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科技井噴

夏普山,又名伊奧利亞山,高度大約爲5000米,沉積層可能超過10億年。這裡的礦物衆多,資源豐饒,短短几天內,硫酸鈣、硫酸鎂、氟、鐵等礦脈都被人類依次發現。

在距離飛船三百公里開外的地方,還發現了幾個小型鈾礦,當然,產量上肯定比不上北極的大鈾礦。不過人類並不挑食,能源這種東西,當然是越多越好。火星上沒有化石能源,主要還是核能以及太陽能。核能還是可以打包帶走的,人類當然希望鈾資源越多越好。

鐵路開始快速鋪設,自動挖掘機的挖掘工作陸續開啓,對飛碟造物的研究工作開始分配。一切的後續工作都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與此同時,人們也在密集監控外星飛碟,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時間過得很快,自地球爆炸開始算起,已經過了兩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從於易峰他們探險歸來開始算,也已經有半年了。現在是新人類歷0002年3月,在三個月前,人們在諾亞號上度過了第二個新年。

不過第二個年倒是平淡了很多,也沒有大規模的組織活動,因爲許多科學家都在瘋狂地研究外星科技!

他們一個個和打了雞血一般,滿腦子都是科技、科技、科技,這種探索未知的奇妙快感,就感覺吸du一樣……要他們停止研究?!

不行,絕對不行!

他們一個個的拒絕放假,甚至連年也不想過,他們只是想工作,還和前去勸說的政府工作人員吵了起來……總之一句話,要他們停止工作是絕對不行的!正因爲如此,第二個年也就只能草草地過去了。

在衆多科學家的努力下,這半年的時間裡,新人類文明的科技實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不過於易峰心中清楚,截止目前,科學技術沒有產生巨大的質變,距離星際文明還有一大段距離。

科學研究這需要大量的時間,短短半年還遠遠不夠!不過他並不着急,人類也不着急,他們有大量的時間來研究學習,只要每天都在進步,總會到達質變的那一步。

於易峰忽然有這樣的感嘆:現在的人類,就好比大清朝末期的工匠,忽然獲得了一架來自21世紀的波音737飛機!讓他們研究一番倒是沒有問題,但要讓他們仿製一臺,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完全是理論、經驗以及工業實力上的不足。前置條件不足,就算看到了,也不一定能模仿出來,這也是人類非常遺憾的一點。

就好比一架波音737飛機,無論是發動機還是各種操作系統,大清朝的工匠們都沒辦法一模一樣地做出來,甚至連其中的一個零部件都做不出,因爲這可是跨越了好幾個時代的東西!

不過,雖然沒法複製,科學家們卻可以從中受到啓發,不要求造出另一個波音737,做一個萊特兄弟那樣的“木頭飛機”,應該沒有問題吧?

諾亞號上的科學家也正處於這種摸索狀態。他們沒辦法直接達到外星文明這種程度,卻可以從外星造物中獲得啓發,獲得新思路……他們着手各種各樣的實驗,然後將分析出來的數據,轉化爲人類自己的東西。

人們並不好高騖遠,只有屬於自己的科技,纔是真正擁有的!只有這樣一點一滴的進步,科學的道路才能走得更踏實。

每天都有一大堆研究報告彙集在於易峰的電腦上,他每天都得聚精會神地分析、瀏覽。

“基諾夫工業工廠已經完全竣工,目前工業產量只動用了12%,大量生產線依舊處於閒置狀態。”

“挖掘機以及火車已經生產完畢,短期內不需要擴大產量……”

“配套的鍊鋼高爐大都也停止生產,只留下了兩個。諾亞號整體用電量降低到2000萬瓦……”

於易峰點了點頭,這種情況是預料之中的。

工廠停止生產並不意外着工業產能的下降,到了需要的時候,這些生產線又會重新啓動,瞬間爆發出海量的產能。

這個面積接近300平方公里的超級大工廠,放在地球上也是數一數二的了。

總工程師伊萬諾維奇以及他手底下的團隊,用天才般的設想,將工廠劃分成了十五個區域塊,每個區域塊之間鋪設了大量的傳送紐帶,可以相互聯動,其過程十分複雜。

總共有六千名科學家、工程師在這個工廠工作。在體力勞動幾乎被消滅的情況下,他們主要還是負責設計、監控以及機器保養工作。

因爲這個超級工廠的存在,諾亞號的工業能力比當初上升了20倍以上!

打個具體的比方,如果想生產二十萬臺切割機器人,以當初月球基地的工業能力,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但現在,只要不到半個月就能輕鬆完成!

這就是實力上的大躍進,是全體人類智慧與汗水的成果!

有了這樣的工業能力,也爲各種科學實驗大開綠燈。科學家們可以盡情發揮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完全不用擔心工業產能的問題。

資源有了,能源有了,產能也有了,現在是科學的天堂!

