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

“可以開始了麼?”

辛京杲都有些等不及了,他又催促嶽曦道。

嶽曦笑了笑:“可以了,只等將軍下令!”

“那好,攻城!”

隨着辛京杲一聲令下,拋石機停止投石,那數輛怪車開始向前。

蔡希德看到這些怪車模樣,冷笑了一聲:就憑這些車,連城前的壕溝都過不了,如何能接近城牆!

但隨着怪車接近,蔡希德突然“咦”了一聲:“原來是如此!”

那怪車底下,分明伸出兩根長長的木頭,看起來就象是轍軌,只不過足有五丈長,看來是用來搭橋越過壕溝的工具!

蔡希德指着那怪車下令道:“射穿它們!”

城頭的牀弩開始憑藉望山進行瞄準,然後集齊射擊,但是那怪車有鐵板護着,雖然每射中一次,怪車就會劇烈地抖動,鐵板也彎曲變型,但是終究還是沒有被掀翻。

“開城,準備出城廝殺!”蔡希德見此情形,當機立斷道。

不能讓這些怪車輕易架好橋樑!

城外壕溝,乃是潼關的又一道防線,防止敵軍輕易就接近城垣。蔡希德一聲令下,城門頓時打開,早準備好的騎兵便要衝出來。

幾乎在此同時,辛京杲也下令:“攻城!”

要奪潼關,想要沒有傷亡哪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一聲令下,頓時萬軍齊動,吶喊着擁向城牆。

城上的牀弩頓時發出沉重的聲音,一支支充當弩箭的鐵矛被射了出來,短時間內,便在唐軍中造成了大量傷亡。但是還是有大量唐軍擁到了壕溝之前,拼命射箭,將從城門中衝出的叛軍又射了回去。

但是仰射與俯射相比,畢竟是吃了虧,而城頭的那些防禦器械,也確實給唐軍構成了極大威脅。

“快了,快了!”眼見城前血戰,嶽曦面色有些發白,手足發冷,只盼着能夠早些靠近。此刻他心中有些懊惱,自己終究是不諳兵事,不該這麼早就將那些怪車推上前,結果遭到對方的激烈反應。

不過付出努力,終有回報,雖然傷亡重了些,那數輛車終於過了壕溝——卻不是它們憑藉自備的長木,而是靠着辛京杲指揮將士冒着箭雨填土。

它們過了壕溝之後,徑直貼到城牆。蔡希德在城上冒險俯看,發覺他們似乎是在挖城牆牆角。見此情形,蔡希德噗笑一聲:“終究是秀才典兵,這樣就挖得穿牆,那潼關也就不是潼關了!倒水!”

城頭之上,滾燙的沸水往下澆來,雖然被鐵板擋着,卻還是澆得一地。剛看到這些水時,嶽曦神情大變,幾乎跳將起來,大叫鳴金,但發覺倒下來的只是水而不是油,他算是鬆了口氣,又連聲說“慢”。

辛京杲有些不滿地看了他一眼,沒有再理睬他。對於嶽曦的“秘密武器”,他已經有些失望了,幸好他另有準備,讓人整頓器械,準備好雲梯、登城車等物,準備開始自己上了。

就在這時那數輛車終於發現什麼不對之處一般,其中一輛被推到了門洞之下,然後迅速退了出來。緊接着其餘車也相繼來此,然後離開。

蔡希德在城頭,看到這些怪車開始後撤,心中甚是狐疑:它們到戰場之上是來搞笑的不成?

“退,讓咱們的人退下來!”嶽曦拉着辛京杲的手叫道:“成了,成了,再等三分鐘就可以了!”

辛京杲下令鳴金,在噹噹的銅鑼聲中,唐軍分批而退,倒是不緊不慢。蔡希德在城頭總覺得事情有些不對,他俯着城牒又往下看,看了好一會兒,除了發現那幾輛怪車方纔停的地方出了一個坑之外,並沒有什麼別的異樣。

“敵軍似乎堆了些東西在坑中。”有人叫道。

蔡希德皺着眉,不管是什麼東西,都絕對不是好事,他下令道:“用火箭給我射!”

城頭弓箭手當即拿火箭向着城下射去,也有人拋下火把,然後就聽得轟然數聲巨響,整個潼關的地面都震動起來。

“手雷!”蔡希德被震得幾乎站不穩,靠扶着城牒纔沒有出醜,他心中一閃,這個詞立刻浮了出來。

他雖然沒有參與除夕夜的政變,但是“手雷”之名已經如雷貫耳了,就是安祿山下達的軍令中,還特意提醒他,要注意唐軍使用這種詭異武器。方纔那聲勢,與傳聞中的手雷極象,蔡希德慌忙伸頭望去,卻只見一片硝煙,在風吹散了硝煙之後,潼關城牆上,出現了數個崩塌的地方。

不過這崩塌也太小了些,至少對於城牆來說,只是脫了一層油皮,根本於事無損。

那麼大的聲勢,卻只造成這樣一點的損傷,蔡希德見此情形,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這就是葉暢的神兵利器,還不如拋石機……”

話未說完,就聽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

這一次聲響,可是來自於他的腳下!

