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

高力士咂了咂嘴,有些掃興。

原本以爲,李林甫、楊慎矜、葉暢,這三人湊到一塊,會在御前鬧出一番風雨,然後他可以在亂中獲取更大利益,但結果雷聲大寸點小,不僅僅是楊慎矜未戰自潰,而且原本鬧得近乎反目翻臉的李林甫與葉暢,竟然又顯得和好了

就在這時,他聽得李林甫又開口:“聖人以臣爲通情達理,可是臣卻有一件不情之請,還望聖人成全。”

李隆基哈哈一笑,並不太在意,以他對李林甫的瞭解,這種不情之請,只是在一場風波之後用來湊趣的,當下道:“朕……”

他原本是想說“朕允了”的,但念頭一轉,生生將話又扭了過來:“朕剛贊你,你便要給朕好看啊,卿說就是。”

“臣聽聞昔日聖人曾對葉暢有言,他的婚姻大事,須由聖人與娘娘作主。聖人日理萬機,這些許之事,只怕已經忘了,但葉暢今載已是二十三歲,早該娶妻生子了。臣請聖人爲媒,將臣幼女許配與葉暢。”

高力士聽得這番話,暗中一挑大拇指,原來放過楊慎矜,便是爲了這個

葉暢何許人也,當今長安城中頭號金龜婿,無數宗室、權貴都搶着要與之結親,就是高力士,只恨沒有合適的女兒,否則也絕不放過這個女婿區區一個楊慎矜,換這樣一個二三十年後甚十餘年後就有可能成爲大唐中樞重臣的女婿,賺了,而且是大賺特賺

高力士再看葉暢的神情,卻發現葉暢竟然也露出驚愕之色,顯然,他對於李林甫弄出這一手,也是沒有絲毫準備

這驚愕絕不是作僞,葉暢心中原來想,在雙方近乎攤牌性質地展示實力和試探底線之後,李林甫絕對不會再想招他爲婿,卻不曾想,李林甫不但沒有放棄這個想法,而且還在一個他根本沒有選擇餘地的場合裡,將此事給揭出來。

這可就是近乎逼婚啊……不過葉暢想到李騰空,心中不免一軟。

他嫂嫂方氏曾批評過他,性格之中最弱之處,便在於太軟,特別是若別人無條件地對他好,他便難忘舊情。象蟲娘、李騰空,她們的身份其實都註定了跟着一堆麻煩,但是因爲她們真心待葉暢好,哪怕這裡那裡有些冒犯葉暢利益之處,葉暢也不會在意。

李林甫提出此請,李隆基面色有些不豫,看了看葉暢,略一猶豫,然後道:“這個……李卿,你家幼女可是空娘?”

李隆基也見過李騰空,對於這個女郎還是有些印象。李林甫點頭道:“聖人還記得,正是空娘。”

“朕記得,她是你愛女,你可是片刻都不捨得她外出的,如今怎麼捨得她外嫁……這可是要嫁到遼東去啊,那裡太遠,一年才能見到一回吧。”李隆基說到這,又看了看葉暢,猛然想起,葉暢也是一年纔回京一趟,上回返京,還幫自己將楊玉環勸回宮中,此次他回京,自己卻有意冷落他,多少有些對不住他,心中不禁生出少許歉疚。

但轉眼間,李隆基就將這歉疚拋開了,身爲大唐天子,不需要這樣的歉疚。他盯着李林甫,李林甫乃宰相,葉暢乃邊將,宰相與邊將結成親緣,其背後隱藏着的巨大政治風險,想來李林甫不會不考慮。故此,李隆基緩緩道:“讓空娘遠嫁遼東那荒蕪之地,李卿捨得?”

“臣自是不捨,故此臣存有私心,請聖人允許葉暢遙領遼東行軍總管府長史一職,另委他人爲遼東司馬,留葉暢於京師之中。”李林甫面不改色地道:“如此一來,臣得愛婿,聖人得良臣,葉暢得美職,臣女得佳偶……四全其美

他這番話說得李隆基忍不住笑了起來:“你倒好,佔盡便宜,還說朕得良臣……莫非他在邊疆,就不是朕的良臣?這些年來,邊將耗費越來越多,可象他一般斬首數千俘獲過萬的戰績,卻沒有幾次他這般乳虎雛鷹,拘在京中,纔是浪費”

李隆基表示反對的意思,但是態度卻不是堅決,衆人都明白,他還是非常介意李林甫與葉暢的聯姻——中樞的宰相與邊關的大將聯姻,對於皇權是巨大的威脅。

“是臣疏忽了,不過,微臣覺得,葉暢最大的本領,並不在邊關,而在理財,若他在中樞,朝廷理財之上,便多一能手,臣內舉不避親,自覺理財之術,不如葉暢。”

