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

“無論你是否留在長安,苑鹹都必須至登州上任”

雖是驚訝,李林甫卻還是斬金截鐵地道。

這是他的底線,夫蒙靈察可以不去遼東,但苑鹹一定要去登州。此時李林甫對於葉暢已經極度不放心,雙方的政治聯盟雖然還未完全破裂,但卻已經不再是當初那般無間。遼東不僅僅是葉暢的退路,同時也是李林甫爲自己家族營造的退路,既然葉暢變得不那麼可靠,他自然要讓可靠的人在那個位置上。

原本最合適者,乃是他自家子侄女婿,但是李林甫又不太願意子婿離長安,那麼因故貶官的苑鹹,就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葉暢微微一擰眉:“那麼元公路就須得入京”

“入京?”李林甫沒有想到的第二件事情來了。

葉暢方纔做出必保登州的姿態,也僅僅是一個姿態,李林甫限於此時代的眼光拘限,將登州視爲遼東的咽喉,而葉暢自己卻是清楚,登州港只是離旅順最近的港口之一罷了,沒有登州,還有萊州,或者於脆就是後世的天津一帶的港口。

李林甫只道登州能扼住遼東的咽喉,卻不曾想,經過改良後的新海船,無論是抗風浪性還是遠海航行能力,都要勝過以往,若不是嫌麻煩,葉暢甚至可以去泉州進行貿易。

以登州主官之職,換取元公路進入中樞,雖然現在不可能立刻成爲六部尚書、侍郎或者是九卿之類的高官,但還有一個極適合的職務,葉暢已經瞄準了

正五品上的諫議大夫。

元公路在這個位置上可以呆上半年到一年,然後再想法子打通關節,成爲中樞某實權部門的次官,再爲主官。在李林甫下臺之後,便有資格問一部尚書,甚至進而成爲宰相。

將元公路推出來充當自己在中樞的代言人,葉暢有多方面的考量。在經過李邕一事之後,元公路與他完全成爲政治盟友,而這兩年多時間裡,雙方配合得非常默契。若非如此,李林甫也不會想着將元公路從登州搬走。既是如此,努力爲元公路爭取更好的官職,至少有三方面的好處,一是繼續鞏固雙方的政治盟友關係;二是形成示範效應,讓張鎬、岑參、高適、王昌齡等等與葉暢關係好的低級官員們意識到,跟隨葉暢不必擔憂前途;三則是在中樞有個代理人,就不必擔心象此次一樣,中樞出了變故,卻沒有一個帶頭出來維護葉暢利益的骨於。

“京中並無缺職。”李林甫道。

“若無職缺,聖人爲何下詔,令通六藝一項以上者入京詮選?”葉暢步步緊逼。

“這個……不合朝廷體制。”

“李公此言差矣,即以朝廷體制而言,元公路主政登州,如今是第三年,此前年年考績皆爲上上,拔掖他入京,有何不合?”葉暢哼了一聲:“苑鹹待罪之身,爲漢東司戶,猝然拔舉爲登州主官,這又是何種朝廷體制?”

李林甫用手指頭敲着書桌,心中對如今月堂中的氣氛相當不適。

葉暢拋開所有溫情脈脈的面紗,將利益交換赤裸裸地提出來,就算李林甫被視爲奸邪,也覺得很不適應。

過了會兒,他道:“苑鹹接下來三年的考績,也須得是上上”

若無遼東的支持,元公路的考績不可能是連續兩年上上,李林甫提出這個條件,就是要葉暢象支持元公路一樣支持苑鹹。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雙方關係雖然不能說勢成水火,但葉暢也不會去幫助李林甫的親信沽名釣譽,除非李林甫拿出更多利益進行交換。

因此葉暢毫不猶豫就道:“元公路爲一部侍郎。”

“如此超擢,何以堵天下悠悠之口,絕無可能”

“苑鹹不得更改元公路之策,不得斷絕遼東與登州商船往來,在移民上須全力支持。”葉暢伸出手指頭:“元公路爲京兆府少尹。”

“前邊都可,唯元公路之職不可。”

李林甫覺得有些疲勞了,與葉暢討價還價太久,葉暢每提一個條件,他都得反覆琢磨,看看這廝是否在條件中隱藏着什麼陰謀。而他自己每提一個條件,同樣也要反覆琢磨,既要能爲自己爭取到最大利益,又要能在葉暢的底線之

聽得他這一句,葉暢便退而再求其次:“從四品下的官職都拿不到,那麼不可低於正五品上,萬年令或者長安令如何?”

