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衆妙之門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出自《老子五千言》的道篇第一章,也是讓無數人好奇的謎。這個衆妙之門究竟是什麼,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最著名的一種,也是接受的人最多的一種,就是指女人的陰|戶。

劉辯最近經常讀《老子五千言》,知道道家尚柔,尚雌,都與女性的性格特徵相符。道家說“上善若水”,也與賈大少說的名言“女人是水做的”不謀而合。《老子五千言》中也多次提到“道爲天地母”、“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之類的話,還有一句“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塑一尊女神像,並將機關設在這個位置,正符合道家的理念。

對於道家來說,男女房中之事並不下作,而是可以成仙得道的無上妙術。房中|術一直以來都是修行的重要法門。劉辯先入爲主,認爲下作;貂蟬對道門學術知之甚少,本身又是被作爲一個性|奴送人,以色娛人的侍婢,有同樣的想法也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劉辯知道,鮮卑人將神殿放在王庭中央,不應該只是爲了滿足一些卑劣的心理,在他們的眼中,這尊神像是神聖的,不可能有任何褻瀆的想法。草原民族的原始宗教中,女神的地位比男神尊貴,他們也不太可能做出這樣的事來。

讓劉辯不解的是,爲什麼鮮卑人的女神卻穿着漢家衣冠?他前世見過一些原始部落的女神像,這次掃蕩草原也看過各部落的巫師和供奉的女神。大多是穿着各種法衣的老年女子,從來沒有這樣年輕貌美的少女。如果不是這個塑像的胸部平坦如男子,他和蔡琰也不會分辨不出她的性別。

劉辯大惑不解,再次派人叫來了槐頭和闕居。這次不是詢問女神是什麼人,而是問平時王庭如何祭神。

槐頭茫然不解,闕居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在此之前,他們進入神殿的機會並不多。不過,槐頭提到了一個問題:在他的印象中,檀石槐祭神都是獨自一人在殿中,大門緊閉。就連當值的衛士都會被趕到神殿以外。並且不準發出任何聲音。否則,檀石槐會非常生氣,重責犯過者,甚至斬殺之。

劉辯還是抓不到要領。無奈之下。他只得讓槐頭等人全部出去。然後命人在神像前鋪了一個牀位。準備夜宿神殿之中,慢慢參悟。貂蟬本想留下來侍候他,卻被他拒絕了。他要一個人靜一靜。說不定還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貂蟬出去以後,劉辯盤腿坐了下來,調勻呼吸,凝神靜氣,靜靜的等待着。

當週圍的一切漸漸的離他遠去,耳邊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聲時,他聽到了悉悉窣窣的聲音。這個聲音很微弱,卻非常清晰,似乎很遙遠,又似乎近在眼前,飄忽不定,卻始終縈繞在他的耳畔。劉辯明白,這個聲音很可能就是貂蟬的本命獸在神像體內爬行時發出的時間,至於在哪個位置,他卻不太清楚。

他也不去問,只是靜靜的聽着。

周圍一步寂靜,就連近衛郎都撤到了神殿之外,神殿內只有劉辯自己和一尊不會說話的神像,還有神像體內的小獸。他放空了心神,靜靜的聽着,眼前一團漆黑,可是在黑色之中,又有什麼東西在動,彷彿那隻渾漆黑,只有背部有一條白線的小獸,正在順着一條看不見的管道穿行。

想到小獸,劉辯忽然又想起了駁獸。駁獸渾身雪白,唯獨尾巴是黑色的,從背後看的時候,它和小獸正相反。一念及此,劉辯忽然心中一動,若有所思,瞬間從恍恍惚惚的境界中跳了出來。

他擡起頭,靜靜的打量着沉默的神像。神像臉上的笑容很神秘,有點像傳世名作中的蒙娜麗莎,讓人猜不透她在想什麼,又在笑什麼,甚至是不是在笑。

劉辯彷彿想到了什麼,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他沉思良久,最後決定還是暫時拋開那個念頭,重新傾聽小獸在神獸體內爬行的聲音。

