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此法甚善

一秒記住

果然緊接着,初雪又繼續讀到:“孤日前曾在天壇之上,有過誓言。必教我乾天宗氏一族,老有所依。然乾天一城,都是孤之子民,不忍厚此薄彼。今日特設一銀莊,供養乾天城內,所有老人,所有孤寡,所有傷殘者一”

那虎千秋等人,頓時眉頭一皺。加上先前幾條,這可不是小數目。

宗守這一條政令的用意,固然是好的。乾天山內許多人,或因傷殘,或因子嗣死在戰場之上,而悽苦伶竹。

而即便是先天武者,一旦無法在武道之上更進一層,在到達一定年紀之後,實力也會極具衰弱,以致於晚年淒涼。

可這供養老人傷殘的錢,再加上前面那四條政令,乾天山每年的支出,根本就不敷所需。

正心道世子究竟還是年紀太小,政務生疏,想的太簡單時。就聽得初雪隨後又開始解釋,半晌之後,才漸漸明白過來。

宗守之意,是全城之中,所有能養活自己之人,都可憑其自願,每年在那銀莊之內,存入些財物,多寡均可、

等到一定的年紀,又或傷殘之後,就可視其存入財物的高低,而每月領取一定的金銀,以供生活所需。

一切都但憑自願,並不強迫。按照宗守的說法,這叫做養老傷殘保險金。

而所有軍中之人,都無需自己出錢,都由城主府一體代付。

那殿內諸人,目中都是微微一亮。原本還以爲是宗守,又要在城內增稅,這才徹底放下了心。

接着又琢磨其中深意,而後越來越覺此法不但奇巧,更是可行。

一時之間,都是心念紛雜,更有人是口裡呢喃計算着眼現異澤。

包括邱爲在內,所有軍中將領。俱是面泛紅暈,躍躍欲試,恨不得宗守之策。立時施行纔好。

只是殿內卻是出奇的靜謐無一人開口說話。都紛紛以期待的眼神,望向諸人之中,那十幾位排位靠前的重臣。特別是左邊最上首,那位白袍儒冠的四旬中年。

任博閉目沉吟,足足半晌之後,將所有一切都考量妥當。這才深吸了一口氣道:“世子當日在祭天壇上,曾言道誓叫乾天宗氏族之內,絕無嫡庶之分只惟纔是舉。血脈無高下之別,只惟能是問。要令我之族人,老有所依,幼有所養,無溫飽之虞無衣食之憂。今日有這五條諭旨,已足可將當日誓言,完成大半。

不止是宗氏八十萬族人更惠及乾天諸部子民。此亦是強國之策,可使乾天城軍力幾年之後傲凌雲陸!”

他本來最看好的,乃是宗世。此子文武皆能,在宗未然麾下做事之時,都往往能滴水不漏。乃是他親眼看着,漸漸成長起來

結果三日之前,宗守卻橫空出世,驟然崛起。強勢無比的,將宗世等人盡數滅殺。

儘管那時,明知這是恩主之子,就儒家道義而言,這一位才真正最正統的儲君。

心中卻仍存憂慮,生恐這位年僅才十四歲的君上,不通實務。不但毀了乾天山,更毀了他一生抱負。

然而此刻,卻是深深慶幸。

哪怕君上這五策,在他看來,太過激進。也未曾將諸多細節加以考量。

然而只憑此,就可知宗守胸藏錦繡。大氣雄略!

先君是虎父,君上又怎會是犬子?不但不是,還是更勝一籌!

那宗世再好,也不過只是守戶之犬,守成之君。豈能及得上君上?

今日只這五詔,能有三兩條落到實處,就可稱是明君!

