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千萬軍中千萬膽

雖然不敢動手,可是衆人也不欲就此束手就擒,畢思琛就是一個先例,方纔畢思琛不是放鬆了警惕,怎麼會這麼輕易被擒住。

那邊李晟看着葉暢,低聲對王羊兒道:“這廝當真奸詐……難道王公真不是他所害?”

“王公說不是,那應當就不是,要不然王公也不會讓我在他手下效力,他也不會讓我升官……哦,蔡先生也在他手下,這次沒有來安西,留在了雲南,如今也主政一方了呢”

李晟抿了一下嘴,多少有些羨慕。

王忠嗣當初麾下勇士如雲,李晟能從這些人中脫穎而出,得到王忠嗣的賞識,既是實力,亦是運氣。但王忠嗣之後,安思順取而代之,李晟跟隨哥舒翰轉到了隴右,雖然不能說冷落,卻總是不如當初升官來得快。

現在就連王羊兒,也因爲在雲南的戰功,而升爲葉暢手下的節度府別將,爲左右親隨了。

“葉中丞想要做什麼?”他又問道。

“不知道……”

他二人正說話間,那邊葉暢又道:“咱們都是大唐邊軍,天威軍在隴右與犬戎廝殺,你們在安西與突馳施等諸胡作戰,都是爲大唐殺敵。我不忍大唐勇士與大唐勇士刀兵相見,況且,我爲安西大都護、後軍總管,汝等皆我之部屬親信,還不引我去軍中,更待何時?”

他這樣說,讓畢思琛的部下面面相覷。

這些人雖然被畢思琛帶來,爲其部下,但畢思琛爲人奸猾自私,豈有什麼真正忠心的手下現在葉暢要他們帶路,引入軍營之中,正合他們心意。

到了軍營裡,自己兄弟人數多了,想來葉暢不會冒着引發譁變的危險,再來與衆人算賬。

шωш ✿ttКan ✿¢ ○

打着這樣主意,他們當中便有將官行禮,陪着笑道:“還請葉中丞讓天威軍的弟兄們讓開些道路。”

葉暢向李晟一示意,李晟當即下令,天威軍讓出一條道來,那些安西軍狼狽退出包圍圈,而畢思琛早被縛住,嘴巴也堵住,不讓他發號施令。

畢思琛“唔唔”地想要說什麼,葉暢就是不理睬,他原是想要檢發幾人立功,好轉移葉暢目標,讓自己脫身,但葉暢這般神情,讓他的心越來越涼了。

“這小賊好生陰險,他不讓自己說話,便是怕自己胡亂攀咬……安西軍中這般欺凌軍士百姓霸佔私產者,不在少數,他若是追究,便是與整個安西軍爲敵,可若只是清算自己一人,那麼既威懾了全軍,又不致於引發譁變……糟糕,我爲何未能早想到這一點”

越是想得明白,畢思琛便越覺得恐怖,但他卻無計可施,只能見着自己部下,引葉暢奔向軍營。

軍中早得了快馬報回來的消息,正在集結,準備出來奪人。見時見葉暢不但沒有擒人離開,反倒來到軍營之前,頓時譁然。有與畢思琛有交情的,當下就嚷嚷道:“小賊小覷我安西軍,諸位,我等豈能任其欺凌?”

他們頓時抓着刀槍,擁了出來,數量足有千餘,比起葉暢手中的兵力就又要多出一倍來。李晟見此情形,頓時緊張起來,下令諸軍士張弩結陣,卻被葉暢一擺手止住。

“此輩亦大唐邊疆勇士,定然不敢譁變。”葉暢平靜地道:“待我前去說明,他們自會解甲散去。”

“什麼?”李晟險些氣樂了,如果靠嘴巴有用,還要他帶天威軍來做什麼想到葉暢身份於系重大,李晟拉住他的胳膊:“中丞不可以身試險,便是要遣人前去招降,也當令部下去”

“汝等前去,十之**要爲彼輩所擒,唯有我去,方能自安。”葉暢一笑:“你在此坐鎮,不得我令,勿要輕舉妄動,看住畢思琛即可。羊兒,善直師,可敢與我前往?”

王羊兒頓時眼睛瞪得溜圓:“如何不敢?”

