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

出現在高力士面前的這人,臉色略有些蒼白,一雙眼睛裡閃動着貪慾與野心,臉上則掛着諂媚的笑。。

安祿山別的本領沒有,看人的本領卻是極高的,瞧着這廝一眼便能猜出他的心意。

“你便是高尚?”

“某下百高尚高不危。”

“你與高將軍是何於系?”

“某與高將軍……”高尚擡眼看了安祿山一下。

他手中有高力士的一封薦信,憑着這封薦信,他相信,能在安祿山手下混上個清閒富庶的職位,這天下除了李林甫,還沒有誰敢不給高力士面子。就算是李林甫,真正要正面與高力士相抗衡,也會覺得吃力。

但他打量着看上去一臉憨厚模樣的高力士面容後,突然間改變了心意。

面忠心奸外憨內猾……這等人物,難道說,真會是大唐的忠良邊將?

“某與高將軍並無於系”想到這裡,高尚拱手道:“倒是與大夫有關係

“啊?”安祿山愣住了,然後哈哈大笑:“這話說得好笑,老子是胡,你乃漢人,老子姓安,你姓高……你不和高將軍有關係,怎麼與老子有關係?”

高尚拱手道:“某籍貫爲營州,正是大夫治下,大夫便是某父母官,某便是大夫子民,如何沒有關係?某爲人薦與高將軍,高將軍不能用某,轉薦於大夫,某自此便是大夫僚僕,自然與高將軍再無於繫了。”

他這番話說完,安祿山的狂笑頓時收住。

“你這書生有些意思……你真是營州人,在我面前如此說,不怕我說你忘恩負義?”

“高不危寧當舉事而死,終不能咬草根,經求活耳。”高尚道:“某自幼貧寒,苦讀至今,卻懷才不遇,若大夫只爲高將軍顏面,賜某衣食,豈是某所願也”

“倒是個有志氣的……不過,你來得不是時候,某就要回長安了。”安祿山有些意興闌珊:“此次歸長安後,不知朝廷還是否以某爲范陽、盧龍節度。這樣吧,要不我先給你一個官職,你將就着做?”

“回長安……萬萬不可”

高尚變色叫道,讓安祿山眼神凝結。

“大夫爲虎,這范陽、盧龍便是山,虎嘯于山,百獸皆避。但大夫回長安,那就是虎落平陽,三兩隻獵犬,便敢對將軍吠叫了”

“此乃天子之意,某豈能拒之?”

“天子身邊,如今小人充斥,大夫赤膽忠心,於國有功,便是爲了天子,也當愛惜自身。”高尚正色道,但接下來一句,便是安祿山也嚇了一跳:“契丹、奚人不穩,將軍當於此坐鎮也”

“你胡說什麼”

“朝廷許諾和親,但公主遲遲不至,故此契丹、奚人心中暗藏反意。”高尚雙眼一睜:“此事大夫豈有不知之理”

安祿山真不知道。

他只知道奚人和契丹人畏於大唐之勢,幾乎是任他欺凌,他若是想要功勞,便去尋個奚人或者契丹人的小部落屠戮一番。

但高尚的意思他明白了。

“此時契丹與奚人反了……那未免也太巧了吧。”

“大夫希望他們何時反,他們便何時反。”高尚道。

“好好,你且在范陽留下,待我回來之後,再授你官職。來人,將高郎君引下去,好生招待,高郎君想要什麼,吃的穿的,金銀女子,要什麼就給他什麼”

高尚被引下去之後,安祿山轉了轉,又連下了兩個命令,這才長舒了一口

這些漢人,果然狡猾啊……

范陽東北,原松漠都督府所轄地,如今盡是契丹人的地盤。

因爲與漢人接觸久了的緣故,契丹人如今也不盡是遊牧,他們也有耕作、礦冶者,只不過數量極少。

“迪輦組裡可汗,那羣唐人走了?”

騎着駿馬的阻午可汗迪輦組裡遙望着遠處離開的馬隊,聽得身後的話語,點了點頭:“走了”

“漢人可惡,也就是你要待他們這般親善”

“漢人再可惡,也沒有走狗可惡,安祿山那隻老肥狗只要能給他找麻煩,我就願意去做”

“可若是被他知曉……”

“難道說還會比現在的情形更糟嗎?他搶走我們的牲畜,徵走我們的戰士,還屠戮我們的部族……可恨,可恨,大唐的可汗難道就不知道安祿山的惡行麼”

“大唐的可汗也是個騙子,他分明說了要再賜一位公主來和親,但是到現在除了賜名,什麼都沒有李懷秀,呸,難道這個名字比起迪輦組裡更好聽麼

漢名爲李懷秀的迪輦諸裡看了看自己的同伴一眼:“不要說這個了,牙官那邊,有沒有什麼動靜?”

