類有很多,質量不小於九倍太陽質量的大質量恆星,具有超新星爆發的資格。(ii型)

當恆星內核的氫元素消耗殆盡,而無法再產生足夠的輻射壓來平衡引力時,內核的坍縮就會開始。這期間會使內核的溫度和壓力急劇升高,並能夠將氦元素點燃。

由此,恆星內核的氦元素開始聚變爲碳元素,並能夠產生相當的輻射壓來中止坍縮。

這使得內核膨脹並稍微冷卻,此時的內核具有一個氫聚變的外層和一個更高溫高壓的氦聚變的中心。(其他元素如鎂、硫、鈣也會產生並在某些情形下在後續反應中燃燒。)

當內核中的氦消耗後,碳元素又會聚變成更重的元素,整個過程會反覆幾次,每一次的內核坍縮都會由下一個更重的元素的聚變過程而中止,並不斷地產生更高的溫度和壓力。

星體由此變成了像洋蔥一樣的層狀結構,越靠近外層的元素越容易發生聚變反應。每一層都依靠着其內部下一層的聚變反應所產生的熱能和輻射壓力來中止坍縮,直到這一層的聚變燃料消耗殆盡。

並且,每一層都比其外部一層的溫度更高、燃燒更快。

這種重元素的不斷合成,在鎳-56或者鐵處終止,如果恆星的質量足夠大,則這個內核的質量最終將有可能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這樣電子簡併壓力也不足以平衡引力坍縮。

最終,在星體自身強大的引力作用下,星體開始毀滅性的坍縮,超新星就爆發就開始了。

超新星內核的坍縮速度可以達到每秒七萬千米(約合0.23倍光速),這個當原始恆星的質量低於大約20倍太陽質量,坍縮後的剩餘產物是一顆中子星。

對於高於這個質量的恆星,剩餘質量由於超過奧本海默-沃爾科夫極限,會繼續坍縮爲一個黑洞。

不過,這一次的“超新星”顯然不同,是由中子星碎片是引起的!

其最終結果到底怎麼樣,人類不知道,只能大致地猜想一番,情況無外乎兩類:

第一類,中子星碎片成長到一定的程度後,因爲強大的引力作用,會迅速摧毀太陽核心的平衡,從而發生星體坍塌和超新星爆炸。

第二類,八個超級文明的造物束縛不住狂暴的中子星水平,不堪負荷損壞了。中子星碎片在這一剎那直接爆炸,從而破壞整顆恆星。

情況無外乎是兩者之一,或者兩者兼而有之也有可能。

“看來,中子星能夠輕易地摧毀恆星啊。”於易峰有些感嘆地說道。如果能操縱中子星級別的武器,真的可以說逆天了。

將中子星丟入恆星,立馬就會產生超新星,超新星的殺傷區域在25-50光年。這種武器已經超出人類的想象。

“……是的,不過一顆中子星只能摧毀幾顆恆星。”一位天文學家接話道:“每次摧毀恆星,它都會吸收大量的物質,導致質量增加。多摧毀幾次,它就會成爲一個黑洞……”

“這倒也是。”

……

通過屏幕可以看見,太陽在這個時候已經非常不正常了。

隨着核心處中子星碎片的越來越龐大,其引力也快速增加。由於引力提供的加速度,物質的掉落速度達到亞光速,撞擊中子碎片後將會引發超大規模的爆炸。

但這種爆炸的能量,又被八個金屬小球牢牢按住,以至於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似的。

太陽在這一刻彷彿暗淡下來……彷彿兇獸爆發前的刻意寧靜。甚至,連溫度也開始迅速降低!

人們一邊緊張地觀察,一邊東拉西扯地瞎討論,心中的緊張情緒已經無以復加。

“……這些超級文明哪裡去了?難道它們全都留下了文明遺物?普通的智慧生命得到了超級文明的遺蹟,發展出星際文明還不是綽綽有餘?”

“它們爲什麼全都消失了?”

“可能是因爲戰爭,也可能是因爲文明實驗之類,故意的……”

“那我們豈不是成了試驗品?”

“誰知道呢?”

這段寧靜持續了很長時間,以至於人們還有閒暇功夫討論亂七八糟的東西。人們都知道,寧靜的越久,其爆發力就越大……

這裡是太陽核心,人類看不見的地方。

黑心深處有一個黑色的圓球,它就是中子星碎片。

慢慢的,隨着中子星碎片的增大,八個金屬小球開始不堪重負,運行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越來越快,直到……接近光速!

吸收的能量與物質越多,中子星碎片就變得愈發狂暴,它像一頭絕世兇獸,不甘心被牢籠束縛住,它開始不斷掙扎。

中子星碎片與八個金屬小球的猛烈對抗開始了。而太陽,站在中子星碎片的一邊,它不停地提供物質能量,爲絕世兇獸推波助瀾。

在某一個剎那,其中一個金屬球忽然碎裂,緊接着,另外七個小球在0.001秒內先後碎裂!

這個時候,中子星碎片畢竟還不是真正的中子星,它的引力還不夠大,不足以保持物質的中子態。失去束縛的一瞬間,無窮無盡的反抗開始爆發,原本被按住的狂暴能量開始涌現。電子簡併壓力、中子簡併壓力、光壓等等力量突然集體發力,整個中子星碎片在這一瞬間瓦解!