不知過了多久,劉辯再次進入了恍恍惚惚的境界。不過,他沒有聽到小獸爬行的聲音,神像體內一片寂靜,大殿裡只剩下劉辯自己的呼吸聲和心跳聲,那隻小獸彷彿突然之間消失了。

劉辯不解,本想起來找一找,但念頭剛剛一動,他又改變了主意,決定不去管小獸的生死,就這麼慢慢的等下去。

大殿裡漆黑一片,萬籟俱靜,彷彿天地之初。

……

長安。

王允擁被而臥,眼睛閉着,呼吸很平穩,卻沒有睡着。

不知道過了多久,門外傳來了一陣輕而急的腳步聲。王允突然睜開了眼睛,翻身坐起。

“吱呀”一聲輕響,門被推開了,王蓋閃身進了門,隨即又輕輕的掩上了門。他站在門口,一動不動,直到眼睛適應了室內的環境,這才輕聲叫道:“父親?”

“如何?”王允已經坐了起來,兩眼目光炯炯。“劉焉的人來了沒有?”

“來了,可是……”王蓋欲言又止,黑暗中,他的聲音透着說不出的沮喪。王允立刻皺起了眉頭:“究竟怎麼了,說話吞吞吐吐的,沒一點丈夫氣概。是不是劉焉派來的兵力太少?”

“兵力的確不多。”王蓋無聲的嘆了一口氣:“聽劉範說,他派了三千步卒來,兒子覺得,劉焉大概是對我們沒什麼信心,想坐觀成敗。”

“坐觀成敗?”王允冷笑一聲:“他不臣之意已明,就算不出兵,也逃不出逆臣之名。依我看,他可能是被郭泰前些天的行動嚇住了,以爲朝廷有了防備,不敢深入。志大才疏之輩,莫不如此。”

王蓋沉默不語。十多天前,原本鎮守扶風的郭泰突然回到長安,移駐子午谷,又派了一部分人去郿縣的斜谷口,加強了戒備。不過,他調動的人馬有限,總數不過兩千多人,而且兩天前,他們又都離開了,重新回了扶風。劉焉也許聽到了之前的風聲,派人制止了前來助陣的部下。

劉焉人在成都,和部下有千里之遙,要想遙控指揮,這裡面至少有五天的時間差。這種秘密任務根本不合適遙控指揮,要麼親臨一線,要麼安排一個信得過的將領,這樣才能隨機應變,當機立斷。劉焉遙控指揮,實在是愚蠢到了極點。王允看不起劉焉,王蓋也不怎麼贊同劉焉的這個做法。

問題是劉焉只是他們的盟友,不是他們的下屬,就算不同意,他們父子也拿劉焉沒辦法。相反,他們還要遷就着劉焉,沒有劉焉這三千人馬的幫助,他們很難全面控制長安。

“韓遂、馬騰真是沒用,快一個月了,還沒能攻進長安。”王允輕嘆一聲:“這些涼州人果然都是靠不住的。要想靠他們來完成儒門的大業,實在是癡心妄想。如果我手裡他們的一半人馬,牛輔、郭泰的首級早就提在我的手裡了。”

“父親說得是,儒門人才濟濟,唯獨在兵權上力量薄弱。如果不是這個原因,當初竇武、陳蕃也不會功敗垂成。如果他們像父親這般文武雙全,儒門的大業早就成功了,可至於拖延至今日。”

王允笑了一聲,自信滿滿。“這一天很快就會來的。一旦控制了長安,控制了牛輔的部屬,手握並涼精銳,就算山東戰事不利,我們也可以穩住半壁江山,儒門也不至於一敗塗地。”

王蓋讚了一聲:“還是父親深謀遠慮。他們都將目光放在山東,唯獨父親看中了關中。”

