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未雨綢繆

“大太太來求我,卻是捨近求遠了。”柳若姒見柳大太太如此,略一思忖就笑着道,“這件事,大太太誰也不用找,只要跟二姐姐說一聲就行了。要說人脈廣,誰能比得上長公主。二姐姐又是那般得長公主看重,二姐姐跟長公主提一提,定能爲大姐姐尋個如意的人家。”

“她……二丫頭她……”柳大太太的臉上就露出爲難的表情來。

“求她能中用纔怪了。”一直沒有說話的柳若媛突然開口道,“別說她沒這樣的好心,就算是她有,她也沒這個本事。”

“你少說兩句。”柳大太太忙就瞪了柳若媛一眼,聲音壓的低低的說道。

柳若媛哼了一聲,竟立刻就不吭聲了。柳若姒在旁邊看着就有些納罕,柳若媛的脾氣,若是擱在往常,哪裡有這麼容易聽話。

“二丫頭如何與夫人比那,只求夫人費心,好歹成全吧。”柳大太太極力地陪着小心。

即便是如此,柳若姒也並不會貿然答應下來。但是這件事,卻又不僅僅是柳若媛或是柳大太太自己的事,因此柳若姒當下並不好說什麼,只悄悄向柳二太太使了個眼色。

柳二太太就乾咳了兩聲。

“大太太……”

“你們先下去歇着吧。”不等柳二太太說出什麼來,柳老太太突然就發話道。

柳大太太和柳若媛都朝柳老太太看了看,兩人隨即起身行了禮就告辭出去了。

“……這些天我也時常說她,大丫頭懂事了許多,性子也磨平了許多。你如今在王府裡頭,不比從前在家裡,許多話也都不用我跟你說。你心裡怕是比我這老太婆還明白的。”等打發走了柳大太太和柳若媛,柳老太太就跟柳若姒說話。“……已經有些不好看相,家裡也在想法子……”

“我明白了。”柳老太太這樣說。柳若姒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那,“不敢保證什麼。只請老太太放心,我一會回去就想辦法。”

“哎。”柳老太太見柳若姒不再推辭,且答應的十分痛快,頓時心中一鬆。柳若姒確實是個很明白道理,而且還重情義、重視孃家的好孩子。“這件事情,你儘管自己斟酌,不要去理會她們自己那些小心思。”

“是,孫女記下了。”柳若姒點頭答應。柳老太太的意思。是要親事門當戶對,於柳家的面子上要過得去。至於柳大太太和柳若媛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小心思,卻是不用去考慮的。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這母女兩個人的心思和看法已經完全無足輕重了。

因爲柳若姒身子不便,招待柳若姒的酒席就擺設在柳老太太的屋子裡。等飯菜流水似的擺上來,一點兒腥羶之物也沒有,這自然是爲了照顧柳若姒的緣故。即便如此,柳若姒在桌邊坐下的時候,還是留了蘇氏打發來的老嬤嬤在身邊服侍。吃過了飯,柳若姒依舊往柳二太太的屋子裡來。

榮成翰那邊也吃過酒席和柳二老爺、柳玉汶一起過來。柳若姒與柳二太太坐在榻上,柳二老爺帶着榮成翰、柳玉汶圍桌而坐。大家一邊喝茶,一邊閒話些家常。主要的話題。還是柳若姒的身體情況。

柳玉汶的年紀還小,柳若姒肚子裡這個孩子,將會是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的第一個孫兒輩。兩個人的格外關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她們女人家這個時候最不容易,成翰你要多多體諒。”柳二老爺那邊就笑呵呵地跟榮成翰道。

榮成翰自然沒有別的話說,只笑着點頭。屋裡剛說了一會的話,被安排出去喝茶的兩個老嬤嬤就回來服侍了,言語中的意思,是催促柳若姒和榮成翰該回王府了。

柳若姒就有些不大願意,反倒是柳二太太勸着她快回去。

“你出來了半天。你婆婆擔心也是人之常情。”柳二太太就對柳若姒道,“等閒了你再來。還是我過去看你罷。我現在也沒什麼事。”

