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光陰(一)

坐在坊州城的刺史衙門內,崔乾佑焦躁地將桌面上的幾份密報翻來翻去。

密報上的內容他早已經熟悉得差不多能倒着背了,卻依舊不甘心地想從其中找出一些隱藏的東西來。爲將者講究“知己知彼”,如此方能做到“百戰不殆”。可眼下,對手的一舉一動都好像隱藏在迷霧裡一般,讓他實在找不到半點兒自信。

太古怪了,那個年青的對手行事處處都不遵循常規。完全不像他的老師封常清,凡事都講究謀定而後動,堂堂正正,讓對手可以看清楚他的行動卻找不出任何破綻。

自大、衝動、賭徒般的喜好孤注一擲,幾乎所有爲將者不該有的缺陷,都出現在此子一個人身上。可你又無法說他是濫竽充數,畢竟三日前,人家憑着一通亂拳打倒了老師傅。先以五百鐵騎直指自己的帥旗所在,然後又以千把散兵遊勇用戰馬拖着乾草在遠處來回跑,佯裝數萬大軍。硬是逼得自己在懷疑他使的是疑兵之計的情況下,也鼓不起拼個魚死網破的勇氣,不得不選擇暫避其鋒纓,把已經到了手的戰果硬生生交了一大半兒出去。

接下來此子的動作,更令人看得眼花繚亂。按常理,既然欺詐得手,自然要遠遠逃開,所有的承諾和約定,都不過是詭計的一部分,無需遵守,也沒必要遵守。然而,這小子居然又派了一個叫李光進的小傢伙,重新收拾好了房琯先前逃走時遺棄的軍營。並且最近兩天,不斷有人從營門口進進出出,彷彿大隊兵馬正在入駐一般。坊州城派出打探消息的斥候只要一靠近,就會被李光進的人追着屁股攆出老遠,根本沒機會探明軍營裡邊的虛實。

莫非他真的準備如約前來跟老夫決一生死?!怎麼看,崔乾佑也不敢相信自己得出的結論。封常清是個君子不假,可封常清也沒傻到明知道沒有勝算,也要上前送死的地步。更何況這樣的死亡對大局毫無意義!

莫非他把希望寄託在了救回去的那些殘兵敗將身上?想到另外一種可能,崔乾佑不斷地搖頭。當日一戰,唐軍中的菁華被房琯葬送了個乾乾淨淨。光是都尉一級的將領,就陣亡了一百多位。失去這些軍中骨幹,整支隊伍就成了一盤散沙。即便古代兵聖再世,也沒可能,於短短三日之內讓隊伍重新振作起來。

除非,除非他手中還有別的憑仗。比如另外還有一支大軍星夜兼程地往這邊趕。這種可能很小,但也不是一點兒也沒有。就在收兵回城的當日,崔乾佑就派了信使去指責孫孝哲,質問他因何疏忽大意,將本該被擋在涇水以西的安西軍放到了坊州戰場上來。誰料信使只走了一半兒的路,就掉頭返回,同時帶回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長安城內有殘唐餘孽作亂,孫孝哲被迫回師平叛!”

由於路途遙遠,孫家軍的具體回師時間,手下的斥候們還沒探聽清楚。但按照路程估計,崔乾佑驚詫的發現,孫孝哲與王洵兩人竟然非常默契地走了個前後腳。這真的是巧合麼?還是雙方彼此之間私下裡有了什麼勾結?如果孫孝哲不甘心讓崔某獨得掃平靈武小朝廷之功,而故意放安西軍東進的話,情況恐怕就複雜了。

想到有可能被自己人在背後捅上一刀,崔乾佑就覺得頭皮發乍。大燕國內部的情況,目前也已經到了詭異的地步。洛陽那邊有消息傳出來說,雄武皇帝陛下因爲思念被殺的長子,身體和精神都已經頻臨崩潰狀態。而在立嗣問題上,皇帝陛下身邊的衆人又無法達成統一意見。以右相嚴莊爲首的文臣一系,支持晉王慶緒。而後宮諸多嬪妃和居住在洛陽城中一干外戚,卻認爲晉王行止木訥、說話口吃、毫無人君之相,極力煽動安祿山立幼子慶恩爲皇儲。雙方每日明爭暗鬥,令很多手握重兵的武將都無所適從。

