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因由

“姒兒是不是還在生氣?”

“娘,你知道的。”柳若姒道。

“姒兒是個重情的孩子。”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就都嘆道。

事情的因由,他們兩個人都是知道的。柳若姒這次之所以這麼生氣,是有十足的理由的。

“姒兒放心吧。”柳二太太就對柳若姒道,“你奶嬤嬤那裡,娘又打發了太醫去看過了。只要再吃幾服藥,歇上幾天,她就好了。你奶嬤嬤說了,等她好了,就進來看你。”

“常言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嬤嬤她這次是傷的重了,險些傷了性命。”柳若姒沉默了一會,就道,“娘,咱們今天去看看嬤嬤吧。”

柳若姒的奶嬤嬤姓常,是祁家的舊僕,跟着祁氏陪嫁到柳家來的,一直在祁氏的身邊伺候。等祁氏生下了柳若姒,就讓她做了柳若姒的奶嬤嬤。

這些年,常嬤嬤在柳若姒身邊,服侍的無微不至。柳若姒對常嬤嬤的感情自然也不同一般。

而這一次,常嬤嬤就是因爲護着柳若姒,才受了傷。

那還是半個月之前,正是辭舊迎新的時候。柳家的幾位姑娘,都添了新衣服和新首飾。

柳二太太手裡寬裕,又額外給柳若姒添了大毛的衣裳和幾件首飾,別的還算了,其中一隻點翠鑲珠的金鳳是柳若姒最喜歡的。

這樣的金鳳,自然是稀罕物,就算是柳老太太、柳大太太等人的妝匣裡,也是少有的。柳若姒畢竟年紀還小,心裡喜歡,過年的時候就戴了出去。

這就招了柳若媛的眼。那兩天,柳若媛處處找柳若姒的麻煩,酸話也沒少說。柳若姒先前還忍着,畢竟柳若媛總是這樣的。可讓柳若姒生氣的是,柳若媛還說柳二太太不好。柳若媛的意思,柳二太太平常給她的都是不要的便宜貨,有了好東西,就捨不得給她了。柳二太太的好,都是裝出來的。

自己被酸了,柳若姒還沒什麼,可聽柳若媛那樣歪派柳二太太,柳若姒就不能忍,反駁了柳若媛。

這可算是火上澆油。

那一天,姐妹幾個從柳老太太的院子裡出來,柳若媛就提議去後花園。在走過池上石橋的時候,柳若媛就給伺候的丫頭媳婦們使了眼色,趁亂將柳若姒推落橋下。

寒冬臘月,後花園內的池水早就結了冰。如果柳若姒結結實實地摔下去,摔斷了骨頭都是輕的,就是破相,甚至喪命,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多虧常嬤嬤,先是拉了柳若姒一把,隨後乾脆自己做了肉墊。

主僕倆都摔下了橋,柳若姒被護的周全,只是輕傷,常嬤嬤卻摔壞了腿,頭臉也都摔破了。

柳若姒當然不肯干休,就拉了柳若媛往柳老太太跟前講理。柳若媛根本就不承認推了柳若姒,只說是大過年的,大傢伙都高興,丫頭們一時不小心,也是柳若姒身邊的人沒照看好柳若姒。

柳若媛不僅將自己摘的乾乾淨淨,還倒打一耙,說柳若姒不拿她當姐姐,信口污衊她。

柳若媛的丫頭們自然都隨着她們的主子說話,柳若娟說的含糊些,卻也是向着柳若媛的。

那一次,是柳若姒在柳老太太跟前爭的最執着的一次。然而,任憑她怎麼說,柳老太太最後還是倒向了柳若媛,就如同以往的許多事情一樣。

但是,畢竟這次的事情鬧大了。柳老太太還是做出了處置。

跟隨的丫頭們,都捱了罵,被罰了月錢。而常嬤嬤,不僅沒得到獎賞,也被柳老太太罵了一頓。柳老太太說是常嬤嬤服侍的不周到,才讓柳若姒出事的。因爲常嬤嬤終歸救了柳若姒,柳老太太也沒罰她,說什麼功過相抵。

可常嬤嬤傷的很重,柳老太太覺得常嬤嬤怕是活不成了,怕大過年的晦氣,竟不肯讓常嬤嬤在府裡頭養傷,而是看着人,立刻將常嬤嬤給擡出了府去。

這麼嚴重的一件事情,柳老太太就是這麼不分青紅皁白,稀裡糊塗地給解決了。

這也就是爲什麼,柳若姒雖然輕傷,卻整整悶在屋子裡半個月不肯出門,不肯去給柳老太太請安的緣故。

而她昨兒個之所以去給柳老太太請安,也是想找由頭去看看常嬤嬤。

柳若姒的這個要求,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當然不能拒絕。

“是該去看看,這次多虧了常嬤嬤。”柳二老爺也道,又語重心長地勸柳若姒,“姒兒,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把心胸放開些。”

“爹,我會的。”柳若姒就道,“只是,平常姊妹間相處,說些什麼還算了。這樣下黑手,以後怎麼處?老太太也不管她,還縱着她。她不知道錯,以後怎麼能改?”