“牙官說了,凡是大汗的決定,他都會支持,不過這幾十年來,我們與奚人一向共同進退,奚人離安祿山更近,與安祿山乃是世仇,如果大汗真要反唐,那麼一定要與奚人結盟另外,大唐國力強盛,不是我們可以力敵的,我們還必須要有盟友……”

“我知道,我知道…只要戰爭起了,我就要揮師向東這裡離大唐太近了,我要去遼東之地,去那夥漢人所說的地方……”

“遼東,那些漢人不是在那邊?”

“對,就是因爲那些漢人在那邊,所以我纔要去,我們雖然有人會耕作了,也有人會礦冶,但是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更多的漢人農夫和工匠迪烈,你記着,告訴牙官,我們契丹人想要強大起來,就必須要有更多的漢人農夫和工匠,讓他少殺一些,多搶一些”

名義上爲契丹八部的盟主,又被大唐封爲松漠都督、崇順王,但迪輦組裡手中並沒有太大權力,他只能管控自己一部罷了,便是對着八部發號施令,亦自有牙官代勞。

迪輦組裡所送的這隊人,正是善直與葉英一行。

他們北上,與其說是行商,還不如說是打探消息,沈溪提供的只是地圖,而且是二十年前的地圖,如今情形變化很大,更重要的是,所經地方有什麼物產,卻是沒有記載。

沈溪視爲至寶甚至供奉起來的地圖,實際上價值還不到他想象中的一半。

“好,松漠這邊也來過了,此地契丹人還算客氣,連他們的可汗都親自出面見了我們。”葉英長長出了口氣,回視着背後:“倒是個好客之人,就不知道他所言有幾分是真了。”

善直卻是哀聲嘆氣,目光停在一匹馬背的箱子上。

他們一行北上,出發時共是二十人,帶着十匹馬的貨物,如今人反而多了,有四十餘人,但出行時的二十人中,已經有五人只剩骨灰。這一路的兇險,可想而知。這五人全都是葉暢從修武帶出來的子弟兵,他們的傷亡,讓善直在葉暢面前難有交待。

“善直師,此事並不怪你,生死有命,既然選了此事,便得冒這等風險。

經過漫長的旅程,四個月的跋涉,大小數十次的激戰,葉英有長足的進步,他嘆了一聲,開解善直道。

“只是怕不好見五弟。”

“十一郎不會埋怨你的,他早有心理準備。”看了看左右,葉英低聲道:“來時十一郎便問過我們,說此行兇險異常,若非自願,便不要去,他另外募尋人手。他也說了,此行之後,我們能回到都裡,便個個都可獨當一面……不過是幾個月時間罷了,難道說葉挺他們在海上飄着,就沒有兇險麼?”

“你說的是。”

“大丈夫生而在世,若是愚昧無知,還可蠅營狗苟,但是跟着十一郎這麼久,我們哪個願意安分守己的過上一世?”葉英又道:“十一郎今後少不得封侯拜相,到那時我們這些葉家子弟,憑什麼受他提攜,莫非只靠着百年前是一個祖先麼?”

“唔,你說的是啊。”善直又應了聲。

他與葉暢結義,兩人是過命的交情,可是想要釋教在葉暢手中大昌,只靠着此前的交情卻是不夠的。

振作了精神,他們尋路而下,因爲是回到了北上的正路,所以順利得多。北上花了一個多月的路程,如今只是二十餘天,便趕到了卑沙城。

“過了卑沙城就近了”見此巍巍的大黑山,隨行葉家子弟喜道:“總算歸途順利,英叔,善直師,咱們在卑沙城休息兩日?”

回望了一下駝隊,善直猶豫道:“不如早日回去,這裡畢竟是別人的地盤

“善直師說的是,免得夜長夢多,要休整回都裡休整便可。”葉英望着山脊上的城牆,心中有些嘀咕:“這城上情形,可與咱們北上時不大一樣”

北上之時,在這裡並沒有什麼麻煩,卑沙城這邊的高句麗人戒備得不嚴。但如今卻不然,山脊上的城牆上,偶爾便能看到有士兵轉悠,入城的山道,更是幾處哨崗,城門也緊鎖,看上去,就象是在戰時一般。

“你們是什麼人”

有人喝問起來,嚮導上前行禮道:“我們是大唐去渤海國收貨的客商,如今回來,這邊有我們的關文……”

一聽乃是大唐之人,那些衛兵相互便交換了一下眼色,然後圍了上來,手中兵刃指着衆人。葉英原本就覺得不對,此時更是心中一凜:此間果然有問題

“果然是從都裡來的”

看過關文之後,那些衛兵於脆將葉英都圍住,善直看了葉英一眼,見葉英搖頭,便未動手。

“都是些什麼東西?”

