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貫穿史書的黑眚

嘉靖十二年時,紫禁城中出現黑眚作亂,嘉靖皇帝的第一個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在一個連續大雨的十月,遇到黑眚而死去了,追封哀衝太子。

黑眚這種東西不屬於神靈、修行者,而是不詳的氣息,故而國威以及鬥姥的星光,是沒有辦法作用於這種連鬼魂都不算的東西上的。

“眚氣”,即災禍、妖氛之氣。

眚氣出現,必生妖邪,它的形狀如同朦朧的霧氣,以五行爲根本進行變化,沒有固定的屬性,常常出現的是“黑眚”。

黑眚出現過很多次,它貫穿史書,上出於兩漢,中亂於唐宋,下行至元明,如整個歷史背後浮動的黑影,詭異非常。

大明近代最有名的是正德十年時發生的“十日血雨”,此事兩級反轉,有騙子僞裝黑眚,藉助十日血雨的怪異現象騙取錢財,結果遇到了真正的化成人形的黑眚,騙子自然被黑眚殺死,百姓們以爲黑眚是除魔衛道的好人,當黑眚離開那片鄉鎮時,當天晚上整個大鎮化爲一片火海,沒有一個人活下來。

緊跟着,黑眚似乎在紫禁城中紮根,時時遊蕩,天曹陰司捉拿不住,不懼刀劍,無視水火,使宮中一時人心惶惶,而嘉靖皇帝的第二個太子,莊敬太子,後來也染上了重病。

當時龍虎山高功法師邵元節年老,難以鎮壓驅逐宮中怪異,邵元節治無效,便向皇上推薦陶仲文。

陶仲文,如今的明庭,稱他爲天下第一大妖道,當時他自稱道門神霄派傳人。

陶仲文用符水噴劍,絕了宮中的黑眚之氣,使原本患了水痘病症的莊敬太子病症痊癒。

然而這件事情,卻是嘉靖得知魔咒的開端。

陶仲文得知過去嘉靖皇帝的長子,哀衝太子在嘉靖十二年時,出生沒有幾個月就死了,再結合這次莊敬太子的事情,陶仲文觀察莊敬太子之後,告訴嘉靖皇帝,你們已經中了一種魔咒,這魔咒就是黑眚帶來的。

二龍不相見,見則必有死者。

只要嘉靖活着,太子就會死,莊敬太子看似是好了,事實上咒法根源未曾斷絕。

果是好景不長,陶仲文追蹤宮內妖氛之氣的來源無果,是嘉靖十八年,大妖道陶仲文和嘉靖皇帝商討之後,認爲莊敬太子已經必死無疑,無法可救,於是讓太監們將太子的冊寶送到那當時還不是太子的,隆慶皇帝的宮中。

後來,果然,在莊敬太子出閣讀書講學的當天,他就得病就死了,太子的位置就輪到了後來的隆慶皇帝。

而爲了防止那時候的隆慶皇帝也暴斃,陶仲文用了一種邪術,不能說破解魔咒,只能說用極端的手段來對付極端的魔咒!

隆慶皇帝的弟弟,後來想要和他爭太子的位置,也暴斃死了。

這就是陶仲文用的對付魔咒的方法。

“子嗣延法。”

除去隆慶皇帝之外,他的兄弟全都死了,只有他作爲真龍活了下來。陶仲文把其他人的命按在隆慶皇帝身上,使陽極生陰,而後再逆反陰陽,這樣魔咒再衝,就是衝皇室女子,以陰命代替陽命。

然而這個魔咒無法解除,隆慶皇帝后來和妃子做多人運動,陰氣反衝,導致他身體發生不適,最後就嗝屁了。

由於逆反陰陽的結果,導致隆慶之後繼位的萬曆皇帝,他的女兒生下來就幾乎都死了,只有兩個女兒活着,這就是逆反陰陽帶來的後果,陽者活而陰者頂替,當然,由於女子不是真龍,所以也有活下來的個例。

但陶仲文告訴嘉靖皇帝,你那些子孫,雖然是借了他們的命,然而在超度時,卻發現,這些人的名字,在陰司三法簿上都不見了,既沒有被勾去,也彷彿沒有存在過。

不用說,這種怪異現象,還是魔咒的問題。

這個魔咒,在攝取陽世的“皇帝之命”,當然這個皇帝之命,不是皇帝本人,嘉靖皇帝也有此疑惑,陶仲文迴應,在位的皇帝不會被害,因爲真龍如極陽,魔咒乃極陰,極陰與極陽是平衡,要打破平衡,只能從“潛龍”這些“弱陽”下手。

嘉靖皇帝詢問陶仲文,收取天家魂魄,甚至陰司除名,這需要多大的本領?