柳若姒語氣平和,說的話又實在在理。

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只能搖頭嘆息,柳老太太的不是是不能說的。

“大丫頭,畢竟年輕,還沒定性。”最後,柳二老爺說道,“咱們家,歷來沒有壞了心性的人。……往後小心些……,多跟二丫頭一處。姊妹間不可翻臉。等過幾天,你三叔一家回來了,到時候就熱鬧了。”

雖還是息事寧人的話,卻已經十分鬆動。柳若姒就點頭。前生,大概就是這個時候,同一件事情,她的反應卻沒有現在平和。那個時候,她傷好後,根本就不去給柳老太太請安,還一定要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給她主持公道,懲罰柳若媛。

當着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的面,她說了許多激烈的話,還直指柳老太太的偏心,老糊塗。

結果,是惹惱了柳二老爺,柳二太太也十分頭疼。柳二老爺那個時候態度非常堅決,讓她去給柳老太太道歉,並主動找柳若媛和好。

如今,只是心態和態度轉變,說了不同的話,就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父女間不僅沒有因此傷感情,還讓柳二老爺更加的理解和體諒她。

而有了柳二老爺的這種態度,她就有了更多自由的空間來處理很多事情。其實,現在多想一想,當初柳二老爺原本也是相信她的話,覺得她受了委屈的。是她忽略了柳家的環境和柳二老爺的個性,才使得事情惡化。

這一次,她再也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

三人一同去給柳老太太請安,回來吃了早飯,又一同出門。柳二老爺自做一輛車,去翰林院。柳若姒跟着柳二太太另坐一輛車,先是往西城的大相國寺去。

這是因爲在柳老太太跟前說了,而且,鑑於柳老太太對待常嬤嬤的態度,也不好直接大張旗鼓地去看常嬤嬤。到了大相國寺,孃兒兩個在大雄寶殿上了香,將抄寫的經文供奉了,也沒多停留,就往回轉。

下了石獅子橋,前面不遠處就是柳府。車伕早就得了吩咐,馬車往旁邊一轉,就進了小巷,直往柳府的後宅門去了。

柳府後面有一大片房舍,是京城中依附柳府的一些族親,還有一些柳府下人的聚居之所。常嬤嬤家,就在這裡。

柳若姒和柳二太太要來,已經有人給常嬤嬤捎了信兒。等馬車在門口停下,早就有常嬤嬤的家人迎了上來。

畢竟是祁氏的心腹,又是奶大柳若姒的功臣,常嬤嬤住的地方還算不錯。一個獨門獨戶的小院,有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

衆人簇擁着,柳若姒和柳二太太進了上房。

常嬤嬤在炕上,一面給柳二太太和柳若姒問安,一面就爬起來給兩人磕頭。早就有丫頭上前,把常嬤嬤給扶住了。

大家落座,常嬤嬤的家人送了熱茶點上來。

“這腌臢地方,太太和姑娘不該來。我聽說,姑娘也是剛起來,還沒好利落。再受了風,着了涼,可怎麼辦!”雖然這麼說,不過很顯然,看到柳二太太和柳若姒來家裡看她,常嬤嬤是非常感動、高興的。

“嬤嬤好點兒了沒有?”柳若姒就坐在炕沿的錦褥上,拉了常嬤嬤的手問長問短,“腿還疼不疼,藥吃了可有效驗,要不要換個太醫看看,想吃什麼,缺什麼東西……”

“……早就不疼了。”常嬤嬤就笑着道,“太太給找的好太醫,開的方子,淨是那稀罕貴重的藥。也是我年紀大了,要是年輕幾歲,早就好利索了。什麼也不缺,太太和姑娘送過來的東西,吃用不完的。”

“嬤嬤都是爲了我。”柳若姒道,“應該讓嬤嬤在府裡養傷。”

常嬤嬤家裡雖然也算不錯,但是又怎麼比的了府裡頭。只是柳老太太發話,她們也沒辦法。

“都是一樣的。”常嬤嬤忙道,“太太和姑娘還讓媳婦來照看我,沒什麼可抱怨的。”

常嬤嬤的男人早就過世了,她兩個兒子也都娶了媳婦,一家子都在柳府當差。老大富貴,是府裡的車伕,柳若姒和柳二太太出門,都是富貴趕車伺候。常嬤嬤的二兒子平安,則是在柳府的門房當差。