不過緊接着,任博的語氣,又轉爲凝然:“君上之策,固然良法。然而乾天山城,財力有限。貸款養士,只需數年,就可以用日常收息來維持,至於那養老錢莊,亦可靠放貸與各種手段增值,乾天山城每年亦可補貼錢財。不過這二者,都同樣需啓動之金。”

宗守微微一笑,拿起一張紙條,上面已經寫好了字:“這筆錢可由我這裡借,兩千七階獸晶。日後乾天山城,分期償還”

那殿內坐於一旁角落裡旁觀的離洛施丹,一時都是互視了一眼,忖道這位君上,這次可真是大手筆,也真夠捨得。

“由君上的內庫墊付?”

任博明顯是怔了怔,都有些弄不清他這君上的性子。先前爲了那些許小錢,跟他據理力爭,寸步不讓。可此刻這一開口,就是取出兩千七階獸晶。

又望了望那紙條下方,還有幾個蒼蠅大小,不起眼的小字一、‘年息兩成”

不由微微點頭,任博算是明白了,這位確是一點都不肯吃虧的。

“如此倒也使得,不過兩千七階獸晶太多。我乾天城這幾年擠一擠,只需五百即可!只是世子又可曾考慮過,這下面的辦事之人?這筆錢財,如無監管,只怕三五年,就可被侵吞揮霍一空。又如何保證公平,不被人徇私?乾天城內,雖有巡城御使,不過臣卻並不看好。再有,又如何可保證,城主日後不將這兩筆資金抽取,另做他用?”

宗守眉頭微挑,終於現出了幾分驚異之色。這位任博,能夠被宗未然任爲丞相,果然是有些本事,言語間是直指要害。

又微覺遺憾,放債多了,每年的利息收入纔多。這老頭,實在忒也精明。

仍舊是從那書案之上,拿起了一張紙。衆人注目細望,卻是一個問句一孤聽說乾天城內,曾有族長合議之制?

虎千秋一頭霧水,不過還是耐着性子答道:“有是有,昔年先君一一說服諸族,聽從其令,共聚於乾天山下。那時先君名望不顯,所以有諸族合議,定我城之策,後來廢止。”

宗守心中一笑,宗未然戰場之上百戰百勝,真正的雄圖偉略。只用了一年時間,就折服諸族,聽從其號令。由此崛起於雲陸之西,與雲瑕烈焰二座山城並稱。

這族長合議之制,也就自然而然的廢止。反正商議來商議去,都比不上宗未然的決斷,還不如直接聽命爽快。

又揮手朝初雪示意,令這丫頭展開第六道詔諭:“今日起重建諸族合議之制,以監督此數政推行。妖族諸部,可每二十萬人,選一人蔘與,名爲長老。五年一換,每年可從城主府領取薪金。如是人口不足二十萬之族,則自動擁有一席長老之位。另城內人族,亦可推舉參與,發,分區域票選即可,同樣每二十萬人增一席口另在乾天山上,建一鐵罡石殿,用爲諸族合議之所。”

殿內之人,都是一陣迷糊,對此事是無可無不可。那兩筆鉅額的資金,有人監管,自然不錯。不過卻也未免太興師動衆了些。

還有那鐵罡石殿,這東東不稍。雖然耗費甚巨,卻可以助人突破天位,參悟武道。乾天山城裡的這些人,都已豔羨了玄山城許久。

可用來做這些什麼長老的議事之所,也未免太鋪張浪費了些?

即便任博,也同樣是莫名其妙。不過仔細一想之後,也不再多言。

此法倒是可以堵住大部分漏洞,至少城內諸族的利益,都可照顧。有這些人,也能使宗守這幾條詔諭以及錢財,有了監管。

而一些細節方面,自然可由他來完善。

若事事都要由君上來完成,那還要他們這些臣子做什麼?

細細思量,並無遺漏,任博這才俯身拜下道:“君上英明,此法甚善!”

