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

葉暢看了一眼縮在懷中睡着了的李騰空,心裡甚是憐惜。

他今年三十,正是一個男人最年富力強的時候,按照這個時代的風俗,他也開始蓄鬚,兩撇修剪得甚好的八字須,讓他整個人顯得既沉穩又精明。這幾年雖然還是東奔西走,但他的風度氣質,卻顯得更佳了。

在得知李林甫去世消息之後,李騰空便痛哭了幾次,現在哭累了,所以纔在葉暢的懷裡休息。

轍軌列車很快就要抵達東牟,葉暢在升郡公時,原本的清河改成了東牟,也就是說,名義上東牟郡乃是他的食邑封地。葉暢嘆了口氣,雖然一路上都全力趕了,但是等到旅順,想來李林甫都已經下葬,最多能趕上二七了。

畢竟現在正值盛夏,天氣這麼熱,屍體不可能久放。

“郎君,郎君”

李騰空突然驚慌失措地喊了起來,葉暢眉頭一凝,也許是李林甫去世的緣故,最近李騰空就算睡了,也總是做噩夢,夢中拼命叫他。他緊了緊自己的手,將一隻手塞在李騰空的掌中。

“某在斯,某在斯。”葉暢輕聲說道。

也不知道李騰空是否聽到了他的聲音,緊緊抓着他的手,李騰空象是鬆了口氣,又沉沉睡去。

“郎君,到了東牟。”地字小半個時辰,車停了下去,外邊是水泥磚石砌成的車站,隨在身邊的衛士低聲道。

“先在這裡歇息會兒,等夫人醒來。”葉暢也輕聲迴應。

沒有多久,一個二十出頭的年青人到了這邊,將一張紙遞了過來:“郎君,這邊有些人求見。”

“他們倒是消息靈通……都不見。”葉暢擺了擺手,沒有接那紙。

那年青人應了一聲,轉身便去處理這些事情。年青人姓慄,名援,是天寶十二年從旅順書院結業的,在旅順做了一年半後,調到葉暢身邊,爲葉暢文吏,實際上就是秘書。

自從天寶十一載的那第一次算學大試之後,旅順書院的名聲就傳了出去,有意研習算學的人,紛紛到此求學,甚至連日本、新羅,都派出了留學生。對這些留學生,葉暢並不拒絕——他一點都不怕給日本、新羅培養人才,因爲當這些留學生畢業之時,他們未必願意離開各方面條件和學術氛圍都寬鬆得多的遼東。

如今旅順書院在校學生的總數已經超過了一千人,這是在刨去六年義務教育之後升入書院的學生數量,若將整個遼東的學生總數加起來,足有三萬餘人。這還是限於師資不足,否則的話,葉暢要將所有的適齡人口,都納入義務教育中來。

休息了一會兒,葉暢突然聽得外頭有喧鬧聲,似乎是誰在大聲呼喊他的名字。他皺起了眉,看了李騰空一眼,那喊聲越來越近,到了十餘丈外,終於被葉暢的護衛攔了下來。

不過這距離,足以把睡得很淺的李騰空驚醒了。

“郎君……這是到了哪兒了?”李騰空翻身起來,緊緊抓住葉暢的手問道

“到東牟了,你要不要再休息一會兒?”

“不……不了,爲了妾身家事,已經耽擱了郎君正事。”

“沒有什麼耽擱的,這一次回遼東後,我有意辭官了。”葉暢說道:“我也該好生在家裡陪你……”

“葉暢,是我,葉暢,還記得故人王元寶否”

他正與李騰空情意綿綿地說話,卻聽得那驚擾了他的聲音又聲嘶力竭地喊了起來,葉暢目光轉冷:王元寶這個名字,他當然還記得,雖然當初球市的舊怨早已了結,可這並不意味着,葉暢就想見到這個老頭兒了。

“怎麼回事?”葉暢向外問道。

“這老賊就是求見者之一,他倒是厲害,車站的護衛沒有攔住他,是我們的人把他攔在外邊。”慄援也有些佩服:“看他年紀,竟然還有這等本領”

王元寶的年紀已經超過七十了吧,竟然還能靈活地突破車站護衛的阻攔,直到來到葉暢親衛面前才被攔住。葉暢不想理睬他,但是他身側已經坐正了的李騰空柔聲道:“當初王元寶的女兒,與妾身也略有交往,王元寶絕非不知輕重之輩,他如此急着求見,想來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這是葉暢最喜歡李騰空的一點,她性子雖是不喜權勢,但爲人卻聰明冷靜,有的時候,葉暢會受情緒左右,而李騰空則總能在旁用最合適的方法勸他。

“好吧,看在夫人的面子上,我就見他一見,夫人在這休息一會兒,我讓人備好車,咱們過會兒就直接去碼頭。慄援,今天時光不早,你在碼頭處安排了我們住宿麼?”

