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祖母的安慰

盧老夫人聽了文怡的話,卻越發生氣了:“快起來,你說的什麼傻話?我幾時要你棄他而去了?你又要我成全什麼?”

文怡聞言心下稍安,神色卻顯得更加慚愧:“是孫女兒想岔了,生怕祖母疼愛孫女兒太過,便顧不上別的……”

盧老夫人臉色略緩了幾分,仍舊沒好氣地斥道:“你知道就好別一時衝動,便什麼話都敢說出來如今不比先前了,未上京時,你們倆說是有婚約,其實還未正經換過庚帖,便是他日後有個好歹,也於你沒有多大妨礙。 ~但如今你們是正經訂了親的,京城上下知道的人怕是不少,更別說族裡了,這時候他要是有個差遲,豈不是要連累你一輩子?咱們族裡,又向來有那些個規矩……偏偏在這時候,他還要寫信給我,催着我上京來替你們完婚,回頭卻又往戰場上湊按理說,男兒習武,自當是爲了保家衛國,他有大志氣,我只有誇他的,但他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這時候出這個頭。他分明是要去掙大前程呢,卻沒替你着想,你叫祖母如何不生氣?”說到這裡,她便微微紅了眼圈:“你只知道要對他一心一意,怎麼就不明白祖母的心?守節的苦頭……祖母已經吃了幾十年,又怎能看着唯一的骨肉也跟着受這個罪……”

文怡鼻頭一酸,慌忙伏下身去:“都是孫女兒不孝,纔會害得祖母如此擔心……”

盧老夫人暗暗擦去幾滴眼淚,感覺心裡好受了些,方纔淡淡地說:“起來吧,自家祖孫倆,又沒有外人在,何必講究這些個規矩?快坐下來,我們好說話。”

文怡這方起身,卻沒聽從祖母的話坐下,反而走到盧老夫人身前,挨着她的腿,再次跪下:“祖母容稟。方纔是孫女兒沒把話說明白,柳大哥原本並不知道自己會被派往北疆,甚至還以爲自己是要被派往外地駐軍所去的,那原是新科武進士通常的去處,想必是因爲這個原因,纔會沒有多想,便派人給您送信了。那兵部的任命,才下了二十來天,柳大哥根本就沒料到……”她低下頭,拭去剛剛忍不住溢出來的幾滴淚水,方纔繼續說下去,“他還要忙着去京南大營練兵,因此匆匆間,只來得及向孫女兒送了平安信來,讓孫女兒不必爲他擔心。此去既是爲了保家衛國,他當然不會退縮,卻也會爲了孫女兒保重自己……”

盧老夫人眉間的惱意漸消:“這倒還罷了,只是他也太不小心了,聽說今年北疆有戰事,他怎麼就認定了自己不會上戰場呢?幸而任命下得早,若是晚個幾個月,我到了京裡,給你們辦了……那又怎生是好?”她是當了幾十年寡婦的人,其中苦楚心知肚明,饒是如此,好歹還跟亡夫有過幾年好光景,孫女兒若是這頭才嫁了人,那邊夫婿就出徵了,一旦有個好歹,豈不是年紀輕輕,就要走上她的老路?若真到了那一日,她真是寧可早日閉了眼,也勝似眼睜睜看着孩子受苦

文怡聽了,心裡卻越發難受了,忍不住伏在祖母腿上大哭出聲。盧老夫人嚇了一大跳,忙問:“這是怎麼了?”文怡抽泣說:“祖母,是……是孫女兒害了他……”盧老夫人卻越發糊塗了:“這話又怎麼說?”