一個軍官用生硬的漢話說道,擡起下巴向着馬隊示意。

卑沙城如今又被高句麗人掌控,故此軍官多用高句麗人,他們對唐人最爲仇視,這個軍官的態度便是如此。

葉英一行北上時是二十餘匹馬,如今卻有五十餘匹,這其中大多數都是與各種馬賊山寇廝殺中奪來的。五十餘匹馬身上都有行李,裝着不少物品,那軍官示意之下,葉英便令人將行囊解開給那軍官相看。

一些皮貨、山貨,這些東西在中原值大錢,但在遼東也就是那個樣,因此那軍官起初不爲意。可當看到其中有二十餘匹馬上的行囊裝的是些石頭時,那軍官顏色微變:“這些是什麼?”

“啓稟軍爺,這些是貨物。”嚮導恭敬地行禮。

“拿這些石頭當貨物?是你傻了還是我傻了”軍官咆哮了一聲:“這些人定然是奸細,抓起來”

“且慢,且慢。”葉英一聽得他的喝語,只能上前道:“將軍,中原的道士們喜好煉丹,他們說可以用奇特的石頭煉出長生不老的丹藥,所以我特意搜尋這些石頭與他們。”

那軍官聽得葉英稱他爲“將軍”,心中便是微喜,他不過是個微末大的城門官,哪裡是什麼將軍了。待聽葉英說那是道士們煉丹的材料,臉色雖然仍是陰沉得可怕,卻終於沒有催促士兵將衆人捉起。

“你們這些漢人,就愛做這等詭譎之事。”他點評了一句:“都給我扔下來”

“將軍,將軍,我們此次北上收貨,沒有收到什麼好東西,就仗着這些石頭能賣得上價呢。”葉英笑嘻嘻地湊上去,又指了指最後馬上的陶鉢:“折損了不少人,骨灰都帶回來了,這些人家中的妻兒老小,也要靠着這些石頭……

他一邊說,一邊側過身,擋住衆人的視線,將一個小布包塞在了那個軍官的手中。那軍官接過布包,臉色頓時變了,方纔表露出的對漢人的厭惡頓時不見:“原來如此,情有可緣,情有可緣……雖是如此,還是需要搜察一番,你們這般曉事理的唐人,很少有啊,哈哈……”

那些士兵們開始翻騰衆人的行李,將某些他們看中的東西塞入懷中拿走,對此葉英等人也只能於看着。葉英見那軍官收了賄,神情明顯和氣了許多,便又低聲道:“將軍,此前某也行過此處,不曾見這般模樣……這是爲何啊?”

“這個,沒有什麼事情,就是怕有奸細。”那軍官打了個哈哈,然後又瞪起了眼:“你問這麼多做甚,莫非真想當奸細?”

“哪兒的話,我們這些人,都是善良之人,最最老實不過,哪裡會去當什麼奸細”葉英笑道:“只是這條商路,於繫到大夥生計,故此某才相詢……

他嘴中如此應付,心裡卻是一沉,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些高句麗人……定然不安好心

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267章 冷宮寒暑不知秋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80章 穎達若在舉世敵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414章 唐律疏議藏毒方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245章 燕子還時葉郎還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277章 衆汪說龜麗弓輔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422章 一人生死動天下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95章 貴人當妨坐垂堂第438章 不信將軍可挽天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269章 陽虎爲寇遇孔丘第23章 迷霧竹林(上)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471章 玄機暗藏不可入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317章 病虎遺言託心腹第47章 絕唱餘音猶繞樑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253章 紫幔遮溷錐破李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52章 兄仇弟恨牽撲朔第451章 亂風方止陰風生第151章 詩河羣星耀洛陽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227章 與子同仇豈無衣第187章 生性純良葉十一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鬚第316章 羞愧惶恐難擔當第382章 宣王棄壘譽奇才第63章 野外新廟舊仇敵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509章 天視原爲我民視第299章 黃海浪底隱旋渦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386章 何懼頑敵早提防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241章 帳下膝行拜殘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