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周山(四)

失魂落魄回了華亭,天色已經完全轉黑。整座縣城在閃電的照耀下忽隱忽現,荒涼破敗宛若地獄。幾乎所有院落都門窗緊閉,幾乎所有窗口都不見一絲燈光。一條條漆黑狹長的街巷當中,聽不到任何活物的聲音。只有鋪天蓋地的暴雨,打在茅草和瓦片的屋頂上,沙沙沙,沙沙,如百鬼夜行。?

整個縣城內唯一還看上去有些生氣的地方,便是災難的始發點,華亭縣衙。縣令、主簿、各房司吏以及團練使張文忠和他麾下那些個剛剛上任,連屁股都沒坐熱乎的各級軍官,全都被趙懷旭給“請”到了二堂上。雖然沒有鐐銬加身,並且茶水點心伺候周到,卻全都被嚇得臉色慘白,坐在臨時搬來的胡凳上大氣都不敢出。?

見到王洵鐵青着臉入內,衆地方官吏立刻齊齊站起身,一邊打躬作揖,一邊低聲討饒:“參見採訪使大人!”?

“大人明鑑,我等這些天來一直被欽差趕到別處辦公,與他沒任何瓜葛。”?

“大人饒過我等,今天的事情,我等絕不敢多言!”?

“小的們願意唯大人馬首是瞻!”?

“大人饒命。小的什麼都沒看見,什麼都沒看見!”?

王洵本來心情就極差,被衆人沒頭沒腦一通哀求,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當即豎起眼睛,大聲呵斥道:“閉嘴!不想死的都給我坐回去!王某現在沒功夫跟你等囉嗦!”?

“啊——!”?

“是!”?

衆地方文武官吏被嚇得一哆嗦,連滾帶爬地讓開道路。膽子大者面如土色,膽子小者,已經抽抽搭搭地哭了起來?

‘沒用的東西,怪不得安祿山一路勢如破竹!’王洵將衆官吏的表現全看在了眼裡,心中好生鄙夷,“哭什麼哭,把朝廷的臉面全給你們丟盡了!一羣有眼無珠的東西,居然拿安祿山的爪牙當欽差來供着。本都督現在沒時間管你們這些鳥事,待奏摺送到吏部後,上面自然會按律發落你等!”?

“啊——。欽差大人是假冒的!”?

“怎麼會,怎麼會?!!”?

“哎吆!可坑死我了!”?

聞聽此言,衆人官員的臉色更爲好看。震驚、恐慌、懊悔、懷疑,應有盡有。倒是團練使張文忠較爲聰明,迅速從王洵的話語裡嗅出了一絲活命的希望。當即搶上前幾步,“撲通”一聲跪倒:“請大人明鑑。那騙子一進城,就打出天使的旗號吆五喝六,我等平素又是被太監們欺負怕了的,實在沒膽子仔細查驗他的身份真僞!”?

“多虧大人拆穿了他,否則,我等肯定還被矇在鼓裡!”縣令秦連峰也不是傻子,立刻緊隨張文忠身後表態,“我等願意接受任何處罰,請大人開恩,給我等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請大人開恩!”?

“開恩啊,大人!”?

衆官吏如夢初醒,又紛紛趴在地上,頭磕得“乒乒”做響。王洵實在沒興趣在這些人身上耽擱功夫,皺了皺眉,將語氣放緩了些吩咐:“都坐下等着吧!具體怎麼處理你們,要看你們各自的表現。如果確實有悔過之心的話,王某也不吝嗇在奏摺上替你等說幾句公道話!”?

“謝大將軍!”“謝採訪使大人!”衆地方文武官吏心中懸在嗓子眼兒裡的石頭終於落下,紛紛道着謝,爬回各自的座位。至於王洵的話到底有幾分可信之處,他們纔不敢較真兒。刀子握在對方手裡,一不小心,性命就沒了!誰還在乎幾個素不相識的太監是真是假?!?

“找個廚子來,弄些酒菜給他們!”見衆人如此識趣,王洵心中的煩躁頓時減輕不少,把頭轉向沙千里,低聲吩咐。“弟兄們的晚飯,也儘快安排下去,缺什麼東西,就找這裡的官員要!”?

“下官願意爲大人效勞。下官願意爲大人效勞!”沒等沙千里迴應,縣令秦連峰已經再度連滾帶爬地搶上前,衝着王洵滿臉媚笑,“下官的表弟家裡就開着酒樓,廚子是從京師裡重金禮聘回來的,手藝絕對一等一。只要大人給下官一道令箭,弟兄們的伙食,全包在下官身上!”?

