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初窺門徑

劉辯在洛陽呆了兩天,上了一次朝,算是補回了缺席朝會的儀式。經過一個多月,袁氏起兵帶來的震撼慢慢平靜,在楊彪等人的努力下,洛陽城又慢慢的平靜下來,至少表現上看不出什麼問題。

劉辯非常滿意,當着衆臣的面,表示了對楊彪等人的感謝,鼓勵他們再接再厲。

看到劉辯坐在御座上從容自若的評點大臣們的舉措,參與朝會的大臣心思各異。仍對朝廷有意的看到劉辯的進步,喜上眉梢,覺得大漢中興有望,說不定劉辯真能平定袁氏叛亂,重整朝綱,迎來又一個新的盛世。對朝廷已經失去信心的則暗自嘆氣,劉辯再努力,也無法挽回大漢天命將盡的結局,他的強大隻是大漢迴光返照,只會帶來更多的殺戮,更多的災難。戰爭持續得越久,對百姓的傷害越大。

議程大部分都很順利,表面上看起來,君臣相契,一派和諧。

中間只有一件事起了一些小小的波折。黃門侍郎丁衝說,漢爲火德,朱雀闕是洛陽城的象徵,焚燬已久,殘垣焦黑,一片頹廢景象,實在不是吉兆。請天子下詔,用罰沒的袁氏等人的家產,重修朱雀闕,重現皇家氣象。

此議一出,附和者甚衆,劉辯也一時心動。每次經過朱雀闕的時候,看到那些焦黑的底座,他就覺得心裡不舒服。可是,他沒有立刻同意,做了幾個月的皇帝。他已經知道朝堂上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有深意,更重要的是,別人也許不知道丁沖和曹操是什麼關係,他卻清楚得很。

丁衝的兒子後來差點成了曹操的女婿,換句話說,丁衝很可能就是曹操在洛陽的眼線。

這一點,早在曹操出逃的時候,就被賈詡安排的眼線所證實。

在這個時候,丁衝提出重修朱雀闕,不能不讓劉辯有所保留。他看了丁衝一眼。低着頭的丁衝彷彿感應到了什麼。原本端正昂揚的身形一僵。雖然他很快恢復了正常,卻被劉辯看得一清二楚,頓時疑竇叢生。

莫非朱雀闕里有名堂?可是丁衝的說法也看不出有什麼問題,大漢火德。朱雀爲火。朱雀闕最高。正是火德的象徵。當初光武皇帝定都洛陽,把洛陽改成雒陽,又將朱雀闕修得比其他三闕高。正是爲了彰顯大漢的火德。

劉辯一時想不出有什麼問題,但是他可以拖。他說,朝廷現在用兵,糧賦緊張,不能將精力放在這些事上。等將來平定了袁氏叛亂,再修不遲。天意在人心,不在朱雀闕是否高大雄偉。

丁衝沒有堅持,讚了幾句天子聖明,便退下了,神色慌忙。他的建議看起來有些虎頭蛇尾,開局一片喝彩,結局卻有點草率。當劉辯否決的時候,他甚至沒有象徵性的堅持一下。

緊接着,廷尉宣播上奏,袁氏起兵,抓捕了大量的犯屬,現在洛陽諸獄人滿爲患,每天的糧食支出不小,是不是按照慣例,將一部分被牽連的奴婢發賣,只留下那些重要的犯人,既可以減少一部分支出,又能增加一些收入。

劉辯聽了,不得不苦笑兩聲,這皇帝當得真夠窩囊的,居然要靠賣犯人來貼補了。他雖然知道這是實情,可是他對宣播同樣不放心,下詔任鍾繇爲廷尉監,小心斟別人犯,不要讓那些和袁紹等人關係密切的人漏網。

諸番事宜處理完畢,劉辯回到後宮,不其侯伏完和陽安長公主劉華正在等他。他們夫妻是受詔趕來見駕的。從輩份上說,劉華是劉辯的姑姑,伏完是劉辯的姑夫,都是長輩。劉辯很客氣的接待了他們,然後提出了讓伏壽入宮,陪劉協讀書,過幾年就爲劉協納其爲王妃的事。

