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

“事情了結了?”

“了結了,昨夜高將軍親來相迎”

葉暢一大早就迎來了楊釗,與上回楊釗來時遮遮掩掩不同,此次楊釗來就是大搖大擺,恨不得讓全長安城的人都知道了。

“了結就好,楊兄的心可以放下來了。”葉暢笑道。

“那是自然,十一郎,你做得真是漂亮,你爲娘娘解了心頭大患,我不才,也不會讓你的心頭大患長久”

葉暢初時沒有聽出楊釗言下之意,笑着道:“這哪裡算是心頭大患,不過是……嗯?解了心頭大患……莫非?”

“正是,梅妃已被髮落入冷宮,據高將軍說,不日便將送往洛陽上陽宮

“洛陽……上陽宮?”

熟悉唐時詩歌之人,對這洛陽上陽宮絕對不陌生,葉暢心裡跳了一下,這可和他沒有半點關係

他與蟲孃的計劃裡,也沒有這一項,莫非是蟲娘添油加醋了?

“高將軍還說了什麼?”

“高將軍沒有說什麼,哦,對了,他臨走時曾拉着我的手,要我好好做事,順便替他問候你一聲。”

“問候”

葉暢險些罵了出來,高力士這哪裡是問候,分明是向他發出警告

不,不是警告,而是敲打、震懾。現在葉暢算是明白,爲何梅妃會被趕走,定然是高力士這老閹貨使的氣力。而這筆賬卻是算在了他的頭上,就如同李林甫利用他頂上構陷韋堅、皇甫惟明等人的罪名一般,高力士也讓他頂上了驅梅妃出宮的罪名

這幫子老奸巨猾之輩,沒有一個是好相與的

不過葉暢沒有象上次被李林甫算計時那樣苦澀,相反,他興致更加高昂起來。

李隆基、李林甫、高力士,還有一個他隱約覺察得到的陰影,都是棋手,而葉暢則是棋子,每個棋手都希望他這個棋子爲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

但以前的時候,葉暢是一枚可有可無的無足輕重的棋子,他們隨意就可以抹去,甚至韓朝宗、皇甫惟明乃至吉溫之輩,都可以把他當棋子。但是,現在的他還在,韓朝宗要靠着他努力纔沒有丟性命,皇甫惟明墓上的草都長得半人高,而吉溫……雖然現在還好,卻在有些時候要拍他馬屁。

終有一日,葉暢會成長到足以跳出棋盤之外的地步,那時他就要將現在這些下棋人變成他的棋子了。

葉暢沒有悲憤莫名,自然有別的悲憤莫名的人,比如說,李霄。

他父親雖是去職,他自己卻還在朝堂之上,算計葉暢不成,在家裡告假告了兩日,不曾想才準備出來活動,便聽說有人彈劾自己。

“你這兩日,休要再出門了,行事一定要檢點,若不檢點,就是自尋死路

李適之厲聲對自己的這個兒子說道,李霄臉色難看,除了憤怒之外,更多的是不服氣。

他確實不服氣,在他看來,父親未能爭過李林甫,那是因爲父親的手段太保守了,當在聖人面前與李林甫廷辯,如此忠奸自分,聖人也必然幡然醒悟,李林甫被貶,他父親獨相,而他繼續爲宰相之子。

“多謝張公……”李適之喝責完他,又對張培拱手:“有累張公了。”

張培神情凝重,看了李適之一眼,欲言又止。

“張公有言,不妨直說。”李適之道。

“此事非同小可,李公要當心,休要被此事牽連……”

李霄終於忍不住道:“不過一小吏血口噴人罷了,張公何出此言?”

那日在兵部,張培不曾與葉暢翻臉,李霄就非常不滿,覺得他亦是無擔當之輩,今日又只爲着一個還不是御史臺的微末小官彈劾他,便專門來向他父親告狀。在李霄看來,張培實在是小題大做了。

張培臉色鐵青,起身便要靠辭,李適之慌忙拉住,氣急之中踹了李霄一腳:“畜牲,汝欲汝翁速死,何不買藥鴆我”

見父親真的怒了,李霄這才意識到有些不對,他跪下來道:“兒愚駑,實不知此事重大,父親息怒,張公息怒”

“老夫怎麼生出你這般一個蠢子來”李適之又踢了他一腳,渾身直哆嗦:“莫非你還不明白,那出來的小小殿中省主事只是個投石問路的石子,接下來,便是御史臺主事、侍御史、監察御史然後,就等着李林甫的親信蜂擁而至吧”