李隆基頓時大爲意動。

人越老,便越貪財,李隆基便是如此。他倒不是真的要把錢藏在內庫裡不動,而是喜歡看到內庫充盈同時花之如流水的感覺。葉暢賺錢的本領他已經很清楚了,若在中樞,也能如此賺錢的話,那麼葉暢對李隆基的意義,就更遠勝他在邊疆獲取一兩場勝利了。

此時大唐,名將雲集,就連王忠嗣這般人物,也只能被趕到四川去啃大米,坦率地說,只要朝廷保持進取心,多一個少一個葉暢,根本不重要。

但賺錢的人,卻是永遠不嫌多的。

“此事我看……若無旁人反對,那就……”

“我反對”

正當李隆基欲應下此事,突然間聽得一人大聲說道。

李隆基在此下決定,竟然還有人敢反對?

包括葉暢在內,所有人都驚住了,就是李隆基自己,也愣了愣,不悅地側頭看過去,這一看,他的不悅就變成了尷尬。

“壽安,你怎麼……來了?”

來到衆人面前的,正是二十九貴主,蟲娘。在準備正式封她爲公主之後,她總算有了正式的名字,李壽安(這是歷史上蟲孃的封號)。

“父皇,臣女臣女非葉暢不嫁,若是父皇將別的女子許配給葉郎,那就放臣女去當姑子吧”蟲娘看了葉暢一眼,然後跪倒在李隆基面前。

李隆基雖有心理準備,可仍然被壽安的這話嚇得張大嘴巴,半晌合不攏來。李林甫眼中奇光亂閃,心中既是惱怒,又覺無可奈何:誰會想到,堂堂大唐的公主,竟然會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說出非某人不嫁,而且這人還在場

葉暢同樣驚呆住了。

蟲娘有些任性,有點小脾氣,不過總起來說,是宗室女子中難得的善良之人。她雖是個假道姑,卻沒少拿自己原本就不多的私房來撫孤濟貧,哪怕後來受葉暢之助,她依然如此。

她性子上有些缺點,不過大節不虧,而且對葉暢是真心好。當初葉暢提出經營邊疆的方略時,別人不是嘲笑便是冷眼,唯有她,利用自己的身份,發動長安城中貴家之女,給葉暢提供了一筆資金,也就是後來的安東商會。甚至可以說,葉暢現在用來自保的政治力量圈,乃是她爲葉暢拉起來的。

她此時如此直接地說,非葉暢不嫁,令葉暢不知所措之餘,也倍受感動。一位女郎,當着自己的父親面,而且她父親還貴爲天子,說出這番話來,若無魚死網破的勇氣和堅定執著的決心,怎麼能做得出來

李隆基沉着臉,果然是大怒。

蟲娘自幼就不受他待見,原因有三,一是她母親爲胡女,身份卑賤;二是她非足月所產,李隆基有些懷疑她並不是自己的血統;三則是非足月產者,傳聞中不利父母。故此,蟲娘會自幼被當成一個道姑來養,其母也在她懂事之前就不知所蹤。

但怒意剛剛涌上來,李隆基心中就一動。

對於君王來說,只有利益,沒有情誼。葉暢是個難得的人才,軍事理財內政,彷彿樣樣都通,這等人物,若是爲邊將,無論是宰相的女兒還是天子的女兒,都不宜嫁之。但若留在京城,只是爲一理財官,那麼娶宰相的女兒,何如娶天子的女兒?

如此佳婿,奈何便宜旁人?

想到這裡,李隆基咳了兩聲,笑着道:“壽安,你越發不成體統了,還不先退下”

壽安卻跪着不退,那邊楊玉環有眼色,立刻上前,將她扶起,湊到她耳畔輕聲說了句:“你父皇會替你作主。”

若沒有這一句,壽安定然不會離開,但聽得這句後,她突然又覺得有些害羞起來。自己膽子怎麼就這樣大,竟然真將藏在心中的話說了出來,而且是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說了出來

且不說父皇如何看待自己,那葉暢,又會如何看待自己?