兩個老嬤嬤態度都十分的小心,柳若姒恰巧又想起來柳三太太說的話以及柳老太太的囑託。她想了想,也就點了頭。又略坐了一會,柳若姒就和榮成翰起身出來。

回到王府,依舊先見過蘇氏。蘇氏略問了柳若姒兩句,也就讓柳若姒回房休息了。

“老三,你等等。”榮成翰也跟柳若姒出來,卻突然被蘇氏叫住了。

“母妃有什麼吩咐?”榮成翰站住,一邊示意柳若姒不用迴避,就在旁邊等他。

蘇氏看了看榮成翰,又看了看柳若姒,心中知道小夫妻倆感情甚篤,她雖心中略有些不自在,但是在榮成翰面前卻不願意表露出來。

“你父王最近忙的很,你得閒了,也該多留心些。能幫上你父王的,你該多幫着些。你父王他……畢竟上了些年歲。”蘇氏就囑咐榮成翰。

老王爺最近很忙,這件事柳若姒也知道。她是聽榮成翰說的,皇帝如今在調整四邊佈防,林林總總的事情不知凡幾。而老王爺熟知軍事、地理,且在北邊、西邊、南邊都曾經駐防過,皇帝就時常找老王爺過去說話,很多事情也都分攤在了老王爺的身上。

榮成翰也被皇帝叫去過,但是榮成翰畢竟年紀還輕,雖對北疆極熟,但是其他地方卻並沒有去過。比起老王爺來,榮成翰自然輕鬆許多,且他年紀輕,也不將這些當做負擔。

“……三更還未睡,無更就起來了,廢寢忘食的,這麼下去怎麼得了。”蘇氏露出滿面的愁容來,又對榮成翰說道,“我勸勸他,他哪裡肯聽,只說那是家國大事,是皇帝的信重。哎,你勸勸你父王,好歹身子要緊。”

“是,母妃。”榮成翰點頭應了。

蘇氏似乎還有許多話說,但是看看榮成翰。卻欲言又止,最後只嘆氣衝榮成翰擺了擺手。

“就是這件事,你務必要放在心上。你們去吧。”

蘇氏說完。就測過身子微微垂下頭,神色之間頗爲鬱郁。

回到雲水居。柳若姒和榮成翰換了家常的衣裳,就往後面的水閣中來。如今夏日炎炎,水閣臨水,周圍花木蔥鬱,涼風習習,正是納涼的好所在。常嬤嬤早帶着人在水閣四周放下幔帳,水閣內擺了臥榻和小桌,柳若姒就和榮成翰在臥榻上歇息乘涼。

輕輕搖着宮扇。柳若姒就問榮成翰對蘇氏的囑咐怎麼看。

“父王忠心耿耿,一心爲國。這樣的大事,他必定鞠躬盡瘁。勸是勸不住的。”榮成翰就道。

“那怎麼辦。母妃說的話,其他暫且不論,父王身子要緊,這卻是無疑的。”柳若姒就道,一面推開引枕,乾脆就靠在榮成翰的身上,壓低聲音跟榮成翰說悄悄話。

“阿翰,你是響噹噹的男子漢。有你在。咱們出府自己過也好,怎樣也好,我是完全都不擔心的。但是這王府內。父王卻是頂樑柱。有父王在,一切都好,就是有些亂象,也都被壓制住了,不敢也不會太離了譜。可如果父王的身子萬一有什麼,那可就……”

如果到時候他們能分府出去過那還好,如果依舊分不出去,就要陷入混亂之中,想獨善其身都不可能。

柳若姒這還是說的比較委婉。榮成翰對王府的狀況自然不會比柳若姒知道的少。對柳若姒的話深以爲然。王府的問題,只要有老王爺在一天。就都不成問題。

但是老王爺已經花甲之年,誰又能長生不老那。

如果老王爺沒了。王府要面臨很多嚴峻的問題。首先一個,就是後繼乏人。幾代永靖王府的榮光,都是馬上拼殺出來的。但是現在王府的繼承人榮成翊沉溺梨園,承繼了王位也多半是做個閒散王爺。而以榮進現在的身體情況,以後是決不能上馬帶兵打仗的,太醫早就下了論斷。

