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

洛陽城是在迴盪的鐘聲中醒來的。

因爲天氣漸冷,所以清晨的洛陽城籠罩在一片淡淡的霧氣中,便在這霧氣裡,葉暢一行人,穿過洛陽城的街坊,向着衙署行來。

城中雞鳴犬吠聲不絕於耳,早起的人們紛紛出了坊,士女雲集,商旅密佈。

這麼繁華的一座城市,若是歷史不改變的話,在十餘年後,會面臨滅頂之災。先是被叛軍佔領,然後又被李唐送給異族傭兵。無數士女,如同這滿城牡丹一般,零落於地,碾壓成泥。

野蠻對文明,總是有着自己的優勢,如果文明再陷入內訌,那麼傾覆就爲時不遠。

懷着這樣的感慨,葉暢來到楊慎名面前。

“前日便遞了名刺來,爲何今日纔到?”

楊慎名很不開心,他遣人去邀葉暢,乃是希望葉暢來救急的,可是葉暢分明早就到了,卻拖了兩日纔來見他。

兩日啊,這可是寶貴的時間

今晨霜重,外頭已經報上來,有兩個災民凍死。若是葉暢早些見他,找到解決方法,或許這凍死之人便能緩過來

“一入城中,便爲俗事所困,故此晚了。”葉暢也有些慚愧。

“俗事……本官倒是聽說,葉郎君與前太樂令曹紹夔在大福先寺擒妖。”楊慎名盯着葉暢:“你可知道,當朝宰相李公,甚爲欣賞你的才能,家兄諫議大夫,聞得李公嘗語,‘葉十一才智多廣,唯有二憾,其一舉止輕浮,其二言行刻薄,此二者,皆致死之道也。爲國家保全人才計,不可使葉十一居顯官。,”

葉暢這一年來,做得不少事情,便是李隆基、楊玉環都知道他的名聲,間接與他交往,因此,李林甫曉得他,不足爲奇。

讓葉暢奇怪的是,李林甫竟然會如此評價他——這實在是很中懇的評價。

憑藉另一世的見識,他自然不缺才能,但另一世的經歷,讓他即使到老,也有些憤世嫉俗,故此凡事少有正形,言語更是不肯讓人。這些都是他性格上的缺點,到大唐以來,爲此也吃過不少虧。上回長安城外遇刺,離死亡前所未有的接近,讓莫明其妙來到這一世的葉暢開始有些反省。

正是這反省,他纔會對元載伸出援手。

他這個毛病,不少人知道,可是說出來的人卻並不是很多。

“不過,昨日之事,你倒是替本官擋去一災,本官還是要謝謝你。”楊慎名責備完後又道。

“明公所說何事?”葉暢心中一動,開口問道。

“那沈溪遇刺之事。”楊慎名皺着眉,甚爲苦惱:“不曾想……還會有這種麻煩”

沈溪與葉暢等雖離開,卻也留下了兩名管事與武侯鋪子打交道。因此,楊慎名知沈溪遇刺時,正是閉門鼓響,街上行人尚多,因此當場有不少人看到。事後道葉暢捲入其中,並不足爲奇。

葉暢更爲好奇:“這位沈郎君,不知是何家子弟,刺客竟然要刺殺於他?這刺客的身份,莫非有何不妥之處,明公因此爲難?”

“何止爲難,刺客倒還罷了,幕後指使,我已知之,卻無奈其何。”楊慎名看了葉暢一眼,話說了一半,沒有繼續說下去:“此事與你無關,刺客也不會報復於你,這個你只管放心。刺殺沈溪倒還罷了,若是再主動刺你,當我大唐甲士如不在麼?”

“這個……”

楊慎名終究沒有明說沈溪的身份,這背後必有緣故。他不說,葉暢也無法問,他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安置災民上來

“便是如此,一共是二千三百一十九——如今是二千三百一十七名災民,前些時日還好些,這幾日天氣轉涼,每日都有人凍死。”楊慎名嘆息了一聲:“葉十一,你有什麼好法子,快說吧。”

“府庫空虛?”葉暢聽得這個消息,也不禁皺起了眉。

這才十月中,便已經有人凍死,待更冷的十一月、十二月,還會凍死多少?