“你怎麼也這般,中丞乃朝廷重臣,若有個三長兩短,咱們可就都完了”李晟拉住他埋怨道。

“莫非我們還勸得住他?反正也是一死,陪他去死便是”王羊兒倒是看得開。

善直則沒有多說什麼,合什當先,葉暢隨後,王羊兒被拉住耽擱了會兒,掙脫李晟也跟了上去。

三人脫隊而出,迎着那些衝出軍營的安西軍而來,那些安西軍將士原本準備衝出廝殺的,見只有三人閒庭信步一般過來,一個個停住腳步,面面相覷。

“某乃葉暢是也,朝廷敕命爲安西大都護、後軍總管,乃汝等之主官。某來軍中,汝等還不列陣而迎,卻這般圍堵,是何道理”

到了軍前,葉暢面對着這千餘將士,神情不變,責備他們道。

安西軍更是莫名其妙:這廝是瘋了還是傻了,都這般情形,還要他們列隊相迎?

而且這廝也太年輕了吧,看上去才二十出頭的模樣,他真的就是那個葉暢,在遼東與雲南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大唐新一代軍神?

“擒了他,將他抓住”有人在人羣之後叫道。

這些軍士微微有些騷動,葉暢卻只是瞄了一眼,然後笑道:“我一人,再帶兩個隨從罷了,擒三人哪裡需要這麼許多勇士朝廷敕命我爲安西大都護、後軍總管,汝等還不列陣迎我,莫非要等我發怒不成?”

葉暢將朝廷搬出來,但語氣卻很輕鬆,並沒有多少挾皇命以自重的含義在其中。他越是和顏悅色,諸軍心裡就越發打鼓:敢這麼做,必定是有所倚仗的,這位葉中丞的倚仗究竟是什麼?

越是驚疑,衆人越不敢輕舉妄動,竟然真依葉暢所言,列好隊,左右一分,就將葉暢迎進軍營之中。

不僅是這些安西軍莫名其妙,跟着葉暢來的天威軍亦是莫名其妙,李晟的眼睛瞪得老大,若不是葉暢方纔有吩咐,他幾乎忍不住要指揮軍士衝進去搶人了。

“汝等之中,誰人爲首,上前說話。”葉暢入營之後,這些軍士跟着進來,葉暢見營前有一處土臺,大約是檢閱之時主官所站的點將臺,便站了上去,轉身道。

沒有人敢站出來,葉暢又笑了:“我不過三人,便是有意不利於汝等,又能何爲,莫非安西軍中勇猛而有威望之輩,盡爲高仙芝帶走了麼?”

這一激將法,頓時激出一人,他排衆而出:“衛某可爲首領,中丞欲治罪,自衛某始”

葉暢看着這人,不由得愣了愣,因爲這人也極是年輕,看不出是軍中宿將的模樣。聽他自稱姓衛,葉暢笑道:“先漢之時,威名揚於漠北者,有衛青、霍去病,去病雖勇,不恤士卒,遠遠不及衛青。君姓衛,勿讓前輩專美於前。

這是以衛青比喻眼前這位年輕的低級將領,若換了不讀書的,未必知道葉暢話語中的勉勵之意,但這人少時曾兼學文武,後來仗劍安西從軍立功,聽得葉暢如此說,心裡頓生好感。

“多謝葉中丞,卑職衛伯玉,如今在軍中爲別將。”

“衛伯玉……”葉暢盯着這個少年將官一眼,點了點頭,眼中露出欣賞之色:“好,好,我到龜茲已有七日,這七日裡倒聽過三次你的名字,都是說你勇武過人,立志報國,這個名字,我記住了。”

衛伯玉心裡一喜,被葉暢記住,豈不意味着會被提拔?

他這個時候,倒沒有想到葉暢記住這個名字要事後報復。葉暢又道:“既是勇士,且立於我身側,爲我護衛。”

衛伯玉當真握刀站到了葉暢身邊來,不過他的目光盯着善直與王羊兒,只要二人稍有異動,他就拔刀挾持葉暢。

只不過葉暢卻不給他這機會,於臺上揚聲道:“我在安西已七日,每日裡都在軍民之中打探,得知安西軍中大將畢思琛,貪暴不仁,橫行非法,多有欺凌部衆、私奪屯田之舉。我爲安西大都護、後軍總管,奉天子之命,便宜行事,許以專諸之權。此獠壞我軍紀,中飽私囊,我欲抄其家資以還諸將士,誰有爲畢思琛欺凌擄掠者,皆可報之——衛伯玉”

站在他身後的衛伯玉一激靈,手緊握刀柄,應了一聲。

“我于軍中之事,不甚熟悉,今遣你點齊一百人馬,前去察抄畢思琛宅邸,並收容其私佔之屯莊,所得物資,一應造冊,除去歸還其所奪之物外,其餘盡皆分與軍中將士……”