這個節骨眼上,崔乾佑絕對不能因爲自己捕風捉影的推測,就向朝廷上本彈劾孫孝哲。那樣做,除了給自己多樹一個政敵之外,沒有任何意義。爲平衡計,朝中諸位權臣絕對不會因爲他的一面之詞,就把孫孝哲撤職查辦。而即便他收集齊了足夠的證據,趁着立儲之爭的機會,孫孝哲也有足夠的辦法逃脫懲罰。

所以,崔乾佑只能加倍小心,如履薄冰。既要早日完成雄武皇帝陛下交託的任務,建立不世功勳。又得提防着同僚心懷嫉妒,暗中與敵人勾結在一起設圈套等自己去鑽。這使得他面對完全不按常理行事的王洵之時,倍感艱難。總想着對方其實沒什麼實力,當日能驚走自己完全是歪打正着而已。又總懷疑對方其實還藏着什麼後招、絕招,只要自己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陷阱,盡毀半生英名。

“報,有大股敵軍出營,正往黃帝陵方向推進!”一名背後插着斥候短旗的小校跑到帥案前,大聲回稟。

“哦?!啊!!”崔乾佑瞬間在沉思中驚醒,擡起頭,雙手扶住桌案,“多少人,打的什麼旗號?!”

“稟大帥,旗號還是安西軍。他們在周圍安排了很多捉生將,並且故意用煙塵遮擋行跡,弟兄們無法看清楚有多少人,也無法靠近了統計!”斥候小校有施了個禮,有些愧疚地迴應。

“再探。誰能帶回準確消息,本帥必有重賞!”崔乾佑皺了下眉頭,消瘦的面孔愈發顯得陰沉。

“諾!”小校答應一聲,快步跑出。望着他的背影去遠,崔乾佑咬了咬牙,沉聲吩咐:“擂鼓聚將,準備出城赴當日之約。小子,我看你還有多少花樣能使出來!”

“大帥有令,擂鼓聚將!”“大帥有令,擂鼓聚將!”親兵們扯開嗓子,將命令一遍遍傳出議事廳。隆隆的鼓聲緊跟着響起,轉眼間,各級將領穿着整齊的盔甲從各自的房間跑了出來,蜂擁趕到帥案兩側。

當日中了對方的疑兵之計,被迫從戰場上撤離,大夥肚子裡早就憋了一股無名火,就等着找機會發泄出來。既然姓王的傢伙還有膽子前來送死,豈能不加倍滿足他的要求?不待崔乾佑做戰前動員,一個個就士氣高漲,紛紛怒吼着,要求擔任撼陣的先鋒。

“諸君不必着急,本帥今日絕對不會再讓那小子輕易溜走!”崔乾佑滿意地點點頭,雙手下按,“整隊出城!滅了此子,晚上回來大夥喝慶功酒!”

“整隊出城!滅了此子,晚上回來大夥喝慶功酒!”衆將齊聲重複,魚貫而出。點起了三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出城外。不多時來到三日前的戰場,只見黃帝陵前秋風瑟瑟,一千餘輕甲騎兵,手持橫刀,靜靜等着大夥的到來。

“是李光進那廝。當日就是他故弄虛玄!”幾名三日前被叛軍打敗,貪生怕死選擇了棄械投降的將領,齊聲向新主人邀功。“請大帥給末將五百人,末將立刻把這廝給大帥擒過來!”

“殺雞焉用牛刀,大帥只要一聲令下,末將立刻上前割了他的首級!”

“請大帥下令!”

“請大帥給末將一個立功機會!”

“嗯!”崔乾佑皺了皺眉,對降將們的表現不置可否。

“那廝沒什麼真本事,全靠抱了房琯的大腿,才爬上了歸德將軍的位置。想必如今是看到房琯失勢,又趕緊改換門庭!我等對他的底細很熟,所以此去肯定不會給大帥丟臉。”楊希文、劉貴哲等降將吃了個軟釘子,紅着臉向崔乾佑繼續解釋。

“先把陣腳扎穩了再說。如有立功機會,本帥不會落下你們!”崔乾佑擺了擺手,迴應裡帶上了幾分不耐煩。

作爲久經宦海沉浮的老人,他能理解這些降將的心思。然而作爲一名武夫,他又無法接受這種不知廉恥的行爲。看着衆降將滿臉落寞地退到一邊,想了想,又大聲道:“既然你等跟他很熟,不妨出陣去問他一問。就說本帥已經如約前來,他家王將軍怎麼不見蹤影?!”

