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棋子與棋手

荀攸上下打量了劉辯兩眼,看得很認真。他雖然沒說什麼,但是他不得不承認劉辯得對,就劉辯這個問題上,他的確看走眼了。

眼前的劉辯也許有些粗魯,也許有些蠻橫,但絕不是那個懦弱的史侯。他眼神中透出的堅毅和自信,即使荀攸這樣的智者也爲之心動。

但是對荀攸來說,他最大的問題是去留。劉辯說了,走了就不要再回來。他如果此刻轉身離開,荀彧交待的任務就無從說起,荀家以後也很難在天子身邊安排人手。可是留,這種情況下,他又怎麼留得下來?

他雖然不像荀彧那樣少年成名,可是他也是一個有尊嚴的人。

荀攸進退兩難。他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這個場面。一時間,他有些懷疑天子接見他,是不是就是爲了羞辱他,以報復他離開洛陽,投奔袁紹。

“看不清楚?”劉辯眼中笑意更盛,他知道荀攸被他的亂拳打懵了,此刻肯定糾結萬分。適可而止,再逼下去,荀攸可能真的掉頭就走。倒不是沒有荀攸不行,只是這樣做,他的名聲就可臭了。他衝着荀攸一伸手:“爲什麼不坐下來慢慢看,皇后說荀唐有姻親之故,煮了些梅酒,一起嘗一嘗?”

荀攸鬆了一口氣,沒敢再使名士脾氣,順勢下坡,衝着唐瑛拱了拱手:“多謝皇后,剛纔有失禮之處,請皇后見諒。”

唐瑛輕笑了一聲,衝着劉辯擠了擠眼睛,還禮道:“荀君客氣了,不知者不怪。”

荀攸再拜,入席,與劉辯對面而坐。唐瑛象徵性的給他添了一杯酒,就退了出去。劉辯舉起酒杯,對荀攸示意道:“今日忘了君臣,就做個一日之交,談談心。天亮之後,去留自便,如何?”

荀攸沉吟片刻,雙手端起酒杯,與眉相齊:“敢不從命。”

兩人一飲而盡,劉辯一邊拿起酒勺添酒,一邊說道:“你處心積慮來見我,想必是對袁紹有所失望,荀家要準備後路,而你荀攸則被派到我這邊來下注。既然如此,你爲什麼要鼓動楊奉、郭泰去伏擊我,如果他們真聽了你的呢?”

“如果他們真聽了我的,陛下就死了,我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荀攸雙手捧着酒杯,看着劉辯添酒,聲音很平靜,雙手也穩如泰山,顯然已經平復了心情,恢復了鎮定。“如果楊鳳、郭泰有這樣的見識,便是可造之材,我將輔佐他們成一番事業。”

劉辯微微點頭:“那現在是不是有些失望?”

“不然。”荀攸說道:“陛下敢以萬金之軀赴險,勝楊鳳、郭泰百倍。”

“你雖然送了我一份大禮,可是你有反覆的前科,你荀家子弟又分輔三人,你覺得我會重用你嗎?”劉辯戲謔的笑笑:“覆水難收,破鏡難重圓啊。”

荀攸驚訝的說道:“陛下,我荀家子弟分輔三人,這話從何說起?”

劉辯反問道:“難道荀彧沒有輔佐曹操?”

荀攸大惑不解。他能在這裡,當然是荀家對袁紹沒有足夠信心的表示,劉辯能猜到這些並不意外,可是荀彧與曹操的接觸一直是私底下的,即使是山東聯軍恐怕也不一定都知道,真正清楚荀家意圖的也就是袁紹等人,其他人並不知道荀彧把寶押在了曹操身上。那麼,劉辯又是從何得知的?如果說,他很早就在山東聯軍中安插了耳目,這也太恐怖了。真要有這樣的心機,他又怎麼會落到這一步。

但是,劉辯言之鑿鑿,他看不出有什麼瞎蒙的可能。

荀攸迅速權衡了一下利弊,老老實實的說道:“家叔是與曹操有來往,但目前還不到輔佐他的地步。一來曹操聲望不佳,二來曹操實力太弱,最後曹操本人與袁紹關係密切,此時此刻,他本人也不敢與袁紹決裂,所以,他們只是接觸而已。”

劉辯微微頜首,他明白了荀攸的意思。“就像你來試探我一樣,荀彧也在觀察曹操?”