他站在城門樓上,而這聲巨響,就是放在城門洞裡的那些火藥。這裡放的火藥最多,油漆木箱子裝的火藥,足足放了近千斤,而且又是在城洞之內,隨着這聲巨響,不僅城門給炸開,就是城樓也碎裂塌陷下來!

蔡希德與他的主要部下,都站在這城樓上,故此無一例外,全部被濃煙與亂石所吞沒!

方纔那幾下聲響,雖然也聲勢浩大,濃煙滾滾火光沖天,但實際上因爲火藥沒有埋好,數量也比較少,故此有如兒戲。這門洞中乃是重中之重,這一下才是真的,並且門洞相對城牆結構上要薄弱些,被炸之後,由於自身結構被破壞,這才發生塌陷。

硝煙稍散,辛京杲看着這一幕,頓時大喜。

“攻城,擂鼓,攻城!”

城頭一片大亂,這正是攻城的最好時機,雖然最初幾次爆炸的效果很差,可畢竟最後一下,卻是將城門炸塌了。這被炸塌陷的部分,就成了攻城的薄弱環節。

他用力拍了一下嶽曦的肩膀:“不錯不錯,果然是好東西!”

他如此興奮,嶽曦卻高興不起來。

“怎麼會這樣……”嶽曦盯着潼關城牆,喃喃嘀咕了一聲。

他是少數接觸過火藥的人,因此很清楚,當初在海島上實驗這種木箱火藥威力時,很小的一個箱子,就可以將一幢水泥房掀飛。這是他有如此信心的根源,在他看來,潼關城牆也應當被掀飛纔是,而不應是現在這樣僅僅塌陷。

就是葉暢給他的指示當中,也是說火藥炸城,足以攻破任何雄關堅城,並沒有說只是讓城樓塌陷。實戰中的威力,與葉暢描述的,相差很大。

不過他是個善於總結的人,葉暢的說法應當沒錯,因爲有在孤島上的實驗驗證,那麼就肯定是今日的爆破方式出了問題。

“對了,不該是這樣……應當是掘土鑿地,在比較密封的環境下炸城,而不是隻隨意挖個淺坑……”

他在喃喃自語,辛京杲聽不明白,也懶得再理會,只是看着部隊吶喊着再度向潼關發起衝鋒。

城頭上的叛軍已經組織不起反擊,方纔爆炸的聲勢太大,而城樓的塌陷也讓他們驚恐萬狀,火藥攻城的初陣,雖然並不怎麼漂亮,戰果也就那樣,但至少造成的威嚇效果十足。故此這一次攻城,當叛軍終於開始象樣點抵擋時,唐軍已經踏着塌陷的城門攀了上去。

“成了!”辛京杲見此情形,仰天大笑:“這潼關落入我手中了!”

如他所言,城中叛軍見事已不可挽回,紛紛棄械投降,少數便是出城逃走的,也被自蒲津關繞至潼關之後的唐軍截獲。

長安城,這幾日是難得的晴天,暖洋洋的太陽照在這座帝國都城之上。

但是有的人心裡卻是冷冰冰的。

禪讓的受禪臺昨日才築好,上面抹的水泥還未乾,李亨一臉木然地站在臺下的臺階前,看着上面的儀式。

自曹丕自漢獻帝手中篡取帝位以來,華夏皇朝更迭,多有這個禪讓儀試,晉代魏,宋代晉,齊代宋……便是那些入主中原的胡族政權,也要學習這個形式,乃有北齊代東魏,北周代西魏,魏又禪讓予隋,就連唐高祖李淵,名義上也是從隋恭帝楊侑手中接受禪讓。

現在輪到他了。

李亨突然間有些想笑。

他費盡心機甚至不惜殺親逆父,終於坐上了帝位,可是到現在還不足兩個月,他就又必須將代表帝位的玉璽符印交出去。

交出去之後,若是安祿山真能坐穩天下,那麼他大約會在一兩年後莫明其妙地死亡,史書上載一個“暴卒”,若是安祿山坐不穩天下,在最後滅亡之前,安祿山肯定不會留下他。

雖然對此有清醒地認知,但是李亨卻還是不敢反抗。他看了一眼就站在他身邊得意洋洋的嚴莊,便又垂下頭去。

嚴莊確實得意,安祿山登基之後說得明白,他將會得到一部尚書之職,在局勢穩定之後,甚至可以與吉溫一起成爲新朝的宰相。現在安祿山還需要藉助於舊朝老臣的聲望,因此以陳希烈、吉溫爲相。

