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

這個女子眉目俊美,但眼角稍吊,看上去帶着一股平常女子少有的英氣。

葉暢皺着眉,他並不認識這個女子,對方突然叫他,是何用意?

“可認得是誰?”他問道。

身邊的卞平也不認識這個女子,別人就更不認識了。因此葉暢向慄援示意,自己要入宅院之門,就在這時,那女子又叫道:“我,壽安之嫂也”

壽安公主的嫂嫂,那定然是哪位王子的妃子了。葉暢有些刮目相看,這女子倒是機警,從自己的小動作裡分辨出自己不願意搭理他,所以搬出了壽安公主來。

壽安的面子,還是需要給的,因此葉暢止步問道:“不知是哪位殿下家眷,爲何會到此處。”

得了葉暢示意,士卒將那女子放了過來,那女子到了葉暢面前,盈盈下拜:“妾身拜見葉公”

葉暢避開她這一禮,然後便見她伸手,從袖中掏出一物,呈了上來。

葉暢心中覺得甚是奇怪,讓慄援將那物接過,然後吃了一驚:“這是……

“奉天子之命,封葉暢爲代王,許以河北北道爲食邑,以壽安長公主賜嫁……”那女子起身道。

話才說了一半,葉暢厲喝了一聲:“住口”

他眼中殺氣騰騰,毫不掩飾自己的厭惡,上下打量着那個女子。

那女子夷然不懼,只是目中淚光盈盈:“上皇能給葉公的,陛下可以加倍,陛下……”

“逆亨又將他對諸胡的那一套來對我麼?”葉暢又是厲聲打斷了這個女子的話語。

他已經知道這個女子的身份了,李亨的妃子,李亨爲太子時被封爲良娣,李亨篡位之後封爲淑妃!

此女生性慧黠,在李亨最困難的時候與之相互扶持,每每李亨畏懼爲人毒死,所有食物,她必先嚐試有無毒之後,才與李亨吃。

禪讓的鬧劇之後,李亨與她一起被拘在原本的十王府之中,由安祿山親信把守。只不過此後戰局變化極快,安祿山一時顧不上他們,原本是打算離開長安之前將他們誅殺,也因爲葉暢神速奪城而未能執行。在看守他們的叛軍逃散之後,他們便苦思如何在這種局面中反轉。

於是乃有程元振之行,但是李亨與張氏意識到,只靠着一個程元振,肯定難有成果,要向葉暢展示誠意,還必須有人出來。在衆叛親離身邊並無親信的情況之下,張氏不得不拋頭露面,執行這一使命。

“葉公,陛下已經知錯,願將國是盡付與葉公……”

“叉出去”葉暢道:“勿令這等無君無父不忠不義之輩污了我的耳朵

他既下令,手下兵卒再不留情,也不顧這張氏乃是太子之妃女子之身,將之遠遠叉開。張氏放聲痛哭,不停哀求,聲音婉囀,當真是鐵石心腸之人亦會落淚。葉暢卻是毫不理睬,只是看着慄援道:“安祿山這廝做事也太拖泥帶水,竟然還給我們留下了這樣大的麻煩。你讓人去將人看住,勿令走脫,也請聖裁吧。說來說去,終究是他們的家事”

慄援眼中閃過一絲兇芒,這兇芒落到葉暢眼中,葉暢知道他會錯了意,搖了搖頭道:“別讓他們死了,你只管放心,他沒有任何機會了。”

葉暢很清楚,李隆基與李亨的關係已經徹底破裂,就算能留李亨一條性命,也絕對不會給他有再起的機會。莫說太子,就是庶人都是幸運——李隆基殺自己只是可能威脅到自己帝位的兒子,也沒有手軟過,更何況這李亨已經威脅到他的性命。

更何況,此前安祿山公佈的李亨的罪名,其中結交四胡之事有憑有據,這廝已經成了整個李唐宗室的負面資產,就算李隆基還想網開一面,也擋不住那些宗親們千夫所指。

葉暢只是厭惡這對公母,若沒有勾聯四胡的計劃,葉暢或許還不會如此討厭他們。

雍縣,行宮。

李隆基這幾天都相當興奮,周相仁帶回來的消息,別人或許不信,他卻是十成裡信了九成。

這十餘年來,葉暢答應的事情,還沒有做不到的。無論那事情看起來是多麼荒唐不可思議,最終,都會在葉暢的謀劃下一步步變成現實。

單以軍務而言,遼東如此,劍南如此,安西亦是如此。所以,李隆基相信,長安亦會如此。

“得葉暢,乃是國家之大幸,陛下自天寶載以來,所用者多非人,不過有葉暢一人,便足以彌補其餘諸人之錯也。”在他身邊,韋見素也是喜笑顏開。

換了以往,韋見素是絕對不敢當面批評李隆基所用非人的,但現在不同,韋見素明面上批評用人不當,實際上是在拍李隆基馬屁。小刺而大讚,正是拍馬屁達到一個新境界的標誌,果然,他這番話讓李隆基笑了起來。

“卿說的不錯,李林甫、楊國忠之輩當用,皆朕之誤也。好在朕選拔人才未拘一格,使葉暢有出頭的機會……高將軍,你這急匆匆的,可是有了軍報?