張培聽得李適之這樣說,不由得嘆了口氣。

他也是這樣想的,雖然現在還只是一個殿中省主事在纏劾李霄,抓的也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把柄,但若李適之這邊應對不當,或者是天子那裡爲此發怒,那麼接下來就是彈章如雪了。

“你這豎子,近來可曾於什麼好事?”李適之想想不對,若這背後真有人在組織一場對他的圍剿,那麼對方手中必然有足夠的把柄。他自問自己辭相之後深居簡出,沒有什麼漏洞,若說有,就只能發生在自己這個兒子身上了。

李霄看了張培一眼,有些爲難地道:“那日葉暢奸賊進京時,曾請兵部爲難過他一回,不過那一次沒爲難着他,還被這奸賊打了此事,張公亦知。

“我觀當日情形,葉暢打過令郎之後,似乎怒氣已消,應當不會是他所爲。而且他不過是一個外臣,在京中也沒有這……”

說到這裡的時候,張培越來越慢,臉色也越來越陰沉。

誰說葉暢在京中沒有足夠的能力?他身爲駙馬,如何不知道這幾日裡宮中發生的事情李隆基與楊玉環吵翻了,是葉暢居中作合,讓二人恢復如初,而且據說他還請李隆基將曾得寵愛的梅妃趕往冷宮……這個能力,他張培自問沒有

想到這裡,他神情一變,若真是葉暢,那他又是爲何舉此事?

“李霄,這些時日,你是不是……又爲難了葉暢?”張培都不顧禮儀,直接喚了李霄之名。

李霄頓時神情大變,從地上險些跳了起來:“肯定是他,就是他弄的鬼,他在我身邊還安插了人手,收買了我身邊的門客”

“門客?老夫不是令你將門客都遣散了麼?”李適之聞言大驚:“莫非你這些時日,真的又去尋過葉暢麻煩?”

聽得父親也質問這個,李霄縮了縮脖子,有些猶豫。

他不必回答了,李適之與張培便從他的神情判斷出,他必然是做了什麼事情,將葉暢激怒了。

張培又想起一事,猛然道:“葉暢前日給國子監捐一萬貫的經書,還另捐一萬貫設爲遼東國學獎,獎勵太學諸科教諭與學習刻苦優異之學子……此等沽名釣譽之事,他雖是一向愛爲之,但做得這般不遮掩……莫非與你也有關?”

此時李霄也已經知道,葉暢前前後後撒了數萬貫,將他試圖抹黑其名的舉動,變成了爲其揚名之事。他聽得質問,看了父親一眼,訥訥不敢回答。

“畜牲,到此時你還不說實話?”李適之又上前來踹了他一腳,鬚髮幾乎都要豎起來:“葉十一比你小二十歲,你多活的二十年,全活到豕犬身上去了

“我,我只是不憤他敗壞朝廷官聲與百姓風氣……”李霄此時哪裡還能繼續隱瞞,吞吞吐吐地將自己設計想要害葉暢之事說了出來。

李適之與張培兩人目瞪口呆,不曾想,竟然是這樣的大事

“此事……難以善了。”張培嘆了口氣:“李公,我先告辭了。”

“好,好……”李適之有些失魂落魄,但旋即回過神來:“老夫送你至門前”

“不必,李公,保重。”

“要送的,要送的……也許就是最後一次送你。”

他二人這般對話,沒有任何人搭理李霄,李霄還有些莫名其妙,想跟上去,卻又不敢。

二人出了客堂,張培又停住腳步,他知道,李適之送他出來,是還有話要說。

“當真……無計可施了麼?”李適之果然問道。

以前他性子粗率,可是從宰相之位下來後,很多事情卻想得更細了。李適之不等張培迴應,又嘆了口氣道:“若是向葉暢低頭……他會接受麼?”

“賀賓客若在,哪怕韓朝宗在,他或許都會接受,旁人都道他忘恩負義,其實我知道,他是極重舊情者……”張培喃喃地道:“可是,李公,賀賓客已仙去,韓朝宗去職之時李公也不無怨憤之念。”

李適之也知道這一點,滿臉都是羞愧。賀知章壽終正寢不去說,韓朝宗因爲與他關係近被李林甫攻訐,那個時候他卻沒有伸出援手,只是單純地怕連累自己,到現在,怎麼好意思去找韓朝宗爲他說合?就算他厚得下這麪皮,一時之間,又去哪兒找韓朝宗去?

