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時局驟變

在謝念誠的直接幫助之下,楊雨薇和蘇蝶只用了幾天就搭起了機要局的基本架構。

楊雨薇招了兩個讀過學堂、家境清白的少女,讓洛麗塔帶着教收報發報,沒有密碼本,這兩個少女也沒有泄密的可能。

等這兩個少女學會收報發報之後,洛麗塔的工作就能輕鬆不少。

蘇蝶找來了二十多個人,其中一半交給楊雨薇直接指揮,算是以後機要局的直接保衛力量,另外一半就是機要局的第一批情報人員了。

新成立的機要局最初幾天可以說是把全部力量都放到了監視城外的桂軍之上,監視結果證實了蘇蝶的判斷——桂軍大帥劉希閔對自己的兒子中槍這回事,毫無反應。

這個結果,也讓剛乾這個行當的蘇蝶收穫了些信心。

一月十九日,德國來的軍火船入港,謝念誠爲此特地請了兩天假,調集了所有力量,總算是安全把這些軍火送到了梅嶺,把機器和技師送回了四川。

有了這批人員和機器,大黑山的兵工廠建設可以正式開始了。

……

一月下旬,漢國的政治中心北京,接二連三傳出令人極度震撼的消息:

一月二十二日,督軍團的實際掌控者袁世傑大帥突發腦溢血不治身死,終年七十三歲。

一月二十五日,中華社會黨總理朱長江肝癌發作,不治病逝!

朱長江病逝的消息,旋風般傳了開去,廣州的熱血青年聚集的青浦軍校,反應自然是最強烈的。

一羣羣教官、學生們自發的走上了操場,在寒風中面朝北方,不少人在抽泣。

朱長江現年五十九歲,爲消除軍閥政治,實現民主共和奔走勞碌三十多年。在大多數教官何學生心中,有崇高的地位。可以說,社會黨能夠成立並發展壯大,沒有他是不行的。

看看朱長江的履歷,可以說,他的一生就是漢國民主革命的歷史:

漢歷1983年11月,朱長江組織民生會,以“打倒軍閥,建立民主,創立合衆政府”爲誓詞。

漢歷1985年2月,民生會密謀在廣州起義,事泄失敗,被迫亡命海外。

漢歷1987年10月,在英國倫敦曾被大漢公使館誘捕,經英國友人營救脫險。此後,詳細考察歐美各國的經濟、政治狀況,研究了多種流派的政治學說,並與歐美各國進步人士接觸,產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義理論。

漢歷1990年,朱長江赴日本,結交朝野人士。

漢歷1992年10月,在日本、檀香山、安南、暹羅、美國等地對華僑及留學生宣傳革命,此後三年間在比、德、法等國的留學生中建立了革命團體,在此期間也與國內的革命團體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聯繫。

漢歷1996年8月,孫中山與廖仁教、黃新、陶成等人,以民生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爲基礎,在日本東京創建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黨聯盟會,朱長江被推舉爲總理,他所提出的“打倒軍閥,建立民主,創立合衆,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被採納爲聯盟會綱領。

從漢歷1996~2001年,聯盟會在華南各地組織多次武裝起義,朱長江爲起義制定戰略方針,並在海外奔走,爲起義籌募經費。

漢歷2002年,北京軍政府召開議會,聯盟會停止武裝鬥爭。

漢歷2007年,北京軍政府,解散國會,朱長江聯合西南軍閥,在廣州建立軍政府,被推舉爲大元帥。

漢歷2010年,朱長江將聯盟會改組爲中華社會黨。

漢歷2012年,朱長江在廣州召開中華社會黨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黨綱、黨章,重新解釋了民生主義,同時爭取英美援助,創辦青浦軍官學校,訓練革命武裝幹部。