後繼乏人這個問題,除非老王爺再活上二十年,等榮進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將希望寄託在重孫身上。

如果說這還是可以以後考慮的事情,但如果老王爺出事,王府還有許多即刻就要面對的問題。

這些事情,榮成翰不會想不到,只是他暫時還不會去想。因爲老王爺現在看着還很康健,老王爺的身後事,那還是很久以後的,完全不需要現在去考慮的事情。

柳若姒這樣閒話家常一般地跟榮成翰說這些話,是爲了不讓榮成翰感覺突然,生出什麼疑心來,同時也能起到提醒榮成翰的作用。

有些事,提前想着些,做些準備和防範,是聰明人會做的事情,也就是常言說的有備無患。

“我會去勸勸父王。”榮成翰慢慢地說道,不僅如此,如果有什麼他能替老王爺做的,他都會去做。

“父王就是太認真了些,有些事他喜歡親力親爲。不過,我會盡力。”

“嗯。”柳若姒就點了點頭。

說到老王爺的正事,如今這府裡頭能夠幫的上手的,也就只有榮成翰了。蘇氏想必是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才特意跟榮成翰說了那些話。

“咱們府裡有座家廟?”柳若姒狀似無意地問道。

“是有的,就在城北。”榮成翰點頭,“怎麼突然問起這個,想去家廟進香?”

“我聽人說,七妹妹住進了蘇家的家廟裡。蘇家的家廟,離着王府的家廟很近。……還有人看見七妹妹往王府的家廟裡去了幾回,躲躲閃閃,似乎是避人耳目。”柳若姒略一思忖,就將從柳三太太那裡聽到的消息都告訴了榮成翰。

如今,柳若姒已經決定,這些事情不再瞞着榮成翰。所謂一人智短,兩人智長。她和榮成翰聯起手來,才能夠所向睥睨。這是在王府中生活了這段日子柳若姒所得出的經驗,她如今的日子這般好多,大多仰賴於此。

“阿姒……”榮成翰低下頭,直看進柳若姒的眼睛裡。

“好吧,並不是我要瞞着你。”柳若姒笑了笑,“我是囑咐了人,多關注七妹妹一些。原因也不瞞着你……”柳若姒就告訴榮成翰,她這麼做,就是覺得蘇晴暖是不安定因素。

“並不是我吃醋……”柳若姒又笑着補充了一句。

“家廟裡,住了什麼人嗎?”

這個問題,榮成翰一時也回答不出來。

“我安排人去查問。”榮成翰就道。

“若是讓人去查問,記得一定要小心些,不要……打草驚蛇。”柳若姒意味深長地道。蘇晴暖是個說話做事目的性都很強的女人,柳若姒不相信蘇晴暖會費工夫去做沒有用的事。

蘇晴暖的策劃着什麼嗎?

柳若姒想要查出來,卻不想就驚動了蘇晴暖。

“我知道,阿姒你放心吧。”

柳若姒點頭,榮成翰做事她確實沒什麼不放心的。

榮成翰安排人去探查家廟以及蘇晴暖暗中究竟在做什麼事,柳若姒這邊想了想,就叫常嬤嬤叫了兩個能幹的管事媳婦過來。柳若姒告訴管事媳婦們,她如今閒着無聊,要找幾個熟知掌故王府老人聊聊天。管事媳婦們都是精明的,聽了柳若姒的話各自下去安排,很快,就找了四個老嬤嬤。

這四個老嬤嬤都是王府的老人兒,如今年紀大了,纔回家榮養的。

柳若姒就讓人端上茶果來,慢慢地與這幾個老嬤嬤閒聊,漸漸地將話題引到家廟上頭去。

“除了咱們府裡養的那些僧道,廟裡如今可還住着別的人?”柳若姒似乎無意地問了一句。

“……並沒有別的人。”

“出去的久了,這個卻是不知道。”

