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死了也白死

劉辯知道,不管自己怎麼做,袁紹總會找到起兵的理由。就算沒有理由,只要有人擁護他,他也能起兵,只要他最後勝利了,沒有理由,那些儒生也會給他找到理由。說不定還能找出一大堆祥瑞。

殷鑑不遠,想想王莽就知道了。

不過,儘管如此,他也不打算主動配合袁家,就算袁家是皮粗肉糙的牛魔王,他也要做一隻牛虻,叮他兩口再說。有用沒用先放一邊,讓他不痛快也是好的。

更何況他現在是皇帝,手裡握着名分大權,要給袁家找不痛快,那還不是小菜一碟?

劉辯找來了蔡邕,讓蔡邕寫了一封詔書,發往全國各州郡。詔書的主要內容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接受建議,宣佈要廣納人才,革新朝政;另一部分是譴責部分世家沽名釣譽,依附權貴,勾結宦官,把持朝政,爲非作歹。富擬王朝,僭越逾制,肆意妄爲。

袁家的罪名根本不用虛構,一樁一樁的實實在在。

至於袁紹、袁術,封賞是別想了,劉辯把他們燒燬皇宮,肆意殺戮,欺凌太后、天子的罪狀一一道來,公佈天下,併發布了通緝令,在全國懸賞抓捕。

劉辯知道,不可能有人真的把袁紹抓起來送到他的面前,他甚至懷疑自己的詔書能不能送到各州郡,但他就是要先吐袁家一臉唾沫,撕掉他們虛僞的面具。至於會不會激怒袁家,他根本不擔心。現在他就是想裝孫子,袁家也不會接受他。既然如此,何必要裝?

蔡邕的文筆沒話出,寫得花團綿繡,文字古雅,用典精確,直誅人心——這都是萬年公主說的,劉辯自己沒這水平,根本看不出來。

詔書一下,羣臣譁然。

……

袁隗穿着一身赭衣,威儀卻絲毫不減,一步步的走上了大殿。

劉辯站在階前,拱手相迎。蔡邕拱着手,站在一旁,默默無語,神情糾結。他知道袁隗今天來是幹什麼的,他也知道劉辯讓他站在旁邊是什麼用意。今天,他作爲一個歷史見證者和書寫者,要留下第一手資料,留存東觀,以備將來修史。

如果劉辯最後勝了,他的文字將會把袁隗釘死在恥辱柱上。如果袁紹最後勝了,釘在恥辱柱上的不僅有劉辯,還有他蔡邕。

作爲一個學者,他並不喜歡這樣的處境。可是他無法拒絕。

袁隗走到劉辯面前,躬身一拜:“罪臣隗,拜見陛下。”

“太傅知罪了?”劉辯嘴角微微挑起,似笑非笑。

袁隗不卑不亢,沉聲道:“教導無方,愧對先帝,老臣有罪。”

“太傅謙虛了。”劉辯同樣不動聲色。要論學問,他可能連袁隗一個邊都碰不着,但是要論嘴皮子,論罵架,他還真不憷袁隗。他很清楚,袁隗要臉,他不要臉,他先天的佔便宜。上次,他把袁隗罵得吐血,已經證明了這個道理。

學問,對罵架其實並沒有什麼幫助,大學者未必就罵得過街頭潑婦。

“朕雖然不是什麼聰明人,書讀得不好,也不怎麼會說話,卻也不是不可雕的朽木。”劉辯接着說道:“要論見識,朕還是有一點的。”

“陛下的學問雖然不好,卻很自信。”袁隗不緊不慢的諷刺了一句:“老臣甚是欣慰。”

對這種級別的譏諷,劉辯根本不在乎,連撓癢癢都不夠。他笑了一聲,自顧自的說道:“太傅,你今天來,是想求朕赫免袁紹、袁術,還是想死諫啊?如果是自覺失職,想自詣廷尉,那就免了。朕……赦免你了。”

袁隗一時語噎。他準備了一肚子冠冕堂皇的話,鼓足了浩然之氣,要說得大義凜然,可是面對劉辯這一通亂拳,他卻不知道如何應付。

赦免,我需要你赦免嗎?我穿着囚衣來,一路招搖過市,只是讓天下人看看我的忠心啊。

袁隗看着嶄新的囚衣,一時無語。

“唉,太傅啊,你還是讓袁紹、袁術回來吧,至少回來一個。你看你,都瘦成一把骨頭了,萬一哪天不小心,摔一跟頭,跟前連個送終的人都沒有,多淒涼啊。”

袁隗胸口一悶,嗓子眼裡有些甜。他強忍着吐血的衝動,躬身一拜:“老臣的晚景,比不上大漢社稷的安危。老臣多謝陛下的垂憐,不過,希望陛下還是多將心思用在社稷上,不要辜負了先帝對陛下的期望,不要辜負天下萬民。”

袁隗強行將話題主動權搶了回來,滔滔不絕的開始進諫。說着說着,他開始激動起來,鬚髮動搖,一副義憤填膺,要爲國盡忠,不惜一死的架勢。

劉辯不動聲色的看着,臉上帶着戲謔的笑容,看着袁隗表演。直到袁隗一通長篇大論說得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他才微微一笑:“太傅,說完了?”