文怡於是就把自己與康王世子那一番糾葛說了出來,只抹去了前世的孽賬。她哭道:“當日孫女兒只是見他有幾分可憐,雖然任性胡鬧些,卻也不該受那樣的氣,又怕查杜兩位小姐會因怠慢了他而受人指責,因此便多事管上一管,卻沒想到他會生出那等念頭……想來若不是因爲孫女兒先招惹了他,柳大哥也不過是跟其他武進士一般,平平安安地得了駐軍所的官職,出京當差去了,怎會被派到京南大營那種地方去呢?這都是孫女兒害的,可是孫女兒卻……卻不敢跟他實話實說……”

盧老夫人又氣又急:“這人怎能這般?你是一番好意,他卻要害你未婚夫婿……冬葵那丫頭也太大膽了,居然敢瞞騙主人”

文怡哽咽道:“孫女兒已經罰了冬葵,但此事到底與她干係不大,即便她老實跟我說了,事情也不過是這麼着……那康王世子早已知道孫女兒的想法了,卻趁着面見太子殿下的機會進讒言……說來都是孫女兒多事,若當初沒理會他,哪裡會有後來的麻煩……”

盧老夫人唏噓不已,頭疼地揉了揉額角,方纔緩聲對文怡道:“沒想到實情居然會是這樣的……你也不必太過自責了,你當初幫那康王世子,是你心性仁厚,他起了壞心,便是他自己造孽,卻與你不相干,又不是你故意勾得他生出那般心思的。且聽你的描述,那康王世子年紀尚小,還未變聲呢,小小年紀,一團孩氣,誰知道他會對你生出那種念頭呢?要我說,這事兒太子也是犯了糊塗,派兵出征北疆,乃是軍國大事,康王世子不過是個孩子,能懂得什麼?怎能爲了他一句話,便隨便決定了一個五品武官的派遣?我往日總聽人說,當今新冊立的太子是個英明賢良的,怎的糊塗至此?”

文怡抹去臉上的淚痕,哽咽道:“孫女兒也不知道他是如何說服太子的……只聽傳言,太子殿下應該不是這樣糊塗的人……也許是另有想法?柳大哥那頭已經說了,任命已下,況且出征北疆,乃是他自少年時便許下的宏願,難得有機會實現,他是絕不會放棄的……他還叫我安心,說他好歹是個將官,武藝也過得去,沒那麼容易叫蠻族打敗……可他在信裡越是這樣說,孫女兒心裡……就越難受……”

盧老夫人此時已經把先前對柳東行的幾分不滿都通通拋開了,只覺得他與孫女兩人都是命苦之人:“興許這是命中註定的……記得你從前做的那個夢……”她看了文怡一眼,“罷了,若那夢裡的事一定要成真,他還是會平安歸來的,至於容貌什麼的……你也不必放在心上了,他的人品總是信得過的。 ~”她雖然嘴裡這麼說,心裡卻也沒底。孫女兒夢裡看見的事早就變了許多,此番又因爲招惹上康王世子,柳東行被派去了極危險的地方,誰知道他是不是能平安歸來呢?盧老夫人心想:相比之下,她倒寧可未來的孫女婿受點傷,破了相,也比馬革裹屍強一百倍。

想到這裡,她看向孫女的眼光越發柔和了:“我知道你心裡覺得是自己連累了東行,但你細想想,在你的夢裡,他跟你還未定親呢,不也一樣要上戰場麼?可見他是註定了要立下戰功的人。你也別光想着他會遇到不測,指不定他遇上了你,福氣會更大些呢?那都是沒影兒的事,你與其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倒不如爲他多做些準備,比如貼身的軟甲什麼的,又或是治病療傷的藥給他多帶些去,不定幾時就能救了他的性命呢。”

文怡點頭道:“孫女兒給他做了一件絲甲,是表姑母和李家姐姐教的,也不知道管不管用……藥物卻是疏忽了,孫女兒回頭就叫人置辦去……”

盧老夫人微笑道:“有這個心就好,他如今是在營裡當差麼?什麼時候能回來?叫他過來一趟,我問清楚他都需要些什麼東西,能帶什麼東西,咱們再幫着置辦,也省得白費力氣了。先前你在侍郎府住着,不方便見他,如今祖母來了,就都交給祖母吧。”接着又壓低了聲音:“那康王世子的事,你別跟他提起,畢竟不是好聽的話。”

