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東京和西京

長安。

陸遜乘着一匹小馬,走進了霸城門,沿着一條寬闊的大道,一直向西。

這條大道雖然有些殘破,規模卻依然弘大,依稀能看出昔日京師的影子。大道兩側的宮牆已經倒塌,透過缺口,能看到一些殘餘的臺基。

陸遜問道:“這裡應該長樂宮的舊址吧?”

陸雲四處看看,不知如何作答。這種事情問他,超出他的知識範圍了。不過,長安城雖破,氣勢卻比洛陽城更大,看得他心動不已。

“不愧是帝都,氣魄之大,即使洛陽城也無法相提並論。”

“那當然。”陸遜笑笑,指着遠處的一個高闕:“那應該是就是未央宮的東闕,罘罳(讀若浮思)闕,比起洛陽的朱雀闕如何?”

陸雲擡眼看去,讚不絕口:“看起來比朱雀闕還要高大雄偉。”

“再走近一點,應該還能看到北闕,據說北闕和東闕差不多高大,那裡還有金馬門,一代奇人東方朔就曾經隱居金馬門。”

陸雲突然覺得有些好奇:“帝王南面,爲什麼未央宮卻是北門和東門最爲高大,而不是像洛陽城,把南闕建得最高?”

陸遜笑了,回頭看了陸雲一眼:“你終於意識到這裡面的問題了,哈哈,你慢慢想吧。”說着,他一催小馬,向前輕馳而去。

陸雲撓了撓頭,帶着僕從們追了上去。

從霸城門進城,走到罘罳闕下。他們走了小半個時辰。在遠處看罘罳闕已經很雄偉了,卻遠遠不及走到近處,仰頭觀望時的壓迫感。罘罳闕雖然殘破,殘高卻還比洛陽城的朱雀闕高一些,要將頭仰到極致才能看到頂部雕刻的花紋。

不過,最吸引陸遜的卻不是花紋,而是一隻鷹,一隻渾身漆黑的鷹。

這隻鷹蹲在罘罳闕上,低着頭,靜靜的打量着陸遜。陸遜忽然有一種感覺。彷彿這不是一隻鷹。而是一個人,一個高高在上的人。

“少主,怎麼了?”

“你看那隻鷹。”陸遜示意陸雲擡起頭,陸雲擡頭一看。嚇了一跳:“好大的鷹。”

“你說。這會不會是陛下的那隻神鷹?”

陸雲皺了皺眉。不太敢相信。兩人正說話間,有馬蹄聲響起,陸遜循聲看去。只見十餘騎沿着寬闊的大道輕馳而來,馬背上的騎士衣甲鮮明,身形矯健,當前一人,身穿亮銀甲冑,披白色大氅,相貌俊朗,面白無鬚,竟是一個英姿勃勃的少年郎。

騎士們來到陸遜面前,勒住了戰馬,領頭的少年一邊控制着戰馬,一邊打量着陸遜:“從哪兒來?”

“洛陽。”陸雲連忙迎了上去,拱手奉上路傳(古人出行的通行證),客氣的笑道:“我等初來乍到,如有冒犯,還請將軍海涵。”

少年郎哼了一聲,接過路傳,掃了一眼,又看向陸遜:“你是江東人,怎麼會在洛陽?”

陸遜淡淡一笑:“你是西涼人,不也是在關中?”

少年郎臉色一肅,剛要發火,陸遜又道:“看諸君氣宇軒昂,氣勢不凡,胯下的戰馬亦非凡品,如果我猜得不錯,你們應該是天子身邊的精銳吧。不知道我何德何能,居然勞累你們這樣的勇士來盤查。”

少年聽了,轉怒爲喜,哈哈一笑,將路傳還給陸雲,拱手道:“小友眼光不凡,居然一眼認出我等是天子身邊的精銳,看來應該不會錯了。在下扶風馬超,在天子身邊爲郎,奉天子詔,來迎一位少年俊傑。”

“天子?”陸遜有些詫異,又擡起頭,看着那隻鷹,欲言又止。

馬超得意的笑笑:“沒錯,那就是陛下的鷹,正是這隻鷹看到了你們,陛下才命我來迎。小友,請隨我來。”