“那就有勞縣令大人了!”從秦連峰的官服上,王洵能分辨出他的身份,笑了笑,帶着幾分鼓勵吩咐。?

“得令!”秦連峰高高興興地施了個禮,轉身便走。才走了幾步,又被王洵從身後叫住:“且慢!你多帶幾個人,順便把白天的事情曉諭全城百姓。就說有安祿山的細作扮作朝廷欽差招搖撞騙,被本採訪使識破,當場誅殺。與這裡的百姓無關,請大家不要驚慌!”?

“哎,哎,下官這就去,這就去!!”秦連峰心裡很明白,這樣一來,自己就算一隻腳踩上了賊船,卻沒勇氣拒絕。連聲答應着,轉身去找自己的屬下。?

王洵看了看沙千里,示意他找幾名靠得住的弟兄去監視縣令秦連峰的作爲。然後故作輕鬆地伸了個懶腰,笑着道:“找幾個人幫我燒鍋熱水,我要洗個澡,驅一下寒氣。這鬼天氣,都什麼時候了,居然還這般冷!”?

“下官去找人,下官去找人。”立刻又有地方官員主動請纓前去組織人手燒水,王洵點點頭,算是默許。然後將目光轉向自家弟兄,”子陵、十三、万俟,你們三個也去找地方洗個熱水澡。趕緊,別讓寒氣入了骨髓。沙大哥,把這裡還是交給你來負責。趙大哥,你跟我來。京師的情況有變,咱們邊洗澡邊聊!”?

“諾!”衆將拱了拱手,分頭散去。留一羣地方官員繼續在二堂內大眼瞪小眼兒。京師裡到底亂成了什麼摸樣,他們心裡也糊塗得很。最近好消息和壞消息一個接着一個,但哪個好像都經不起仔細斟酌。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城內這支來自極西之地的援軍戰鬥力絕對強悍,下午的時候,只用了一百多人,就把五百多團練,四百多飛龍禁衛全給俘虜了,而其自家損失恐怕還不到十個。?

看看門口負責監視的一衆安西軍士卒那彪悍摸樣,有個別地方官員心裡反而突然覺得踏實了起來。如果採訪使大人真的別有所圖的話,其實也未必完全是件壞事兒。至少大夥不用天天繼續提心吊膽,況且這位王大人表面上看起來雖然兇,實際上卻還算講道理。?

王洵纔沒功夫去管地方官吏的想法,帶着趙懷旭快步走入了後堂。縣衙的後堂原本爲安置縣令家人之所,前些日子爲了拍“假欽差”的馬屁,特意被騰了出來,重新佈置過,收拾得宛如帝王寢宮般奢華。王洵卻沒時間欣賞裡邊的精美陳設,入了屋內,先三下兩下將溼透了的鎧甲和衣服從身上扒掉,丟在一邊。然後信手扯下牀頭幔帳,在身上胡亂抹了抹,裹在腰間。精赤脊背,衝着跟進來趙懷旭低聲說道:“封帥和高仙芝都被朝廷給冤殺了。子達要去給封帥報仇。潼關也丟了,哥舒翰投降了安祿山,長安城岌岌可危。我現在心裡亂得很,根本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雖然在下午收押一衆俘虜之時,趙懷旭已經從幾個小太監嘴裡,隱約聽到一些不祥的消息。此時此刻得到了王洵確認,還是心中一陣翻滾。半晌之後,才嘆了口氣,幽幽地道:“子達初到安西軍中時,個性過於張揚,曾經得罪了很多老將。是封帥一直維護着他,纔始終平安無事。安西軍兵少將多,人浮於事。除了與大食人那場戰鬥之外,平素大夥很難得到露臉機會。也是封帥,藉着鍛鍊新人之名,幾次把剿匪的任務都交給了子達他們幾個.......”?

“這個,我知道!”王洵沒想到趙懷旭的第一反應居然是替宇文至辯解,皺了皺眉頭,輕聲打斷,“封帥待子達如父,子達一怒之下鋌而走險,也是應有之事。我不怪他,我現在愁的是我自己,還有屬下這幫弟兄。趙大哥,你年齡大,經歷過的事情多。你替我出個主意,咱們,下一步該怎麼辦?!”?