文怡一怔,心中微痛,低下頭去。

盧老夫人見狀卻有些不安:“怎麼?難不成你還想要告訴他?”她立時便板起臉:“不行這事兒不但不能告訴他,也不許再叫別人知道了那康王世子的侍女跟你說話時,你跟前只有冬葵一個吧?祖母明白了,正好先前要給你尋陪嫁丫頭的時候,便已挑好了兩個人,加上秋果,也就儘夠了,若還缺人手,祖母這裡還有人,要不就在京裡慢慢尋。秀竹到底是大房來的,不夠可靠,讓她做些尋常活計也就罷了;紫蘇性子太急,我瞧她是不堪大用的,已將她留在家裡,到了年底回家後,便把她跟連順的事兒辦了,讓她在外院當差就行了。至於冬葵,就讓她到祖母房裡來,細看一段時間,若是個嘴緊的,就容她在家裡,不行就遠遠地賣了,也省得惹麻煩”

文怡吃了一驚,忙道:“祖母,冬葵素來是個懂規矩的,她在別的事情上還好,只不過遇上康王世子與她有仇怨,她方纔犯了糊塗,且事情會落到這個地步,也怨不到她頭上,她已知道錯了,又認了罰,也就罷了,何必……”

“你知道什麼?”盧老夫人厲聲道,“別的倒罷了,她怨恨那康王世子,不肯替他傳話,也無可厚非——小姐身邊侍候的丫頭,若是隨便外頭的野男人要她傳什麼話,她都一字不少地告訴小姐,那她就該死了我不是怪她沒及時把實情告訴你,而是怪她不該讓那康王世子誤會你對這件婚事有所不滿,且不管康王世子知道你的心意後,是怎麼想的,她都不該讓外人以爲你對自己的親事有別的想法,這要是傳出去,可是關係到閨譽的大事”

文怡低頭受教,不敢再爲冬葵說情,想來祖母也不是要從重處罰這丫頭,憑冬葵的聰明,自然知道該如何行事才能保住自己。

盧老夫人生過氣,方纔重新轉向文怡:“罷了,你年紀還小,不知道輕重,也是有的。慢慢學着就是了。現在先派人去柳家探探消息,看東行什麼時候得空吧。”

文怡忙將柳東行已從尚書府搬出來的事說了,又講了他現在的住處,盧老夫人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她臉一紅,連忙低下頭去。盧老夫人暗歎一聲,便叫了丫頭進來,讓她們去尋仲茂林,叫他派人去羊肝兒衚衕。

到了午後,盧老夫人歇過午覺,文良過來請了安,謝過她的賜銀,又問了明日是否有差遣,得知無事,便說了自己要出門訪友。盧老夫人特地叮囑他多帶衣裳銀兩,又命趙大的小兒子閒陽跟着侍候,好給他領路,接着便派了趙大家的與趙嬤嬤一起坐車,往李家走一趟,說明自己上京之事,請李太太得了閒便過來見面,接着又打發人去看望聶珩。

聶珩住的小院離六房賃的房舍並不遠,隔着兩條街,不過一刻鐘的路程,派去的人很快就回來了,聶珩還親自過來請安。

他的殿試成績是二甲第四十七名,不上不下,文怡起初還覺得略低了些,好生安慰了許多話,但聶珩自己卻並不放在心上,只專心備考庶吉士,到了盧老夫人跟前,也不過說笑些家常小事,又問了自家父母康泰,妻子平安,對科舉只是一言帶過。盧老夫人溫和地應着,等送走了人,方纔對文怡道:“你這大表哥,從小就聰明,我原以爲他只是伶俐些,會背書本罷了,今日看來,卻果然是個水晶心肝剔透人兒。”

文怡不解:“祖母此話怎講?”