漢歷2013年1月初,應袁世傑、馮祥雨、段瑞琪、張胡林、吳福、孫傳亭等實力軍閥邀請北上共商國是。

漢歷2013年1月25日凌晨肝癌病發離世。

這樣一個人,自然是當得起了青浦軍校廣大師生的哀悼。

自發悼念活動開始不久,操場入口來了一羣人,圍在兩邊的學生紛紛讓開一條路來,來人個個身着筆挺的軍服,當前一人正是青浦軍校校長江衛。

江衛一行人來到操場邊的校閱臺上,學生們也自發的站到了臺前。

陳欽和何應誠把喇叭和話筒的電源打開,江衛站到了話筒前,開始發表他帶着濃濃浙江口音的講話:

“同志們,今天上午得到的消息,長江總理操勞過度,今天在北京病逝了,讓我們爲總理默哀三分鐘。”

江衛和講臺上的幾大干將取下軍帽,向北方低頭默哀。

謝念誠、徐庚人等也和其他學員一起,取下軍帽,向北方默哀致敬。

默哀完畢,江衛繼續他的發言:“弟子江衛,致祭於總理孫先生之陵前曰:嗚呼!山陵其崩乎!三千弟子,全軍壯士,其將何所託而皈依乎?二十年相從,朝夕唯依,一旦棄置,何樂生爲?憶自侍從以來,患難多而歡樂少。每於出生入死之間,悲歌慷慨,唏噓悽愴,相對終日,以心傳心之情景,誰復知之?……撫今追昔,瞻前顧後,舉凡可歌可泣,可悲可傷,心摧腸斷,終身隱痛,其誰與訴?其誰與知,爾今爾後豈復有人生之樂趣乎?……今唯教養學子,訓練黨軍;繼續生命,澄清中原;實行主義,保存正氣。……以助黨軍革命之成。”

唸完這段文赳赳的悼詞,江衛舉起右手慷慨道:

“我宣誓!”

後面何應誠、陳欽等人也跟着舉起右手:“我宣誓!”

臺下的教官、學員們也跟着舉起右手:“我宣誓!”

江衛宣誓道:“我陸軍軍官學校全體黨員,敬遵總理遺囑,繼承總理之志,實行社會革命,再締共和,至死不渝。”

“我陸軍軍官學校全體黨員,敬遵總理遺囑,繼承總理之志,實行社會革命,再締共和,至死不渝。”教官和學員們齊聲宣誓。

……

一月下旬,四川傳來消息,四川督軍劉大帥被人暗殺,四川政局一時陷入混亂,川軍各師師長擁兵自重,局勢一觸即發。

而在北京,一月二十六日,汪中正和宋凱中送朱長江的靈柩南下,廖仁教留在北京參加國會選舉。

一月二十九日,國會選舉結束,在廖仁教的主持經營下,社會黨取得重大勝利。衆議院議員596人,社會黨得269議席,保漢黨得120議席,統一黨得18議席,民主黨得16議席,跨黨者得147議席,無黨派26席。參議院議員274人,社會黨得123席,保漢黨得55席,統一黨得6席,民主黨得8席,跨黨者38席,無黨派44席。社會黨在參、衆兩院870議席中佔有392席。

按照約定,廖仁教將以黨首身份組閣,一月三十日,廖仁教從下榻賓館去國會的路上,被人暗殺在路上,子彈從後背射入體內,射中其右肋,斜入腹部,兇手開槍後被當場擊斃。

廖仁教,社會黨的創始人之一,朱長江過世後社會黨內威望最高的人,社會黨內堅定的和平主義者和共和派,就在即將登上他人生的頂峰的時候倒了下來,他的死,也標誌着社會黨和平派的徹底失敗。

廖仁教被刺後,大批社會黨、跨黨議員逃離北京。

擁兵三十萬的西北軍閥馮祥雨、擁兵四十萬的東北軍閥張胡林、擁兵二十五萬的鄂豫軍閥吳福,擁兵二十萬的皖系軍閥孫傳亭幾大實力派軍閥頭子,也在隨後幾天的時間內陸續離開北京。

