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朝會(下)

劉辯聽明白了,今天朝會的內容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確認袁家的領導權,袁隗當首輔,袁紹做大將軍。他麼,繼續當他的傀儡,混吃等死,一直等到哪一天袁隗、袁紹覺得差不多了,一腳把他踢下御座。

你要當首輔沒問題,你想當大將軍也行,我們可以商量。好吧,我沒有說話的實力,你們當就當吧。我本來也不是來當皇帝的,找到龍的秘密,我就回我的二十一世紀。可是你們這麼做,太過份了吧,還把我當原來那個慫蛋玩?

瞎了你們的狗眼!

劉辯雖然不是一個老練的政客,但是他多少看過一些歷史故事,也聽萬年公主給他分析過當前的形勢,看到這個場景,他大致也明白了袁隗及其黨羽的用意。

慢火燉青蛙啊。

天子是至尊沒錯,但是天子不可能直接統治偌大的國家,他必須依賴不同的利益集團。大漢原本三個利益集團:外戚、宦官和世家,這三個集團互相爭鬥,天子才能從中平衡,不讓任何一方坐大,也才能維持到今天。現在好了,宦官被袁紹、袁術斬草除根,外戚也殺得乾乾淨淨,就剩下世家,而最大的世家就是四世三公的袁家,沒有之一。

爲了能繼續獨大,不讓新的外戚產生,袁隗就不承認天子成年,哪怕天子已經十七歲。不加元服,就不算成年。未成年,不僅沒有資格理政,也沒有資格立後。不能立後,就不能形成外戚勢力,與世家爭權。要有外戚也可以,袁紹做大將軍。

ωωω ⊙ttκΛ n ⊙¢ ○ 朝堂之上,已經有大半的人是袁家的黨羽,如果讓袁隗、袁紹再當政幾十年,還有人記得皇帝是誰嗎?到了那時候,袁紹就不是霍光了,而是王莽。

盧植啊盧植,我能戒急用忍嗎?再忍下去,我就被煮熟啦。

劉辯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端坐在御座上,藏在袖中的雙手互握,看着面色平和的袁隗,眼睛漸漸的眯了起來。

袁隗感覺到了劉辯神色的變化,皺了皺眉,有些不悅。在他看來,劉辯顯然有些不自量力。如果發生衝突,甚至不需要他開口,就會有人駁得劉辯啞口無言。他難道看不出朝廷上的人心所向嗎?董卓被趕出朝堂,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他雖然沒有教過劉辯讀書,可是劉辯是個什麼貨色,他太清楚了。十七歲了,連《論語》、《孝經》都沒有讀全,更別提《春秋》之類的大經了。

這樣也好,讓他碰碰壁,出出醜,早點讓天下人看看這位天子的成色,也好早點做出選擇。

袁隗沉默着。

一種說不出的壓力,以袁隗爲中心,向四周擴散開去。朝堂上的氣氛慢慢的冷清下來,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將目光投向了袁隗,投向了御座上孤伶伶的劉辯。

空氣中似乎有看不見的火花在閃爍。

盧植是尚書,有資格列席會議,但是隻能站在後面,他看到劉辯的臉,但是他能感覺到劉辯的怒氣。他提心吊膽,暗自祈禱,同時迅速的組織着詞語,準備發言,彌合局勢。

“諸卿的奏疏都上完了吧?”劉辯緩緩的開了口:“那朕有幾個問題,想請教太傅。”

袁隗上前,躬身行禮。劉辯把矛頭直接指向他,他不能不迎戰。當然了,他也不在乎劉辯。

“太傅,前幾日洛陽有事,大將軍、車騎將軍先後被殺,兇手是誰,可曾查清楚?”

“回陛下,大將軍乃是被尚方監渠穆所殺,張讓等豫謀,如今渠穆已伏誅,張讓等人也投河自絕。”袁隗不緊不慢的說道:“車騎將軍之死出於兄弟不合,大將軍身死,其部曲遷怒於車騎將軍,是以互相攻殺,車騎將軍殞命。參與此事的大將軍部曲有一部分被捕獲,一部分畏罪潛逃,三公聯議,已經下令通緝。”

“領頭的是誰?”

“吳匡。”

“吳匡何在?”

“在逃。”

劉辯明白了,什麼在逃,都是謊言。他又不能親自去抓吳匡,袁隗說什麼就是什麼了。他要殺吳匡,袁隗求吳匡,那吳匡以及那些參與的人會感激誰?