見任博認可,那虎千秋與柴元等人,也忙不迭的一拜。要他們打打殺殺還行,戰場上的算計,也不遜於人。

可要說到治政,把他們幾個的腦袋綁在一起,都不如任博。

既然這位丞相認可,那麼宗守這幾條詔諭,那定然是可行的。

他們能聽出宗守的政令極好,是發人之所未發,想人之所未想。雲界從無前例。不過到底能否順利實現,卻還需任博來判斷。

宗守卻看得是微微不爽,這些可都是後世實踐了許久,經過檢驗之後的良策。拿出來之後,這些人居然不立時拜服,五體投地的大唱讚歌,歌功頌德。居然還猶猶豫豫,實在是太沒眼光,小家子氣。不過這任博,在這乾天山城內的聲望,倒是出乎他意料的高。

而那邊初雪,已經是打開了第七張詔令,口中念道:“因前右庭柱大將宗師元罷黜,此位不可空置。可由玄武鐵騎統領,禁軍都統宗嵐,暫代右亭柱大將之職。又有宗原,曾於若海峽內馬踏千軍,率三千鐵騎,大破雲瑕烈焰二城四十大軍。此功不可不賞。即日起,執掌玄狐鐵騎,並統領禁軍!”

這兩條職務任命,倒是不出衆人所料。新君繼位,自然要掌握軍權。

宗嵐雖不擅軍略,不過有此人代替宗師元。乾天山城裡的這兩成,由右庭柱大將統轄的軍力,又將回歸至宗守與乾天宗氏的掌控之中。乃是題中應有之意,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至於宗原的職位,更是在衆人意料之中。這等樣的無雙將才,又是忠心耿耿的親信,宗守如不重用,那就真是腦袋給驢踢了。

第862章 食中蘊道第481章 無道昏君第998章 七位至境?第737章 談判破裂一一二一命運神術一二一一斬界之刃第805章 殘陽劍聖第207章 瞎了眼睛第2章 雙脈並行第17章 護駕靈獸第249章 王者霸氣一零八四絕大殺器第669章 配合默契第633章 爪牙具備一一三六無人至此第940章 羊入虎口第642章 東道不喜第300章 雲艦密議第989章 再觀太初第75章 山腳分別第965章 一切就緒一一九二別雪之殞第618章 刁民惡事第318章 濤雲兵勢第396章 萬事俱備第552章 乾天城內第248章 氣魄過人再次卡文抱歉一零六四麒麟王威一一五二器靈自醒第109章 雷走靈骨第1002 可想而知第347章 欠條性命第962章 無傷巧遇第735章 動彈不得第472章 一劍而敗第73章 師兄高逸第824章 玄陽鎖魂一二零四天方首戰第182章 元一之劍第372章 領悟劍魄第459章 望風而逃第8401 狹路相逢第453章 議殿關稅第719章 混元一氣第236章 繪符煉魂一一五八相死不得第265章 拳頭最大第304 反轉鼎胎一零二五阻你道途第807章 閒雜人等第828章 初試劍陣第318章 濤雲兵勢第333章 五尾星紋第352章 穩操勝券?第565章 無量終始第168章 爛泥廢渣一零二二七劍晉階第440章 衆志成城第144章 劍出爾亡第186章 給個交代第23章 羅天劍陣第872章 龍影之疊第427章 迎刃而解第733章 地底截敵第667章 決戰初始第480章 穹境大雪第379章 盡斬肉身第592章 地底主墓第803章 第一龍殿第722章 人主之隕?一一四八變生肘腋第947章 方絕發難第856章 宇宙之終第649章 霸天宗守一一九七太上六神第568章 輔龍命格第790章 玄通微禁一零四七修行隱患第380章 靈華玉髓第222章 成也此雷第579章 宇書麒麟第809章 六神飛刀?第217章 馬踏千軍第74章 魔屍山下第387章 七星法壇一一七九無人能當第204章 海量遺產一零一七大羅天帝第875章 戰陣渡劫第355章 真龍之血第581章 九脈嫡族第774章 做個了結第974章 不可力抗第18章 天鏡照魂第755章 鈞天拳甲一零五九可口雪兒第566章 若你爲皇第87章 刀劍雙絕一零六一大勝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