在大宛都督府內,趙懷旭的地位非常特殊。王洵可以保證無論自己做何種選擇,沙千里和黃萬山等人都會不折不扣的追隨。卻不敢確定,這位亦師亦友的老將,在聽聞封常清的下場後,到底會做如何打算??

趙懷旭的表現還是像先前一樣出人意料,搖了搖頭,繼續答非所問,“封帥何嘗只是待子達如自家子侄。對趙某,也有知遇提攜之恩。子達出城之時,趙某就已經知道他離開的原因了。但害死封帥的真正元兇,又豈是區區那幾個太監?!更何況皇帝陛下殺封帥的真正原因,也不是由於他打了敗仗,而是懷疑他要步安祿山後塵!我等真的要起兵造反的話,豈不等同於坐實了封帥頭上的罪名?!“?

”是啊。王某想起來,便覺得進退兩難!”王洵終於明白了趙懷旭的意思,有些驚詫,但更多的是無奈,“要報仇的話,恐怕我等就只好去投靠安祿山了。可弟兄們不遠萬里回來拱衛京師,臨走到目的地了,卻豎起了反旗,軍心和士氣怎可能不一落千丈?”?

“關鍵的是,安祿山那廝不可能長久!”趙懷旭咬了咬牙,一語道破問題所在,“朝廷雖然最近幾年屢出昏招,但開元年間的繁華,還被百姓們記在心裡。而安祿山那廝,起兵之後一路殺人放火,根本得不到民心!”?

“安祿山的軍紀如何,王某早有耳聞!”屋子裡的空氣有些冷,王洵被凍得接連打了幾個哆嗦。雙臂抱住肩膀,嘆息着道:“眼下王某的家人都在京師,真的幫叛軍破了城,恐怕這輩子心裡都不得安生!”?

“豈止是不得安生!”趙懷旭苦笑,“恐怕封帥在九泉之下,也不會放過你我!這裡有一封信,大將軍不妨看一看。看了,你就明白屬下爲什麼不想給封帥報仇了!”?

“信?!”王洵楞了楞,猶豫着伸出光溜溜的胳膊。“哪來的信,這是封帥的字體?封帥什麼時候給你的信??

“不是給屬下的,是給長安城中那位聖明天子的!”趙懷旭抹了下臉,聲音有些沙啞。“屬下搜檢那個死欽差的遺物時,在一堆金銀細軟中翻到了它.......”?

沒等他把話說清楚,王洵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拜讀。才掃了開頭幾行字,視線已經再度被淚水模糊,“.......臣之此來,非求苟活,實欲陳社稷之計,破虎狼之謀。冀拜首闕庭,吐心陛下,論逆胡之兵勢,陳討捍之別謀。酬萬死之恩,以報一生之寵。豈料長安日遠,謁見無由;函谷關遙,陳情不暇!臣讀《春秋》,見狼瞫稱未獲死所,臣今獲矣。”?

信上的字寫得很潦草,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筆畫斷續現象,可見封常清寫此信時,是在強行壓制其自身的感情。?

淚眼模糊中,王洵彷彿又看見了封四叔的身影。面對着邊令誠那小人得志的嘴臉,面對着周圍冷森森的刀鋒,在臨刑之際,這位一身正氣老人並沒試圖替自己辯解,而是低聲下氣地乞求對方,再多給自己一點兒時間,容自己將數月來跟叛軍的作戰心得做個總結,給皇帝陛下,給後來的繼任者,留一份寶貴的經驗。?

“天殺的狗賊!”王洵哽咽着揉了下眼睛,繼續往下翻看。信其實爲兩份,其中一份爲給皇帝陛下的遺表,另外一份,則對戰事的總結與長遠剖析。在老人家看來,叛軍之所以能一路勢如破竹,是因爲準備充分,外加起兵突然,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而朝廷這邊,無論是在戰前準備還是臨戰動員指揮方面,都有很多值得總結的教訓。但這些已經過去的事情,無須再後悔。當下最重要的是,穩定防線,將叛軍拖在潼關之下。安祿山所部兵馬雖然驍勇,但最具威脅者,不過是那八千餘曳落河,戰死一個就少一個。而大唐這邊的士卒雖然缺乏訓練,臨陣經驗不足,卻會越打越強,越打精兵越多。假以時日,此消彼長,叛軍的攻勢註定要難以爲繼。所以,不急於跟叛軍決戰,以各種手段徐徐圖之,纔是最佳的破敵之策!?