他們君臣正說話間,看到高力士匆匆進來,滿臉都是喜氣。李隆基騰地站了起來,向他問道。

“聖人明見萬里,正是長安捷報到了,還有葉暢的奏章”

“快,快呈上來”李隆基咧着嘴,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行宮簡陋的大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高力士手中的捷報與奏章上。大夥對於葉暢的勝利都有心理準備,但是每個人又都渴望聽到這個好消息,甚至聽個十幾遍也不會嫌厭。

“長安……光復了”李隆基先看了一眼捷報,然後大聲宣佈。

“萬歲萬歲”周圍羣臣也一個個興奮地跳起,山呼舞蹈,拜在李隆基腳下,向他齊聲祝賀。

“列諸列宗保佑,羣臣將士效力……”李隆基喃喃地想要說幾句話,卻因爲激動得太過了,話說得沒頭沒腦,連他自己也沒有聽清楚。

他又迅速往下看,然後,他臉上的狂喜神情一止,突然間變得猙獰扭曲起來。

“好好”他看着羣臣,連迭地說了幾聲,羣臣靜了下來,等着他宣佈接下來的消息。

“逆亨與安賊盡皆生擒葉暢在奏章中問朕,如何處置此二賊”

羣臣頓時啞了,一個個神情都變得古怪起來。

葉暢……你能不能不做得這麼漂亮?

原本大夥都覺得,勝利是肯定的,但李亨與安祿山這兩個政變的罪魁禍首,定然會畏罪自盡,再不濟也是力戰而亡,結果葉暢卻將這兩個傢伙全活捉了

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葉暢做得這麼漂亮,反而給朝廷出了個難題,安祿山好辦,凌遲車裂誅九族都不算過份,但這個李亨如何處置?

“諸卿皆是忠義之臣,以爲當如何處置這二逆?”李隆基開口問道。

“當窮治其罪,鞠問朝廷之中,是否尚有其黨”一人殺氣騰騰地說道。

這是一個外臣,聞道李隆基出逃後棄職來投,因此與李亨、安祿山都沒有什麼關聯,所以纔敢這般說。其餘諸臣,卻都是變了顏色,個個面面相覷,特別是那些京官,更是面色古怪。

他們這些人,大多都收過安祿山的好處,在朝廷中或是爲安祿山說過好話,或者是曾經與安祿山方但。若真是窮治同黨,他們這些人,就算不被治罪,少不得也要受其牽連。

李隆基也瞪了那廝一眼,那廝垂下頭去不再說話,有人頓時明白他的打算,這廝純粹就是故意的,這樣一來,李隆基絕對不會問他如何處置李亨了。

“韋卿,你說當如何處治此二賊?”李隆基又看向韋見素,身爲宰相,此時當然要帶頭出謀劃策。

但是韋見素可真不願意帶這個頭

沉吟了一會兒之後,他纔開口道:“安祿山身受皇恩,不思盡忠,卻要謀逆,此千古逆賊,不可不重治其罪,以警萬世。臣以爲,此賊當凌遲處死,誅滅其族,永不可恕。至於逆亨,乃天子家事,非臣等所能置喙。”

他主要針對安祿山,這個他是有底氣的,雖然楊國忠與安祿山有所勾結,但韋見素本人是屢次進諫,指出安祿山兵權過大,不是君臣久處之道。至於李亨,他一句天子家事,輕描淡寫,將責任推回給了李隆基。

“你們以爲呢?”李隆基有些不滿意,又看向其餘諸臣。

“臣等以爲,韋相公所言甚是。”諸臣的意見空前統一。

李隆基點名發言,每個發言者都慷慨激昂地指責安祿山的罪狀,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但輪到李亨時,大夥就個個推託乃是天子家務,外臣不便進言。李隆基聽得不耐,轉向獨孤明:“吾婿非是外臣,以爲如何?”