“既然三公府在通緝吳匡,則此事暫且不提。”劉辯強自鎮靜,聲音都有些發顫,比前世在會議上發言可緊張多了。到目前爲止,他還沒有說錯話,沒有打結巴,已經出乎他的預料。“不過,請太傅轉告三公府,要活捉吳匡,待審明事情經過,再行定罪不遲。”

袁隗無聲的笑了笑,一本正經的躬身領命:“陛下仁恩,臣等謹遵聖命。”

“那麼,燒燬朱雀瘚、九龍門的人是誰,太傅想必也查明白了吧。”劉辯把目光投向袁術,“袁術那天當着朕的面承認朱雀闕是他燒的,後來有沒有翻供?”

袁術的臉頓時脹得通紅。他咬了咬牙,抗聲道:“大丈夫敢作敢當,是臣燒的,臣不會否認。”

袁隗側過臉,看了袁術一眼,袁術立刻閉上嘴巴,垂頭喪氣的回列。爲了這件事,他已經明裡暗裡的被袁紹笑過幾次了。當着那麼多人的面,被劉辯一句話逼出了真相,他後悔得腸子都青了。直到後來陳珪給他分析,他才知道中了劉辯的圈套。

可是,讓他再把這句話收回去,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陛下,虎賁中郎將燒燬朱雀闕、九龍門,自是魯莽。但當時閹宦枉殺大將軍,挾持陛下,意圖不軌,虎賁中郎將爲陛下安危計,爲大漢安危計,出此下策,事急從權,也是爲國盡忠,盡其本分。”袁隗拱着手,躬着身,兩隻大袖像盾牌一樣護在身前,整個人看起來無比雄壯。“賞功罰過,爲政之本。臣請陛下罰虎賁中郎將之過,賞虎賁中郎將之功,以正視聽。”

劉辯一聽,不禁翻了個白眼。袁隗還真能說啊,這麼一來,袁術燒朱雀闕倒成了功大於過了?與天子的安危相比,與大漢的江山相比,朱雀闕、九龍門又算得了什麼。既然袁術不是罪人,那翻供一說自然無從談起。袁隗在不經意之間,就打了劉辯一個耳光。

兩次質問,都被袁隗化解於無形,劉辯卻不氣餒。對袁隗的強大,他早有預料,要不然盧植也不會再三勸他戒急用忍,董卓被人趕出朝堂,也不會只是向他哭訴一番就忍了。大家都在鬥心眼,指望一兩句話就將袁隗堵住,未免太異想天開了。

如果袁隗這麼不經打,袁家還是袁家嗎,袁隗還是養氣六十年的妖精?

對付袁隗這樣的老妖,劉辯當然要準備點殺傷力更大的殺手鐗。

第398章 虎皮第454章 玉鼎之體第60章 君擇臣,臣亦擇君第328章 雪夜殺戮第169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173章 老成謀國第111章 觀水而舞第9章 時日無多第409章 如鳥獸散第416章 小過與大善第292章 觀者衆第403章 想念第48章 袁氏出奔第409章 如鳥獸散第236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15章 激將第410章 第三個第161章 危機第249章 喪家之犬第34章 鳳鳥將至第300章 不合格的刺客第192章 珠玉在前第313章 稷下學宮第113章 鍾繇第457章 亡國之道第11章 鸞鳳命格第389章 福兮禍所伏第207章 一觸即發第330章 造勢第244章 生於憂患第44章 失傳的樂經第72章 馳援第150章 百密一疏第170章 君子協定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346章 失控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87章 雲泥之別第89章 張繡破境第439章 禰衡第384章 花堪折時第268章 張飛悟命第454章 玉鼎之體第452章 天機第96章 佛骨舍利第12章 賈詡獻計第248章 亞歷山大第219章 蹤跡第304章 臥龍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340章 陷阱第148章 逆天不祥第222章 皇帝王霸第54章 皇甫嵩的虯龍命第2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49章 大將之風第58章 大局第289章 誰家少年第63章 楊修第403章 想念第367章 慘敗第328章 雪夜殺戮第202章 鷹過拔毛第412章 石破天驚第237章 取上將首級第60章 君擇臣,臣亦擇君第237章 取上將首級第12章 賈詡獻計第147章 上駟對下駟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187章 利劍在手第343章 特種戰第160章 全面反擊第297章 聞徐色變第328章 雪夜殺戮第166章 默契第155章 波盪壑第65章 初戰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401章 機會第95章 傳國玉璽第46章 蘿莉蔡琰第292章 觀者衆第457章 亡國之道第232章 帝者,諦也第269章 黑與白第145章 有口難辯第360章 陽謀第88章 搖滾古曲第37章 朝會(下)第206章 鮮卑人的危機第62章 如淵第74章 道士于吉第164章 剛者易折第359章 大光明第274章 迫降第426章 大喜第313章 稷下學宮第433章 真龍第337章 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