“山東人……”王允微微一笑,不屑之色溢於言表:“清談客衆,能臣了了。袁本初四世三公,也不過如此。我聽說,荀家的那個王佐之才,到現在也沒有奉袁紹爲主。陳家寧可依附陶謙,也不肯向袁紹低頭。鍾繇決意在朝中觀望,韓家則投靠了袁術。潁川四家,居然沒有一家看好他的,要想成大事,豈不是癡人說夢。”

……

褒斜谷,劉範摸黑行走在棧道之上,腳下的木板被踩得吱吱作響,伴隨着夜風,敲在劉範的心頭。

劉範擡起頭,看了看遠處黑黝黝的山影,心頭莫名的涌過一絲不安。

他奉王允之命,從長安趕來迎接從益州趕來的援軍。三千益州軍悄悄的進入長安,配合王允的行動,將給牛輔突然一擊。在張遼、郭汜率兵與韓遂、馬騰對峙的時候,長安兵力空虛,牛輔身邊只有五千多人,運作得當,完全可以一擊而中。

幫助儒門控制了長安,劉焉對儒門有功,將來就有可能實現割據益州的目的。劉焉自己也清楚,割握益州不可能是長久之計,儒門一旦控制了洛陽、長安,遲早會收復益州,一統天下。但是作爲亂世中保命存身的手段,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到時候還可以和朝廷講條件,封王封侯,皆有可能。

對於他們父子來說,握有益州,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上上之策。幫助儒門取長安,只是避免與儒門發生衝突而已。

劉範正想得出神,身邊的親衛忽然拽了他一下:“少主,你看。”(未完待續。。)

第369章 冥冥天意第58章 大局第246章 並肩作戰第106章 徐晃第347章 一夫當關第87章 雲泥之別和242章痛飲胡虜血第三更求月票第256章 望穿秋水第280章 玄冥之海第75章 攻心爲上第62章 如淵第299章 人心莫測第320章 趙雲第13章 霸王戟第255章 通天台第191章 彈汗山第400章 龍鳳血脈第226章 貂蟬建功第441章 龍行於澤第144章 故事第262章 佛本是道第238章 窮途末路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355章 衆生平等第21章 龍形第380章 荀氏易第330章 造勢第163章 乳孃第211章 養虎爲患第234章 下馬威第344章 破綻第310章 白骨觀第361章 風雲變第57章 衝動是魔鬼第93章 所見略同第352章 技不如人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424章 塞翁失馬第342章 超渡第164章 剛者易折第382章 奪卵第146章 一石三鳥第275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322章 人間佛國第409章 如鳥獸散第335章 破境和242章痛飲胡虜血第三更求月票第297章 聞徐色變第263章 夜襲第454章 玉鼎之體第179章 恩威並施第161章 危機第86章 關羽戰張繡(下)第193章 韓遂第38章 一語誅心第186章 人牲第422章 捨得第75章 攻心爲上第331章 慎獨第22章 許劭第131章 相見歡第128章 百年之局第75章 攻心爲上第214章 白山赤血第443章 坐而論道第196章 兵馬俑之謎第265章 夜驚第431章 臥龍第33章 經濟危機第382章 奪卵第280章 玄冥之海第142章 鄉音第259章 陣前擒將第241章 兩隻鷹第213章 右耳軍第331章 慎獨第209章 棋高一着第272章 人心的力量第412章 石破天驚第282章 心思難猜第33章 經濟危機第125章 砥柱觀濤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430章 聰明誤第294章 低調的張揚第100章 一舉三得第207章 一觸即發第212章 後繼有人第246章 並肩作戰第288章 小心思第208章 惡戰雪狼湖第155章 波盪壑第95章 傳國玉璽第269章 黑與白第45章 廣陵散第19章 萬年公主第194章 長纓在手第445章 儒道並重第349章 人形兵器第379章 恩怨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