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據聞大牢正清涼

劉逢寅宅在小劉村中是高門大院,幾乎佔據了小劉村的十分之一面積。他家中人口衆多,三代未曾分家,因此更顯擁擠。

道寧一身僧袍,雙眼溜溜地看着劉家的丫環,劉逢寅看到他這模樣,就不由得哼了一聲。

這個侄兒不爭氣,若是爭氣,如何會被十方寺的純信趕出來,也用不着自己絞盡腦汁去建個什麼龍女廟了。

“你眼睛往哪兒看!”終於忍不住了,劉逢寅喝了一聲。

“啊……叔父,這不閒得無事麼,隨意看看,隨意看看。”道寧有些尷尬,收回自己的目光,手摸光頭道。

“哼,今日之事,甚爲重大,若是能成,你這龍女廟的主持之位才能坐正,今後十里八鄉的善男信女,都會到你那來,那些愚蠢婦人,還不是任你受用?”劉逢寅拄着柺杖,用力頓地:“你也不知道爭口氣,哪怕學得那葉十一三分心機,也用不着我來操心!”

“我這不就學得了麼,那葉十一找個莽和尚來冒充韋陀,我便找了個粉頭來假作吳澤龍女,那葉十一弄出個菩薩斷案,我便定下個龍女顯聖。”道寧得意洋洋地道。

“那是你的智計?那可都是我的!爲此,我還請來了外鄉善泳者,原本打算在水中製造出些聲勢來,現在卻不得不替你去……”

發覺這個侄子有些得意忘形,劉逢寅厲聲喝斥,以免對方弄錯了雙方的尊卑對方。道寧果然不作聲了,他只是暗暗用嫉恨的目光看了劉逢寅一眼。

“該回來了……爲何到此時都不回來?”劉逢寅懶得理他,起身自言自語道。

“下葬之事,豈有如此輕易,多耽擱些時間,在所難免。”

“你懂什麼,如今這時間,便是請和尚放焰口也足夠了。”劉逢寅心中開始覺得有些不安:“我們遣去的人,怎麼沒有一個回來報信的?”

“方纔不是來過了,說是葉十一被嚇住,在河汊那邊等着龍女降罪麼?”

“那也過去了一個時辰,到現在還沒來,我總擔心出事,那兩個南來子水性再好,也不可能在水底下呆一個多時辰!”

“他們不會闖了禍,自個兒先溜了吧?”道寧也有些惴惴不安。

“若是將葉十一弄死,那倒好了。只是好人不長命,禍害幾千年,葉十一這般人,命硬,怕是沒有那麼容易死掉。”

“不死就不死,他又能如何?”

“無知,若不是老夫尚在,你們誰能壓制住葉十一,只怕這個里正之職,也遲早要給他們葉家拿去!”

“他有這本領?”道寧尤自不信:“不過就是會裝神弄鬼騙些愚夫愚婦罷了!”

“你……”劉逢寅還待喝斥,突然聽得外邊一陣混亂,緊接着,便聽得雞飛狗跳鬼哭狼嚎一般的聲音。劉逢寅皺着眉:“怎麼了,外頭……”

一個人登登跑了進來,瞅着劉逢寅後便嚷道:“劉逢寅,你還不去躲躲,少府老爺下令,要緝拿你歸案!”

“什麼?”

跑進來的乃是縣裡的一位差役,與劉逢寅一向交好,劉逢寅沒少拿銅錢喂他。此時果然有效。他連聲不迭地道:“快躲吧,吳澤陂的葉家將你告了,說你買通江洋大盜,意欲殺害人命,我來的時候,兵丁差役都已經動身,你若是再不快走,就來不及了!”

說到這,他轉身便走,也不與劉逢寅細說。畢竟冒險來通知一聲,已經是仁至義盡,若是爲此將自己也摺進去了,那可就大事不妙!

劉逢寅猛然跳起來,一點都不象是一個老者。他眼露驚恐:“糟糕!”

若不是糟糕到了極致,怎麼會如此?

民心如鐵官法如爐,若真是被捕進去,便是石頭塑的像,過堂時也得開口說話,劉逢寅是深知這裡面的彎彎勾勾,正是瞭解,所以才畏懼。

“快躲,快躲!”他低聲嚷了兩句,轉身便跑。

“叔父,我呢,我呢?”道寧慌了,這樣的變故,可完全在他們意料之外!