獨孤明沉吟了一會兒,然後擡頭道:“臣前些年身體多病,在家休養之時,喜看些話本評書打發時間。”

衆人聽他開口扯得沒有邊,心中不禁暗笑,哪怕此刻他已經成爲李隆基諸婿中最受信任者,原來也不敢在這件事情上發表意見。

但是,獨孤明接下來的話,讓衆人都駭了一大跳。

“臣喜看者,《三國志繡像演義》當居第一,臣以爲,安祿山其人,頗類董卓,幸哉陛下英明,葉暢多智,使安逆之謀化爲泡影,大唐社稷轉危爲安。在《三國志繡像演義》之中,董賊被殺之後,百姓以其腹中之脂點燭,數日不滅,臣以爲,當生點安賊,方能平天子之怒,安百姓之心”

這是要活點了安祿山天燈,其手段之狠辣,讓羣臣都是一凜。這手段,便是周興來俊臣,也不過如此。

“至於逆亨之事,其人無君無父,大逆不道,聖人卻不可無臣無子,失慈仁之心。廢黜其人爲庶人,圈禁幽閉,一全父子之情,二顯寬厚之心……”

他是第一個提出如何處置李亨者,別人不敢說的話,他卻說了出來。李隆基沉默了好一會兒,遲遲未發一語。

李亨當然不能爲太子了,廢爲庶人圈禁幽閉,這個處置未免太過輕。不過李隆基也明白,李亨到這個地步,自己不能說沒有責任,而且經此之亂,他諸子幾乎喪失殆盡,若再親自下令誅殺李亨,難免讓他又有些難過。

“安祿山處置,可依卿言,至於逆亨……先罷爲庶人,將他的姓改爲狼,從宗室除名。其餘處置,待朕返回長安之後…與葉卿商議之後再說吧。”

“陛下聖明”羣臣都鬆了口氣,這個讓人麻煩的問題,總算是給推掉了

周相仁再度成爲使者,將李隆基與羣臣商議的結果帶回長安。當他抵達長安時,見西面的金光門沒有什麼變化,心中暗奇,問守着城門的兵士道:“我聽聞葉公以神兵利器炸開了長安城牆,爲何不見,難道說短短數日,這城牆便又修好了?”

“這位天使說笑了,當日攻城,炸開的是北門與東門,這西門卻是紋絲未動的,要見火藥之威,得到北城與東城去”那兵士知道他的身份,笑着答道:“說起此事,這幾日裡,不少人專門去看,特別是城中的胡人,一個個變色駭然,都說要傳訊回國,請其國之君萬勿與我大唐爲敵呢。”

周相仁聽得這個,也不禁咧嘴笑了笑,與那兵士一樣,只覺得幸有榮焉。

大唐乃是天朝上國,四夷賓服,諸胡畏怖。但此次內亂,曝露出大唐虛弱的一面,稍有見識的人都明白,只怕四夷諸胡會瞅準這個機會,發動叛亂,那樣的話,大唐將面臨新的一輪危機。

但火藥武器的橫空出世,讓這種擔憂消失了。見識過火藥威力的人,都對大唐軍隊有一種極度的樂觀,總覺得離長安這樣的雄城都一舉爆破,那麼全天下再也沒有什麼關隘險阻可以攔得住大唐的軍隊了。

進了長安城,周相仁還可以看到一些戰火的痕跡,不過在每處戰火痕跡之地,必然有或多或少的軍士帶着百姓,或清理垃圾、屍骸,或重建建築、房屋

“葉公以利民爲道統,故此戰亂未定,重建便先行,等陛下回京之時,只怕這街道兩邊都盡復舊觀矣。”周相仁心中默默地想。

隨着引路之人,一直到了長安城東北角,葉暢的大營便在於此。不過周相仁到的時候,恰恰還趕上了一場熱鬧。

第147章 登門問罪探前因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451章 亂風方止陰風生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陣雲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373章 一家哭勝一路哭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263章 陰差陽錯奈若何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51章 戎鏑狄矢夜鳴鶻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151章 詩河羣星耀洛陽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250章 水晶廊內紅顏喜第9章 父女之間(上)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148章 怒至極處無全屍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335章 昔日棋子今棋手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228章 內憂隱伏外患起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114還彼之道至彼身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206章 翻臉反目自乖張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226章 山雨未至風先起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5章 徐家女兒(下)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5章 徐家女兒(下)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183章 失意門庭羅傻雀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287章 契丹小娘顏色殊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390章 澆卻塊壘獻酋敵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58章 妙語點香僧四過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34章 牟笛求賞(下)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194章 血海黃衫亦飄香第365章 未知邊患起安西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422章 一人生死動天下第10章 隔離煞星(下)第77章 驚聞貴客來相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