“這.....”衆降將面面相覷,想要拒絕,又沒膽子觸崔乾佑的逆鱗。互相推讓了好一陣兒,才由劉貴哲出馬,在二十幾名親衛的嚴密保護下,畏畏縮縮地走向了戰場中央。

隔着一百餘步遠,劉貴哲就停住了坐騎。扯開嗓子,大聲叫嚷:“姓李的,你別猖狂。劉某奉大帥之命前來質問你,他老.......”

“你叫什麼?”李光進把手放在耳朵旁,故意裝作聽不不清楚對方說話的摸樣,“大聲點兒,你家大帥派你出來之前,沒餵飽你麼?”

“我是劉貴哲,曾經跟你同在房琯帳下效力的劉貴哲!如今棄暗投明......”劉貴哲憋得在馬背上晃了晃,不得不將聲音又提高了幾分。

李光進早得到王洵的示意,要用盡一切辦法激怒對手。笑了笑,大聲道:“接着叫,再大聲點兒。李某養的狗,都知道不能得到塊骨頭就轉身咬自家主人!你這廝長了一副好皮毛,怎麼叫喚聲這麼難聽!”

“哈哈哈哈!”凡是聽見了二人對話的人,無論處於敵我哪一方,都笑得前仰後合。劉貴哲又羞又氣,拔出刀來就想找李光進拼命。戰馬剛剛一脫離侍衛的保護,就看見一道寒光衝着自己哽嗓飛了過來。

“啊!”他嚇得魂飛魄散,顧不上再找李光進算賬,死命猛勒坐騎。可憐的戰馬被勒得人立而起,正擋在寒光的去路上,被一支羽箭穿透脖頸,悲鳴一聲,軟軟坐倒。

“殺狗!”李光進帶領百餘名護衛,疾馳出陣。刀鋒直指劉貴哲的脖頸。

第6章 驚蟄(二)第2章 天威(六)第5章 紫袍(七)第5章 異域(三)第4章 英魂(一)第2章 霓裳(五)第2章 礪鋒(四)第2章 天河(八)第6章 大唐(一)第5章 不周山(八)第3章 陽關(八)第3章 壯士(三)第4章 英魂(三)第5章 雙城(六)第4章 英魂(四)第3章 霜刃(四)第5章 不周山(四)第2章 礪鋒(一)第4章 光陰(五)第1章 秋聲(六)第5章 紫袍(四)第1章 笳鼓(三)第4章 光陰(五)第4章 樓蘭(一)第2章 初雪(六)第2章 礪鋒(一)第5章 異域(四)第3章 霜刃(二)第1章 羽衣(七)第4章 霜降(四)第6章 雪夜(三)第2章 天威(四)第3章 壯士(五)第4章 社鼠(八)第6章 雪夜(六)第5章 紫袍(四)第1章 看劍(三)第4章 英魂(六)第2章 礪鋒(七)第1章 羽衣(五)第1章 笳鼓(一)第2章 初雪(四)第1章 笳鼓(五)第4章 英魂(五)第6章 大唐(三)第6章 驚蟄(二)第6章 雙城(中)第3章 霜刃(五)第5章 雙城(六)第2章 天威(六)第6章 驚蟄(八)第5章 雙城(五)第2章 天威(四)第4章 社鼠(一)第2章 礪鋒(一)第5章 春曉(二)第6章 大唐(四)第2章 天威(二)第5章 不周山(七)第5章 異域(四)第4章 光陰(四)第5章 紫袍(十)第6章 大唐(十)第3章 霜刃(三)第1章 羽衣(四)第2章 初雪(二)第1章 笳鼓(五)第2章 初雪(八)第4章 破軍(三)第4章 社鼠(三)第6章 驚蟄(八)第4章 霜降(三)第4章 光陰(五)第2章 霓裳(五)第2章 天河(八)第6章 大唐(四)第1章 看劍(四)第4章 霜降(二)第3章 國殤(六)第6章 大唐(八)第3章 國殤(一)第4章 社鼠(一)第5章 春曉(二)第6章 驚蟄(八)第3章 正氣(四)第5章 不周山(六)第4章 社鼠(五)第1章 白虹(四)第3章 陽關(三)第6章 雪夜(二)第5章 雙城(六)第5章 不周山(九)第5章 異域(四)第2章 初雪(三)第5章 紫袍(八)第1章 看劍(五)第1章 白虹(二)第4章 霜降(五)第2章 霓裳(一)第2章 天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