雖然這個工廠可以鋪設地更大,但是再鋪設下去,人口可能就不夠用了。人口一直是非常大的桎梏,諾亞號只有五萬多人,不能再分配人口給這個大工廠。

於易峰一邊思考,一邊繼續往下瀏覽呈遞上來的方案,他每天都有大量的報告需要審覈批覆。

“新型超導材料的研究……批准!”

“新型太空梭的研究……批准!”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製造……批准!”

一系列的方案批准下來,他真的是看的頭昏眼花。

說實在的,現在飛船裡不存在“騙經費”這種說法,許多報告也被各大科學家審覈了很多遍,他只要不停地批准就可以了。

但秉着負責任的態度,於易峰還是一份份堅持看了下去。他必須要知道整個新人類文明的科技進度,才能從容地把控全局。否則,連文明發展到了哪一步都不知道,他還當個屁的領導?

最頭痛與快樂的莫過於各大實驗室的新聞發佈會了,在這個科技井噴的年代,有時候一天就有兩三場,還總是邀請他參加。但是不參加又不行,他分身乏術啊!

就在這天下午。

“……這種新型的鋁空氣電池,能量密度是普通鋰電池的40倍,大大填補了材料界的空白。從此以後,我們不再爲電池容量不夠而發愁!”

這是一個新能源電池的發佈會,高能電池一直是許多科學家研究的方向。電池,無論是武器還是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用處。

“大家都知道,以往鋰電池的密度是200wh/kg,如果安放在車上,車載續駛距離大概480公里,而且壽命很短,三四年需要更換。”

“但這種新型鋁空氣電池的能量密度爲8100wh/kg,續航里程可以達到19200公里!使用壽命在十年以上,更可以長久使用……”

在臺上的是物理學家菲利克斯,他在此刻正滿面紅光地對下面的衆多科學家說道:“所以,一旦實現新型鋁空氣電池的量產,傳統的鋰電池就可以淘汰了!”

這位來自英國的紳士很少有這種表情,顯然正處於極端激動的狀態。

第十七章 炸死它第四章 變廢爲寶第五十一章 文明毀滅第四十一章 飛船整合第一百八十五章 民間反應第一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三十章 美達莫斯文明第四十九章 說服第一百三十一章 時代的大波瀾第八十五章 初級社會型文明上架感言 願諸君與我同行第六十五章 昆頓005!第一百八十三章 哲學難題第九十章 落魄的星際文明第六十一章 增大兩極分化現象第十三章 撕破臉皮第四十六章 洛哈達克廢墟帶第三十一章 邁向星空,只是一件小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區複賽第九十一章 溝通第三十三章 反擊第七十一章 突發戰!第六十二章 來自太陽的殖民者第八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二十八章 巨大鈾礦第五十八章 動力甲試用第七十五章 地熱能生物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適應第三十三章 反擊第六十一章 信息優勢與信息劣勢第三十二章 人類之秘第五章 民主第一百八十三章 哲學難題第六十四章 最後準備第二十三章 低級文明外交策略第十一章 科技大發展第一百四十八章 九十八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百年計劃第五十一章 文明毀滅張鵬與黑 原第130章第三十一章 諾亞計劃 3第十章 大概位置第三十章 軍令狀第一百一十五章 突發!第二十八章 超級炸彈第六十六章 催眠第一百一十四章 超級工業計劃第三十一章 邁向星空,只是一件小事沒有化石能源,還能重建文明嗎?第四十四章 超人類研究第二十七章 甦醒第四十章 毀滅性科技第二十四章 繼續前進第三十八章 強大文明?第五章 民主第七十三章 超光速導彈!第四十章 更高的航行速度第一百八十三章 哲學難題第五十七章 抉擇第四十四章 超人類研究星星之火第七十三章 蟲潮第一百一十四章 超級工業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行星級飛船第十九章 爆炸!爆炸!第一百三十四章 搭訕第十八章 審判第六十一章 勸告第九十九章 發達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突發!第三十四章 巨大的眼睛第二十二章 很想撿垃圾第七十三章 回家第八章 禮儀制度第一百三十四章 創造機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倫理問題第五十三章 土著觀察第三十三章 月球會第六十章 A-001試飛第一百四十一章 奇怪的消息第七十六章 炸掉自己的恆星第四十六章 洛哈達克廢墟帶第四十七章 前期準備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死逃亡第六十二章 局部最優與全局最優第七十四章 死亡陰影第一百五十章 全民超人類計劃 本卷終第一百章 土著人徵召第六十四章 沙灘溝通第一百四十九章 最終抉擇第一百四十九章 最終抉擇第四十一章 出發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可思議的轉變第八十八章 是不是黑暗森林第二個例子第八十三章 泰坦落幕第九十三章 震懾第一百零三章 個人煩惱第一百二十二章 特殊情報第四十二章 文明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