以洛陽府之力,乃東都之地,收容兩千餘名災民,對於這個百萬人口級別的大城來說,不應是什麼難事。這背後,只怕又有什麼緣故。

“聖人又yu東巡。”楊慎名一句話,讓葉暢明白了。

皇帝出巡一次,都意味着糜費鉅萬,別的不說,隨行的軍士、官吏,數量就要以十萬計。這麼多人吃馬嚼,還有要爲這些人奔走的役夫的吃喝,全部加起來,所消耗的絕不是一點半點。

洛陽府庫當中,自然是有糧有錢的,但那些錢糧,卻不是楊慎名能動用。他能動用的,卻又要留下來防備不時之

“胡鬧”葉暢忍不住在心中大罵了一句。

這都什麼時候了,李隆基這時還想着東巡,雖然夏季洪水災難不是太大,可也造成了幾千災民。

“至少溫泉宮那邊,陛下是一定會去的。”楊慎名補充了一句,然後苦笑:“故此,本官着實無能爲力,想到你當初未有半點援助,便將一村之民自洪災中帶出……本官全力支持你,這兩千餘災民,你安置得成吧?”

“某又不是官……”

“我知你志不在此,不過爲了便宜行事,本官已經上表朝廷,如長安故例,特聘你爲洛陽權錄事。”

葉暢實在無語了,韓朝宗那廝可是開了個好頭

錄事原本就不是什麼美差,雖然也有品秩,算得上是入流之官,可是這個官位,原本是爲那些不入流的吏員準備的,他們科舉無望,升官入流,就指望着這個錄事。

可見“錄事”這個官職定位是多麼尷尬。

至於前邊加個“權”字,更是臨時的意思。有事時便用,沒事時便解聘,如今稱“權”,另一世稱“臨時工”,不管哪一世,都是最好的攜諉責任的對象。

這個楊慎名,也是不厚道

葉暢心中腹誹了幾句,不過他肚子里正暗罵,那邊楊慎名又道:“你志不在此,本官早已知之,權錄事參軍一職,不過是方便你行事。洛陽別處與長安不同,卻有一處都一般,就是滿地權貴,沒有個名頭,便是胥吏差役,你亦驅使不動。”

“就是加了一個權錄事之職,只怕也驅使不動。”葉暢苦笑道。

“本官說了,要什麼,本官就給什麼。”

葉暢琢磨了一會兒,然後道:“某在大福先寺停留一日,卻不是沒有收穫,以某之意,第一步,應是將城外災民自城北遷至城東,位於建chun門與洛水之間,我看有幾塊空地,如今秋收已畢,並未種植,在此先搭建木屋,以備寒冬

“這些空地卻是私田。”

“無妨,最多便到來年開chun,這些災民便另有安置,或返鄉重建,或在洛陽城中從業。到時空地上的木屋,便歸這些私田田主就是。木屋所用木料,可由洛水放來,便於運送……”

要安置災民,第一件事就是要有住宿之所。葉暢雖然沒有親自去城北看災民的居所,但昨日已經打聽過了,災民居所只是茅棚,連風雨都遮不住,更別提保暖了。

他一一說起自己的想法,楊慎名連連點頭,在說完大致框架之後,葉暢又道:“此事說易行難,具體如何去做,我還得親身去看了災民之後再說……總之,無非是以工代賑罷了。”

“這便是關鍵了,以工代賑,終究是要錢糧的,某去何處變出許多錢糧來?”楊慎名嘆息道:“錢糧出自何方,若有錢糧,何須煩勞葉郎君你來”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哪有這般道理?”葉暢忍不住抱怨道:“方纔你還說要什麼便給什麼的”

“錢糧除外”

“真有乃兄之風”葉暢在心中暗暗嘀咕了一聲。

楊慎名的身份非同一般,嚴格來說,他乃是前隋宗室,隋煬帝之玄孫。他父親楊崇禮,爲太府少卿負責府庫財帛,卻清廉自守。其兄楊慎矜有乃父遺風,慣會理財,爲李隆基看中。

從楊慎名處得到的支持,主要是口頭上的,除此之外,便是撥了些差役給葉暢支派。葉暢決定先去城北看看災民,故此告辭而去,他背影才離開,屏風後邊,便轉出一個人來。

“你信此子?”

“如今也只能如此,兄長難道不信他?”楊慎名向着來人拱手。

葉暢絕未想到,躲在屏風之後的,就是楊慎名的兄長楊慎矜。

楊家三兄弟裡,楊慎矜清名最盛,目光敏銳,又擅理財,故此被李隆基任命爲太府少卿,接替他們父親之職。

“此子在長安西市,整頓市容,頗有成績,水泥一事,更是給京兆府等一大財源”楊慎矜兄弟長得都是氣宇軒昂,他一撩眉:“只可惜韓朝宗等看得緊,便是太府,也伸不進手來賢弟,此次將他邀來,你定要結好於他,讓他財計之略,爲我所用”

頓了一頓,楊慎矜又道:“李相有意再拜我爲御史中丞。”