富貴媳婦和平安媳婦,都在柳二太太的院子裡伺候。

常嬤嬤出來養傷,柳二太太就給她兩個媳婦放了假,輪流出來伺候常嬤嬤,工錢自然是一文不少。

“我這眼瞅着能下炕了,兩個媳婦就讓她們回去伺候,家裡頭有孫女們,不缺人照看。最近府裡事多,正是該她們出力的時候。”常嬤嬤又對柳二太太和柳若姒道。

“不忙,等你都好了再說。”柳二太太笑道。

“嬤嬤,你什麼時候能回來?”柳若姒問常嬤嬤。

常嬤嬤就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本以爲柳老太太那樣,她是再回不去府裡了。但是她回來的當天,柳二太太就打發人過來,讓她放心。就算不能回府,柳二太太那裡也會照顧她一輩子。

而她奶大的柳若姒,更是爲了她跟柳老太太置氣,現在,一起身,就來看她,讓她回去。

“我也想早點回去。這些天看不見姑娘,我這心裡怪想的。等我這腿好利索了……”

“嬤嬤,等你稍微能走動了,我就讓人來接你。”柳若姒道。

“對。”柳二太太也笑着點頭,“也不用你伺候,你就在姒兒身邊,幫我看着她,管那幾個丫頭做事就行了。幾個丫頭都不錯,可畢竟年紀小。還是得你在她身邊,我才能放心。”

柳二太太和柳若姒都這樣說,常嬤嬤心裡頭高興,自然是滿口的答應。

“娘,我那正缺幾個人使喚。過兩天,讓大妞兒和雙喜都進來吧,就跟着我使喚。”柳若姒就對柳二太太道。

大妞兒和雙喜是常嬤嬤的一雙孫男孫女,大妞八歲,雙喜才七歲。按說,這個年紀,還不能進府裡當差。是柳若姒跟柳二太太商量了,讓兩個孩子進來,也好多拿兩份月錢。

前生,常嬤嬤在這次的事情後,就回了老家鄉下。她的一家因爲是柳二太太的心腹,最後都被攆出了府。

此生,柳若姒想要保住常嬤嬤,並好好報答她。她也需要更多得力的的心腹在身邊。她想,前生如果有常嬤嬤在自己身邊,事情或許不會那麼糟糕。

聽說要讓兩個孫子進府,不只常嬤嬤,旁邊伺候的富貴媳婦和平安媳婦也高興的不得了。

常嬤嬤就讓兩個孩子過來給柳二太太和柳若姒磕頭。

大妞兒就在屋裡,可雙喜卻不見了。

“這小子,太太和姑娘來了,他跑哪裡去了?”

屋裡正說着話,就聽見隔壁院子裡傳來吵鬧的聲音。

另外,應書友要求,祝福依然幸福身體健康,女兒越大越美麗。

第251章 十里紅妝第一八九章 芷亭第353章 責子第77章 協定第167章 風雲變幻第三二六章 寵愛第78章 提議第329章 蹊蹺第98章 換馬第362章 計之深遠第250章 初春第365章 遺折第344章 不同的立場第217章 波瀾第41章 怒火第248章 難爲情第236章 酸意第1章 正月第228章 閨蜜第191章 隱憂第308章 信任第69章 往事第285章 散人第192章 母子第42章 家法第57章 浴佛節(四)第324章 喜得麟兒第343章 小定第137章 暗涌第150章 設法第293章 說出舊事驚煞人第296章 嫁妝之爭第329章 蹊蹺第298章 父子兄弟第293章 說出舊事驚煞人第42章 家法第62章 難了第159章 示好第21章 第一次交鋒第338章 意外的事第109章 師徒第317章 起風第166章 託情第64章 親疏第323章 新年第22章 第一次交鋒(二)第220章 危機第306章 獵物第216章 母子之間第105章 閒言第279章 救人一命第334章 祖孫第171章 謀劃第210章 人前人後第334章 祖孫第147章 長幼第354章 關愛第343章 小定第296章 嫁妝之爭第46章 房舍第37章 遠客第217章 波瀾第1章 正月第145章 探視第156章 慶幸第241章 退親第101章 因勢第281章 姨娘第177章 人選第298章 父子兄弟第44章 求情第101章 因勢第二六六章 其人之道第39章 發作第36章 壽禮第33章 家宴(二)第114章 兩個選擇第13章 恩怨(三)第111章 出力第381章 天命第51章 端倪第331章 驅逐第122章 家譜第358章 甦醒第93章 人情第243章 寒氣襲人第329章 蹊蹺第41章 怒火第281章 姨娘第100章 緣由第379章 解惑第35章 山雨欲來第346章 辦壽第360章 心思第246章 不是親生第135章 侯府第306章 獵物第352章 小懲第68章 病根第245章 痛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