陶仲文只是說,他自己遠遠沒有這種本事,既不知道對方的目的,也不知道如何反擊。後來,在追查線索之中,陶仲文測算到了黑眚源頭,居然是東嶽廟。

廟下有東西,然而這座廟宇是元代時期,玄教大宗師張留孫所建,嘉靖帝第一反應就是拆,但是陶仲文坦言,這座廟既拆不動,也不可拆。

而且這廟落在這裡,陶仲文發現古怪,即東嶽廟本來似乎是一個接引某物用的“據點”,但是在原本的佈置上,重新加蓋了一層佈置,這一層佈置就是鎮封之術,能讓前一個陣法失效。

於是這東嶽廟就成了普通的祭祀廟。

這兩個陣法,都出自玄教大宗師之手,說明是他先放的接引,再放的封禁。

但現在,下面的陣法居然生效了,上面的陣法卻沒有被破壞,這種詭異的現象,陶仲文表示,是接引的對象找到了這個陣法,從遙遠的某個地方,試圖建立聯繫,所以是反向啓陣。

尋常的掘地之術,當然挖不出什麼,炸燬又怕出問題,陶仲文坦言,他的能力當然是不及玄教大宗師的,於是陶仲文想了個辦法,請嘉靖皇帝從真武山搬來了白麪真武的塑像,以“洪武迎神之術”,壓制了這裡的問題。

然而白麪真武也不是簡單的東西,陶仲文當時直言不諱,此白麪真武之形拿來堵東嶽廟,是拆東牆補西牆,這東西似乎有更大的用處,原本也並非在真武山中。

但拿來了就是拿來了,管它是鎮壓什麼的,既然能被真武山拿走,我大明皇帝拿不得?

道士摸得,皇帝摸不得?

可皇帝也是個道士。

陶仲文又和嘉靖皇帝一起,建設了一個“大高玄殿”,內部設置九天萬法雷壇,這是神霄法樞機之所,紫禁城是極陽,而東嶽廟是極陰,陰陽碰撞,生育雷霆,雷霆再反過來蕩壓邪祟,所以時時齋醮祈禱,以運轉雷霆樞機,庇護紫禁宮城。

但這還是不夠。

第一百四十二章 找點妖魔打打拳第三百九十四章 濟死第三百二十五章 叫師公聽聽?第二百四十八章 魔封波第四百四十九章 第一次魔考第200章 在天成象第九章 太陰生光,普照聖火第五十二章 貫穿史書的黑眚第五十二章 貫穿史書的黑眚第三百零二章 元嬰逆生第九十章 收手吧,外面全都是老張第二百六十八章 真是....巧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持道性之人第三十八章 二手菸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意神通第四百七十二章 入陰第二百六十五章 身外化身第三十一章 大明帶惡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入地獄大家一起入第二百二十五章 無形無質,無相無法第九十六章 爺要的就是繼續訪問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帝”相助!第三百零二章 元嬰逆生第一百九十五章 元始秘傳,天魔真經第四百四十三章 登仙前奏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破元山第二百九十一章 立天下之威第三百二十三章 潛伏的坑比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借陰君之位第七十六章 代天行道第三百七十九章 火器無功第三百五十四章 何必急躁第一百九十一章 真靈位業圖第375章 不詳之地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百關公攔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雙向奔赴,粉身碎骨第二百三十五章 鳳凰山皇宮第二百四十章 魔道農夫第三百四十章 太陽煉形(下)第十五章 還好我技高一籌!第199章 天尊的任務第一百四十五章 闖廟達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人感應第二百二十六章 深刻檢討第三百二十三章 潛伏的坑比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魔第三百五十五章 災厄功德第四百一十八章 靈寶,國器,天道第一百零五章 萬曆皇帝在和鬼怪的搏鬥中....第十九章 來和阿連玩遊戲第四百七十章 長樂老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來之念第四百六十一章 金剛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道巫神書第八十五章 剪紙爲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太陽煉形!(上)第三百九十章 吞食天地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魔虛相第三百一十九章 出雲之物第二百九十七章 手搓仙經第三百四十一章 接引浮黎第三百五十七章 單手託天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從雲劍第一章 開局躺屍紫禁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片刻天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怒犯天條第二百一十五章 六宗兵馬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賣第四百零七章 聖人與天魔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大明之崛起....!第三百九十五章 陰天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切都是大帝的安排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借陰君之位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帝消魔大王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東華第二十六章 什剎海之火第三百二十一章 下次別打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我要回收第七十四章 千年魔試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住哪座山,登記一下?第三十二章 六月十九日風雨大作!第四百三十四章 惡意只會轉移第三百九十四章 濟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切都是大帝的安排第一百五十二章 甩鍋火君第四百六十六章 果應因報第一百零八章 PTSD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刑十字架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瑪竇第三百三十五章 漢倭奴國王金印第二百六十一章 這是工作的一部分第三百八十一章 欺君大罪第二百零一章 破陣之道第六十九章 故事與事故只一念之差第四百零六章 三界巡查大使第一百七十一章 秦時明月漢時仙第一百七十三章 義結金蘭第四百六十二章 妖言惑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