當初二人相遇之時,葉暢對她的關懷,絕無男女情愛,壽安很清楚這一點。此後二人雖常有聯繫,也會見面,她心中對葉暢的感情,從最初終於受人關愛的感動,到了後來情絲暗牽,可是讓她難以揣測的是,葉暢對她是否有情。若說無情,可他又關心細緻到了甚至讓晌兒送來一些女孩兒家專用的物品,讓人一想起來就羞人答答;說他深情,可是他又沒少與別的女郎牽扯,不說東都中被人視爲他之禁孿的那個李冶,也不說晌兒來信中提到的那個江梅,便是李林甫府中的李騰空,兩人便似乎有些不對勁兒。

原本她是被楊玉環召來,陪李隆基說話解悶的,可是來聽到了李林甫要請父皇爲葉暢指婚,當時不知是哪來的勇氣,讓她說出極大膽的話,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暗中後怕。

不過怕歸怕,蟲娘還是不準備離開。她只是隨着楊玉環走到稍遠的地方,然後楊玉環拉着她要離得更遠,她就咬着下脣,用力搖頭,示意不要。

楊玉環不禁苦笑,又有幾分黯然。

蟲孃的勇氣,讓她佩服,也讓她嫉妒,當初她就是沒有這種勇氣,所以才被從壽王李瑁的身邊帶走,進了道觀,然後又被李隆基暗中召去。

她正是風華茂盛的年紀,豈願意嫁與一個老頭兒

只是後來,李隆基小心哄着,兩人又在歌舞之道上心靈相通,故此日久生情,她才漸漸淡忘了李瑁,而是一心一意跟着李隆基,當這個貴妃娘娘。

蟲娘敢於爭取自己的幸福,這一點,實在非一般女子能及。

見楊玉環與蟲娘離得稍遠了,李隆基又咳了一聲:“愛卿,非是朕不依你,只不過這葉暢,當初朕便有意將二十九娘許配與他,招他尚主……故此上回他見朕時,朕特意有言,讓他勿急成親,便是爲了等二十九娘長成。如今二十九娘已經及笄,又將賜封,到了出嫁之時,朕少不得要替他們操辦一回……至於空娘,朕亦不讓她受委屈,此次不是要天下通六藝者入京供選麼,卿可拔選年少才高品質端良者,朕點他爲頭名,賜予美官,再爲空娘作一回冰人,你看如何?”

李隆基這可是給足了李林甫面子,皇帝親自爲媒,而且讓李林甫乘着國家論才大典之際挑中意的女婿,恩不可謂不厚了。

可是李林甫卻有自己的打算。

他之所以在葉暢毫無準備的情形下,突然提出婚事,根本目的,還是爲了他家族的利益。此次昏絕之事,讓他意識到,自己老了,扶植接班人之事不宜再遲。只是如今諸子諸婿都不爭氣,唯一有可能挑起他身後事情的,就唯有葉暢。

原本那盧杞或許也還可以,但盧杞一是醜了,二是比葉暢更年輕,三還是葉暢的手下敗將,有葉暢這美玉在前,盧杞就不顯眼了。

既然葉暢關係到李林甫身後大計,他如何能讓李隆基搶去這個佳婿

“聖人厚恩,臣原本不當不領情,只是家門不幸,室闈不嚴,臣又太寵幼女,空娘與這大膽妄爲之輩已有私情。謝公憐幼女,臣亦如此,不遂其心意,只怕這幼女就不保了……”李林甫一邊說一邊流着淚:“請聖人念在臣爲陛下鞠躬盡瘁數十載的份上,成全臣女吧”

李隆基聽得“已有私情”,頓時盯着葉暢:“你這廝好大的膽子李卿所言,是真是假?”

葉暢這個時候,腦子裡根本是一團漿糊,李林甫爲達目的,也太過無恥些了吧。這所謂“已有私情”,在這場合裡,可就是已經做出那事的意思。李林甫就完全不顧及自己女兒的聲譽了麼,這消息傳出去,若是兩家親事不成,可就能逼死李騰空

就算親事成了,只怕李騰空在長安權貴圈子裡,都會成爲笑柄

楔子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265章 昔時之因今之果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60章 嬌俏暗香綻芳芬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202章 圖上渤海萬里疆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鍋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130章 劫波渡罷喜相逢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347章 開中實邊安疆策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1章 學院風波(上)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390章 澆卻塊壘獻酋敵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265章 昔時之因今之果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24章 隱霧迷蹤(上)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19章 暗夜來人(下)第373章 一家哭勝一路哭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347章 開中實邊安疆策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84章 百藥之中酒稱王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第429章 爲爭權勢民何辜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250章 水晶廊內紅顏喜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153章 武爲止戈忘戰危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52章 兄仇弟恨牽撲朔第198章 欲訪仙山東海中第206章 翻臉反目自乖張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395章 何處飛來無妄災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404章 書生意氣撥算籌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24章 隱霧迷蹤(下)第375章 恩威並施收軍心第90章 春來喜氣客滿堂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34章 牟笛求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