“十一郎,你這般說沒有意義,這些都是要職,如今並無缺”

“那御史中丞,有缺無缺,還不在相公一念之間”

李林甫眉頭猛然一擰,成爲御史中丞,便可以直入爲相了,而且御史臺這般重地,如何能讓葉暢安插人手

但再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正如葉暢所言,元公路既升入中樞,那麼就不宜低於正五品上。想以這裡,李林甫嘆道:“諫議大夫吧。”

葉暢故作猶豫之狀,好一會兒,才點頭道:“那便是諫議大夫。”

諫議大夫與御史中丞同品,也是擁有議論之權的官職。李林甫心裡琢磨了一下,如今臺諫兩處的官員,都給他威逼恐嚇得戰慄不敢言事,安一個元公路去,並沒有什麼作用。而且葉暢能給元公路安排這個職司,若是元公路到時亂說,他指使人將其彈劾罷免就是。

他是年紀漸邁,精力漸有不濟,故此不願意在這問題上再與葉暢糾纏下去,當下道:“老夫自不會阻攔此事。”

不阻攔此事的意思,就是也不會出面幫元公路爭取此職。葉暢微一點頭,雙方算是達了交易。

談到這裡,李林甫一擺送,說了一聲“送客”。

葉暢起身而行,也沒有做半點停留。看着他竟然如此毫不猶豫,李林甫眼中冷光閃動,一個念頭暗暗生起。

但就在葉暢欲出門之前,他突然又停住腳步,回過頭來看着李林甫,幾乎恰好與李林甫充滿殺機的眼光相對。李林甫此時又面帶春風,站起身來,彷彿是要送葉暢出門一般。

“李相公,月滿必虧,日中則昃,這個道理,想來不必我說。當今聖上即位以來,爲相者以李相公時間最長,如今相公大權在握,天下側目,潛伏爪牙以待時機者不知凡幾奈何相公卻做些親痛仇快之事,也不知是何方小人進讒言,意欲絕相公與我二家之好……某每每思及於此,不禁長嗟。”

說完之後,葉暢當真是一聲長嘆,唏噓不止。李林甫也不禁怔了一下,然後眉頭頓時一緊。

葉暢邁步走出了月堂,李林甫卻坐回了原位,開始思忖葉暢臨別時的那番話來。

這番話乃是挑撥離間,這一點李林甫一眼就看穿了,但這不是陰謀,而是陽謀,因爲李林甫也不禁也深思,他原本是極爲看好葉暢的,並且在葉暢最需要幫助時伸出過援手,爲何二人的關係,卻走到了現在的地步?

葉暢直指是有小人在他面前進了讒言,仔細想來,葉暢人雖然去了遼東,禮數上卻從來不虧,幾乎每隔兩個月就有書信來此,稟報遼東的一些事宜,還奉上厚禮。僅過去一年,自己從葉暢手中收到的禮物價值,當在兩萬貫之上

便是對着空娘,他似乎也是深情款款,書信頻繁。李林甫自然不會無聊得去偷看葉暢寫與女兒的信件,不過每次看到女兒收信之後的神情,李林甫也會覺得欣慰。

或許正是因爲意識到葉暢對於自己家族的意義,所以在得知當初楊洄並非奉葉暢之請來探口風之後,自己纔會做出種種針對葉暢的佈置吧。如今雖然憑藉這些佈置,迫使葉暢做出了讓步,獲取大量的利益,但卻損害了兩家的信任。這其中是得還是失,還真不好說。

葉暢最後走時那一句,便是點破此事,讓他去尋那個進讒言小人的麻煩吧

李林甫眼中閃動了一下光芒,淡淡笑了起來。

他便是做錯了什麼……也不可能成爲葉暢這等小兒的棋子,這小兒終究是嫩了些

出了月堂,盧杞便迎了上來,向葉暢施禮,笑眯眯地道:“葉司馬,請這邊走。”

他出現葉暢並不意外,這廝也一直在葉暢的關注之中,自從投靠了李林甫陣營之後,他簡直就將自己視爲李林甫的家僕一般。而李林甫也信任他,對他頗多提點,甚至還在戶部給盧杞安排了一個主事的職位。

шшш•ttk an•co

當初盧杞依附李適之卻未得的東西,在李林甫這邊都已經得到了。

“許久不見了。”葉暢淡淡地對他頷首爲禮。

盧杞卻笑道:“不久,不久,昨日葉司馬離開時,某正好來,見到了葉司馬的背影。”

二人一邊寒喧一邊出了李府的大門,相揖作別時,葉暢才直起身,突然聽得盧杞小聲說了一句:“楊齊宣。”

葉暢愣了一下,向周圍一看,卻沒有看到楊齊宣其人。

他熟悉李林甫家的情形,知道這楊齊宣乃是李林甫親自挑中的女婿,如今便身居諫議大夫之職。盧杞莫名其妙提起此人,是何用意?