“啊”不等葉暢說完,站在他面前的諸軍士就騷動起來。

大唐經營安西時間不短了,甚至從漢時起,駐安西的漢人就開始屯田耕種,象龜茲這樣的重鎮,更是有不少田莊。安西都護府徵發當地漢、胡民衆,耕作勞役,收穫的糧食充作軍資、官俸。但是各級主官,往往將這些田莊納入私囊,而底層的軍士,則多屬窮困。象畢思琛,在安西經營了十餘年,位高權重,當初連高仙芝私佔的田莊他都能奪走,家財即使沒有百萬貫,一二十萬貫是少不了的。這一抄沒,分到大夥頭上,每人少不得要分個幾貫。

頓時衆人爲畢思琛出頭的心思淡了大半,更有人想,畢思琛在此十餘年,也沒見着爲衆夥伴弟兄謀得什麼好處,這位葉中丞一來,先分給大夥一份浮財——葉中丞可是比畢思琛會做人做事得多了

“畢思琛經營日久,難免會有隱藏的田莊宅院財物,若有誰能舉告者,亦可從中受賞。”葉暢又徐徐說道:“此事我交與衛伯玉處置,如何賞賜,亦由衛伯玉決斷,最後只需將結果報與我。”

軍中頓時又是騷動了一下,葉暢將大權交與衛伯玉,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逼衛伯玉不得不與他合作,將畢思琛的根子都挖出來。那些想要謀取賞賜的軍士,可都眼巴巴地盯着,他要是循情維護畢思琛,少不得有人要告到葉暢這邊來。

底層軍士一個個羣情振奮,可是那些中高層軍官,神情則是肅然,相互之間,遞着眼神。

畢思琛是大貪,他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乃是小貪,多少也有私佔田莊之舉。葉暢抓出畢思琛來,對他們的震動非常大,兔死狐悲,難免會有牴觸之心。更有人擔憂,葉暢若是乘勝追擊,再將他們也掀出來的話,他們的下場,不會比畢思琛好到哪兒去。

彷彿知道他們所想,葉暢又肅然道:“軍紀不嚴,首錯在於主將,安西風氣不正,畢思琛等原爲罪魁,其餘人等,或形勢所迫不得不隨波逐流,或權勢所逼不得不同流合污。既非罪魁,便既往不咎,只是吞沒公田,當一律繳還

聽得既往不咎,衆人先是放下心來,但又聽得吞沒公田當一律繳還,他們心裡又有所不甘。可是一時之間,他們不知當如何向葉暢進言,然而就在這時,葉暢卻拋出了一個讓他們吃驚的消息。

“我,葉暢也,不知諸位可知安東商會,我一手所建,去年,也就是天寶九載,安東商會經營遼東,僅送繳長安之利,便有一百二十八萬貫之多,加上留在遼東本身的利潤,安東商會去年收益過三百萬貫”

這個收益讓衆人都是吸着冷氣,一年三百萬貫,幾乎抵得上大唐一年國庫收入的十分之一了

“我預計,安東商會今年收益,可以超過五百萬貫”葉暢又道。

安東商會的主要收入,還是來自於葉暢興辦的產業,鋼鐵、紡織、玻璃,是安東三大支柱產業,再加上曬鹽、製造、造船、水泥等規模較小的工業,因爲大量的勞動力涌入,還有日本銀山、流求金山的發現,收入越加越來越快完全不成問題。

“葉中丞說這個……是什麼意思?”有人在下邊顫聲問道。

“大夥都明白我說的是什麼意思,既然能有安東商會,爲何不能有安西商會?我在遼東辦了安東商會,在劍南辦了雲南商會,來到安西,自然也要辦安西商會。到時軍中將士,願意加入者,我來者不拒,仿安東商會章程,邀諸位入股其間,這可是長安城中權貴纔能有的待遇,只因我敬將士爲國護邊辛苦,不欲將士家中貧困而欲向諸位放開,你們願入還是不願入?”

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376章 進退兩難怛羅斯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164章 故園紅袖默添香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491章 長安大道終不孤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425章 不可回絕勢必得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52章 兄仇弟恨牽撲朔第22章 討個彩頭(上)第352章 虜酋賊首欲遁逃第505章 自古世間無十全第252章 我自歡笑豺狼泣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337章 催促鳳台近鏡臺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283章 磬盡餘勇破城行第256章 孰爲奸細空穴風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34章 牟笛求賞(下)第227章 與子同仇豈無衣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63章 野外新廟舊仇敵第152章 妙語聯句滿座傾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429章 爲爭權勢民何辜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189章 山中無虎潑猴鬧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406章 萬事俱備起東風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400章 明火執刃攔路前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19章 暗夜來人(上)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245章 燕子還時葉郎還第414章 唐律疏議藏毒方第18章 微妙轉變(下)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390章 澆卻塊壘獻酋敵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95章 貴人當妨坐垂堂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456章 磨牙吮血問何誰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245章 燕子還時葉郎還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