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東宮表態,三道諭旨,大幕將落?

第218章 東宮表態,三道諭旨,大幕將落?

東宮傳旨。

只這一句話。

便平息了北鎮撫司內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

宋桓、敖景兩人神色一凜,各自抖了抖麒麟補子的指揮使官袍。

恭恭敬敬走出大堂,垂首靜聽。

兵部侍郎徐熲、兩位刑部主事、五城兵馬的總司、以及大理寺丞等人。

亦是迅速收起原本的怒容、驚色,動手整理官帽與袍服,免得失之儀表。

然後雙手交疊,躬身行禮,等候東宮的內官宣旨。

如今的朝堂之上,雖說是山頭林立,暗流洶涌。

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內閣與邊關、戶部跟地方、漕糧轉運、鹽鐵賦稅……

各方關係盤根錯節,極其複雜,好似一團亂麻。

但在太子監國的二十年間,始終左右平衡,分而治之,維持大局不變。

同時又屢屢提拔胸有抱負的年輕英傑,填補府州地方空缺。

不動聲色總攬威權,做到徐徐圖之,政令暢通。

原本聖人設立九邊,連年征戰,所造成的巨大損耗。

以及景朝馬踏江湖,破山伐廟,所導致的元氣大傷。

竟然在短短十幾年內,休養生息恢復過來。

由此可見,太子的權術手段。

故而,朝堂之外。

除去割據府州的幾位藩王,加上跟着聖人打天下的從龍功臣,封爵公侯。

其下的文武百官,皆對東宮俯首稱臣,明面上絕不敢有半分怠慢。

“東宮有旨,各位大人是打完再接,還是接完再打?”

面白無鬚,甚是年輕的藍袍宦官陰柔一笑,好聲好氣問道。

他雙手捧着黑犀牛角軸、祥雲瑞鶴錦的金色諭旨,身後跟着六名氣息森寒的禁軍甲士。

“角蛟鎧!皇宮內禁!是元武衛!”

兵部侍郎徐熲心頭“咯噔”跳了一下。

聖人不再臨朝,交由太子監國。

並不單單只是託付璽印,下發聖旨,任命內閣輔佐這麼簡單。

像是禁軍調動、內官更替之權,也一併給了出去。

此事曾經引起私下熱議,令許多大臣紛紛揣測。

太子監國掌權,倘若當真生出異心。

以禁軍爲私兵,以內官爲耳目。

意圖篡逆謀反,簡直輕而易舉。

可以說,歷朝歷代的聖人與儲君。

從未有過這樣的父子不相疑,君臣不相忌。

這讓企圖支持其他藩王,另外從龍的一些官員,很是沮喪。

“內官大人說笑了,敖指揮使只不過與徐侍郎起了些口角。

大家都是直爽的性子,豈會有隔夜仇。”

宋桓出來打圓場,笑呵呵說道。

“咱家也是這麼想,諸位乃國之棟樑。

同朝爲官,不要傷了和氣。”

藍袍宦官乃東宮近侍。

其人位卑而權重,能在太子面前說得上話。

縱觀官衙的這幾位,皆爲正三品、正四品的大員,亦是不願隨便得罪。

“敢問內官大人,這一道旨是傳給黑龍臺,還是……”

敖景收攏血氣,彌勒佛似的麪皮一沉,淡淡問道。

他頗爲擔心東宮的態度,坦誠來講,涼國公也屬於太子一黨,且素與燕王不和。

縱然那位殿下對紀淵頗有欣賞,甚至流露出委以重任的意思。

可是比起執掌三軍威望隆重的國公爺,北鎮撫司正六品的百戶,實在有些相形見絀。

“唉,太子殿下昨夜批了一晚上的奏章,還未睡上半個時辰,便就起身了。

爲了北鎮撫司的這樁事,連下了三道旨意。

之後服了安神的丹藥都靜不了心。

看得咱家甚至心疼,只恨自己不能爲主子分憂。”

藍袍官宦輕嘆一聲,拿捏姿態道:

“那三道旨意,一道給黑龍臺的兩位指揮使,一道給三法司,一道……正在出城的路上。

既然兵部的徐侍郎,還有刑部的張主事、鄭主事……你們都在。

乾脆一併聽旨,省得咱家再跑一趟。”

徐熲眼皮猛地一跳。

心裡念頭紛呈。

東宮一天之內出了三道諭旨?