盧老夫人冷笑:“這科舉哪是那麼簡單的事?舉凡會試上榜的,只要沒有大錯,殿試就不會落榜,不過是爭頭甲二甲三甲罷了。狀元、榜眼與探花,這三個名頭好聽,卻都是進翰林院的。三年一科,在翰林院那種地方,誰不是頂尖的人物?名次越高,名聲越大,越容易成爲別人的眼中釘。等到三年後散了館,總要熬上十幾二十年,纔有望進中樞呢,真要成了衆矢之的,這日子可就難過了。倒不如名次不高不低的二甲進士,一樣能考庶吉士,一樣能進翰林院,三年後散館,考得好了,一樣能到地方上任官,熬夠了資歷,一樣能進中樞。既然都是一樣的,那又何必爭那風尖浪口的榮耀,去當別人的眼中釘呢?”

文怡恍然大悟,笑道:“我只說以大表哥的聰明,不該在會試時只考到一百多名纔是,原來是這個緣故……如今大表哥不顯山不露水的,該爭取的卻都沒落下,又不會熬壞了身子,反倒更便宜些呢。”

盧老夫人點頭:“他一向病弱,心又細,本不該在功課上太過勞神的,要我說,當上三年庶吉士,就隨便尋個不好不壞的地兒當幾年官,也就罷了。有了進士名頭,老家那裡斷不會有人敢得罪聶家的。”

文怡正要接話,卻聽得水葒來報:“去羊肝兒衚衕的人回來了。”文怡忙讓她去傳人,回頭見盧老夫人瞟着自己,臉上不由得一紅。

派去的人正是趙大,他在門檻外跪下,臉上帶着幾分焦急之色,滿頭大汗:“老夫人,小姐,羊肝兒衚衕那邊正亂着呢,姑爺不在家,尚書府派了人去幫着料理家務,不知爲何跟姑爺的管家鬧起來了,三姑太太要將那管家捆了賣掉呢”

第306章 有商有量第416章 辭親離城第313章 東宮召令第319章 撕破臉第340章 人情冷暖第117章 羅四太太第229章 搬離侍郎府第396章 事後漣漪第321章 意外旨意第64章 世子**第177章 顧家來客第18章 初提置產第28章 意外之財第386章 喜訊連連第275章 恍然大悟第109章 有人遇險第256章 以德服人(下)第357章 踏上征途第375章 誰幹的第74章 緊急轉移第259章 北疆喜報第290章 議定計劃第256章 以德服人(下)第166章 調令下達後第174章 提點背後第263章 坐困愁城第356章 逃脫計劃第87章 一個耳光第142章 認親宴(下)第331章 庭院深深第246章 新婚燕爾第207章 故地重遊第76章 無奈涉險第105章 各懷鬼胎第367章 兩全其美第302章 得意失意第344章 知錯能改第377章 威逼利誘第384章 康王府在行動第147章 貴人們(二)第16章 聶家表哥第25章 祖孫交心第382章 憂患重重第231章 祖母的安慰第5章 午間來客第45章 狹路相逢第27章 得失之間第343章 狐狸尾巴第9章 人心難測第393章 應對之法第119章 意外緣份(上)第265章 長房異狀第129章 緋聞推手第134章 前世今生第173章 所謂誤會第214章 誰是兇手第424章 朱景深的劍第394章 天降救兵第108章 巧言辯解第419章 你試我探第190章 最後通牒第324章 釜底抽薪第146章 貴人們(一)第144章 暗箱操作第392章 窄路相逢第215章 城中流言第310章 驚人傳聞第194章 好兄弟第95章 驚弓之鳥(上)第385章 顧文怡在行動第183章 敗下陣來第423章 拔除隱患第349章 好戲連場第130章 碼頭偶遇第163章 將門之女第131章 肝膽相照第124章 認乾親第423章 拔除隱患第214章 誰是兇手第115章 暗影幢幢第326章 軒然大波第300章 重陽前夕第17章 壽筵開處第45章 狹路相逢第168章 任性少年第215章 城中流言第367章 兩全其美第347章 柳東行的安排第175章 豎子狡詐第390章 不速之客第176章 威逼利誘第1章 橫死重生第50章 滿堂嬌第246章 新婚燕爾第100章 祖孫探病(一)第361章 自投羅網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242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上)第1章 橫死重生第354章 世上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