臺上的陳希烈搖頭晃腦,正在念冗長的禪讓文章,安祿山在受禪臺的另一端,雖然還沒有正式爲天子,但他如今的儀仗傘蓋,已經與皇帝沒有兩樣了。

甚至昨夜他就正式宿在興慶宮中,被李亨冷落的這座宮殿,卻是安祿山所喜愛的場所,當初還是李隆基臣子時,他每每入內,見宮殿之華美,便生出豔羨之心。

“沐猴而冠。”

底下觀禮的羣臣當中,不知是誰喃喃說了一聲,王維側過臉去望了望,卻沒有看出是誰在說話。

不僅是他,還有其餘人也在尋找誰這麼大的膽子。

他們早就對眼前的一切不耐煩了,甚至連臺上的陳希烈都如此,但是性命攸關,誰都不敢反抗,便只有抽動着臉皮,將戲繼續演下去。

好在安祿山同樣不耐煩。

退回長安之後,他的傷情就開始反覆,如果不是嚴莊等人的花言巧語,他絕對不會搞什麼受禪,那個帝位,一屁股坐上去就是,自己兵強馬壯,至少長安城中沒有誰敢不服氣,偏生漢人多禮,反覆折騰瞭如此之久,

上頭陳希烈唸的那四六駢文,他是不懂的,只知道這廝越是嘮叨,自己站在這兒就越累。眼見座鐘都過去了二刻,他再也不願意等了,大步上前,直接走上了受禪臺。

這可不合禮儀。

因此見他走了上來,陳希烈目光發愣,心中不明白怎麼回事,口裡也不知道是否該繼續念下去。

安祿山一把將他手裡長長的紙奪了過來,直接扔到一邊,然後向着臺下招手:“上來!”

李亨知道他在召自己,他心裡冷哼了一聲,只恨不得老天突然降下閃電,將安祿山劈死。

可惜,除夕夜裡的雷聲乃是手雷響,而不是真正天降霹靂,而且若天降霹靂的話,他李亨也不會倖免。

“陛下,你還是快些上臺爲好。”旁邊的嚴莊低聲說道。

李亨又看了看另一側,吉溫在那邊神情肅然,嘆了口氣道:“事已至此,再拖延又有何用,還不如爽快些。”

“朕待卿不薄,何苦逼朕如此?”

“太上待你也不薄,花萼相輝樓裡何苦逼迫太上?葉暢待你不薄,又何苦逼葉暢?”吉溫壓低聲音道。

李亨見已經有武士按刀過來,情知確實無法再拖,只能邁步,緩緩踏上臺階。

一階,兩階,總共不過九階,他心中十分渴望,這九步之中,會有什麼變化。但讓他失望的是,他直到登上臺,也沒有任何變化。

他身後,吉溫與嚴莊二人,捧着璽印也走了上來。

按照儀式,李亨從二人手中接過璽印,然後安祿山拜璽,李亨再將璽印將與安祿山,再拜安祿山,這算是禪讓主禮完成,君臣之位互換。此後便是百官朝拜、封賞大赦。李亨抓着璽印,手不由自主地抖了起來。

這璽印,他還沒有抓熱啊……

淚水突然涌上來,他努力了好幾回,也沒有能把璽印交到安祿山手中,安祿山盯着那璽印,終於不耐煩,直接從他手裡來奪。

李亨還抓着不放,卻聽得安祿山一聲喝斥:“鬆手!”

在這聲喝斥之下,李亨再也不能堅持,放手,然後痛哭起來。

十餘年謀劃,終成泡影,自此以後,性命都難以保全,更別提重新拿回璽印了。)

第441章 捷書飛至動人心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183章 失意門庭羅傻雀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楔子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175章 惡念兇膽夜開張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217章 強秦昔日謀偏蜀第259章 上陽宮中白頭人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314章 忽如傾廈倒金樑第1章 學院風波(上)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482章 兵強馬壯可爲皇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19章 暗夜來人(上)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142章 多情公子無情劍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6章 蒸餾原理(上)第374章 千萬軍中千萬膽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324章 死有餘辜薄情郎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257章 後宮醋海生波瀾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226章 山雨未至風先起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217章 強秦昔日謀偏蜀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283章 磬盡餘勇破城行第90章 春來喜氣客滿堂第241章 帳下膝行拜殘胡第440 疑有神兵自天降第342章 窮則仁禮達則濟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312章 娘子軍破夜曲江第299章 黃海浪底隱旋渦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217章 強秦昔日謀偏蜀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兇橫第337章 催促鳳台近鏡臺第134章 可赴江南廣積糧第58章 妙語點香僧四過第24章 隱霧迷蹤(下)第110章 素手驚破琉璃盤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451章 亂風方止陰風生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382章 宣王棄壘譽奇才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353章 奇功偉績名自高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18章 微妙轉變(下)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