但無論他如何喊叫,劉逢寅都不理他,大難臨頭,便是同林鳥兒尚且更奔東西,何況這貌合神離的叔侄二人。

劉逢寅心知官府捉人的規矩,他只要逃出去躲上三五日,待風聲平息之後,再細細打探事情根由,或者託人情,或者使銅錢,最不濟將事情拖下去,拖個幾年,事情也不了了之。官府一向如此,沒有利益的事情,哪件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但這個前提是他能躲幾日。

好在現在天氣還暖和,山裡到處可以躲,就是蚊子多了些。想到這,劉逢寅腳步加緊,從後門徑直出了家,然後貼着牆根悄然而行。他心知自己若是被捕了,那麼萬事皆休,不說他要吃皮肉之苦,無論是官還是吏,對他的家當都會下狠手。但若捕不住他本人,事情就有返轉的餘地。

往常他出門的時候,都是前呼後擁,晚輩子侄且不說,僅是家僕,便有數個跟着。可今日他身邊,就只跟着一個最爲忠心的老僕,冷冷清清不說,還悽悽惶惶,唯恐被人發覺。

到得村口,劉逢寅拄杖嘆息:“今日這般狼狽,必有後報之時!”

“主人還是快走吧,來日之事,來日再說。”那老僕催促道。

他二人出了村,還沒走多遠,便聽得後邊一陣亂聲,必是來自縣城的差役們進了村子。劉逢寅想到這是葉暢所爲,對這個小子更恨:“葉家那個小畜牲不除,四鄰八鄉休想安寧!”

就在這時,身後又傳來響聲,二人回頭相望,看到道寧拎着僧袍一腳,快步跑了出來。邊跑邊喊:“叔父,等等我!”

“你跟來做甚?”劉逢寅頓足道。

“我……我可以服侍叔父。”道寧道。

劉逢寅心知,定是他害怕也被捉去,故此跟了過來,急切間,也趕不走他,只得帶着他向北而行。

道寧和那老僕摻着劉逢寅向北邊覆釜山進發,他們倉皇而逃,好在對地理熟悉,轉眼間便鑽入叢林之中。在林葉遮擋之下,劉逢寅又回頭望了望,只見一縷煙從小劉村上升起,他勃然怒道:“今日這筆賬,全部要記在姓葉的小畜牲身上,待我兒回來之日,必要報復!”

“怕是你等不到那一日了。”一聲冷笑,就在不遠處傳來。

劉逢寅惶然回顧,便看到葉暢抱着胳膊,就站在林中樹下,在葉暢身邊,十幾條吳澤陂的漢子,既有葉氏宗族的,也有非葉氏的,一臉不懷好意地盯着他。

“你……你們怎麼在這裡?”劉逢寅大驚。

“以你的脾氣,總不會束手就擒,少不得要往山中一鑽。”葉暢伸出一根小拇指,輕蔑地道:“只用這小指頭也能想得到的事情,你還來問我?”

道寧急了,他跳出來,正待喝罵,卻被劉逢寅一把拉住。

劉逢寅目光在葉暢身邊諸人身上打着轉兒,臉色變了又變。

莫說葉暢身邊有十幾條漢子,就是那個光頭腦袋的僧善直一人,劉逢寅聽說過他的怪力,收拾他們三人就綽綽有餘了。

“十一郎……十一郎,咱們劉葉兩家,世代聯姻,便是你母親,也是我們劉家的外孫女兒,論起輩份,我當得起你的舅姥爺。這些年來,雖然疏於走動,但兩家總是親戚。十一郎,以往是老朽錯了,日後必有……”

這老頭兒眼見難以脫身,便開始打起感情牌,套起兩家關係。葉暢只是笑,任他說得口乾舌燥,面上的神情卻沒有絲毫鬆動。

“天這麼熱,你年紀又這麼大,說這麼久也不容易。”葉暢見他終於住嘴,開口悠悠地道:“據聞縣城大牢中清涼宜人,何不去小住一段時日?”

“葉十一,你當真要趕盡殺絕不成?”這一次劉逢寅擋不住道寧了,他跳出來怒喝道。

“趕盡殺絕那是官府朝廷的事情,我麼,只是見義勇爲,見着逃犯,順手替官府緝拿。”葉暢笑道:“我才從長安歸來,你們便跳將出來,還想着要將我弄進水中淹死……圖謀害命,卻說我趕盡殺絕?”

“我們只是想嚇唬一下你罷了。”道寧道。

這一下,衆人都笑了,劉逢寅則頓足,斥罵道寧道:“你個小畜牲,不會說話便躲着,沒有誰將你當啞巴!”

這可是不打自招,證明是他們算計葉暢,只要座實這一點,接下來就是如何羅織罪名了。

“好,好,老夫在修武縣經營幾十年,沒料想竟然會栽在你這小兒手中。”劉逢寅這個時候也不再裝可憐了,他深深盯着葉暢:“小畜牲,你做得好,做得好!”

他言語中的恨意,讓人毛骨悚然,但是葉暢卻不以爲意。葉暢向着帶來的人示意,衆人一擁而上,將劉逢寅三人都捆了起來。

他帶來的人都是吳澤陂的,多少曾受過劉逢寅的欺壓,大夥對劉家的人都深懷恨意,故此下手極狠,當三人都被捆住的時候,便已經是鼻青臉腫。

劉逢寅倒也光棍,硬扛着一聲不吭,倒是道寧分明壯年,卻唉唉直叫喚。葉暢看着劉逢寅一副恨恨的模樣,便知道這個老頭兒還在打報復的主意,葉暢搖了搖頭。

這種鄉間劣紳,什麼樣陰毒的手段都有,既然他不但毫無悔意,還要準備報復,那麼,也就別怪他不收手了。

“走,帶他去小劉村。”

衆人頓時愣住,葉櫛道:“十一郎,這個……不好吧?”