太子殿下是動怒了?

依照內侍所言。

最後的那道諭旨。

快馬加鞭出城送去?

定然是呈於進京的涼國公。

卻不知太子這一回準備怎麼做?

十九年前的宗平南,表面是無名小卒開罪國公府,實則乃儒門文官與將種勳貴之爭。

當時,爲了打壓邊關武人的跋扈氣焰。

由一位閣老親自出面,力保宗平南。

三支衛軍鬧得不可開交,公然擂鼓鳴金數日,聲勢極爲浩大。

最後還是太子說和,雙方各退一步。

宗平南被奪去武狀元,放到招搖山做一名小卒。

國公府不再追究,就此作罷。

回顧往昔,此時此刻,豈非恰如彼時彼刻?

“那遼東泥腿子的分量,怎麼比得過國公爺。

三道諭旨,其一必然是呵斥黑龍臺、其二是責令三法司嚴審、其三是安撫涼國公。”

徐熲眸光一閃,頓覺鬆了一口氣。

若東宮保持這個態度,那他率先去做國公府的馬前卒。

等於博對了。

姜尚書也怪罪不了。

興許國公爺進京之後,還會召見自己。

好混個臉熟,攀附關係。

“諸位大人請接旨。”

藍袍宦官清了清嗓子,當衆打開諭旨,鄭重其事道:

“奉天承運,太子敕曰。”

聽到開頭八個字,徐熲眼中掠過喜色。

因爲無論是聖人聖旨,或者太子諭旨,都有嚴格規制。

若是“詔曰”,其意爲昭告天下,乃重大政事纔會啓用。

若是“制曰”,便針對百官宣示,表達隆恩浩蕩,多爲加官進爵,賞賜之時。

可若用“敕曰”二字,那就隱含告誡,敲打之意。

“……北鎮撫司百戶紀淵強闖巡營,未經上報黑龍臺擅自行事,捉拿旁門左道,輕視朝廷法度,實乃驕狂跋扈。

念其年輕氣盛,又是初犯,且此前屢破大案,將功補過,故酌情處置。

僅奪去講武堂會試考生之資格,罰三月俸金,駁回升遷千戶之請,調離京城巡狩外地。

命其好好反省,下不爲例,欽此。”

藍袍宦官抑揚頓挫,宣完東宮諭旨。

鴉雀無聲,一片靜謐。

敖景輕舒一口氣,心頭的大石終於落下。

旁邊的宋桓不禁搖頭,感慨紀九郎運氣真個不錯。

誰能料到無權無勢的遼東軍戶,其實深受東宮看重。

“這……太子想要國公爺息事寧人!那道諭旨莫不是勸涼國公打道回府?

遼東泥腿子什麼來頭?竟讓東宮舍了好大本錢……掃國公爺的面子!”

徐熲睜大雙眼,棗紅麪皮狂抖不已,似是不敢置信。

諭旨所言的處置,堪稱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通篇措辭嚴厲,責罰卻不值一提。

奪去講武堂會試資格?

這又什麼意義。

今年天京三十六坊的將種勳貴,誰人壓的過紀淵的風頭?

通脈敗換血,二境殺五品。

如此赫赫戰績,數遍景朝大名府也少有與之相提並論者。

京華榜獨佔鰲頭,不是狀元名,勝似狀元才。

更何況他已經官居六品,日後前程遠大。

武狀元的功名,已然可有可無。

至於什麼罰三個月俸祿,更是不痛不癢。

“駁回升任千戶之請……那遼東泥腿子坐上百戶位子纔多久,本就沒有資歷再進一步。

調離京城巡狩外地……這不就是變相再給立功的機會,找個由頭把千戶丟回去麼?”