北京城裡只留下了“刺廖案”的最大嫌疑犯——北京政府的實際掌控者、擁兵三十萬的直隸軍閥首領段瑞琪。

留守的議員重新進行了選舉,推舉張胡林爲大漢共和國總統,段瑞琪爲大漢共和國政府總理。

廣州軍政府當即宣佈,北京國會非法。

二月初,雲南蔡華,廣西李中仁、白高喜,湖南唐智、陳潛,福建李林如,廣東軍政府共同發出通電,改國號爲中華聯邦,聯邦各省軍隊統一改編爲中華革命軍,通電北伐。

第一軍爲在廣東的劉希閔部桂軍、楊震寰部滇軍、徐崇智部粵軍。

第二軍爲蔡華部滇軍。

第三軍爲湖南部唐智湘軍。

第四軍爲李吉深、張大奎部粵軍。

第五軍福建李林如閩軍。

第六軍陳同明部粵軍。

第七軍廣西李中仁、白高喜桂軍。

第八軍湖南陳潛湘軍。

八個軍約有兵力十萬人。

北京段瑞琪政府馬上宣佈中華聯邦非法,通電要組織討逆軍南下討伐各省。

不過,雙方也就是隔空打打嘴炮,真動手還沒到時候。

新成立的中華聯邦政府這個北伐通電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聯邦各家成員內部都有許多的事情要理清頭緒,真正的北伐開始的日子,怎麼也得要過段日子才行。

和中華聯邦政府相比,現在的北京大漢共和國政府就更加混亂了,各路軍閥幾十年所認可的袁世傑沒了,袁家的後人是個廢物,各家軍頭都不買他的帳,留在北京的段瑞琪也無法服衆。

看這架勢,不等社會黨北伐,這些軍閥自己就要先幹起來。

神州上空,戰雲密佈。

**

PS:巨火求推薦和收藏,謝謝啦!

第159章 誰更狠?第182章 歐戰爆發第173章 攔路虎第140章 藍第108章 殿後第9章 美女掌櫃小秋第16章 奇襲鳳凰頂(上)第137章 突遇危機第74章 煮酒論人物第50章 開學(下)第29章 憶古述懷第158章 內遷第19章 女子公學第88章 舉手之勞第158章 內遷第17章 奇襲鳳凰頂(下)第128章 進川第98章 機要局第87章 強心針第64章 越洋電報第68章 汪中正第59章 三人行第115章 那一秒的風情第138章 冬雷震震第55章 外面的世界第173章 攔路虎第45章 蘿莉初長成第74章 煮酒論人物第178章 滅族之戰(下)第33章 遠行何處第56章 爆破演練第120章 軍中綠花第148章 宋美美的問題第78章 政治理念第84章 保密制度第19章 女子公學第42章 南行火車(上)第177章 滅族之戰(上)第183章 軍政會議第109章 補給第14章 神炮突擊隊第51章 合作協議第120章 軍中綠花第180章 羅依的心事第41章 姚小歆第123章 實彈演習第9章 美女掌櫃小秋第147章 船上逸事第64章 越洋電報第135章 整軍第183章 軍政會議第133章 臨時政府第79章 德國專家第155章 忙碌第36章 十里洋場(上)第188章 全民總動員第106章 請戰第143章 幸福的午後第58章 送別第82章 軍校考試(上)第142章 開了個好頭第161章 事鬧大了第125章 瞞天過海第4章 比試第147章 船上逸事第182章 歐戰爆發第98章 機要局第184章 我要做你的女人第17章 奇襲鳳凰頂(下)第4章 比試第152章 差距第70章 試探第28章 住院第4章 比試第7章 理想第167章 火紅年代第138章 冬雷震震第108章 殿後第77章 這次坑爹了第122章 進軍方向第183章 軍政會議第25章 引蛇出洞第185章 他在哪裡?第103章 成軍第178章 滅族之戰(下)第168章 家宴方案第175章 羅洪家支第7章 理想第189章 進入陣地第53章 破局之策第22章 新舊之爭第22章 新舊之爭第106章 請戰第127章 隨軍記者第170章 我要當皇帝第37章 十里洋場(中)第150章 游擊隊第4章 比試第85章 複試第135章 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