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軍政會議

接下來發言的就是楊雨薇了,她和她領導下的中華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說是外表風光、內心緊張的典範。

中華銀行的底子薄、人員少、工作任務重。這幾個月,爲了保證整個四川的金融系統穩定運行,可以說她壓根兒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

在旁人的眼裡,中華銀行的人整天衣冠楚楚,隨便走到哪裡都是被人當做貴賓接待,大家簡直是把他們當成財神爺在供着。

只有中華銀行自己的人才知道,每天面對着那一堆堆數字,心理壓力會有多麼大。

尤其是在組織工商業招標會和股份制改革的時候,以中華銀行的幾個銀行的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絕對不比在各個工地上勞作的工人們來得低。

好在幾次潛在的金融危機都在楊雨薇等人的帶領下被化解,現在,楊雨薇的心情就和外面的春日一樣,輕鬆得很。

“報告各位,我們銀行運行穩定,結餘充足,四川的金融體系不會有任何問題。政府財政結餘足夠支持各種軍事和經濟行動。”

楊雨薇講完後,接着發言的就是趙珂。

趙珂當上發改委主任後,在許多人的眼中,她是最值得討好的人。錢是在楊雨薇手裡不假,可要拿到這個錢,誰都需要通過趙珂。

趙珂這些日子,同樣是沒有睡過一個好覺,最忙的時候,她和葉小秋一天就要去參觀走訪六七家企業!然後就要研究資料,絕對在這個企業裡投入多少資金、多少人力。

趙珂的專家組裡。其他人都瘦了一圈,連五大三粗的德國人都有些撐不住了,但趙珂卻越來越明豔動人。身材也絲毫不見瘦削。她和楊雨薇都是越來越美,並稱爲兩大奇蹟。

“謝主席,各位同仁,四川這一年多來的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績大家都能看到。每個縣都通了不止一條公路,鐵路的路基已經挖好。作爲工業基礎的煤礦,已經達到了月產兩百萬噸煤的生產能力,三十三家大小電廠已經投產。一千多家輕重工業的企業廠房已經建設完畢,大多數已經正式開始生產。現在,重慶的鋼鐵廠已經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鐵礦礦山已經開始投產……”

趙珂足足講了半個小時,大家都聽得全神貫注。

等到趙珂講完,接下來發言的謝信智。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他,現在擔任了四川省政府的農業局局長一職。他的發言和前面的人相比。就顯得有些瑣碎了。

“我們農業局這一年也做了很多事情,首先,我們組織了很多經驗豐富的農民、牧民,和來自德國、美國的專家一起,成立了農業科學院,開始了引種……”

絮絮叨叨講了好一陣子,省主席謝信仁見其他人都不好意思出言打斷自己這個囉嗦弟弟的發言,只好輕輕咳嗽一下。謝信智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說多了,他有些不好意思。連忙表態爲自己的發言收了尾:“我們現在,有九百三十萬噸存糧,可以隨時調撥出來。”

這纔是在座的其他人想聽到的東西,有這麼多存糧,也就代表着四川方面可以動員起大量人員,做想做的事了。

葉小秋就沒有趙珂和楊雨薇那樣神奇了。

長期的奔波讓她瘦了一些,整個人少了些嫵媚的味道,多了幾分幹練,現在的她,可是整個四川商業系統的大老闆呢。

“商業系統的生產沒有任何問題,燃料、原料、人員、都已經得到了保證,現在我們的問題就是銷售問題。預計再過三個月,很多企業出產的產品,只靠四川就消化不了了。但現在歐戰已經爆發,進口肯定會大幅減少,正是我們四川企業的產品佔領全聯邦的好機會。”

想到即將到來的光明前景,葉小秋感到很振奮。

政府方面也就他們幾個作了報告,其他公安局、稅務局、教育局、衛生局這些部門的頭頭都沒有出席會議,畢竟,這個會議研究的是整個四川的大政方針,並不是聽取每個部門的情況總結。

政府、議會、法院、檢察院都講完了,下面該聽聽革命軍的了。

去年年底,中華聯邦整個又來了次整編,統一番號,取消了集團軍、方面軍的稱呼,最高建制就是“軍”。

四川方面的正規軍編了三個軍,番號分別是十七軍、十八軍和十九軍。

四川的部隊沒有擴編,還是一個重裝軍、兩個輕裝軍,但部隊的軍官進行了大規模的交流。但由於架子軍的存在,只要形勢需要,隨時可以擴編出六個軍出來。

目前,三個軍長分別是徐庚、彭德和粟懷玉。

十七軍的三個師長是徐庚、粟懷玉、林三虎;十八軍是彭德、吳永強、蘇晚雲;十九軍是林先雲、張承嶽、許中君。

川軍總司令謝念誠、政治部主任蘇桅、參謀長黃雪;炮兵師師長文德雲;總部秘書處處長晴子;總部警衛團團長張莽。

十七軍三個滿編師,十八軍、十九軍的部隊在團、師級別也都加強了火力配備,雖然和十七軍相比有些差距,但和過去相比,那也是強大了不少。

十七軍有五萬多人,十八軍、十九軍分別有三萬多人,正規部隊一共是十三萬人。除此之外,全省共有經受過軍事訓練的壯丁一百多萬,在校軍校生一萬,警察十二萬人。

另外,在雲南的二十軍、二十一軍和貴州的二十二軍,名義上都聽從謝念誠的指揮。

代表革命軍發言的是政治部主任蘇桅。

“我革命軍各部訓練情況良好,武器彈藥充足,隨時可以作戰。”

“很好,下面,請黃總參謀長爲大家介紹一下當前的局勢。”