“郎君放心,都有安排。”

葉暢出了車,遠遠看到王元寶的模樣,不禁愣了一下。

有許多年沒有見過王元寶了,在葉暢的印象之中,王元寶身寬體胖,乃是最明顯的富家翁體態。但現在的王元寶,卻瘦得只有以前的一半,整個人也顯得極爲蒼老。

儘管他努力維持着體面,可是身上的衣裳、臉上的皺紋,都證明這些年他過得非常不好。

“王翁喚我,不知有何事?”葉暢徐徐問道。

哪怕王元寶再狼狽,葉暢也不會生出多少同情之心,這畢竟是曾經給自己找過極大麻煩的敵人,失敗了的敵人,仍然是敵人,除非對方心甘情願臣服。

王元寶吸了口氣,他知道自己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終點,這最後幾年時間裡能給子孫留下什麼,就看今天了。

“我有一些海外奇珍要獻與葉公。”他上前了兩步,卻被葉暢的衛士攔住,只能在十餘丈外焦急地說道:“還請葉公撥冗召見”

“海外奇珍?”葉暢愣了愣:“莫非你尋着了傲來國了?”

“傲來國不過是葉公誑語罷了,玻璃器必是葉公改進琉璃工藝而成。”王元寶盯着葉暢道。

葉暢面不改色,只是淡淡笑道:“若沒有傲來國,那你所說海外奇珍自何而來?”

“耶婆提國”王元寶道。

這個國家,葉暢從來沒有聽說過,不過聽起來,有些象是東南亞一帶的小國。對於東南亞一帶的物產,葉暢並不太放在心上,如今大唐的航海業突飛猛進,海權與海洋財富的觀念開始爲人所接受,這等情形之下,東南亞那邊納入華夏範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不知何等奇珍,讓王翁如此重視。”葉暢緩緩道:“不過,葉某如今冗務繁雜,對王翁的奇珍,實在是沒有興趣,王翁請自便。”

王元寶仰着臉,看着比自己要高出大半個頭的葉暢,失聲道:“這……這怎麼可能,葉公,葉公,你不是說財富自海上而來麼,你爲何……”

“財富是自海上而來,王翁,你既然得了海上財富,正可以東山再起。”葉暢道。

他說到這裡,就無意再與王元寶糾纏,王元寶心中絕望,情知自己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當下將藏在袖中的東西掏了出來:“葉公,你看,你看這海外奇珍”

葉暢斜睨了一眼,準備離開,但只看了這一眼,他眼睛突然瞪得老大,就是這十餘年風雨之後形成的強大自制力,也讓他無法自抑

“這是……”

“耶婆提國奇珍”王元寶舉着手中的幾樣東西,大聲喊道。

“耶婆提國……”葉暢喃喃說了一聲,搖了搖頭,王元寶手裡的,哪裡是什麼耶婆提國奇珍啊。

那分明是玉米

雖然個頭比較小,雖然米粒比較於扁,但是,葉暢還是認出了這東西。

玉米本該是產自美洲,這個時代的大唐,怎麼也不可能有。故此,葉暢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是不是誰和他一樣,從另一世中破空而來,而且比他還強,帶了玉米過來。

但旋即,他意識到,這並不是穿越而來的另一世界之物,這應當就是從這個世界的美洲帶來的東西

“讓王翁過來。”葉暢心中既是覺得荒誕,又是覺得驚訝,大唐的航海技術雖然這十年有了長足進步,特別是旅順的海船,已經可以將後世所謂的第一島鏈當成自己的後花園打轉兒,但是,離遠洋航行,應當還是有一些差距,怎麼可能會有人跑到美洲去,將玉米這樣的東西帶回來?

王元寶看出了葉暢對於自己手中物品的興趣,他微微鬆了口氣,知道,自己苦盼已久的轉機來了。

“葉郡公,老朽有禮了。”到了葉暢面前,他恭恭敬敬行禮,這麼一個老人,能將腰彎得如此下去,讓葉暢也有些動容。

“王翁請坐。”葉暢指了指路邊的水泥凳,這是給在此等候轍軌列車的人坐的:“王翁給我說說這個吧。”

“葉郡公可識得此物?”王元寶只坐了半個屁股,然後又將手中的東西舉了起來:“老朽看出來了,葉郡公是認得此物的……不知此物何名?”