雖然外人都戲言,兵部是一幫大老粗,可徐熲從邊關武將做到正三品侍郎。

官場上摸爬滾打十幾年,豈能看不清其中貓膩。

這一道諭旨分明是表面處罰,暗地維護。

“對了,侍郎大人、主事大人。”

藍袍宦官宣旨完畢,又從捧着的托盤裡頭,拿起另外一份貼金軸諭旨,望向徐熲等人。

“這份就不詳說了,剛纔你們都已經聽見,太子殿下向來有惜才之心。

那袁柏本爲陰泉門的餘孽,託庇於涼國公,非但沒有收斂爪牙,反而變本加厲。

紀九郎殺之,一是爲民除害,二是剷除亂賊,三是以儆效尤。

縱有一些沒做好的地方,也該體諒。

再者,北鎮撫司的‘家裡事’,就讓他們自個兒處置,兵部、刑部無需理會。

至於涼國公那邊,太子已經去了諭旨,想必老大人也是通情達理,曉得東宮的難處。”

徐熲垂首不語,臉色變得慘白。

非是他定力不足、靜氣不夠,而是太子殿下的這番話,比起“敕曰”所蘊含的敲打意味,更重更濃。

這下兩面不討好,既開罪了姜尚書、惡了東宮,也沒能落到國公府的情分。

“怎會如此?太子要爲一個遼東泥腿子,駁國公爺的顏面……他便是有驚人之才,比得過執掌三軍,用兵如神的涼國公?

如今聲勢無兩的燕王,面對這一位老大人也要自嘆不如!

有涼國公擁護,等於握住軍中的定海神針,大位穩固,再無……”

任是徐熲想破腦袋,也沒能明白太子的用意。

倘若涼國公一怒之下靠向燕王,兵部半數的門生故吏,加上五軍都督府的譚文鷹。

豈不是等於天下兵權……

徐熲悚然一驚,沒有再深入。

他都明白的道理,爲什麼太子參不透其中利害?

“侍郎大人!你愣着幹嘛?怎麼還不接旨?”

藍袍宦官面帶不快,輕聲咳道。

“臣!遵旨!謝恩!”

徐熲陡然驚醒,彎腰躬身,雙手接過三品貼金軸諭旨。

“徐侍郎,你害苦我等!”

等到宣紙的藍袍宦官走後,一旁的刑部主事、還有大理寺丞各個臉色難看。

恨恨抱怨兩句,拂袖而去。

他們聽信徐熲的鬼話,提前得知涼國公進京的消息。

這才忙不迭答應串連,一同施壓北鎮撫司,只想結個善緣。

誰料到竟會是這個下場!

紀九郎有東宮力保,得太子看重。

如今什麼好處都沒撈着,還平白得罪黑龍臺那幫兇悍鷹犬。

以及一位未來的儲君近臣。

真真虧大發了!

“狗日的徐熲!去你孃的泥腿子,沒出身、沒靠山!人家擺明了是東宮的心腹!”

一衆三、四品朝廷大員心中痛罵道。

“徐侍郎,你還要交代麼?”

敖景一手握住二品黑犀牛角軸諭旨,一邊斜睨問道。

“匹夫!狗賊!安敢辱我!叫你得意一時!”

徐熲攥緊拳頭,胸膛不由氣血涌動。

似是牽動傷勢,身形猛地晃了一晃。

眼前一黑,險些栽倒在地。

悻悻然,快步走出官衙。

“敖指揮使,北衙出人才啊!

百戶之身殺國公客卿,不比當年宗平南拿武狀元差了。”

待衆人散去,宋桓回到大堂,不由感慨一句,眼中掠過豔羨之色。

他若有個這樣的下屬,任憑闖了滔天大禍。

只要保得住人,必然也是如此。

年紀輕、手段硬、本領強,日後前途不可限量。

誰又知道,不會是第二個聲名鵲起的宗平南?

留下一份香火情,許能免去下半輩子的後顧之憂!

“那小子,淨會找麻煩、惹禍事!”