聽完劉辯的話,伏完錯愕不已,欲言又止。劉辯不解,笑道:“怎麼,不其侯看不上陳留王?朕可以告訴你,朕這個弟弟可是個聰明孩子,少年老成,將來必成大器。”

陽安長公主見了,連忙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我們有五子一女,前些日,夫君請相者爲他們看相,相者說,五子皆常人也,唯此女貴不可言,我們本打算等兩年……”

劉辯聽了,哈哈大笑。“那就多謝不其侯的好意了。不過,朕有皇后,不敢再委屈令愛。你若是擔心嫁給陳留王受委屈,那朕可以向你保證,陳留王一定會將令愛視若珍寶,築金屋以藏。”

伏完無奈的咂了咂嘴,只得領詔謝恩,出宮而去。

站在殿上,看着伏完和陽安長公主離去,劉辯臉上的笑容漸漸淡去。他想起了丁衝的建議,看着遠處朱雀闕的殘柱,忽然間豁然開朗。他沉默良久,冷笑一聲,從牙齒裡擠出幾個字:“伏完該死!”

萬年公主不寒而慄。

……

月色下,兩道瀑布從假山上傾瀉而下,衝入濯龍池中。池水翻滾回旋,水聲隆隆,如龍吟,似虎嘯。幾片枯片被風吹落,搖搖擺擺的落在水面上,隨即被激急捲入,消失得無影無蹤。

劉辯坐在池邊,看着翻滾的浪花,嘴角微挑,眼神冷峭。

從中午散朝之會,他就坐在一起,一口沒吃,一口沒喝,一句話也沒說,就這麼靜靜的坐着。

他沒有恐懼,沒有緊張,只有憤怒,還有一點淡淡的哀傷。

荀攸說得沒錯,儒門不會放棄,他們會一直戰鬥下去。即使他擊敗了袁紹,還會有方紹,儒門不滅,戰鬥不止。

可是,他能消滅整個儒門嗎?儒門基本上囊括了天下絕大部分讀書人,也許不是每個儒生都以改朝換代爲目標,可是一旦他把儒門當成目標,再來一次焚書坑儒。他就會毫無疑問的成爲秦始皇第二,而天下的讀書人也會羣起而攻之。

到了那時候,他的敵人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他不可能殺盡天下讀書人,秦始皇做不到的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他更做不到。那將是幾百萬的生命,那將是華夏文明的滅頂之災。如果他下達這樣的命令,恐怕所有人都會說他瘋了,都會贊同袁紹,贊同儒門。再也沒有人會支持他。他將成爲真正的孤家寡人。

這是一個天羅地網,從幾百年前就開始編織的天羅地網,他看到的還只是一角,遠不是全部。

劉辯擡起頭。看着假山。假山後面有一個密室。密室裡有三尊塑像。還有滿牆的房中|術圖譜。先帝曾經把這些當成和儒門對抗的秘密武器,孰不知這些正是儒門佈置的陷阱。先帝一頭紮了進去,最後被擡了出來。還被定了個羞辱性的惡諡:靈。

亂而不損曰靈。

儒門用他們獨特的方法宣佈了又一次勝利。

遠處傳來喝斥聲,是唐瑛在斥責奉命守護的近衛郎中衛觀。劉辯命令衛觀率領五十名近衛郎中守護在一旁,任何人不得打擾,讓他一個人呆着。衛觀盡忠職守,整個下午沒讓一個人靠近劉辯,可是現在,他擋不住唐瑛。

沒有人能擋得住唐瑛,即使是劉辯自己。

唐瑛斥退了衛觀,快步走到劉辯面前,見劉辯安然無恙的坐在池邊。她鬆了一口氣,撫着胸口,淚水奪眶而出。

“陛下,臣妾以爲……出了意外。”

“我沒事,我現在好得很。”劉辯招手示意唐瑛坐在他身邊,握着她冰冷的手,從懷中掏出絲帕,拭去她臉上的淚水。“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麼好過。”

“那陛下爲何一個下午都坐在這裡,不吃不喝?”唐瑛淚流不止,泣聲道:“公主和陳留王都嚇壞了。”

劉辯心中一暖,原本冰冷的心融化了一角。他沉默了片刻:“英子,我們的敵人遠不止袁紹,遠比袁紹強大。”

“誰還能比袁紹更強大?”唐瑛嗔道:“難道是天下所有人?”