“老臣……老臣說完了,淺愚之見,一片赤誠,萬望陛下采納一二。”袁隗習慣性的說道。話一出口,他就後悔,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剛纔說得太順了,這些謙虛的話自然而然的就嘟嚕出來了。

“說來說去,太傅擔心的還是朕年紀太小,不足以鎮撫萬民,會有人生僥倖之心,禍亂天下。”劉辯雙手握在袖中,泰然自若的看着袁隗:“如果真是這樣,那太傅就應該好好的活着,看朕是怎麼收拾這些逆臣的。太傅,這些天,朕可沒閒着啊。洛陽八關的都尉,朕都換了,你知道嗎?”

袁隗乾咳了一聲,忍下了吐血的衝動。他當然知道這些,劉辯一邊跟他隔空對罵,一邊整頓防務,不僅將南北軍、西園八校消化了,還將洛陽的八關都尉都換了。正是因爲如此,他纔不能再等下去。時間拖得越長,對袁家越不利。袁紹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現在只差一個號令天下的理由。

這個理由,不是給那些支持袁家的人看的,而是那些中立觀望的人看的。

袁隗強撐着最後一口氣,義正辭嚴的指責道:“陛下應該放眼天下,豈能以區區洛陽爲念,難道山東的土地,就不是大漢的土地,山東的百姓,就不是陛下的子民嗎?”

“誰知道呢?”劉辯嘿嘿一笑:“不過,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太傅一句,不管山東還是不是大漢的山東,總之不會成爲你袁家的山東。太傅,你如果想死諫,爲袁紹起兵找個由頭,說不定是爲人做嫁衣,死了也白死啊。”

“噗!”袁隗終究還是沒忍住,一口老血,噴得慷慨激昂,壯懷激烈。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

PS:今天還有第三更。

第77章 荀曹會第11章 鸞鳳命格第134章 正大光明第440章 不戰而勝第357章 捨得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205章 呂布的如意算盤第272章 人心的力量第148章 逆天不祥第430章 聰明誤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第44章 失傳的樂經第65章 初戰第49章 大將之風第320章 趙雲第212章 後繼有人第118章 大賢良師之死第413章 天行健第252章 秦直道的遐思第203章 貂蟬的本命獸第165章 龍騎第341章 單騎破陣第175章 斧頭幫第195章 狼與鷹第108章 以靜制動第162章 卞氏第98章 挖牆角第421章 癥結第259章 陣前擒將第334章 野火燒不盡第280章 玄冥之海第313章 稷下學宮第298章 敲山震虎第324章 惜別第348章 騎虎難下第406章 能量爲王第11章 鸞鳳命格第64章 獻計第409章 如鳥獸散第59章 患難夫妻第7章 挖人第322章 人間佛國第207章 一觸即發第171章 離別第186章 人牲第451章 于吉第317章 臨行密密縫第25章 道與術第391章 闖宮第92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316章 選婿第103章 人形弩第357章 捨得第147章 上駟對下駟第413章 天行健第275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297章 聞徐色變第20章 黃帝十二形第219章 蹤跡第241章 兩隻鷹第149章 劉氏祖山第84章 曹操贈馬第405章 事出意外第251章 起點第288章 小心思第366章 石蕩崖第153章 反其道而行第12章 賈詡獻計第444章 問道鵠鳴山第26章 荀攸第149章 劉氏祖山第101章 賈詡鬥荀攸第399章 華雄第203章 貂蟬的本命獸第85章 關羽戰張繡(上)第294章 低調的張揚第211章 養虎爲患第150章 百密一疏第389章 福兮禍所伏第137章 幕後人第26章 荀攸第347章 一夫當關第455章 未雨綢繆第51章 想得美第244章 生於憂患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165章 龍騎第183章 董白第84章 曹操贈馬第185章 江東猘虎第346章 失控第129章 同牀異夢第173章 老成謀國第196章 兵馬俑之謎第391章 闖宮第49章 大將之風第180章 神鷹咒第128章 百年之局第450章 陰陽第275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