敖景嘴上這麼說,彌勒佛似的笑臉綻開。

看得宋桓心中憋悶,越想越氣,這死胖子走得什麼狗屎運。

一沒長相,二沒才華,三又不懂風雅,只是埋頭練功。

結果勾搭到了督主義女,平步青雲當上指揮使。

如今再加一個秦無垢、一個紀九郎,兩位天驕種子。

連日後接替位子,值得栽培的繼承人,也是如此出挑。

“老天瞎了眼!”

宋桓不禁後悔剛纔爲這死胖子說話,憤恨離去。

“誒,老宋你別走啊,咱們繼續聊聊……小氣勁。”

敖景很是失望,嘀咕幾聲,轉身往後堂走。

他還未推門進去,便就嗅到一股兒濃郁香氣。

鼻子一抽,聞出各種味道。

八角、草果、薑片、洋蔥、辣醬、幹菌、蘿蔔、高湯……

嘭!

敖景眉毛一挑,揮袖撞開。

熱氣騰騰,白煙翻滾。

那張圓桌架着炭爐銅鍋,一半乳白、一半豔紅的湯汁滾動。

兩邊放着切好的魚片、生蝦、牛羊肉等吃食。

“你們……”

“敖指揮使!來來來!一起打個邊爐!天氣嚴寒,最適合吃些熱乎的東西。”

紀淵轉頭一看,出聲招呼道。

儼然沒有把自己當作外人。

“本指揮使爲你那樁破事忙活半天,你倒懂得享受,躲在後堂大口吃肉……”

敖景臉色一冷,又望向動筷子的秦無垢,恨鐵不成鋼道:

“連你也一起跟着胡鬧,這可是衙門重地!真個女大不中留!”

秦無垢吞下一口爽嫩彈滑的肉丸子,平淡道:

“紀百戶他說,這樁事的結果。

既不是他能左右,也不是黑龍臺可以決定。

與其枯坐乾等,不如……打個邊爐填飽肚子。

我覺得很有道理。”

敖景氣得無語凝噎,關上房門,然後呵斥道:

“闖了禍事,這般從容自若!也不知道該誇你逢大事有靜氣,還是罵你沒心沒肺,不曉得風波險惡!”

紀淵夾了一隻鮮蝦,放進碗裡,笑道:

“我殺國公客卿,其實談不上一樁大事。

爲何會驚動六部?驚動東宮?甚至讓涼國公大費周章,直接回京?

想必指揮使你也應該明白,這是東宮和邊關勳貴的一次碰撞。

太子不單單是欣賞我一介六品百戶,他更想知道經過宗平南那件事後,邊關武將究竟跋扈到什麼地步!”

原來是這樣嗎?

敖景瞪大眼睛,隨即頷首道:

“嗯,你說得不錯,我也是這樣懷疑。

太子深謀遠慮,對邊關武將擁兵自重不滿很久了。

咦,這湯底甚好,清湯鮮亮,紅湯味足……”

這位北衙的指揮使怒氣來得快,去得也快。

見到那鍋豐盛吃食,忍不住喉嚨動了動。

直接坐下,端茶拿筷,開始享用。

“東宮的三道旨意,前面兩道只是表明態度,最後那道纔是關鍵。

我猜以涼國公的獨斷專橫,他不一定會接……”

紀淵很懂事,遞上秘製麻醬調料。

ps:今晚上狀態不錯,嘴巴不疼了,感覺足夠再寫一章,嘿嘿~

(本章完)