劉辯苦笑。雖然不是天下所有人,卻幾乎是天下所有的讀書人。他沉默了片刻,拍拍唐瑛的肩膀:“你先回去準備一點酒食,我還有點事處理一下,然後便回去。”

唐瑛深深的看了劉辯一眼,乖巧的點點頭,起身離開了。劉辯叫過衛觀:“傳蔡邕。”

……

蔡邕走到劉辯面前,默默的看着劉辯,默默的行禮。看着那個冰冷的聲音,蔡邕忽然覺得萬念俱灰。蔡琰沒有說謊,天子在砥柱觀濤有了心得,他雖然只是靜靜的坐着,卻讓人有一種深不可測的畏懼,有一種說不出的威嚴從他身上散發出來。

蔡邕知道這是什麼,雖然他也是第一次看見,他的心不住的往下沉,一直到最深處,冰冷徹骨。

劉辯看着翻流的池水,聲音也如池水一般清冽冰冷:“蔡邕,阿琰是個好孩子,朕很喜歡她。”

蔡邕那長得有些離奇的花白眉毛顫了一下,啞着嗓子道:“那是她的榮幸,也是臣的榮幸。”

“那麼,爲了你的女兒,把你的秘密說出來吧。”劉辯擡起頭,“所有你知道的。”

蔡邕的嘴角顫抖着,恐懼籠罩了他,將他一點點的吞沒。

劉辯不緊不慢的說道:“你已經欺騙了先帝,害死了先帝,還想害死朕嗎?”

蔡邕嘆了一口氣,艱難的開了口:“陛下,先帝之死,非臣所願。臣一開始就勸誡他不要迷信這些小道小術,是先帝自己一心想重振君威,獨攬大權,急於求成,用功心切,這才走火入魔。”

劉辯譏諷的說道:“這麼說,你沒有責任?”

“臣……當然有責任。”蔡邕沉默片刻:“臣言而不盡。”

。(未完待續。。)

ps:第一更,

第108章 以靜制動第394章 人心渙散第273章 九歌第27章 唯快不破第156章 七星刀,血手印第420章 高山第320章 趙雲第240章 空歡喜第337章 底牌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356章 去從第441章 龍行於澤第155章 波盪壑第329章 僞君子第339章 變計第407章 一舉兩得第132章 杜氏第341章 單騎破陣第80章 灌頂之咒第384章 花堪折時第320章 趙雲第58章 大局第303章 性本惡第292章 觀者衆第34章 鳳鳥將至第372章 一生之敵第403章 想念第221章 駁獸第435章 縱橫第343章 特種戰第448章 立功心切第272章 人心的力量第139章 黑刀第417章 崑崙懸圃第130章 蕭牆之內第449章 高處不勝寒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275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260章 雙刃劍第312章 家法第202章 鷹過拔毛第423章 傳國璽的秘密第66章 出師第116章 入營第98章 挖牆角第247章 大獲全勝第24章 鳳儀第371章 誰是騙子第414章 何必當初第205章 呂布的如意算盤第124章 貌合神離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67章 白波軍第221章 駁獸第312章 家法第260章 雙刃劍第98章 挖牆角第36章 朝會(中)第10章 密室第94章 又是一個局第239章 曹操擒龍第31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36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344章 破綻第268章 張飛悟命第14章 讖語第89章 張繡破境第284章 十三勢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363章 縴夫第66章 出師第27章 唯快不破第283章 天師道第199章 親疏有別第314章 溫柔一刀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361章 風雲變第346章 失控第317章 臨行密密縫第220章 棋逢對手第296章 實力證明尊嚴第82章 天狼命第7章 挖人第141章 猛虎怕羣狼第420章 高山第84章 曹操贈馬第376章 始作俑者第95章 傳國玉璽第356章 去從第291章 孫策的機會第393章 天下爲棋第451章 于吉第19章 萬年公主第67章 白波軍第217章 以佛法化戾氣第85章 關羽戰張繡(上)第417章 崑崙懸圃第7章 挖人第414章 何必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