超巨大的爆炸,開始了!

在掙脫了引力的束縛後,微觀粒子的中子態重新轉化成超固態,超固態又轉變成正常的原子形態。中子衰變成質子與電子,釋放出海量的能量。

於此同時,蘊含在原子核中的引力勢能大幅爆發,爲爆炸的力量推波助瀾。

在這一刻,整個銀河系在太陽的面前也是如此黯淡無光。太陽從未如此明亮,成爲銀河系中最耀眼的明星!

狂暴的伽馬射線以光速向四面八方輻射,對整個太陽系展開無差別打擊。

只是幾秒鐘的功夫,釋放出來原先百億年才能釋放的超強能量!

3分13秒,位於水星附近的偵查器突然全部炸裂,整顆水星也只堅持了幾秒鐘的功夫,頓時化爲星際塵埃。

6分01秒,金星也同樣步入水星的後塵。不過金星由於距離稍遠,個頭稍大,稍稍多堅挺了那麼幾秒鐘。

8分19秒,地球與月球的廢墟被整個光海吞噬……

12分40秒,無窮的能量終於傳播到火星。“刷”地一下,觀測到太陽爆炸的那一刻,所有的偵查儀器都化爲灰燼。整個諾亞號的監控室也陷入了一片黑暗當中……

火星在幾秒鐘內就被烤成了一顆岩漿星球,它朝着陽光的一面還在不斷地氣化……

躲在後邊諾亞號情況倒是好了不少,它表面的人造擋板也開始大量融化。地面早就變成了岩漿海,諾亞號整個飛船漂浮在岩漿上,大量的岩漿液體往裡邊倒灌。

終於,火星也承受不住來自太陽的無窮能量,完全四分五裂。而包裹着諾亞號的那部分岩漿也相繼消散、氣化……

這時候,諾亞號終於開始直面整顆太陽!可以看到這艘飛船正在不斷地加速!

光照到物體表面,會帶來一定的壓力,被稱爲光壓。在火星一點點完蛋後,無盡的光子、中微子等各種微粒瞬間打到諾亞號上,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力量。

因爲密度極低的關係,它的受力面積大,質量卻很小,就像一個被狂風打中了的氣球,被狠狠吹了出去!

它沒有因爲超高的熱量而融化,也沒有出現任何一絲裂縫……

它輕描淡寫地,承載住了人類的所有希望!

而且在無盡光芒的照射下,其速度有越來越快的趨勢……

直至,接近光速!

(《深空之下》第二卷《火星卷》,完!)

第二十六章 科技分析第五十章 鍊鐵高爐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事譁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狂風驟雨第七十五章 白矮戰星第一百二十七章 狂風驟雨第八十八章 這個世界的強壁壘第六十一章 增大兩極分化現象第四十一章 出發第四十二章 火星啓程第八十七章 等離子炮人口、產能、人工智能第三十三章 軟件與硬件第六十七章 B11區第三十四章 異常狀況第四十三章 驚悚的消息第九十三章 納米動力學第三十八章 吃蟲第四十七章 意志力第六十六章 常任理事文明第一百七十八章 葛英撒人第四十九章 說服第六十章 偵查第一百三十一章 時代的大波瀾第七章 大建設工程第五十八章 完整的推理第十四章 外星飛船第一百九十五章 向着銀心進發第七十五章 白矮戰星第三十九章 完美素審批第二十八章 探查第一百七十八章 葛英撒人第三十八章 強大文明?第五十五章 大腦芯片第一百五十八章 42顆戰星第七十四章 康復後的探討第七章 挑釁第八章 野狼VS特斯拉第四十一章 人口大遷徙第一百零五章 沉甸甸的文化第五十一章 長壽猜想第一百三十四章 搭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千世界第六十五章 昆頓005!第一百七十六章 未來規劃第六十章 難道很安全?第七十一章 普通科技交易第八十九章 國葬儀式第十一章 科技大發展150天感言第十四章 外星飛船第五章 超級文明的伊始第七十七章 土著文明痕跡第一百二十章 會見蜥蜴人第一百零五章 神秘引力源第三十九章 黑暗宇宙第一百三十七章 百年計劃張鵬與黑 原第130章第二十七章 甦醒第七章 想要我們的旗艦第六十一章 信息優勢與信息劣勢第七十七章 土著文明痕跡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建設!第四十七章 宗教與科學衝突第一百一十八章 深空第一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過濾器第九十三章 納米動力學第七十九章 陷阱第六十五章 進發第四十九章 長壽病毒第一百二十四章 生存、繁衍學說第一百零三章 個人煩惱第一百零四章 小概率事件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 5000字!第一百二十五章 旗艦毀滅卷尾總結兼大封推感言發個單章,都來看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氣態巨行星開發第十五章 全體大動員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炎角人考試第一百三十七章 投降第九十六章 一個探測器張鵬與黑 原第130章第八十四章 太空堡壘第一百一十八章 面壁者計劃第四十六章 洛哈達克廢墟帶第九十六章 解答第三十六章 蓋亞生物第九十章 再探地底第二十四章 狂喜第七十二章 危機與……收穫!第五十八章 動力甲試用第七十八章 完美素託運第一百七十九章 L5的敲門磚第九章 交易一波有機物星星之火第四十六章 洛哈達克廢墟帶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晚餐第三十章 美達莫斯文明第八十二章 霧霾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