……

劉辯斜倚在船上,看着划船的貂蟬,嘴角掛着笑意,一時有些出神。

駁獸在水中沉浮,繞着船游來游去。貂蟬的本命小獸蹲在駁獸的額上,兩隻小爪子捧着一顆堅果,啃得咯吱咯吱響。蓬鬆的大尾巴纏着駁獸的角,穩如泰山。

白色的駁獸,黑色的小獸,小獸背上的一條白線,額上的一點白,形成了一個白裡有黑,黑裡有白的圖形,在劉辯身邊不停的繞着圈,一會兒順轉,一會兒逆轉。

貂蟬被劉辯看得面熱,擡頭道:“陛下,你的鷹回來了。”

劉辯擡頭一看,見大鷹從長安城方向飛來,在空中緩緩的打着圈,知道馬超把人迎回來了。他只知道那個少年老成的孩子與衆不同,出言不凡,卻不知道他究竟是誰,這纔派馬超去問問。

“靠岸吧。”

“唯。”貂蟬應了一聲,划動船槳,將船緩緩的靠了岸。劉辯擡腿上了建章臺,揮揮手:“你自去玩耍,不要管朕,朕事情辦完了,自會去找你。”

貂蟬歡喜的應了,轉身離開,駁獸馱着小獸,隨船而行。它們都喜水,昆明池就是它們最喜歡滯留的地方,幾乎每天都要來玩一下,餓了就抓水裡的魚吃。

劉辯坐在臺上,看着馬超引着一個少年走上來,不禁有些奇怪。馬超一向自負,雖然在他面前不敢張揚,可是一旦離開他,那可是看誰都不在眼裡。今天對這個少年如此客氣,倒是少見。劉辯不禁好奇起來,這少年究竟是何等樣人,居然能這麼快就和馬超談得熱絡。

馬超讓陸遜在臺邊稍候,自己上了臺,趕到劉辯面前,躬身道:“陛下,臣已經將陛下要見的少年俊傑帶到,隨時等候陛下召見。”

“他姓甚名誰?來自何處?有何才能?”

“他姓陸名遜,年方八歲,來自洛陽,聰明早慧,頗有風識。”

陸遜?劉辯一怔,隨即又笑道:“他最大的見識,怕是一眼認出了你馬孟起吧?”

“呃……”馬超尷尬的一笑:“陛下聖明。”

“馬超,被一個八歲的孩子看破行藏,你這養氣的功夫還在待進步啊。”劉辯擺擺手:“好了,讓他進來吧。”

“唯。”馬超紅着臉,退了出去,把陸遜帶了進來。陸遜小步急趨,趕到劉辯面前,躬身下拜,山呼萬歲,身形雖小,卻禮節周全,一絲不苟,一點也不比久經官場的人差,就算是最嚴苛的御史來,也找不到他的毛病。劉辯點點頭,看來世家子弟自有其門道,普通人家的小孩可不懂這些規矩,也做不到他這麼沉穩。人說陸遜能忍,有城府,由此可見一斑。

“你是哪裡人氏?”

“回稟陛下,小民本江東吳郡人,少孤,隨從祖廬江太守康就食。袁術使將孫策圍廬江……”

劉辯靜靜的聽陸遜講述他這幾個月的經歷,一直沒有插嘴。其實這些事他都知道,袁術攻襄陽,當時缺糧,向陸康要糧,被陸康拒絕,一怒之下派孫策攻廬江。廬江軍民一心,孫策兵力不足,只能圍困。秋收後,袁術的糧食危機得到了緩解,孫策更沒心思攻城了。

不過,他要聽陸遜講一遍,看看這個三國時代的傑出人才究竟早慧到什麼程度。陸遜在《三國演義》裡不怎麼出彩,可是以在《三國志》裡,卻是和諸葛亮並肩的人物,除了帝王之位,只有他和諸葛亮是單獨列傳的。

聽完了陸遜的敘述,劉辯問了一個問題:“你從洛陽來,想必知道洛陽最高的建築是朱雀闕,進了長安城,想必也看到了什麼地方最高,那你和朕說說,爲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