黃雪起身向大家鞠了一躬,當總參謀長這麼久了,他身上那種上海小男人的氣質倒是沒有了。

“諸位,現在的國際形勢很明瞭了。歐戰爆發,列強在幾年之內,在遠東方面都不會大的動作。對中華聯邦來說,是個統一國內的好機會。現在,革命軍已經開始二次北伐,按我們參謀部的推演,半年之內,革命軍就能夠佔領整個華北。”

“就我們四川革命軍而言,現在,雲南、貴州方面的革命軍已經表示聽從我們的指揮,那我們的東、南、北都是友軍,只有西邊的吐蕃,在英國和印度的影響之下,在策劃獨立事宜,需要我們警惕。”

黃雪講完之後坐了下去。

“怎麼樣,局勢很清楚,大家對我們接下來的行動,有什麼建議沒有?”謝念誠問道。

從起兵以來,所有的大政方針都是謝念誠一手製定,但他還是喜歡先問問大家的意見,他可不願意把整個集團搞成一言堂。

“總司令,我們應該出兵參加北伐,加快全國統一的進程。”理想主義者羅文軒率先發言。

羅文軒的這個想法並不是只有他一個人纔有,他說出來之後,很快就有幾個人出聲附和。

這些人對出兵的好處分析如下:部隊只有在實戰中才能越打越強;部隊打出去,對四川工業產品的輸出有莫大的好處;部隊打好了,可以增加四川的聲望……

“我看,我們還是應該借道雲貴,南下中南半島!”這是徐文長的想法。

“大家想想,我們要是東出或者北上,就算是打得再好,對我們四川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還不如趁歐洲大戰,列強無力東顧,我們南下收復近百年來逐漸失去的中南半島,甚至是收復整個南洋!中南半島和南洋物產豐富,要是能佔領中南半島和南洋,那比派部隊去打內戰可強太多了。”

徐文長的發言爲大家轉換了思路。

是的,歐戰列強忙於交戰,的確是收復中南半島和南洋的好時機。

“不過,徐會長,現在中南半島和南洋的那些國家,有的是列強的殖民地,有的是‘保護國’,我們就這麼打過去,可不好吧。”

“嘿嘿,放心,這一點總司令早有安排了。”

其他人不知道,徐文長可是知道,現在南洋和中南半島的漢人都已經拿起了武器反抗不公正的待遇,他們成立了“南洋革命軍”。

南洋革命軍魚龍混雜,背景複雜,在十多個國家一共有十萬人的規模!直接聽命於謝念誠的南洋革命軍部隊有三萬人左右。

“既然要去收復南洋和中南半島,爲什麼不乾脆把吐蕃也一併收復了?收復了吐蕃,再收復西域,如何?”徐庚從來是個有豪情壯志的人。

大家熱火朝天地討論了一陣子,最後還是很有默契地都把目光投向了謝念誠。

拿主意的,只能是他。

謝念誠道:“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你們說的事情,我每一件都想去幹……不過,我們四川現在的實力還是不夠啊,實在是承擔不起這所有的計劃。”

“經濟建設的事情,就交給謝主席、羅議長、楊行長、趙主任、葉局長你們去辦。”

“軍事上,從各部隊選拔抽調五千官兵,加入‘南洋革命軍’,這件事交給林先雲林軍長去負責。”

“十八軍其餘部隊佈防四川,官兵準備到南洋蔘加輪戰;十七軍、十九軍每個師抽調精銳官兵組成一個輕裝團,準備進軍吐蕃高原!”

中南半島、南洋、吐蕃,我來了!

第26章 打老虎(上)第160章 雪山夜總會第127章 隨軍記者第149章 佈置反貪第168章 家宴方案第70章 試探第139章 一戰成名第69章 碼頭之爭第51章 合作協議第95章 花好月圓第154章 舞會第78章 政治理念第62章 開業日(下)第31章 留學計劃第188章 全民總動員第169章 迎客第56章 爆破演練第84章 保密制度第71章 抉擇第80章 謀劃第139章 一戰成名第94章 發片會第96章 風華絕代第171章 戰略忽悠局第55章 外面的世界第162章 有意思麼第31章 留學計劃第80章 謀劃第138章 冬雷震震第115章 那一秒的風情第114章 小發一筆第82章 軍校考試(上)第135章 整軍第43章 南行火車(下)第65章 心痛的感覺第35章 長江水道第167章 火紅年代第128章 進川第161章 事鬧大了第160章 雪山夜總會第105章 行軍第42章 南行火車(上)第153章 我想去第75章 借雞生蛋第171章 戰略忽悠局第113章 算賬第87章 強心針第128章 進川第144章 幣改第71章 抉擇第145章 工業規劃第85章 複試第33章 遠行何處第134章 劉森服軟第22章 新舊之爭第182章 歐戰爆發第46章 兩大神器第93章 青軍會還是長江學會第104章 東征誓師第50章 開學(下)第59章 三人行第126章 決鬥第175章 羅洪家支第11章 蘇家巷第125章 瞞天過海第59章 三人行第85章 複試第14章 神炮突擊隊第7章 理想第67章 另闢蹊徑第11章 蘇家巷第55章 外面的世界第159章 誰更狠?第146章 土改與幣改第145章 工業規劃第185章 他在哪裡?第159章 誰更狠?第51章 合作協議第21章 連環計第88章 舉手之勞第43章 南行火車(下)第122章 進軍方向第102章 畢業季第79章 德國專家第85章 複試第115章 那一秒的風情第173章 攔路虎第71章 抉擇第162章 有意思麼第11章 蘇家巷第113章 算賬第4章 比試第113章 算賬第161章 事鬧大了第132章 爭先第12章 五年之約第28章 住院第73章 港區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