第34章 血光煞氣,魑魅魍魎第113章 萬年縣,餘家莊第139章 一顆人頭一壺酒,第十四條命數第40章 尊卑貴賤,再出命案第477章 遼東武林,誰是神話第577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536章 趟出個通天大道,寬又闊第482章 十日之期,腳踏千山第168章 金水橋命案,降伏胭脂馬第585章 【太一】,【元始】第171章 一怒一笑,你要跟我火併?第438章 千年世家,法紙降臨第113章 萬年縣,餘家莊第297章 龍君子嗣,爲人改命數明天恢復更新第161章 三分半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51章 猛虎臥大崗,火獄閻羅王第357章 三大首位,心與意合第193章 隔牆有耳,夜遊羅府探虛實第411章 再鑄煉血玄兵,撼天與無極第390章 白馬出京城,挎刀巡州府(上)第377章 冥器六條命數,女子自尋死路第110章 烈火烹油,四神名諱,一筆生意第192章 煉化寶藥,請一尊凶神入命來第392章 佛堂內,四神共鑄混沌冕第400章 孤臣孽子,傷神之刀第216章 涼國公回京,大戲如何收場?第443章 快劍如暴雪,難勝元磁刀第452章 下榻劍池宿鳳牀,白山黑水誰爲尊第267章 進階【破妄】,邪神相爭,九郎得利第469章 某家代天公收你,豈容獨活第230章 位階,家底,入宮第460章 五色神光,陰陽二氣第397章 國公爺,請上座,大魔之位,虛席以第114章 氣數濃烈,虯筋板肋第522章 西行不見佛,諸聖定量劫第186章 其心不動,猶如山王,非龍象力不可第212章 咫尺之間,人近敵國第177章 潑天功勞,只求金丹一顆第571章 蟒吞龍,雀啄鷹(下)第224章 可持銅鉢否,宗師兩重關第157章 金風細雨樓,龍女捧琴格第446章 初入靖州,四境兩重天地第394章 萬會人元,替天改命,風水一門兩大第364章 和其光,同其塵,命盤終顯第412章 斬斷因果的紫色命數,射殺四重天的第39章 涼國公府,七殺作命第446章 初入靖州,四境兩重天地第256章 身外三尺,周天道場,不可破也第253章 事在人爲,如何踏足三重天第5章 琉璃廠,地頭蛇第415章 四字敕令壓宗師,一退再退九千里第105章 化緣的和尚,討債的潑皮第297章 龍君子嗣,爲人改命數中秋快樂,另附假條第279章 大限刀,過河卒子,棄車保帥第43章 玉面佛,小丹會第543章 三頭六臂,赤發緋衣,爲天蓬也第389章 聖人既爲君父,天下黎民皆我手足第286章 天地人三篇,窺見氣運長河第260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墜龍洞天誰稱雄第174章 請君入甕,玩戰術的心都髒第232章 白髮白眉陳貂寺,營關墜龍小洞天第27章 枯瘦如鬼,靶場鬥箭第496章 陰廟一匹夫,不許紅日升第94章 封侯封王,天意垂青,命中帶紫第132章 以身做餌,釣魚執法第400章 孤臣孽子,傷神之刀第269章 煉化石胎,道左截殺第91章 我心如鐵,殺人割草,龍陽之好也情深第557章 太古被埋葬,紀淵的命數第500章 北海揚波現孽龍,棄絕血肉換羽蟲第487章 誰的劫,誰的難,立碑立威第137章 明槍暗箭,太歲煞神第16章 大丈夫的功名,當從刀中取第525章 魑魅魍魎換了樣,牛鬼蛇神竟稱王第530章 金色命數【未來視】,他我萬化卓絕第338章 奉養神靈,灌頂傳功第443章 快劍如暴雪,難勝元磁刀第521章 七葉娑羅寶樹,終到棋局收官時明天恢復更新第558章 七曜齊聚,天下皆動第60章 月黑風高,冤家路窄第251章 道圖照天地,攫取廉貞星第260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墜龍洞天誰稱雄第17章 月黑風高,賊人上門第580章 忠,奸第567章 城頭王旗立,血流八百里第595章 強中未有強中手,千峰不及此峰高第72章 靈根之說,請爲我看相第376章 禁忌法器,黑金龍紋古刀第47章 誅滅九族,大逆反賊第121章 位階路線,極致之數第124章 第十一條命數,日行一善第271章 殺得那狼蟲虎豹,無處躲第290章 巡狩遼東,得陣圖,煉道兵第453章 掖庭九姓,百代昆吾,第五件玄兵第518章 絕地天通之真相,被打落玄德的第八第127章 白蟒飛魚服,天涼該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