幾個老嬤嬤答案各異,柳若姒在幾個人面上掃了一眼,當下也不再追問,又閒聊了一會,柳若姒就讓人拿出幾個尺頭來賞了這幾個老嬤嬤,隨後打發人將幾個老嬤嬤都送了出去,只說往後有空再叫她們來說話。

等到臨近傍晚,柳若姒卻又叫了一個管事媳婦來。

“白天聽老嬤嬤們說些掌故,覺得十分有趣。尤其是那個姓李的老嬤嬤,我看她最會說故事。你去把人再請過來……”柳若姒悄悄地吩咐管事媳婦,“從后角門進來。天有些晚了,路上小心,別驚動了人。”

這管事媳婦已經被柳若姒收爲心腹,且比別人還更機靈一些,聽了柳若姒的吩咐,心中已經會意,忙不迭地答應着出去了。

“夫人這是……”常嬤嬤在一邊就向柳若姒詢問道。

“白天大傢伙說話,我問到家廟裡還住着什麼別的人。她們都說不知道,可我看她們的臉色,有一個大概是真的不知道,另外三個就未必了。尤其是這姓李的老嬤嬤。”柳若姒就告訴常嬤嬤道,“她家男人原先就管着往家廟那邊送銀米的事情,她又自小就在王府內院走動。我想,她知道的肯定不少。而且,我問完了那句話,她還偷偷地看了我好幾眼。”

四個老嬤嬤裡面,有三個可能知道些什麼,但是以其中另兩個的表現來看,恐怕都不如這李嬤嬤更容易開口。所以,柳若姒當時並不追問,只等晚間才安排人去單獨叫李嬤嬤過來再行詢問。

“如果我猜的不錯,蘇晴暖往王府的家廟裡去,並不是爲了什麼事,而是爲了家廟裡的什麼人。”柳若姒用銅箸輕輕撥了撥手爐中的炭,低聲地說道。

王府的家廟裡到底住着什麼人,竟然連榮成翰都不知道。看王府上下對此事諱莫如深,又是有怎樣的不能觸及的舊事恩怨糾纏其中那。

柳若姒很想知道。()

第40章 舊病第220章 危機第63章 猜疑第229章 親疏第232章 出族第207章 巧合第103章 挑撥第20章 計議第52章 生隙第333章 鬧劇第272章 背後言第90章 外室第227章 坦誠相待第139章 該來的和不該來的第45章 謝禮第278章 世子妃第91章 奴才第223章 攆人第374章 誰是兇手第310章 大事第72章 生日第23章 機會第102章 背後的人第49章 懷疑第180章 意料之中第4章 翰林柳家(二)第9章 柳家的男人(二)第166章 託情第85章 詢問第69章 往事第225章 矛盾第54章 浴佛節第243章 寒氣襲人第175章 風水輪轉第372章 真假第112章 眼紅第206章 暖閣第345章 喜樂第160章 酸意第282章 心事第368章 噩耗第22章 第一次交鋒(二)第322章 多事之秋第134章 兒戲第二六八章 討公道第213章 解惑第30章 示好第78章 提議第二六六章 其人之道第134章 兒戲第318章 太歲第51章 端倪第301章 肱骨第39章 發作第95章 答應誰(二)第119章 教子第276章 巧合第87章 攔人第50章 閤家第42章 家法第301章 肱骨第84章 藉口第67章 妥協第104章 姨娘第95章 答應誰(二)第224章 命運第332章 考慮第81章 清洗第132章 老太太的心思第二六二章 笑裡藏刀第190章 仙鶴第75章 說破第74章 厚意第294章 疑點重重第80章 殺雞儆猴第一六九章 歡喜第143章 隱情第45章 謝禮第93章 人情第258章 回門第98章 換馬第25章 好意第110章 條件第116章 滅口第6章 還擊第342章 戒備第13章 恩怨(三)第11章 恩怨第282章 心事第184章 意外第144章 隱情(二)第112章 眼紅第二六二章 笑裡藏刀第366章 他想第三六四章 彌留第258章 回門第296章 嫁妝之爭第218章 魄力第275章 爭吵第197章 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