當他凝神想問時,卻發現盧杞已經轉身又再入李府大門了。

葉暢看不到盧杞的面上神情,這張原本就奇醜的臉,此時甚至有些扭曲。

“葉十一固然可惡,但終不曾因我之面容而嘲笑於我,況且我與葉十一交惡,乃是我欲與他爲難在先楊齊宣不過是依附岳家而得美官的豎子小人,竟然敢在李公面前進讒,欲逐我而後快……讓這兩人相互廝殺,誰死誰活,都乘我意”

盧杞相貌醜陋,雖然自詡機警聰明,可也知道,若無機緣,自己想要獲取高官顯爵是極難的事情,別的不說,進士一科考試就很難過,因爲此時科舉除了考成績,還要看長相。對他來說,投靠李林甫就是最大的機緣,楊齊宣辱他蔑視他,他可以暫時暗暗記下來,隱忍不發,但是試圖在李林甫面前詆詬他,便是斷他前途,他絕對不能忍

葉暢不知道盧杞的心思,因此只是暗暗記下了此事。

回到自己宅前,卻見門口有不少人,見他回來,一個個都擁上來招呼:“葉司馬回來了”

“小人見過葉司馬”

周圍頓時一片吵鬧,葉暢原本靜心想着事情的,也被他們鬧得沒法想了。聽得他們紛紛叫嚷,原來是京城中一些人家的僕役,不是來送名剌,就是來問候。

昨日之前,這葉宅前還是冷冷清清,而到了現在,便熱鬧成這個樣子。葉暢做了個團揖,笑容滿面將這些人應付走後,累得比起面對李林甫毫不遜色。

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這些人背後,大概就是施加壓力將龍武軍調走的那些貴人們。他們上前來,不僅僅是示恩,也是表明立場。

進了門,葉暢又是一愣,外頭一堆人,不曾想裡面也是一堆人。

其中一人,四十左右的年紀,笑着對他拱手:“賢弟既入長安,也不來一封信,讓愚兄做好準備,以至生出這番事端來”

“楊兄來了”

見是楊釗,葉暢的眉頭輕輕抖了一下,心中暗暗冷笑了聲。

他對楊釗,那是沒得說的,以往楊釗也算是義氣,給予了他不少方便。但是這一次,卻讓他甚是失望。

以如今楊釗在李林甫身前的地位,葉暢就不相信,他一點消息都沒有。他卻是一聲不吭,這等心性,顯然,以往頗講義氣的楊釗,在高官顯貴了兩年之後,已經有所改變了。

心中不滿,面上卻沒有表現出來,相反,葉暢顯得比之前更爲熱情,上前抓住楊釗胳膊搖了搖頭:“說起來是小弟我失禮,不曾遣人通報兄長一聲……咦,這位郎君看上去眉宇不凡,不知是何人?”

“此爲犬子楊暄……暄兒,快拜見你世叔。”楊釗笑着吩咐道。

那楊暄年紀不比葉暢小,聞言慢吞吞拜了下去,葉暢卻一把將他拉起:“不可不可,咱們各自結交,何必如此多禮?”

楊暄順勢便站了起來,楊釗瞪了他一眼,他卻只作不知。楊釗心知這兩年養尊處優,讓自己這兒子也心傲了起來,當着葉暢面不好教訓丨只能又瞪一眼了事。

“我來遲了,賢弟受苦了。”寒喧已畢,楊釗言入正題。

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6章 蒸餾原理(上)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142章 多情公子無情劍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鍋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1章 學院風波(上)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324章 死有餘辜薄情郎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264章 忽聞遼東起干戈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147章 登門問罪探前因第48章 慢束羅裙半露胸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255章 蛛絲難阻鯤化鵬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71章 玄機暗藏不可入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347章 開中實邊安疆策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265章 昔時之因今之果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88章 覆釜山下遇前嫌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勝負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29章 初雪受罰(下)楔子第475章 繁華恩愛轉成空第482章 兵強馬壯可爲皇第24章 隱霧迷蹤(上)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147章 登門問罪探前因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301章 弦翻霹靂弩作雷第2章 古怪女童(下)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228章 內憂隱伏外患起第34章 牟笛求賞(上)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488章 至此天命似已搖第151章 詩河羣星耀洛陽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427章 開門揖盜狼入室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1章 學院風波(上)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8章 聖神皇帝(上)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392章 年末復返長安城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勝負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