“可恨,可恨”他忍不住喃喃道。

“令郎着實糊塗……此時還去招惹葉暢。”張培道。

“何只他糊塗,老夫也糊塗,可恨的是老夫當年太糊塗……當年賀賓客將葉暢薦與老夫,老夫卻只令一幕客與之相會,然後便打發他…可恨老夫有眼無珠啊若是當初能稍加示好,籠絡此人,以之來對付李林甫……”

李適之心中的懊悔到了極致,只恨時光不能倒流。張培心裡也滿是苦澀,當初賀知章重視葉暢,他也是不經爲然,兩度在公開場合羞辱葉暢,甚至縱容元載、盧杞之流踩着葉暢上位。

若非如此……

緊緊握了一下拳,若非如此,韋堅、皇甫惟明如何會死,王忠嗣如何會流放

“李公,當斷須斷。”鎮定了一下,排除掉那些雜念之後,張培對李適之輕聲說道,然後一抱拳,再不說二話便離開了。

李適之沒有再走,而是身體抖了抖,人一下子彷彿老了十歲。

他粗率沒錯,但吃過這麼多虧之後,如何還不知道張培言下之意。

毒蛇噬手,壯士斷腕,當斷則斷,不斷必亂

一個人站在院子裡站了會兒,李適之覺得很冷,他懼的不是葉暢,甚至不是李林甫,懼的是李隆基。

緩緩走回屋子裡後,便看到李霄仍然跪在那兒,三十餘歲的人,垂頭喪氣的模樣,讓李適之心中一軟。

他想起當初這個兒子小時的情形。

他小時就頑皮,總是闖禍,自己子嗣不多,故此愛若珍寶,管教上不免疏忽了些。每當他犯了大錯,自己要責罰時,他便會這般模樣。

“吾兒,起來吧。”和聲說了一句,李適之嘆息道。

“父親,是孩兒不孝,又陷父親於此境地……孩兒這就去向葉暢負荊請罪去,父親覺得可好?”

李霄口中如此說,卻有些狡猾的心思,他知道,自己越發如此,父親越不會讓自己受委曲。

“不必了,你壞葉暢名聲,仇結得太大…”李適之正待再說,突然見到門外有僕人在晃,不由皺起了眉:“你起來吧。”

“郎君,有客人來拜。”李霄起來之後,那僕人纔敢進來,將一個名刺遞了過來。

名剌上很簡單,就只有手書的房瑪二字。

“是尋孩兒的”見這名刺,李霄頓時大喜,知道今日這事情算是掀過了

“此人……我記得有官職?”李適之問道。

“如今爲試主客郎中,前相張公說曾贊其有奇才。”李霄猶豫了片刻:“孩兒原本與其相約今日相會,後來張公來了便耽擱下來。想必是見孩兒逾時未至,尋上門來……”

“咳咳……”李適之輕輕咳嗽了幾聲,沉重地點了點頭:“你去會客,謹言慎行。”

李霄自去會客,李適之在客堂發了會兒呆,然後緩緩踱到自己的書房裡。他眼中既是痛苦,又是掙扎,過了好一會兒,他搖了搖頭:“不可,不可,我如何能這般做”

“或者還是試試,提及賀賓客,葉暢會不會念在逝者面上,放過霄兒?不,他不會放過,他便是想放過,他背後的李林甫也絕不會放過……”

猶豫掙扎許久,李適之還是拿不定主間。他鋪了一張紙,提起筆寫了幾字,便覺得不妥,又把紙揉撕了,然後是第二張、第三張,撕了十餘張紙,也未能寫出什麼正式的書信。

他心中很清楚,自己的想法,終究只是僥倖,但事到如今,似乎也只能寄希望於僥倖了。

第204章 欲離故土心戀鄉第400章 明火執刃攔路前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338章 夜深籠燈細端相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171章 誘汝入彀虞詐間第2章 古怪女童(下)第25章 合歡玦碑(下)第283章 磬盡餘勇破城行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3章 昔日王孫(下)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253章 紫幔遮溷錐破李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63章 野外新廟舊仇敵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兇橫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352章 虜酋賊首欲遁逃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第458章 叛父叛子叛將軍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347章 開中實邊安疆策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80章 穎達若在舉世敵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301章 弦翻霹靂弩作雷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427章 開門揖盜狼入室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373章 一家哭勝一路哭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124章 雖見黃河心不灰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353章 奇功偉績名自高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19章 暗夜來人(下)第267章 冷宮寒暑不知秋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15章 是非又來(下)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