陸遜躬身道:“小民愚昧,不知詳情,既然陛下垂詢,小民就妄自揣測一番。之所以有這樣的區別,不僅僅是因爲地勢,而且因爲崇尚的爲政之道不同。前朝儒法並用,帝道爲先,是以尚水,崇龍。北闕爲玄武,東闕爲青龍。而本朝尚儒,崇尚氣節,故尚火,崇鳳,故朱雀闕爲尊。”

劉辯微微頜首,陸遜小小年紀有這樣的風識,着實不簡單。他又問道:“那麼,長安、洛陽,兩者選其一,你更喜歡哪一個?”

“小民喜歡洛陽。”

“哦,爲什麼?”

陸遜不卑不亢的說道:“長安乃是帝都,洛陽方是民居。”

劉辯眼前一亮,興趣大增:“何以見得?”

“陛下,論廣闊,長安大於洛陽,可是論四民所居,長安城卻不如洛陽遠甚。故長安適合帝者所居,不宜小民,小民選擇洛陽。”

劉辯微微一笑。他有大鷹,可以俯瞰大地,知道陸遜說得不虛。長安城的周長是洛陽城的兩倍,面積更是洛陽城的三倍以上,可是長安城有近一半的面積是宮殿區,再除去權貴、官署、街道的佔地面積,供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只有東北角地勢低窪之處,不足全城的十分之一。而洛陽城則不同,宮殿區不足四分之一,民居的比例要大得多。陸遜說長安是帝都,洛陽纔是民居,一點也不爲過。

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見識,還有可能是家中長輩所教,可是陸遜能在天子面前侃侃而談,不卑不亢,卻足見他的少年老成,童稚之年就有這樣的心性,實在是難得。不過,性格決定命運,這可能也就是他悲劇結局的根源所在。(未完待續。。)

第76章 例外第267章 龍象之力第44章 失傳的樂經第342章 超渡第26章 荀攸第188章 反客爲主第426章 大喜第203章 貂蟬的本命獸第100章 一舉三得第338章 龍的傳說第247章 大獲全勝第84章 曹操贈馬第308章 義之所在第101章 賈詡鬥荀攸第137章 幕後人第39章 袁家發達史第183章 董白第37章 朝會(下)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第431章 臥龍第352章 技不如人第106章 徐晃第176章 湳水之戰第183章 董白第121章 龍系血脈第28章 張繡戰呂布(上)第201章 主客易位第49章 大將之風第381章 三重卦第77章 荀曹會第272章 人心的力量第166章 默契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69章 朝儀第285章 悔之莫及第215章 神鷹化龍第400章 龍鳳血脈第106章 徐晃第280章 玄冥之海第50章 勇者懼第181章 華佗第75章 攻心爲上第212章 後繼有人第27章 唯快不破第406章 能量爲王第33章 經濟危機第308章 義之所在第18章 龍虎交第396章 不謀而合第250章 驚弓之鳥第389章 福兮禍所伏第457章 亡國之道第334章 野火燒不盡第206章 鮮卑人的危機第271章 儒門棄子第403章 想念第99章 五行生剋第9章 時日無多第339章 變計第162章 卞氏第215章 神鷹化龍第81章 勾心鬥角第26章 荀攸第122章 河東衛家第211章 養虎爲患第62章 如淵第25章 道與術第300章 不合格的刺客第213章 右耳軍第324章 惜別第218章 疑雲第289章 誰家少年第329章 僞君子第121章 龍系血脈第92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34章 鳳鳥將至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247章 大獲全勝第190章 控火者第332章 陰魂不散第132章 杜氏第19章 萬年公主第27章 唯快不破第281章 垂拱而治第418章 神和人第387章 借刀殺人第410章 第三個第19章 萬年公主第161章 危機第354章 海上生明月第103章 人形弩第9章 時日無多第143章 有佳人兮守望第418章 神和人第226章 貂蟬建功第343章 特種戰第226章 貂蟬建功第40章 不破不立第281章 垂拱而治第202章 鷹過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