“這是玉米。”葉暢緩緩地道:“其植株……”

說到這,葉暢閉口不語,只是笑了笑。早年時他可以假稱仙人指點,但到了現在這個身份,再將仙人指點掛在口邊,就有些不宜了。

“玉米,玉米……果然,確實象是玉製……”王元寶顫聲說着,然後又從袖子裡拿出另外一件物什:“此物呢,葉郡公,此物又是何物?”

葉暢看到這第二樣東西時,比起看到前一樣還要激動:“這……馬鈴薯,連這個都帶過來了?”

“馬鈴薯,正是正是,可不象馬的脖鈴麼?”王元寶喃喃地道。

“王翁,與我說說這耶婆提國。”驚訝了好一會兒,葉暢又道。

“天寶九載之時,藉着葉公離開遼東之際,我自旅順船場買了兩艘海船,又在東牟買了三艘船,傾當時我家財一半,招募四百餘名水工,用於去尋傲來國。當時我手中有一副海圖,據說乃是葉公你那裡傳出來的,標有傲來國位置的海圖……”

這說起來是一個悲劇,葉暢早就知道有人在打那個所謂的傲來國的主意,所以他有意放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海圖,象王啓年發現流求的金山,便是得到了這樣一副海圖才能那麼準確地找到。這些海圖中,有標着另一世的大洋洲的,有標着火魯奴努的,也有標着密克羅尼西亞羣島的,當然,也不會少了標着美洲的。

王元寶花重金“買”到的海圖,就是標着美洲墨西哥一帶的一張海圖。因爲這張海圖的緣故,王元寶纔會不惜代價,打造出了這支遠洋船隊。

在他看來,只要找到傲來國,那麼所有的代價就都值得。不過他還是很謹慎,僱請了波斯、大食的航海專家,又準備了足夠的糧食和水,也少不得豆芽菜之類漢人航海家防止海上敗血症的秘方。那年九月,船隊正式離港出發,駛向茫茫大洋。

船先是到了日本南部,然後藉着這邊的風與洋流向西,在海上足足飄了七十餘日,這才抵達一些小島。與島上的土著先是衝突,後來交易,換了些食物與水之後,繼續向東,又是三十餘日,這纔到了陸地。

前後一百餘日,這個時候誰都明白,海圖上標明的地方絕對不是什麼傲來國,而且五艘船也因爲風暴、迷航,只剩餘了三艘,人員減至兩百餘人。此時嚴冬已至,他們無法回頭,只能順風向南,沿途補給,直到溫暖的墨西哥一帶

“在那邊他們呆了三年,數次準備返航,卻都失敗了,每失敗一次,人員便要折損一些,雖然補充了土人,卻也漸漸人手不夠,有些人甚至已經放棄,不欲再返回大唐,便在當地娶妻生子。不過我族中一侄兒,爲衆人之長,他終是心念故國,只想着當初既然是先向東再向南,那麼現在先向西再向北,亦可以回來。他帶着剩餘的兩艘船,一百餘人,儲有百五十日之糧,耗時三月,終至一大島,他估算距離,再折向西北,以爲能至廣州,結果卻爲風所引,到了新羅,再從新羅至旅順,此時船已只剩一艘,人亦只餘四十,在旅順稍事休整,這纔回的東牟。”王元寶說到這,已經眼淚淋漓,從天寶九年,到現在的天寶十四年,這些人耗時足足五年,這纔回到了大唐,當初四百餘人出去,回來的人卻只有四十,而且其中還有數人乃是異地土著

他再看葉暢,發覺葉暢已經呆住了。

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228章 內憂隱伏外患起第112章 雷霆未起怒已消第151章 詩河羣星耀洛陽第222章 帝鄉輾轉復見疑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164章 故園紅袖默添香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19章 暗夜來人(下)第382章 宣王棄壘譽奇才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5章 徐家女兒(下)第467章 截取雷霆化天火第80章 穎達若在舉世敵第8章 聖神皇帝(上)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148章 怒至極處無全屍第16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484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第164章 故園紅袖默添香楔子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386章 何懼頑敵早提防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427章 開門揖盜狼入室第342章 窮則仁禮達則濟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29章 初雪受罰(上)第406章 萬事俱備起東風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126章 萬中奸猾數第一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316章 羞愧惶恐難擔當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284章 前望虎賁阻歸程第215章 此地肥美可爲鄉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225章 封樁豈可滅虜賊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16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418章 何意葉暢竟殺我第422章 一人生死動天下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267章 冷宮寒暑不知秋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