太府少卿雖是貴官,但在朝廷之中,終究只是財計之臣,御史中丞則不然,再進一步,便有可能爲相。故此,楊慎矜說起此話時,聲音也不禁有些顫抖。

楊慎名頓時明白他的意思。

對於楊家兄弟來說,這一步是關鍵,若能邁出,宰相可期。但邁不出去,他們家族也就僅此而已了。

此前李隆基便有意任楊慎矜爲御史中丞,以表彰他這些年來開源節流供自己揮霍之功,可是楊慎矜畏懼李林甫,推辭了這份任命。再然後,楊慎矜開始結好李林甫,特別是通過自己的表侄王來與李林甫拉好關係,李林甫對其知趣很是滿意,便又有意舉他爲御史中丞。

可是有意和行動是兩回事,若想得到李林甫真正的支持,楊慎矜還得有所行動。

偏偏楊慎名奏轉的《災後應急問對》不爲李隆基所重視,這讓楊慎矜看到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愚弟還是不知,兄長爲何將希望寄託於這葉十一身上。”

“賢弟不在京中,不知京中如今的傳聞,都說轉運使韋堅,有可能拜相。”楊慎矜委婉地說道。

“韋堅?”

楊慎名頓時明白了前因後果。

韋堅能得李隆基看重,靠的是漕運,直接點說,就是能給三郎皇帝送去錢糧。若楊慎名能在洛陽做得漂亮,證明他們楊家在送錢糧上不遜於韋堅,自然就可以得到李隆基的賞識。

雖然沒有正面同李適之、韋堅等衝突,但卻是間接幫了李林甫一把,李林甫也希望有善財計者支持。或許正是這個原因,洛陽的災情報到長安去,中樞卻幾乎沒有什麼動靜。

故此,洛陽城看似小小的災民安置工作,實際上卻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於繫到大唐中樞兩方力量的消長平衡。

“而且,葉暢向來與韓朝宗等較近。”楊慎矜這時又笑了一下:“奇怪的是,韓朝宗一直不舉薦葉十一爲入流之官,多是尋他臨時出謀劃策。說來好笑,韓朝宗還以識人薦人聞名於世,先有李太白,後有葉十一,都與之失之交臂

當初李白爲求出仕,給以識人薦人聞名的韓朝宗寫信,便是後來的千古名篇《與韓荊州書》,只不過韓朝宗大約是覺得此人言過其實,並未舉薦他。楊慎矜拿這件事情來背後嘲笑韓朝宗,卻不知道韓朝宗的真實用意。

葉暢與韓朝宗親近,韓朝宗又與李適之親近,故此,能將葉暢拉來爲自己效力,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削減了李林甫政敵之力。

一舉多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爲。

“如今就看,這位葉十一郎究竟是盛名之下其實難符,還是有真才實學了。”楊慎名意識到此舉的真正意義,嘆息着說道。

葉暢有幾分真才實學,楊慎名等着看,城外的災民們同樣等着看。

這些災民來自於洛陽周邊數縣,葉暢抵達時,恰好是放晨粥之際。

這羣衣裳襤褸的災民,一個個縮頭縮腦,用火辣的目光,看着粥棚裡的十幾口大鍋。

“大夥看好了。”

一個差役呦喝了一聲,然後抓起根長筷子,插進了粥鍋之內。

只見那長筷子在粥鍋裡歪歪扭扭,雖然有些斜,卻沒有倒下去。

這證明施放的粥米多水少,那些災民們發出輕微的喟嘆聲:今日這一餐,算是能吃飽了。

發粥都是井然有序,沒有什麼爭搶——葉暢在《災後應急方略問對》中反覆強調,災後救援最重要的就是秩序,看過此文的楊慎名自然也非常重視。加上他本身也可以算是能吏,因此,葉暢看到的情形,還算是比較樂觀的。

精彩推薦:

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34章 牟笛求賞(上)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252章 我自歡笑豺狼泣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211章 仙家奇寶顯玄妙第147章 登門問罪探前因第84章 百藥之中酒稱王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406章 萬事俱備起東風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32章 除夕夜宴(中)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22章 討個彩頭(下)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142章 多情公子無情劍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32章 除夕夜宴(中)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275章 牧奴可曾識阿翁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110章 素手驚破琉璃盤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376章 進退兩難怛羅斯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264章 忽聞遼東起干戈第441章 捷書飛至動人心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3章 昔日王孫(下)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第2章 古怪女童(下)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62章 安知無人送葉暢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269章 陽虎爲寇遇孔丘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264章 忽聞遼東起干戈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508章 色厲膽薄謀無斷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368章 相逢一笑問舊故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202章 圖上渤海萬里疆第337章 催促鳳台近鏡臺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