作爲正面戰場的輔助措施,封常清建議朝廷,從河東、淮南兩個方向,適度發起反擊,牽制叛軍。一旦將叛軍完全壓制在河南各郡,則其兵源和補給便要出現問題。屆時,朝廷再派出使節對叛軍進行分化瓦解,必然會使其分崩離析。?

此外,在具體戰術層面,封常清則針對曳落河野戰能力強,而攻堅能力弱的缺點,建議朝廷採用誘敵深入的辦法,將其引到不適合騎兵展開的山巒地帶,單獨殲滅。哪怕是每次只咬掉其一小部分,也會嚴重打擊叛軍的士氣。積少成多,但曳落河消耗得差不多時,叛軍實力便不足畏懼了。?

“估計是高力士那廝,準備拿封帥的經驗來培養自家心腹。所以才特地將這封信交給了姓馮的太監......”趙懷旭強壓住心中悲憤,低聲向王洵解釋。“只可惜封帥耿耿忠心,卻不知道,此信根本沒被送到那位聖明天子之手!”?

“嗯!”王洵哽咽着迴應,淚水如雨下。幾行黑字被淚水打溼,看上去宛然若新“......臣今將死上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後,誑妄爲辭;陛下或以臣欲盡所忠,肝膽見察。臣死之後,望陛下不輕此賊,無忘臣言,則冀社稷復安,逆胡敗覆,臣之所願畢矣。仰天飲鴆,向日封章,即爲尸諫之臣,死作聖朝之鬼。若使歿而有知,必結草軍前。迴風陣上,引王師之旗鼓,平寇賊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無任永辭聖代悲戀之至。”?

注:史書中,有封常清遺表全文。讀起來非常悲涼。?

第2章 天威(六)第6章 驚蟄(一)第3章 國殤(九)第4章 英魂(八)第1章 笳鼓(五)第4章 樓蘭(一)第2章 天河(八)第5章 異域(五)第6章 驚蟄(八)第6章 驚蟄(七)第3章 國殤(七)第5章 雙城(二)第5章 紫袍(三)第3章 國殤(六)第4章 社鼠(八)第6章 雪夜(六)第2章 天河(五)第1章 長生殿(一)第4章 社鼠(一)第1章 秋聲(四)第4章 破軍(三)第3章 早寒(三)第3章 早寒(三)第6章 驚蟄(九)第2章 天河(一)第5章 紫袍(二)第1章 笳鼓(八)第6章 大唐(九)第6章 驚蟄(四)第1章 笳鼓(八)第4章 社鼠(六)第5章 春 曉(一)第5章 不周山(二)第2章 初雪(二)第2章 霓裳(四)第4章 樓蘭(三)第2章 礪鋒(一)第4章 光陰(四)第6章 雪夜(三)第3章 國殤(二)第3章 國殤(八)第6章 大唐(八)第3章 陽關(一)第3章 壯士(四)第5章 春曉(六)第1章 秋聲(四)第4章 霜降(一)第2章 霓裳(五)第1章 秋聲(二)第3章 國殤(五)第4章 光陰(四)第5章 春曉(五)第1章 笳鼓(九)第3章 正氣(一)第5章 不周山(五)第2章 天河(三)第1章 看劍(一)第5章 不周山(一)第1章 笳鼓(九)第2章 殘醉(三)第5章 異域(五)第2章 霓裳(六)第1章 長生殿(一)第6章 驚蟄(六)第4章 光陰(五)第1章 白虹(一)第5章 不周山(六)第1章 笳鼓(七)第3章 國殤(六)第6章 驚蟄(四)第5章 紫袍(九)第2章 天威(五)第3章 正氣(四)第1章 笳鼓(八)第2章 天河(八)第4章 英魂(五)第5章 不周山(七)第5章 紫袍(一)第2章 礪鋒(四)第4章 英魂(四)第5章 雙城(五)第4章 英魂(八)第4章 光陰(五)第1章 笳鼓(五)第2章 礪鋒(四)第3章 壯士(四)第4章 英魂(四)第1章 笳鼓(二)第1章 白虹(四)第4章 社鼠(二)第6章 驚蟄(二)第3章 霜刃(三)第1章 笳鼓(五)第3章 正氣(四)第6章 驚蟄(九)第4章 社鼠(六)第4章 破軍(三)第5章 異域(四)第2章 霓裳(二)