“不然。”荀攸坦然的搖搖頭:“我和家叔不能相提並論。我是棋子,既然接受了這個任務,不管前景如何,我都要全力以赴,哪怕是以後與家人做敵手,也不能手下留情。家叔才高我百倍,曹操則不及陛下萬一,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劉辯立刻抓住了重心。“你是棋子,他是棋手?”

“家叔是荀家下一任家主,是已經敲定的事。”荀攸笑了笑:“不過,這未必就是好事。比如我,如果實在不想接受這個任務,我可以退隱,只是過得稍微寂寞一些罷了。而家主則不能,他肩負着整個家族的前途,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這麼說,荀彧還沒有完全將寶押在曹操身上?”

“就我所知,目前還沒有。”

見荀攸沒有往下再說,劉辯也不清楚他是真不知道,還是知道了不肯說。他立刻話題從荀家身上轉移開來:“除了黃巾這份厚禮,公達還有什麼要送給我的?”

見劉辯轉而稱呼他的字,荀攸鬆了一口氣。“臣要給陛下講一個故事。”

“故事?”劉辯有些意外,他知道這個時代的故事是指歷史,講史的目的是爲了喻今,只是他不清楚荀攸要給他講什麼歷史。可是他相信,荀攸絕不會浪費時間和他扯淡,這段歷史肯定大有深意。他笑了起來,興趣盎然:“那我可要洗耳恭聽了。”

“陛下一定很意外,爲什麼袁紹登高一呼,天下響應吧。”

“沒什麼意外。”劉辯輕笑一聲:“再說也不是天下響應,只是山東而已。”

“這麼說,已經有人給陛下講過山東、山東的對立問題。那臣就跳過這一段。”荀攸也笑了一聲:“陛下知道爲什麼山東和山西的對立如此嚴重嗎?”

劉辯眨了眨眼睛。對這個問題,他略知一二,也聽皇甫嵩、楊修父子從不同的角度說過,但是他清楚,現在聽荀攸說是最明智的選擇。

“山東、山西的對立,有地域民風不同的原因,其根源卻是數百年以來的儒法之爭。”

這是公告版的最後一章,還有六個小時,本書就要上架了。

在此,老莊首先感謝諸位一路的支持,並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

其次,預約一下明天的月票,嘿嘿,放心,老莊會用更新來報答諸位的。具體的,凌晨見!

第27章 唯快不破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10章 密室第335章 破境第84章 曹操贈馬第193章 韓遂第156章 七星刀,血手印第110章 人無完人第164章 剛者易折第37章 朝會(下)第64章 獻計第348章 騎虎難下第40章 不破不立第41章 贈馬第83章 關羽來了第38章 一語誅心第296章 實力證明尊嚴第368章 對手第144章 故事第340章 陷阱第433章 真龍第95章 傳國玉璽第107章 楊修請纓第291章 孫策的機會第203章 貂蟬的本命獸第1章 覺醒第145章 有口難辯第308章 義之所在第166章 默契第407章 一舉兩得第389章 福兮禍所伏第109章 當世陳平第73章 差之毫釐第188章 反客爲主第382章 奪卵第263章 夜襲第358章 白骨第338章 龍的傳說第321章 論道彈汗山第347章 一夫當關第225章 行獵彈汗山第144章 故事第115章 愚不可及第424章 塞翁失馬第191章 彈汗山第213章 右耳軍第157章 潛龍在淵第383章 鑰匙第165章 龍騎第107章 楊修請纓第399章 華雄第248章 亞歷山大第60章 君擇臣,臣亦擇君第279章 入長安第105章 一詔退萬軍第303章 性本惡第392章 惟一心第201章 主客易位第67章 白波軍第284章 十三勢第405章 事出意外第443章 坐而論道第327章 不速之客第345章 燭龍第230章 衆妙之門第317章 臨行密密縫第237章 取上將首級第21章 龍形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7章 挖人第387章 借刀殺人第215章 神鷹化龍第45章 廣陵散第52章 死了也白死第116章 入營第301章 文武不均第339章 變計第196章 兵馬俑之謎第348章 騎虎難下第19章 萬年公主第441章 龍行於澤第389章 福兮禍所伏第348章 騎虎難下第366章 石蕩崖第395章 一陰一陽謂之道第198章 殺俘第334章 野火燒不盡第407章 一舉兩得第226章 貂蟬建功第230章 衆妙之門第150章 百密一疏第228章 爭勢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252章 秦直道的遐思第121章 龍系血脈第168章 鳳系血脈第411章 攻城與攻心第287章 東京和西京第286章 夾縫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