“放心,小劉村的人,若是敢來奪他,那就是整個劉氏都意圖不軌了。”葉暢冷笑道:“若是大夥不放心,把他嘴堵住,沒有這老傢伙號召,小劉村羣蛇無首,不會有人敢出頭。和尚,若是有人敢出頭,你將他也擒過來就是!”

和尚的勇力,衆人都是相信的,而葉暢的智計,他們也很信服。因此依着葉暢之言,他們堵住了劉逢寅三人的嘴,押着他們向小劉村行去。劉逢寅眼中迷惑不解,這個時候,把他們押往小劉村,若是小劉村的劉氏真暴亂起來,就算事後官府追究也於事無補,葉暢冒這個險,究竟是爲什麼?

這小半年來,他與葉暢間接直接交鋒數次,知道葉暢不是輕易冒險的人物,這樣做,必定有其理由。

當被帶到村頭時,劉逢寅猛然意識到什麼,拼命掙扎起來,眼中也滿是恐懼。

但他的嘴巴被堵得死死的,怎麼也不能說出話來,他看着葉暢的眼神,也從兇犯憎恨,變成了哀求,葉暢不爲所動,他可不是將蛇放進懷裡的農夫。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深,劉逢寅的根是什麼,他今天就將之除去!

進小劉村之後,並沒有多少人來圍觀,待到了劉逢寅宅門前,便知道原因:小劉村大多數人都集中在劉逢寅宅前,正在圍着縣裡來的差役。

葉暢將劉逢寅帶來,小劉村的人頓時躁動起來,葉暢不待他們開口,搶先一步,大聲道:“某吳澤陂葉暢葉十一是也,聽聞縣吏擒賊,特來相助,今已拿獲賊首劉逢寅在此,若有與劉賊同黨作奸者,當一併擒拿,抄送縣府!”

這話一出,那些躁動的人暫時安靜下來。

誰都不是傻子,雖然劉逢寅乃是劉氏族長,可是除了他自己本家子弟,誰願意爲了他被官府當作奸黨擒走!如果有人帶頭的話,或許衆人可以跟着起起鬨,但現在沒有人帶頭,連劉逢寅自己的子侄都閉門不出,何況外人?

葉暢要的也就是暫時鎮住他們,緊接着,他向着帶着差役來的那個吏員使了個眼色。

那吏員是元公路親信,自然知道,自家上司對葉暢是刮目相看的,因此上來笑着道:“葉郎君,今日可多虧你了,若非如此,我撲空一場倒還罷了,誤了少府公務,少不得要挨板子!”

“不知閣下如何稱呼?”葉暢行禮道。

“某姓鍾,名緯,字化文,不敢當葉郎君之禮。”

“鍾吏員,俗話說,拿賊拿贓,如今雖然抓到了劉逢寅,卻還不曾得到賊贓——今日既然到了劉家,何不進去搜拿賊贓?”

他拉着鍾緯在旁邊嘀咕,旁邊幾個差役聽了,眼珠頓時瞪了起來。

搜拿贓物,可是肥差,而搜拿劉家這樣的大宅院裡贓物,更是肥差中的肥差!

葉暢提出這個建議,正合他們心意,他們瞧着葉暢也就分外順眼:無怪乎人家葉郎君年紀輕輕就名動少府,瞧,多會做人!

第475章 繁華恩愛轉成空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114還彼之道至彼身第299章 黃海浪底隱旋渦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11章 樑上有人(下)第272章 借我錦帆上重九第119章 借取天火效燧人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282章 重山千萬馬蹄輕第226章 山雨未至風先起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509章 天視原爲我民視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204章 欲離故土心戀鄉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34章 牟笛求賞(下)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73章 聰明亦有聰明傷第3章 昔日王孫(下)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195章 如墜冰窖座針氈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368章 相逢一笑問舊故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505章 自古世間無十全第463章 利箭在弦夜將闌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374章 千萬軍中千萬膽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112章 雷霆未起怒已消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337章 催促鳳台近鏡臺第19章 暗夜來人(上)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422章 一人生死動天下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248章 海外奇珍悅上意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142章 多情公子無情劍第488章 至此天命似已搖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429章 爲爭權勢民何辜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294章 舌上藏槍試猛虎第425章 不可回絕勢必得第257章 後宮醋海生波瀾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25章 合歡玦碑(下)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194章 血海黃衫亦飄香第422章 一人生死動天下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142章 多情公子無情劍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195章 如墜冰窖座針氈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8章 聖神皇帝(上)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58章 妙語點香僧四過第392章 年末復返長安城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32章 除夕夜宴(中)第119章 借取天火效燧人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